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千岛湖到黄山的黄金旅游线上,有一处四面环山的盆地,坐落着一个古镇——湍口。那里有湍源、塘溪、沈溪、凉溪四条溪流,四泓清泉从奇峰峻岭中涓涓流来,在盆地汇合,然后一头奔向昌化溪。
凤凰山麓的红色印记
“花喜鹊,叫喳喳,今夜红军住我家。前堂后堂床铺地,屋里屋外闹嚷嚷。”“一送红军上大路,送盆山核桃乡土货,一颗核桃一颗心,心心向着红军哥……”这一首首流传在湍口当地的红色歌谣,一唱就是数十年。
现年89岁的老民间艺术家朱臣煜,有着革命老区培育的红色情怀,早年曾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昌化民歌。朱老动情地说:“当年,我在文化馆工作,着手编写了《饮水不忘红军哥》《打昌化城》等一系列‘红色歌谣’,很受百姓欢迎。也许,那些朴素的歌词,正体现了百姓的心声吧!”
群山连绵,沟壑纵横。我们穿行在蜿蜒的乡村公路上。车行数小时,“塘秀村”几个大字终于映入眼帘。这里曾留下了方志敏、寻淮洲北上抗日不朽的足迹……
1934年的那个深夜,雾气凝重,不见点点星光。抗日先遣队第19师3000余人由师长寻淮洲率领,在分水县百岁坊击溃国民党王牌军王耀武旅后,途经洪岭高桥头、会头湾、柴家、长坪头,翻越寺岭,向昌化县境内的湍口挺进。山高林密的三县交接处,非常适宜打游击战。于是,一场血与火的交锋开始了。
在塘溪源村,我们寻访到了当地曾亲眼目睹红军过境的90岁高龄的退休教师方华国,时隔数十年,他依然记忆犹新:“当年,抗日先遣队一个受重伤的战士委托乡亲们照顾,由于伤势过重不幸牺牲了;另一个红军在塘里下塘和岭凹里的敌人交锋激战,红军战士孤身和敌人顽强奋战,在敌强我弱危急情况下,被敌人冷枪击中,壮烈牺牲!可惜,还是一个20岁左右的毛头小伙子!湍口一战,共牺牲了4位红军战士。1974年,政府将3位红军战士的遗骨迁移到现在的岔口红军烈士墓。”
12月2日凌晨,红军在昌西大明山一带与国民党安徽省保安团展开了激战,史称“侯头之战”。方老师说:“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哩。当时,一名受伤的17岁红军小战士,由洲头翁家村村民陈明海从山上背下来,委托同村陈华金、章美花夫妇收容护理。他们将伤员隐蔽安置在一个牛棚里,精心护理了六七天后,引起了国民党乡长的怀疑。他们急中生智,将这位红军伤员装扮成乞丐转移,这才保住了小战士的命。”“红军很讲纪律。在秀上村,部隊请村民胡和正做向导,红军就给了他3斤多铜板。后来,胡和正请匠人将铜板和弹壳打了一把铜茶壶。”
80多年过去了,湍口人民没有忘记,历史也没有忘记。年年清明时节,都有手捧鲜花的学生排着队伍前来。精神矍铄的方老师,依然不知疲倦地为孩子们讲述着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历史。
“非遗”散发的新魅力
湍口的血脉里,既流淌着对美好的执着追求,也从来不缺与命运、与现实抗争的精神,馒头节的传说,“青坑口血流成河”的故事……都足以证明这一点。
这里文华芬芳、民风淳朴。境内历史遗存俯拾皆是,民间故事、歌谣、谚语数不胜数,龙灯、马灯、鱼灯、舞狮、睦剧等民间节庆活动长盛不衰。其中“神兽花灯”“红毛狮子”“洪岭高山馒头节”“昌化民歌”4个地方特色文化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迎丰村凤凰山红毛舞狮由来已久,迄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集娱乐、武术、杂技、图腾、竞技于一体的红毛舞狮,通常由双人舞动,动作欢快简捷,配器生动活泼,极富观赏性。舞狮的36变:梦醒、伸腰、挠痒痒、舔毛、抓耳挠腮、出洞、下山、吃食、采青、蜻蜓点水、寿星赶狮……紧锣密鼓,急促相连,往往把观众逗得爆笑连连。前几年“红毛狮子”还上了央视乡土栏目呢!
这些年,湍口马灯影响越来越大。乡村艺人那竹马编得活灵活现,马头会动、马身会舞,马尾能摆,人站在中间一手拿缰绳,一手持马鞭边跑边跳,形象十分逼真可爱。在锣鼓伴奏和火炮的轰鸣声中,马灯队到农户家中游跳。马灯队表演的高潮,就是最后的行告别礼,关公红马表演“开四门”“扫堂”,寓意灭妖驱邪,保护平安。尤其是最终由马夫表演给马喂食的流程,较有喜剧色彩,大伙都爱观看。
无论是狮子舞还是跳马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服饰艳丽,色彩斑斓,让人耳目一新,给人以美的享受。
山里娃的“耍”碗绝技
湍口民间艺术,要数更绝的,是山里娃们那一身超凡的功夫——“耍碗”。新华网、钱江晚报都曾做了报道。碗底朝上,左手用一根筷子顶着碗,右手不停地拍打着碗,等碗旋转到一定的程度,再把碗抛上去又用筷子接回来……十年前,临安的一位山里娃、来自湍口镇中心小学的杨易健以超凡的“耍碗”才艺摘得了临安首届十佳“阳光少年”的荣誉。
在湍口镇中心小学,“耍碗”少年还大有人在。说起来,山里娃爱上耍碗还是有渊源的。穆跃照老人说,以前,村里年年要跳红毛狮子灯。解放后,舞狮子灯逐渐加入了耍碗、踩独轮车等杂耍表演。由于杂耍表演动作要求高,难度大,舞狮队队员鲜有时间训练,穆跃照就想到了让村里的孩子们试试,于是找到了小学的孩子们。
据校长方跃明介绍,学校作为浙江省和杭州市非遗保护基地,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耍碗兴趣小组。杨易健是在三年级的时候加入校“耍碗”兴趣小组的。几年来,杨易健和他的30多个同伴们不管严寒酷暑,始终风雨无阻。每天要比其他同学早起一个小时,中午和晚上要少休息一个小时。几年间,已打破了200多只碗,拍打碗的手指也不知流了多少血。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他们的节目在杭州市第六届中小学艺术节上一举成名,摘获曲艺类一等奖。
“如何培养好非遗传承人,我们重任在肩。下一步,我们想给‘耍碗’再增加难度,正考虑边踩独轮车边用脚耍碗,把这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方跃明说。
留住乡愁记忆,带动乡村热闹起来,鲜活起来。那些盛行于乡野各种场所的乡土艺术,将民间的欢乐和热闹在特定的场合里得以酣畅地宣泄。我想,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才寄托了人们求吉纳福的美好愿望,才舞出了新时代的精气神儿!
我们看见,岁月中,湍口人从未中断过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无论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还是对“非遗”文脉的保护,都是自觉的,都是发自内心的。也许,这就是红色湍口与众不同的气质!
作者系临安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凤凰山麓的红色印记
“花喜鹊,叫喳喳,今夜红军住我家。前堂后堂床铺地,屋里屋外闹嚷嚷。”“一送红军上大路,送盆山核桃乡土货,一颗核桃一颗心,心心向着红军哥……”这一首首流传在湍口当地的红色歌谣,一唱就是数十年。
现年89岁的老民间艺术家朱臣煜,有着革命老区培育的红色情怀,早年曾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昌化民歌。朱老动情地说:“当年,我在文化馆工作,着手编写了《饮水不忘红军哥》《打昌化城》等一系列‘红色歌谣’,很受百姓欢迎。也许,那些朴素的歌词,正体现了百姓的心声吧!”
群山连绵,沟壑纵横。我们穿行在蜿蜒的乡村公路上。车行数小时,“塘秀村”几个大字终于映入眼帘。这里曾留下了方志敏、寻淮洲北上抗日不朽的足迹……
1934年的那个深夜,雾气凝重,不见点点星光。抗日先遣队第19师3000余人由师长寻淮洲率领,在分水县百岁坊击溃国民党王牌军王耀武旅后,途经洪岭高桥头、会头湾、柴家、长坪头,翻越寺岭,向昌化县境内的湍口挺进。山高林密的三县交接处,非常适宜打游击战。于是,一场血与火的交锋开始了。
在塘溪源村,我们寻访到了当地曾亲眼目睹红军过境的90岁高龄的退休教师方华国,时隔数十年,他依然记忆犹新:“当年,抗日先遣队一个受重伤的战士委托乡亲们照顾,由于伤势过重不幸牺牲了;另一个红军在塘里下塘和岭凹里的敌人交锋激战,红军战士孤身和敌人顽强奋战,在敌强我弱危急情况下,被敌人冷枪击中,壮烈牺牲!可惜,还是一个20岁左右的毛头小伙子!湍口一战,共牺牲了4位红军战士。1974年,政府将3位红军战士的遗骨迁移到现在的岔口红军烈士墓。”
12月2日凌晨,红军在昌西大明山一带与国民党安徽省保安团展开了激战,史称“侯头之战”。方老师说:“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哩。当时,一名受伤的17岁红军小战士,由洲头翁家村村民陈明海从山上背下来,委托同村陈华金、章美花夫妇收容护理。他们将伤员隐蔽安置在一个牛棚里,精心护理了六七天后,引起了国民党乡长的怀疑。他们急中生智,将这位红军伤员装扮成乞丐转移,这才保住了小战士的命。”“红军很讲纪律。在秀上村,部隊请村民胡和正做向导,红军就给了他3斤多铜板。后来,胡和正请匠人将铜板和弹壳打了一把铜茶壶。”
80多年过去了,湍口人民没有忘记,历史也没有忘记。年年清明时节,都有手捧鲜花的学生排着队伍前来。精神矍铄的方老师,依然不知疲倦地为孩子们讲述着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历史。
“非遗”散发的新魅力
湍口的血脉里,既流淌着对美好的执着追求,也从来不缺与命运、与现实抗争的精神,馒头节的传说,“青坑口血流成河”的故事……都足以证明这一点。
这里文华芬芳、民风淳朴。境内历史遗存俯拾皆是,民间故事、歌谣、谚语数不胜数,龙灯、马灯、鱼灯、舞狮、睦剧等民间节庆活动长盛不衰。其中“神兽花灯”“红毛狮子”“洪岭高山馒头节”“昌化民歌”4个地方特色文化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迎丰村凤凰山红毛舞狮由来已久,迄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集娱乐、武术、杂技、图腾、竞技于一体的红毛舞狮,通常由双人舞动,动作欢快简捷,配器生动活泼,极富观赏性。舞狮的36变:梦醒、伸腰、挠痒痒、舔毛、抓耳挠腮、出洞、下山、吃食、采青、蜻蜓点水、寿星赶狮……紧锣密鼓,急促相连,往往把观众逗得爆笑连连。前几年“红毛狮子”还上了央视乡土栏目呢!
这些年,湍口马灯影响越来越大。乡村艺人那竹马编得活灵活现,马头会动、马身会舞,马尾能摆,人站在中间一手拿缰绳,一手持马鞭边跑边跳,形象十分逼真可爱。在锣鼓伴奏和火炮的轰鸣声中,马灯队到农户家中游跳。马灯队表演的高潮,就是最后的行告别礼,关公红马表演“开四门”“扫堂”,寓意灭妖驱邪,保护平安。尤其是最终由马夫表演给马喂食的流程,较有喜剧色彩,大伙都爱观看。
无论是狮子舞还是跳马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服饰艳丽,色彩斑斓,让人耳目一新,给人以美的享受。
山里娃的“耍”碗绝技
湍口民间艺术,要数更绝的,是山里娃们那一身超凡的功夫——“耍碗”。新华网、钱江晚报都曾做了报道。碗底朝上,左手用一根筷子顶着碗,右手不停地拍打着碗,等碗旋转到一定的程度,再把碗抛上去又用筷子接回来……十年前,临安的一位山里娃、来自湍口镇中心小学的杨易健以超凡的“耍碗”才艺摘得了临安首届十佳“阳光少年”的荣誉。
在湍口镇中心小学,“耍碗”少年还大有人在。说起来,山里娃爱上耍碗还是有渊源的。穆跃照老人说,以前,村里年年要跳红毛狮子灯。解放后,舞狮子灯逐渐加入了耍碗、踩独轮车等杂耍表演。由于杂耍表演动作要求高,难度大,舞狮队队员鲜有时间训练,穆跃照就想到了让村里的孩子们试试,于是找到了小学的孩子们。
据校长方跃明介绍,学校作为浙江省和杭州市非遗保护基地,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耍碗兴趣小组。杨易健是在三年级的时候加入校“耍碗”兴趣小组的。几年来,杨易健和他的30多个同伴们不管严寒酷暑,始终风雨无阻。每天要比其他同学早起一个小时,中午和晚上要少休息一个小时。几年间,已打破了200多只碗,拍打碗的手指也不知流了多少血。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他们的节目在杭州市第六届中小学艺术节上一举成名,摘获曲艺类一等奖。
“如何培养好非遗传承人,我们重任在肩。下一步,我们想给‘耍碗’再增加难度,正考虑边踩独轮车边用脚耍碗,把这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方跃明说。
留住乡愁记忆,带动乡村热闹起来,鲜活起来。那些盛行于乡野各种场所的乡土艺术,将民间的欢乐和热闹在特定的场合里得以酣畅地宣泄。我想,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才寄托了人们求吉纳福的美好愿望,才舞出了新时代的精气神儿!
我们看见,岁月中,湍口人从未中断过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无论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还是对“非遗”文脉的保护,都是自觉的,都是发自内心的。也许,这就是红色湍口与众不同的气质!
作者系临安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