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蜀汉丞相诸葛亮,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专制时代“贤臣”的标志性人物。他的一篇《出师表》写得声如金石,感人肺腑,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后世读书人把此表奉为圭臬,其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诸葛亮文笔优美,也不是他在军事政治上巨大的成功,而是他竟然可以这么写,竟然有这样的话语权,一个臣子可以对一个君主以如此真诚的、教诲的语气说话。而且,孔明说出了历代的士人所欲言而不能言、不敢言的东西,这又正是普天下把“为帝王师”当成最高理想的读书人所梦寐以求的境遇。
《出师表》是忠臣的自白书,也是老臣的牢骚书,同时又是权臣的政略书。下面就这三个方面,结合当时的史实,加以分析:
一、忠臣的自白书
龙战与野,其道穷也。止戈为武,有凤来仪。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在西方,古代战争主要是流贵族的血,而在中国,古代战争主要是流老百姓的血。好战者自亡,强国之正道,在于不战而胜。
既然穷兵黩武不是强国之道,所以历代大臣上《出师表》,一定首先申明出征的理由。
蜀汉的出征理由是什么呢?孔明说的非常清楚:不是我要拥兵自重,而是要完成先帝的遗愿,要光复汉室——包括此前平定南中,也是一样基于“光复”的国策。
后人透过《三国演义》看《出师表》,往往曲解诸葛亮的真意。《三国演义》是小说,小说里病态的拔高孔明的智商,到了“多智而近妖”的程度,好像诸葛亮太厉害,不北伐,不打别人,实在是浪费资源。
还有人说,诸葛亮北伐是为了功高震主,控制军队,将来自己当皇帝。
其实,如果北伐成功了,那么诸葛亮受九锡,封王是有可能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曹魏强大,蜀汉弱小,加上北伐远征军的补给根本上不去,北伐是没有多少成功可能的。何况蜀汉与孙吴的联盟,只不过是一种战术,名为“平分天下”,实则互相戒备。从刘备败归白帝,直到蜀汉灭亡,蜀汉都在对吴前线设置重兵,修筑工事。蜀汉亡后,果然有吴国来攻,幸好有得力边将防御,才使江州百姓免受战争之苦。
在这种环境下,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很难打破的。蜀汉作为其中最弱小的一方,更难成功。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北伐呢?
当时蜀汉的战争理念是:三国如果和平发展,曹魏的国力增长速度,会远远超过吴、蜀两方,越不战,实力对比越有利于曹魏,开战越早,反而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同时,诸葛亮也希望通过对曹魏用兵,而促进其内部发生变乱。这样,蜀汉才有机会取得中原的可能。从后来曹魏被司马氏篡夺的过程看,蜀吴的连续用兵,导致曹氏失去了对军队的绝对控制,确实构成了曹魏在三国中最先被架空、颠覆的主要外因。
蜀汉立国,凭借蜀道天险,不用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也能守土无虞。后来几次曹魏攻打蜀汉都劳而无功,印证了诸葛亮的这一判断。到司马炎时,钟会、邓艾平蜀,姜维扼守剑阁,钟会大军始终无法攻克,眼看准备撤退,如果不是天才加亡命的邓艾取道阴平奇袭江油、侥幸取得成都,蜀汉将再次逃过一劫。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心迹:自己领兵出征,是“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是“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换句话说,是作为他丞相分内的责任。
二、老臣的牢骚书
《出师表》不仅表达了“忠”的意思,而且也渗透了很多牢骚的成分在其中。作为托孤老臣,诸葛亮这样铺陈自己的“悲苦”,是要取得皇帝以及群臣的体谅。
在《出师表》的后半段,诸葛亮铺陈了自己的出仕轨迹,表明了自己一片苦衷:都是为了你们刘家。看他怎么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其实,诸葛亮不是布衣。这个在《三顾茅庐》的时候,都已摆得很明了:诸葛亮是名门之后,在荆州已经经营了很深厚的人脉,是荆州青年士人中的佼佼者。诸葛亮这样说的目的,一是要表明自己没有野心,二是强调自己本来与刘氏没有利益的瓜葛。“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句话表明,自己为刘家效力,都是来自先帝刘备的一片诚意,而非自己主动投机到刘备帐下。历史上有记载显示,是诸葛亮首先主动与刘备接触的,二人谈的投机,遂成君臣“鱼水”之谊。诸葛亮在表文中,其实也没有说谁先访问谁,而是强调了刘备对自己有“三顾”之礼。换句话说,诸葛亮去拜谒刘备的次数可能更多,但那是很平常的事情,毕竟当时刘备的社会身份与声望远远高于诸葛亮,这些事没有铺陈的必要。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这说的是,刘备被曹操击败,派诸葛亮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的事情。这强调的是,自己为刘氏效命二十一年,安富尊荣的好日子并没有享受几天,从一开始,就在危机中殚精竭虑:诸葛亮把他从草庐出山到上表北伐之间全算在“二十有一年”里了,这是着实强调自己的悲苦。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谨慎”作为托孤的关键词,是照应前面强调的“蜀汉立国于忧患”的意思。不谨慎,蜀汉可能就会很快被亡国。换句话说,形势非常严峻,所以我不得不出来替你理政。因为我谨慎,而你刘禅还太嫩。另外,这也有强调自己无野心的色彩。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讲自己的这一番艰难苦干,加上马上就要开始的北伐,都是为了报恩,在按先帝的既定方针行事。
(未完待续)
后世读书人把此表奉为圭臬,其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诸葛亮文笔优美,也不是他在军事政治上巨大的成功,而是他竟然可以这么写,竟然有这样的话语权,一个臣子可以对一个君主以如此真诚的、教诲的语气说话。而且,孔明说出了历代的士人所欲言而不能言、不敢言的东西,这又正是普天下把“为帝王师”当成最高理想的读书人所梦寐以求的境遇。
《出师表》是忠臣的自白书,也是老臣的牢骚书,同时又是权臣的政略书。下面就这三个方面,结合当时的史实,加以分析:
一、忠臣的自白书
龙战与野,其道穷也。止戈为武,有凤来仪。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在西方,古代战争主要是流贵族的血,而在中国,古代战争主要是流老百姓的血。好战者自亡,强国之正道,在于不战而胜。
既然穷兵黩武不是强国之道,所以历代大臣上《出师表》,一定首先申明出征的理由。
蜀汉的出征理由是什么呢?孔明说的非常清楚:不是我要拥兵自重,而是要完成先帝的遗愿,要光复汉室——包括此前平定南中,也是一样基于“光复”的国策。
后人透过《三国演义》看《出师表》,往往曲解诸葛亮的真意。《三国演义》是小说,小说里病态的拔高孔明的智商,到了“多智而近妖”的程度,好像诸葛亮太厉害,不北伐,不打别人,实在是浪费资源。
还有人说,诸葛亮北伐是为了功高震主,控制军队,将来自己当皇帝。
其实,如果北伐成功了,那么诸葛亮受九锡,封王是有可能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曹魏强大,蜀汉弱小,加上北伐远征军的补给根本上不去,北伐是没有多少成功可能的。何况蜀汉与孙吴的联盟,只不过是一种战术,名为“平分天下”,实则互相戒备。从刘备败归白帝,直到蜀汉灭亡,蜀汉都在对吴前线设置重兵,修筑工事。蜀汉亡后,果然有吴国来攻,幸好有得力边将防御,才使江州百姓免受战争之苦。
在这种环境下,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很难打破的。蜀汉作为其中最弱小的一方,更难成功。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北伐呢?
当时蜀汉的战争理念是:三国如果和平发展,曹魏的国力增长速度,会远远超过吴、蜀两方,越不战,实力对比越有利于曹魏,开战越早,反而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同时,诸葛亮也希望通过对曹魏用兵,而促进其内部发生变乱。这样,蜀汉才有机会取得中原的可能。从后来曹魏被司马氏篡夺的过程看,蜀吴的连续用兵,导致曹氏失去了对军队的绝对控制,确实构成了曹魏在三国中最先被架空、颠覆的主要外因。
蜀汉立国,凭借蜀道天险,不用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也能守土无虞。后来几次曹魏攻打蜀汉都劳而无功,印证了诸葛亮的这一判断。到司马炎时,钟会、邓艾平蜀,姜维扼守剑阁,钟会大军始终无法攻克,眼看准备撤退,如果不是天才加亡命的邓艾取道阴平奇袭江油、侥幸取得成都,蜀汉将再次逃过一劫。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心迹:自己领兵出征,是“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是“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换句话说,是作为他丞相分内的责任。
二、老臣的牢骚书
《出师表》不仅表达了“忠”的意思,而且也渗透了很多牢骚的成分在其中。作为托孤老臣,诸葛亮这样铺陈自己的“悲苦”,是要取得皇帝以及群臣的体谅。
在《出师表》的后半段,诸葛亮铺陈了自己的出仕轨迹,表明了自己一片苦衷:都是为了你们刘家。看他怎么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其实,诸葛亮不是布衣。这个在《三顾茅庐》的时候,都已摆得很明了:诸葛亮是名门之后,在荆州已经经营了很深厚的人脉,是荆州青年士人中的佼佼者。诸葛亮这样说的目的,一是要表明自己没有野心,二是强调自己本来与刘氏没有利益的瓜葛。“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句话表明,自己为刘家效力,都是来自先帝刘备的一片诚意,而非自己主动投机到刘备帐下。历史上有记载显示,是诸葛亮首先主动与刘备接触的,二人谈的投机,遂成君臣“鱼水”之谊。诸葛亮在表文中,其实也没有说谁先访问谁,而是强调了刘备对自己有“三顾”之礼。换句话说,诸葛亮去拜谒刘备的次数可能更多,但那是很平常的事情,毕竟当时刘备的社会身份与声望远远高于诸葛亮,这些事没有铺陈的必要。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这说的是,刘备被曹操击败,派诸葛亮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的事情。这强调的是,自己为刘氏效命二十一年,安富尊荣的好日子并没有享受几天,从一开始,就在危机中殚精竭虑:诸葛亮把他从草庐出山到上表北伐之间全算在“二十有一年”里了,这是着实强调自己的悲苦。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谨慎”作为托孤的关键词,是照应前面强调的“蜀汉立国于忧患”的意思。不谨慎,蜀汉可能就会很快被亡国。换句话说,形势非常严峻,所以我不得不出来替你理政。因为我谨慎,而你刘禅还太嫩。另外,这也有强调自己无野心的色彩。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讲自己的这一番艰难苦干,加上马上就要开始的北伐,都是为了报恩,在按先帝的既定方针行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