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收藏家何遂与绘园古物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ai5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何遂,字叙甫,民国时期长期在军政界任职,是一位爱国人士,也是一位收藏家。何遂先生和他收藏的绘园古物在民国历史上曾经风云一时。尤其他在九一八事变后,变卖古物,支持抗战,更为时人津津乐道。1949年后,又数次捐赠文物。进入21世纪,我们不应让何遂和绘园古物湮没在历史的记忆中。
  关键词:何遂;绘园古物;捐赠
  民国时期政局多变,战火不断,是中国社会生活各方面动荡和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在这种动荡环境中,大量珍宝文玩、书画碑帖从宫廷、官宦、富商家中流出。受清代以来收藏风气的影响,具有良好知识修养和经济能力的政军官员、知识精英和世家子弟开始关注收藏,造就了一大批声名显赫的收藏家和鉴赏大家,如张伯驹、罗振玉、钱镜塘、容庚、刘体智、叶恭绰、吴湖帆、庞莱臣、傅增湘等。也有一些收藏大家收藏之名被其另外身份所掩映,最著名的就是张大千,世人皆知其为大画家,其实他也是收藏大家。收藏家何遂也是如此。何遂在民国时期的身份首先是军人、政府官员,其次是书画爱好者。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将长期收藏的文物拿出来公卖支持抗战时,世人方知他是收藏家。
  何遂,字叙甫,亦作叙父、叙圃等,福建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出生于闽侯县(今福州市)。光绪三十年(1904)进入福建武备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入河北保定陆军大学,并加入中国同盟会。1913年赴日本考察军事。回国后,应黎元洪之邀,到陆军大学任战术教官。1920年经孙岳引荐进入直系,参与了1924年冯玉祥、孙岳等发动的“北京政变”,成为国民军第三軍孙岳部参谋长兼第四师师长。同年11月,被北京政府任命为航空署署长。1928年春,应李济深邀请,到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参议。同年5月,担任黄埔军官学校的代理校长,称“代校务”。1931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参议、国民政府立法委员。九一八事变后参与发起组建“辽吉黑抗日义勇军民众后援会”,任副会长。1937年后,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抗战初与中国共产党经常接触,他的三子一女一媳均为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1949年后,何遂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司法部部长、政法委员会副主任,是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委员。1968年1月,何遂先生因心脏病逝世于北京,享年80岁。
  何遂先生的祖父何念兹、父亲何潜先皆为清末文士,祖父进士,父举人。故何遂虽出身军旅,却是一代儒将,富收藏,精鉴赏,善书画,会诗文。他30岁后学画,师从叶乃奇,进步很快,擅画山水、人物、山君等,不久加入著名的湖社,成为画家。何遂先生还涉足指画,有“叙父指画”印章。何遂先生亦擅书法,兼擅多体,碑帖交融,笔法多变,结体活泼,天真烂漫。绘画多逸笔草草,讲究笔墨的酣畅淋漓,不耐繁琐,很符合他军人气质。他还常与容庚、商承祚、康同璧、顾颉刚、肖三等饱学之士举行雅集盛会,诗词唱和、书画联璧。民国间林葆恒《词综补遗》收录何遂词三首,并有小传云:“(何遂)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有《叙圃词》。叙甫少习军备,长统军队,而不废咏歌。儒将风流,畅衷自喜,亦近时不多得之将才也。”
  受家学影响以及自己的爱好,何遂在年轻时就开始收藏古物。他将自己的收藏斋号起名为“绘园”,世人后称其收藏为“绘园古物”。绘园古物主要为七类,即殷虚甲骨类、铜器类、玉器石刻类、陶瓷器瓦类、木器漆类、钱币类、古籍书画类。这些文物大部分是何遂在西安附近、河南新乡及周边、河北巨鹿、浙江余杭、北平及广州等地购买、搜集的。绘园古物的质量很高,以甲骨为例,胡厚宣编著的《甲骨续存》中列入何氏所藏甲骨27片,钱钟书编著的《卜辞通纂》列入何氏所藏甲骨16片。1928年广州市市立博物院举办文物展览会,何遂应邀绘园古物参与展览,其中绘园主要展品有秦汉瓦当43件、古陶器17件、汉唐宋俑7件、汉铜器14件、古币15件等,所藏多为珍稀文物。何遂不是单纯地收藏,还进行研究。收藏古铜镜,著有《绘园古鉴》;搜集秦汉瓦当,亲自拓成三十余册,编成《绘园藏瓦》,历述了他研究古代瓦当的心得与见解。1937年石印出版的《叙圃甲骨释略》是何遂一部完整的甲骨文著作,书中对绘园古物中的22片甲骨上所刻的七十余字做了辨伪与考证。
  由于何遂的爱国情怀,绘园古物最终大部分流入公藏机构,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一次变卖。1933年何遂变卖绘园古物以充抗日军费。他在《时事新报》发表启事:
  “国难日亟,抗日救国之士,喋血疆场,忠勇可佩。遂报国有心,输财无力,兹将家存古物及拙作字画等,悉数运沪粤等处,展览公卖,以助军实。”这次变卖中中央博物院买走了绘园古物。中央博物院,1933年由蔡元培等倡建,是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1950年更名为南京博物院。中央博物院是民国时期保存及陈列国有古物的最高机关。当时的中央博物院的藏品来源除了合并北平历史博物馆,划拨北平古物陈列所藏品以外,最重要的来源就是绘园古物的购置了。“绘园古物,原为闽侯何叙甫氏私藏,计二千余件。中有钜鹿瓷器,历代铜器佛像,尤可珍贵者为南北朝之石刻雕塑,何氏积二十年之精力,由豫陕古玩商手中辗转而得者,民国二十二年,何氏为义军募款,售此筹饷,本院筹备处同人,邀专家为之鉴定,佥认为此种富于历史美术意义之收藏,散佚可惜,亟宜收为公有,经与何氏磋商,以三万四千元让归本院保存,购置费当时向交通部借垫,经两载樽节,陆续归还。”收购这批文物,从1933年7月18日到8月15日。从蔡元培写给叶恭绰的两封信看,当时是由蔡元培、李济、傅斯年三人负责进行的。蔡元培还请叶恭绰“助为鉴定”,以便决定“是否真值得购”。最终确定这批绘园古物很有价值,值得国家收购。
  除这次变卖外,绘园古物还经过数次捐赠。1950年3月,先生致函上海市长陈毅,副市长潘汉年、盛丕华,表示愿将寄存于上海博物馆的私人收藏文物7330件捐赠上海市,作为上海人民公共文化财产。后经确认,尚存6895件。4月,中央文化部下达了褒奖状。1955年,先生将家中尚存之古文物,包括敦煌唐人彩绘佛像残片及若干宋枕等,悉数捐赠故宫博物院。至此,家中再无一件古文物。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等机构皆有其捐赠的绘园古物。
  现选撷三件南京博物院所藏绘园古物共鉴赏之:
  宋代白釉黑花瓷枕,何叙甫购自河南安阳古城。枕长29.8厘米,宽17.3厘米,高13.4厘米。灰色胎,上白色釉。枕面作长方形,整体呈梯形状,上面出檐,后面上部有小孔。白地黑花,五面纹饰皆开光。枕面绘一童子扛一柄荷叶,童子大头,额前一撮刘海,穿肚兜,外衣系于腰,憨态可掬,后面跟随一雁。四面开光皆绘一朵花。画风淳朴雅致。背面一侧黑书“淦源王家造”五字,砂底。这是宋代磁州窑的瓷器珍品。
  明代雕玉象摆件,何叙甫购,地点不详。摆件高6.2厘米,长6.8厘米。白色略带灰色和田玉料,采用透雕、阴刻、浮雕、圆雕等多种技法。雕一大象,身带长鞍,一象奴自鼻援登其背,为之刷鞍。一人执花蹲于象之前右足侧。象身着装饰披挂,象首回顾,鼻子上扬,呈现出一派怡然自得的姿态,寓“太平有象”。“太平有象”出自南宋陆游的诗句“太平有象无人识,南陌东阡捣面香”,指天下得治、和平久安。此系符瑞吉祥的谐音题材玉件,构思巧妙,玉材质润,雕工细腻,磨工精润。
  明代黄釉陶佛头,何叙甫购自河南安阳古城。佛头高47.3厘米,宽28厘米。白色带淡红色胎,面上上黄色釉,头上略上绿色釉,头顶涂朱。高螺髻,眉间有白毫,低眉信目,高鼻,大耳轮。五官端庄,双目微睁俯视,厚唇紧闭,一副怜悯世人的神态。此像方脸型、环形眼眶的雕刻技法是典型的明代中后期的样式。佛头造型生动传神、饱满厚实,是存世不多的难得的艺术佳品。
  何遂先生斯人已逝,但风骨犹存。绘园古物虽分散各处,但仍保存完好。它们既是中国古代文明所遗留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何遂先生高尚品格的实物见证。
其他文献
采用中频磁控溅射结合离子束混合技术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C-SiC涂层。对制备的涂层进行能量5 keV、剂量1×1018 ions/cm2的氢离子注入,模拟涂层阻止氢渗透。之后,分别将样
明代科举士人群体在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及考试过程中,乃至考试结束后的各个环节中,都被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情绪所控制,处于高度紧张的应试状态。这种状态进而影响到士人群体的
目的探讨动脉或静脉入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Onyx)胶或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治疗天幕区硬膜动静脉瘘(TDAVF)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回顾相关文献获得更为合理的临床治疗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低龄化对自学考试产生了积极影响,又给其带来了新的挑战。为确保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培养目标、规范社会助学、加强德育工作、加强就业引
由Fisher&Rook(1995)的研究得知,在冲动性购买特质和冲动性购买行为之间,规范性评估起着中介的作用,作为重要的情境因素的参照群体对规范性评估和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
摘 要:鼻烟壶是一种集使用价值与观赏价值为一身的工艺品,自清代至今几经改良,融合了多种工艺与中西方艺术风格。文章从历史衍变、艺术价值、展藏概述等多个方面对鼻烟壶的历史与工艺作了简略探讨。  关键词:鼻烟壶;工艺;料器;内画;玻璃;秦皇岛;展藏  鼻烟壶是盛放鼻烟的容器,外形小巧,表里光滑,便于把玩。材质多见玉质、琥珀质、瓷质、玛瑙质、水晶质与琉璃质,其中琉璃质的鼻烟壶最为常见。鼻烟壶色泽剔透、质地
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是一项重要的程序性权利,是依法行政的具体体现,是对公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必然要求。在高考及录取中,诸如罗彩霞案件的事实充分说明考生及其家长的
部聘教授制度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为提高我国科研、培养抗战建国人才、稳定高水平师资队伍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在部聘教授产生过程中,教育部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重视荐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