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小肠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与防制等方面介绍了一起猪瘟的防制情况,以期为猪瘟的防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猪瘟;诊断;防制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2-0230-02
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不典型或不显症状的病程。根据临床症状和其他特征,猪瘟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性3种类型。急性病例呈败血症的临诊症状,剖检可见内脏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病例,主要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感染。2004年上半年,昭平县木格乡的一个村屯发生了一起小范围的猪瘟疫情,现报告如下。
1发病经过
2004年3月上旬,村兽医防治员报告,其村某养殖户饲养的5头猪中的3头发病已1周,开始猪只体温升高至41 ℃,个别猪只体温高达42℃,不食,便秘,不久耳根及腹下、腿内侧出现出血点及斑块,指压不退色,结膜发炎,流脓性分泌物,鼻流脓性鼻液。经用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未见好转,个别病情加重,其余2头猪也陆续发病。至3月下旬,同村的饲养户所养的猪陆续出现相似症状,用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均未见好转,部分病猪已发生死亡。
2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1.0℃,呈稽留热,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不振,仔猪弓背,怕冷;在病猪耳后、腹下、鼻端、耳和四肢内侧等毛稀皮薄处皮肤出血,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点或红斑,呈紫绀样,指压不退色。病猪初便秘,后腹泻。有的表现眼结膜炎,两眼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将上下眼睑粘住,鼻流脓性鼻液。个别病猪后期出现神经紊乱,后肢麻痹,衰竭死亡,尤其是小猪表现明显。病猪体温时高时低,食欲时好时坏,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体型明显消瘦,毛焦臁糜,行走不稳,病程多达20d或以上,最终衰竭而死。
3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猪,呈现多发性出血的败血症变化。皮肤或皮下有出血点,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有卡他性纤维素性和出血性炎症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红白相杂呈大理石状,尤其是颌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肾脏色淡,有的肾脏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心和膀胱亦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点。个别脾脏肿大、出血,边缘有突出于表面的出血性梗死灶,呈紫黑色。喉头黏膜、会厌软骨、膀胱黏膜、心外膜、肺及肠浆膜黏膜有出血。回盲肠、直肠、结肠坏死和溃疡,呈钮扣状。
4实验室检查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还不能确诊此次小流行的就是猪瘟,要确诊还必须经过实验室检查。常采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血清学检查、猪瘟兔化弱毒免体交互免疫试验、生物学试验(非免疫猪种)、荧光抗体试验等。笔者采用了血清学检查方法,分别采取病猪的血清12份送检,采用兰州兽医研究所猪瘟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检测猪瘟抗体,结果100%病例(12/12)抗体在1∶16以下。
5诊断与防制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此次疫病为典型猪瘟。为了阻止疫病的进一步扩散,及时对同村未发病的猪及周围的猪群进行紧急免疫。用组织细胞苗10~15头份加强免疫接种,同时加强畜舍及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对本乡辖区内所有牲畜进行加强接种,有效防止疫病的进一步扩散流行。
6小结与体会
猪瘟的发生流行,大多是由于免疫程序、饲养管理、疫苗质量、免疫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造成的。这次猪瘟的发生与流行,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免疫程序存在缺陷。这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养猪场一般采用种猪集中统一免疫、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和超前免疫3种免疫程序。而在我国大多数农村散养户,则主要是实行“春防”和“秋防”2次集中免疫,由乡村动物防疫员下到农户对牲畜进行预防注射,这中间新进的牲畜未能得到及时的免疫接种,留下了免疫隐患。因此,对那些新进的牲猪要及时补免,杜绝免疫漏洞,确保免疫安全。
(2)母源抗体的干扰。母源抗体对初生仔猪有保护作用,但也会影响仔猪的免疫效果。如母源抗体过高,注射疫苗的量不足以抵消母源抗体,会使免疫无效果。因此,对于存在有母源抗体的仔猪,应在出生后3周进行第1次免疫,第6周后再进行第2次加强免疫。适当的时候应该加大免疫剂量(2~5头份),以中和母源抗体。
(3)疫苗效价及注射分量的影响。有些疫苗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或者疫苗未经过严格检验就出厂,这样的疫苗就达不到规定效价。此外,疫苗在运输、保管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疫苗接近有效期限;稀释液中含有影响疫苗的活性物质;稀释后的疫苗未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或置于高温环境下,这些都会降低疫苗的效价,而影响免疫的效果。还有防治员在注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以及牲畜的不听使唤,导致注射进去的疫苗分量不足,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有效的抗体以抵抗抗原,造成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因此,必须使用高效价的疫苗。疫苗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必需在规定环境下保存;稀释好的疫苗必需在规定的时间(2~4h)内用完,在低温的环境下也不能超过8h。超过规定的时间尚未用完的不能再使用,以确保注射的疫苗有效。另外,未用完的疫苗应作无害化处理。
(4)免疫抑制疾病的影响。传染病是引起畜禽免疫力抑制的主要原因,有些传染病的发生,可使动物体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对多种疫苗免疫力反应下降,甚至导致免疫失败。有些病毒直接侵袭猪的淋巴器官和免疫细胞,诱导某些细胞因子的释放,激活抑制性细胞,从而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在生产中,当发生其他传染病时,不能进行猪瘟免疫。
(5)饲养管理和饲料质量的影响。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使猪群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应答能力下降,造成免疫失败。饲料变质发霉,如黄曲霉、褐曲霉等产生毒素也能抑制免疫应答。营养物质缺乏或不足时,会影响免疫抗体的生成速度或生成的数量,从而导致免疫滞后。因此,合理的饲养密度、良好的通风以及饲喂高质量的饲料对提高免疫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6)药物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使用弱毒疫苗前后一段时间,不应使用抗菌药物。研究资料证明,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或对动物体内抗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或对T、B淋巴细胞的转化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免疫效果。另外,使用抗病毒药物会对疫苗造成直接破坏,因此,在防疫前后,要注意不能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
关键词 猪瘟;诊断;防制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2-0230-02
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不典型或不显症状的病程。根据临床症状和其他特征,猪瘟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性3种类型。急性病例呈败血症的临诊症状,剖检可见内脏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病例,主要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感染。2004年上半年,昭平县木格乡的一个村屯发生了一起小范围的猪瘟疫情,现报告如下。
1发病经过
2004年3月上旬,村兽医防治员报告,其村某养殖户饲养的5头猪中的3头发病已1周,开始猪只体温升高至41 ℃,个别猪只体温高达42℃,不食,便秘,不久耳根及腹下、腿内侧出现出血点及斑块,指压不退色,结膜发炎,流脓性分泌物,鼻流脓性鼻液。经用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未见好转,个别病情加重,其余2头猪也陆续发病。至3月下旬,同村的饲养户所养的猪陆续出现相似症状,用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均未见好转,部分病猪已发生死亡。
2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1.0℃,呈稽留热,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不振,仔猪弓背,怕冷;在病猪耳后、腹下、鼻端、耳和四肢内侧等毛稀皮薄处皮肤出血,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点或红斑,呈紫绀样,指压不退色。病猪初便秘,后腹泻。有的表现眼结膜炎,两眼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将上下眼睑粘住,鼻流脓性鼻液。个别病猪后期出现神经紊乱,后肢麻痹,衰竭死亡,尤其是小猪表现明显。病猪体温时高时低,食欲时好时坏,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体型明显消瘦,毛焦臁糜,行走不稳,病程多达20d或以上,最终衰竭而死。
3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猪,呈现多发性出血的败血症变化。皮肤或皮下有出血点,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有卡他性纤维素性和出血性炎症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红白相杂呈大理石状,尤其是颌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肾脏色淡,有的肾脏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心和膀胱亦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点。个别脾脏肿大、出血,边缘有突出于表面的出血性梗死灶,呈紫黑色。喉头黏膜、会厌软骨、膀胱黏膜、心外膜、肺及肠浆膜黏膜有出血。回盲肠、直肠、结肠坏死和溃疡,呈钮扣状。
4实验室检查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还不能确诊此次小流行的就是猪瘟,要确诊还必须经过实验室检查。常采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血清学检查、猪瘟兔化弱毒免体交互免疫试验、生物学试验(非免疫猪种)、荧光抗体试验等。笔者采用了血清学检查方法,分别采取病猪的血清12份送检,采用兰州兽医研究所猪瘟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检测猪瘟抗体,结果100%病例(12/12)抗体在1∶16以下。
5诊断与防制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此次疫病为典型猪瘟。为了阻止疫病的进一步扩散,及时对同村未发病的猪及周围的猪群进行紧急免疫。用组织细胞苗10~15头份加强免疫接种,同时加强畜舍及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对本乡辖区内所有牲畜进行加强接种,有效防止疫病的进一步扩散流行。
6小结与体会
猪瘟的发生流行,大多是由于免疫程序、饲养管理、疫苗质量、免疫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造成的。这次猪瘟的发生与流行,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免疫程序存在缺陷。这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养猪场一般采用种猪集中统一免疫、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和超前免疫3种免疫程序。而在我国大多数农村散养户,则主要是实行“春防”和“秋防”2次集中免疫,由乡村动物防疫员下到农户对牲畜进行预防注射,这中间新进的牲畜未能得到及时的免疫接种,留下了免疫隐患。因此,对那些新进的牲猪要及时补免,杜绝免疫漏洞,确保免疫安全。
(2)母源抗体的干扰。母源抗体对初生仔猪有保护作用,但也会影响仔猪的免疫效果。如母源抗体过高,注射疫苗的量不足以抵消母源抗体,会使免疫无效果。因此,对于存在有母源抗体的仔猪,应在出生后3周进行第1次免疫,第6周后再进行第2次加强免疫。适当的时候应该加大免疫剂量(2~5头份),以中和母源抗体。
(3)疫苗效价及注射分量的影响。有些疫苗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或者疫苗未经过严格检验就出厂,这样的疫苗就达不到规定效价。此外,疫苗在运输、保管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疫苗接近有效期限;稀释液中含有影响疫苗的活性物质;稀释后的疫苗未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或置于高温环境下,这些都会降低疫苗的效价,而影响免疫的效果。还有防治员在注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以及牲畜的不听使唤,导致注射进去的疫苗分量不足,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有效的抗体以抵抗抗原,造成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因此,必须使用高效价的疫苗。疫苗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必需在规定环境下保存;稀释好的疫苗必需在规定的时间(2~4h)内用完,在低温的环境下也不能超过8h。超过规定的时间尚未用完的不能再使用,以确保注射的疫苗有效。另外,未用完的疫苗应作无害化处理。
(4)免疫抑制疾病的影响。传染病是引起畜禽免疫力抑制的主要原因,有些传染病的发生,可使动物体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对多种疫苗免疫力反应下降,甚至导致免疫失败。有些病毒直接侵袭猪的淋巴器官和免疫细胞,诱导某些细胞因子的释放,激活抑制性细胞,从而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在生产中,当发生其他传染病时,不能进行猪瘟免疫。
(5)饲养管理和饲料质量的影响。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使猪群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应答能力下降,造成免疫失败。饲料变质发霉,如黄曲霉、褐曲霉等产生毒素也能抑制免疫应答。营养物质缺乏或不足时,会影响免疫抗体的生成速度或生成的数量,从而导致免疫滞后。因此,合理的饲养密度、良好的通风以及饲喂高质量的饲料对提高免疫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6)药物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使用弱毒疫苗前后一段时间,不应使用抗菌药物。研究资料证明,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或对动物体内抗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或对T、B淋巴细胞的转化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免疫效果。另外,使用抗病毒药物会对疫苗造成直接破坏,因此,在防疫前后,要注意不能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