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大学生作为一个青春的群体,媒介消费的时间占其日常生活的比重越来越大,大众媒介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当代大学生面对多元信息传播媒介,如何进行信息筛选以及影响他们作出选择和判断的因素有哪些都是应当引起重视的。
【关键词】媒介接触 认知需求 情感需求 理性需求
国内对于媒介接触状况的研究由来已久,但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专门针对青年媒介接触情况的调查研究比较少,较有影响的调查是共青团上海市委的《“当代传媒与青年”抽样调查报告》,分析了不同青年对不同媒介的接触动机。而专门针对高校学生媒介接触的全面的、整体性的、透析性的调查研究则极少出现。①目前在CNKI上可检索到的针对高校学生媒介接触的研究主要是按地区划分的,总的来说,这些研究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量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以兰州市大学本科生为样本,考察他们的媒介选择情况并对影响他们的媒介接触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次观察的范围主要是兰州市目前的高校,所涉及的媒介类型主要有六大类: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和手机。鉴于小组人力有限,在观察地点的选择上,我们首先根据小组成员的人际范围从13所高校中抽取三所:兰州大学、兰州商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
本研究采用开放式访谈和现场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其中以开放式访谈为主。访谈开始之前,设计了访谈提纲,提纲中所列问题全部为开放式问题。分别对每位研究对象进行了两次访谈。访谈提纲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获取信息的渠道、选择这些渠道的原因、喜欢哪一类信息或栏目、这种偏好对自身的影响。
二、研究发现和实证分析
此次调查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在校大学生对媒介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以及记忆的情况和影响因素,访谈问题主要围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接触媒介的动机、媒介可信度等。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了一条类属故事线,如平时获得信息的方式、个人感兴趣的话题、平时接触信息对自身的影响、网上的交流是否会削弱现实中的人际交流,等等。另外,在分析访谈资料时找到了“个人需要”这个非常重要的本土概念。于是,选择它作为结论时标题的主语。
1、对媒介选择的影响因素——个人需要
传播学家E·卡茨等人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提出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②即“这些研究涉及到社会和心理根源导致了需求,从而引起了期望于大众媒体和其他消息来源,因而导致了不同形式的接触媒体,以致产生了满足的需求”。③
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网络的把关系统较弱,可信度也偏低,但因为学生宿舍一般都具有上网的条件,加上网络本身的便捷性和及时性,成为在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他们所关注的信息也是跟个人需要和爱好有关。
(1)影响媒介接触的认知需求——求知、获得尊重
人们对任何事物的接触和使用都是由某种需要引起的。正因为人们对媒介有着持续不断并越来越强烈的需要,所以在生活中媒介的存在形式不断得以强化。每种媒体的存在都是以受众的需要为前提和基础的。④传统的大众媒体在满足受众获得尊重的需要的同时又满足了他们求知的需要。当受众从大众媒介获取有用的信息时,在内心就会产生认可,在与别人谈论的时候,也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周围的人都在谈论某一个话题,而自己竟插不上话时,便会立即产生想看看这个话题的需求和冲动。同时,这也是一种求知的需求。这些在与侯某和尚某的谈话中得到了体现。
如在谈到平时接触的信息对个人的影响时,侯某这样说到:“获得话题吧,有利于人际交往。他人与自己谈论自身不了解的信息时也会主动去查找。”
尚某在谈到网络上的交流是否会削弱现实生活中的交流这一话题时表示,“网络不会减少我们的现实交际,朋友间的留言本身就是交际,网络上发表状态会扩大你的交际范围。”虽然与侯某回答的不是同一话题,但他们的回答都体现了受众个人在接触媒介时的求知、获得尊重的需要。
人们在有意识的接触一种媒介时,是处在“有意注意”的状态。
(2)影响媒介接触的情感需求——有意注意
一种情况是有目的地寻找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此时,视听行为的发生是由受传主体的强烈的主观需要引发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一开始是无意注意,受信息外在形式的刺激所促发,而后就有可能去阅读该信息。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都是基于对信息内容的需要或兴趣,而信息外在刺激的特征却很难维持人们的有意注意。要促成有意注意必须要有两个因素:首先,信息内容要与受众目前需要相吻合;其次,信息要能调动受众深切的情感。
如在谈到平时感兴趣的话题和信息时,侯某谈到“个人比较关注微博,几乎天天上微博。对国际政治关系、足球、军事、财经报道、汽车比较感兴趣。”“会比较关注接近自身生活的信息。”李某则表示“一般看电影,体育新闻和赛事直播。对民生问题方面的信息印象较深”。侯某口中的“国际政治关系”、“军事”、“财经报道”和李某口中的“体育新闻”、“赛事直播”、“民生问题”基本上都是社会上的热点、焦点,这种关注焦点通常都是社会民众普遍关切的,有意注意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另外,人们对个人生活所涉及的事件也会有较强的了解需求,对接近自己的内容普遍比较感兴趣,这种情感上的需求可以很好地解释侯某比较关注接近自身生活的信息这种心理。
(3)影响媒介接触的理性需求——求真、求客观
受众可能会因为个人的爱好和信息外在的刺激而关注某一信息,但是这种关注并不代表着完全接受,其中包含了理性思考的过程。⑤在这一过程中,受众具有共同的接受心理,即求真心理和求客观心理。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那些公信力高的媒体之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有如此高的地位就是因为它们长期秉承了真实性的原则。人们在接收信息时,不愿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缺乏真实性的信息上。一旦受众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就会对这个媒体失去兴趣和信任。目前,网络媒体由于缺乏法律的约束和行业自律的规则,充斥着大量失实、夸张甚至是子虚乌有的报道,也就导致受众对网络媒体上的信息普遍持不太信任的态度。
在访谈中多位访谈对象都就真实性谈了自己对媒体公信力的看法。其中,侯某说到,“网络上的谣言太多了,主要是网络这种媒体自身的限制,媒体公信力存在很大问题。”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对网络媒体是不太信任的。对此他也有自己的选择,“网络还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平时就是浏览网页、新闻之类的,侧重娱乐的时间较多,会在网上排遣心情,比如发状态、更新心情。网上的信息也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个人不同层次的需要去接触不同层次的信息。”其他的访谈对象虽然用了不同的词语,但表达的意思大体相同。
徐某:“主要是因为把关人系统的优劣,传统媒体的监管制度比较严格。”
张某:“手机和网络是新兴的媒体,没有专门的法律和规则约束。”
王某:“报刊、杂志、电视能更专业、更详细的解读信息的内涵,网络、手机往往只是一笔带过。”
除了求真求实外,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也不希望被强加别人的意志。那些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的报道容易激起人们的逆反情绪。现在的受众越来越具有自主意识,不再容易盲从单面宣传,而更愿意从多角度、客观平实的报道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谈到如何看待国外的报道时,访谈对象们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同时也是他们求客观的心理写照。
侯某:“主要是因为政治取向不同,近年来中国发展很好,国外媒体对国内的报道通常戴有有色眼镜,不客观,比较反感。个人较拥护国内的报道。”
李某:“没怎么看过,不了解。国内报道都是好的方面。”
尚某:“国外的新闻会将正反面优缺点都报道。不同国家幕后支持者不同,报道立场也就不同。”
事实上,正如尚某所说的,不掺杂任何个人见解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只是传播者自己的意见和倾向被越来越小心的隐藏起来了。尽管如此,能提供足够客观事实的报道仍然是具有说服力的。
(4)影响媒介接触的社会需求
此外,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需要获得各种技能和能力,不断的完善自己。同样,人们在接触信息时,不同阶段的选择也会不同。在访谈中,李某提到“不同阶段个人需要不同,关注也会不一样。”尚某也说,“看你处于什么阶段,找工作时和之前就不一样。”虽然二人的语言表达不同,但意思却相同。
结语
网络因其便捷性和及时性的优势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就媒介可信度而言,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地位最高。大部分人对网络和手机持不太信任的态度,认为二者的监管体制不健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他们认为网络的可信度偏低,但同时对网络的接触却是最频繁的。由此引发的网络依赖和因信息接受渠道单一引发的认知片面化都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在对访谈资料进行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兰州市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主要是获取新闻信息、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信息以及休闲娱乐。他们根据个人需要选择信息以满足各种需求,如认知、情感、理性和社会需求。大众媒介是以传播各种知识和消息为己任的,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只有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才能真正被接受。
参考文献
①贾凌云,《兰州市大学生媒介接触状况调查》[J].《青年记者》,2007(6)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③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④⑤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媒介接触 认知需求 情感需求 理性需求
国内对于媒介接触状况的研究由来已久,但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专门针对青年媒介接触情况的调查研究比较少,较有影响的调查是共青团上海市委的《“当代传媒与青年”抽样调查报告》,分析了不同青年对不同媒介的接触动机。而专门针对高校学生媒介接触的全面的、整体性的、透析性的调查研究则极少出现。①目前在CNKI上可检索到的针对高校学生媒介接触的研究主要是按地区划分的,总的来说,这些研究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量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以兰州市大学本科生为样本,考察他们的媒介选择情况并对影响他们的媒介接触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次观察的范围主要是兰州市目前的高校,所涉及的媒介类型主要有六大类: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和手机。鉴于小组人力有限,在观察地点的选择上,我们首先根据小组成员的人际范围从13所高校中抽取三所:兰州大学、兰州商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
本研究采用开放式访谈和现场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其中以开放式访谈为主。访谈开始之前,设计了访谈提纲,提纲中所列问题全部为开放式问题。分别对每位研究对象进行了两次访谈。访谈提纲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获取信息的渠道、选择这些渠道的原因、喜欢哪一类信息或栏目、这种偏好对自身的影响。
二、研究发现和实证分析
此次调查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在校大学生对媒介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以及记忆的情况和影响因素,访谈问题主要围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接触媒介的动机、媒介可信度等。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了一条类属故事线,如平时获得信息的方式、个人感兴趣的话题、平时接触信息对自身的影响、网上的交流是否会削弱现实中的人际交流,等等。另外,在分析访谈资料时找到了“个人需要”这个非常重要的本土概念。于是,选择它作为结论时标题的主语。
1、对媒介选择的影响因素——个人需要
传播学家E·卡茨等人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提出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②即“这些研究涉及到社会和心理根源导致了需求,从而引起了期望于大众媒体和其他消息来源,因而导致了不同形式的接触媒体,以致产生了满足的需求”。③
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网络的把关系统较弱,可信度也偏低,但因为学生宿舍一般都具有上网的条件,加上网络本身的便捷性和及时性,成为在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他们所关注的信息也是跟个人需要和爱好有关。
(1)影响媒介接触的认知需求——求知、获得尊重
人们对任何事物的接触和使用都是由某种需要引起的。正因为人们对媒介有着持续不断并越来越强烈的需要,所以在生活中媒介的存在形式不断得以强化。每种媒体的存在都是以受众的需要为前提和基础的。④传统的大众媒体在满足受众获得尊重的需要的同时又满足了他们求知的需要。当受众从大众媒介获取有用的信息时,在内心就会产生认可,在与别人谈论的时候,也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周围的人都在谈论某一个话题,而自己竟插不上话时,便会立即产生想看看这个话题的需求和冲动。同时,这也是一种求知的需求。这些在与侯某和尚某的谈话中得到了体现。
如在谈到平时接触的信息对个人的影响时,侯某这样说到:“获得话题吧,有利于人际交往。他人与自己谈论自身不了解的信息时也会主动去查找。”
尚某在谈到网络上的交流是否会削弱现实生活中的交流这一话题时表示,“网络不会减少我们的现实交际,朋友间的留言本身就是交际,网络上发表状态会扩大你的交际范围。”虽然与侯某回答的不是同一话题,但他们的回答都体现了受众个人在接触媒介时的求知、获得尊重的需要。
人们在有意识的接触一种媒介时,是处在“有意注意”的状态。
(2)影响媒介接触的情感需求——有意注意
一种情况是有目的地寻找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此时,视听行为的发生是由受传主体的强烈的主观需要引发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一开始是无意注意,受信息外在形式的刺激所促发,而后就有可能去阅读该信息。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都是基于对信息内容的需要或兴趣,而信息外在刺激的特征却很难维持人们的有意注意。要促成有意注意必须要有两个因素:首先,信息内容要与受众目前需要相吻合;其次,信息要能调动受众深切的情感。
如在谈到平时感兴趣的话题和信息时,侯某谈到“个人比较关注微博,几乎天天上微博。对国际政治关系、足球、军事、财经报道、汽车比较感兴趣。”“会比较关注接近自身生活的信息。”李某则表示“一般看电影,体育新闻和赛事直播。对民生问题方面的信息印象较深”。侯某口中的“国际政治关系”、“军事”、“财经报道”和李某口中的“体育新闻”、“赛事直播”、“民生问题”基本上都是社会上的热点、焦点,这种关注焦点通常都是社会民众普遍关切的,有意注意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另外,人们对个人生活所涉及的事件也会有较强的了解需求,对接近自己的内容普遍比较感兴趣,这种情感上的需求可以很好地解释侯某比较关注接近自身生活的信息这种心理。
(3)影响媒介接触的理性需求——求真、求客观
受众可能会因为个人的爱好和信息外在的刺激而关注某一信息,但是这种关注并不代表着完全接受,其中包含了理性思考的过程。⑤在这一过程中,受众具有共同的接受心理,即求真心理和求客观心理。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那些公信力高的媒体之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有如此高的地位就是因为它们长期秉承了真实性的原则。人们在接收信息时,不愿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缺乏真实性的信息上。一旦受众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就会对这个媒体失去兴趣和信任。目前,网络媒体由于缺乏法律的约束和行业自律的规则,充斥着大量失实、夸张甚至是子虚乌有的报道,也就导致受众对网络媒体上的信息普遍持不太信任的态度。
在访谈中多位访谈对象都就真实性谈了自己对媒体公信力的看法。其中,侯某说到,“网络上的谣言太多了,主要是网络这种媒体自身的限制,媒体公信力存在很大问题。”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对网络媒体是不太信任的。对此他也有自己的选择,“网络还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平时就是浏览网页、新闻之类的,侧重娱乐的时间较多,会在网上排遣心情,比如发状态、更新心情。网上的信息也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个人不同层次的需要去接触不同层次的信息。”其他的访谈对象虽然用了不同的词语,但表达的意思大体相同。
徐某:“主要是因为把关人系统的优劣,传统媒体的监管制度比较严格。”
张某:“手机和网络是新兴的媒体,没有专门的法律和规则约束。”
王某:“报刊、杂志、电视能更专业、更详细的解读信息的内涵,网络、手机往往只是一笔带过。”
除了求真求实外,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也不希望被强加别人的意志。那些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的报道容易激起人们的逆反情绪。现在的受众越来越具有自主意识,不再容易盲从单面宣传,而更愿意从多角度、客观平实的报道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谈到如何看待国外的报道时,访谈对象们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同时也是他们求客观的心理写照。
侯某:“主要是因为政治取向不同,近年来中国发展很好,国外媒体对国内的报道通常戴有有色眼镜,不客观,比较反感。个人较拥护国内的报道。”
李某:“没怎么看过,不了解。国内报道都是好的方面。”
尚某:“国外的新闻会将正反面优缺点都报道。不同国家幕后支持者不同,报道立场也就不同。”
事实上,正如尚某所说的,不掺杂任何个人见解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只是传播者自己的意见和倾向被越来越小心的隐藏起来了。尽管如此,能提供足够客观事实的报道仍然是具有说服力的。
(4)影响媒介接触的社会需求
此外,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需要获得各种技能和能力,不断的完善自己。同样,人们在接触信息时,不同阶段的选择也会不同。在访谈中,李某提到“不同阶段个人需要不同,关注也会不一样。”尚某也说,“看你处于什么阶段,找工作时和之前就不一样。”虽然二人的语言表达不同,但意思却相同。
结语
网络因其便捷性和及时性的优势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就媒介可信度而言,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地位最高。大部分人对网络和手机持不太信任的态度,认为二者的监管体制不健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他们认为网络的可信度偏低,但同时对网络的接触却是最频繁的。由此引发的网络依赖和因信息接受渠道单一引发的认知片面化都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在对访谈资料进行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兰州市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主要是获取新闻信息、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信息以及休闲娱乐。他们根据个人需要选择信息以满足各种需求,如认知、情感、理性和社会需求。大众媒介是以传播各种知识和消息为己任的,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只有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才能真正被接受。
参考文献
①贾凌云,《兰州市大学生媒介接触状况调查》[J].《青年记者》,2007(6)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③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④⑤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