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世界中的美元政策:从“善意忽视”走向“积极管理”

来源 :金融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heng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和国际交换媒介,降低了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交易成本,减少了美元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当前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极化,国际经济、政治、社会和科学技术等发生重大变化,美元政策变革势在必行。短期内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难以动摇,但关于美元政策应该尽快从“善意忽视”转变为“积极管理”。
  关键词:美元;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对外贸易
  一、单极世界与美元霸权
  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和国际交换媒介,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利益,包括降低了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交易成本,减少了美元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历史上,美元霸权曾经引起过许多质疑和批评,比如,早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前财政部部长瓦莱里·吉斯卡·德斯坦就曾经指出,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是一种“过高的特权”。由于美元霸权地位没有遇到过真正的竞争对手,使美国长期忽视这些批评。20世纪70年代,美国前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John Connally)更是在欧盟会议上高谈,“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是你们的问题”。
  这一夸张的说法可能适合于当时那个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现在国际货币体系正在发生变化,正在走向多极化。一是欧元问世并且成为美元的竞争货币;二是世界各国,无论是美国的盟国还是美国的竞争对手,都在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数字货币和金融技术迅速发展。这些都有可能对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形成挑战。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国政府关于美元的政策一直保持“善意忽视”,这也是美元霸权地位和美国全球经济霸主地位的反映。正是由于美元霸权和美国作为世界的经济霸主,使美国政府可以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国内经济方面,通过宏观政策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目标,很少关注美元变化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忽视了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溢出效应”。随着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快速变化,美国政府关于美元的政策取向,应当从“善意忽视”转向“积极管理”。
  二、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面临挑战
  目前美元还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各国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所持全球外汇储备的 60%以上以美元计价,全球外汇交易的90% 左右用美元支付,国际贸易的40%左右以美元计价和结算(不包括美国对外贸易), 美元现钞的60%左右作为价值表现和交换媒介在全世界流通。
  近年来,尽管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是,其面临的国际金融环境更加复杂,挑战更为严峻。新兴经济体希望通过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来弱化美元的霸权地位。2016 年人民币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一篮子货币,是世界对人民币国际使用日益增加的认可,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货币秩序的认可。
  三、如果美元霸权地位下降,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下降,对美国经济将意味着什么?美元地位下降至少会对美国经济产生以下影响:一是更高的融资成本。美元霸权地位下降意味着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企业部门和消费者都将面临更高的融资成本。比如,美国国债代表着全球流动性最强的无风险资产,以及基于美元的信贷市场和利率基础。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如果实施购买国外资产多元化战略,会给美国国债收益率带来上行压力,损害美国长期投资者的利益。二是更高的交易成本。从事国际贸易活动的美国企业,无论进口还是出口,都享受了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好处。如果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下降,美国外贸企业的交易成本将会上升,最终将会造成美国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三是流动性较差的资本市场。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使美国资本市场成为全球最具流动性的金融市场。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下降,可能导致美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下降。四是铸币税收入减少。美元钞票发行作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美联储是不支付利息的,与这些资产负债表活动相关的净息差代表美联储给予美国财政部的“铸币税”收入。因此,在海外流通的美元现钞代表着世界对美国的无息贷款。美元地位下降意味着其海外资产缩水,以及美国政府“铸币税”收入减少。五是弱化全球影响力。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使美国拥有了较大的国际影响力,有助于实现其地缘政治目标。如果美元地位下降,为了实现同样的地缘政治目标,美国可能需要增加军事存在,以及增加国防开支等。
  四、多极化世界的美元政策选择
  在世界走向多极化进程中,美元霸权地位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为此,美国政府更需要考虑如何积极管理美元。
  当然,良好的经济基本面与金融稳定是保持美元地位的前提条件。在此前提下,对美元的“积极管理”可以采取以下形式:一是在危机时期为全球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使美国获得了很多好处,但与此同时,也包含着美国政府的更大责任。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与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建立了货币互换协议,有助于美联储向全球金融市场提供美元流动性。二是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考虑到美元在国际贸易、资本市場和全球结算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并且进行有效管理。三是研究开发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美联储发行数字货币,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包括提高潜在的交易效率、拓展金融包容性、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消极的一面是美国的商业竞争对手或者主权竞争对手,可以通过数字货币重新定义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削弱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其实,无论积极因素还是消极因素,结果都是指向同一个方向,即在一个对全球货币体系的未来架构可能有重大影响的领域里,美国政府需要有更多的研究。
  五、简要结论
  半个世纪以来,对美元霸权的批评一直存在。只是最近的批评方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考虑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政治、社会和科学技术等的重大变化,美元政策变革也势在必行。短期内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还难以动摇,但是,美国政府关于美元政策应该尽快从“善意忽视”转变为“积极管理”。美国因美元而享有经济特权,就必须肩负起相应的责任。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2006—2016年25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面板门槛模型,以城市工资水平为门槛变量,实证分析了FDI对城市创新能力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FDI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以工资水平为门槛的双门槛效应,即当工资水平未跨越第一门槛值时,FDI流入显著抑制了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当工资水平跨越第一门槛值后,FDI流入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由负转正,但不显著;只有当工资水平跨越第
期刊
摘 要:从金融创新是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一问题出发,利用2003—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建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创新、制度环境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金融创新、制度环境和实体经济发展均出现了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现象,表明地理因素和空间效应是实体经济发展必要考虑的因素。从空间效应来看,金融创新负向不显著影响本地及相邻各地实
期刊
摘 要:在追求精神享受的利他动机和追求社会地位并以此牟利的利己动机的共同推动下,拥有储蓄存款的家庭会倾向于更多地进行慈善捐赠,因此家庭储蓄的增加可能会刺激更多的捐赠行为。对此,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的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家庭储蓄存款对捐赠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储蓄存款会促进家庭捐赠,这一效应在家庭规模较大的党员家庭样本中更加显著。同时,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
期刊
摘 要:为了辨明人口和货币因素对于房价的总体影响和异质性差异,本文以2007—2016年285个地级市为样本,将货币因素、人口因素和住房价格纳入同一框架进行了经验检验。同时,本文在投资性需求中引入预期变量以体现货币因素对于不同地区房价的结构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外来人口流入是抬高本地房价的重要因素,中国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进程对于房价上涨具有较强解释作用。人口因素对于东部、西部房价具有异质性影响
期刊
摘 要:目前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被迫储蓄”和“预防性储蓄”导致消费者储蓄倾向大幅上升,经济复苏和经济前景不明朗导致企业投资持续疲弱,疫情冲击将从根本上改变欧元区的经济结构。欧元区各国应提供更有效的政策框架,鼓励创新型行业和成长性部门发展,并为创新性技术部门的直接投资创造有利条件。如果改革获得成功,疫情冲击可能会给欧元区带来有利的转型时机。  关键词:欧元区;新冠疫情;不确定性;经济复苏;结构
期刊
摘 要:本文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等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自媒体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融资成本及投资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开通官方自媒体能显著提高投资规模,融资成本的降低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上市公司自媒体信息披露通过降低融资成本进而提升投资规模的作用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自媒体信息披露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本文丰富了自媒体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的研究,也
期刊
摘 要:基于A股上市公司2015—2019年公开市场股票回购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股权质押对股票回购市场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形下的公司股票回购符合市场择时假说,但是股权质押显著减弱了股票回购的市场反应;提高公司透明度有利于降低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缓解委托代理问题,从而减轻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票回购市场反应的负向影响;在股权质押情形下,股票回购与价值低估、自由现金
期刊
摘 要:本文以2003—2017年我国西部地区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中介效应模型框架下,检验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并分析金融发展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最终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效应。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显著提升我国西部地区TFP增长率,这种直接效应主要通过要素资源在行业间的配置效率改善来实现;(2)金融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并且验证了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
期刊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改革国地税征收体制”,正式拉开了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序幕。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自2019年1月1日起,各项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本文以社会保险费(以下简称社保费)征收划转为切入点,分析改革前后社保费的征缴情况,剖析改革对中央银行国库监管工作的影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前后社保费征缴概况
期刊
摘 要:2013年以来,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日渐丰富,在实现宏观结构调整功能的同时,也引发了对金融机构风险影响的热议。本文在分析结构性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的风险传导机制基础上,运用TVP-VAR模型检验结构性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风险的时变影响。研究表明:数量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风险的抑制效应优于价格型;定向降准在短期对金融机构风险的抑制效应显著,而SLF和PSL在中长期对金融机构风险的抑制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