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来,华人教育界不断出现一个个响亮的名词:虎妈、狼爸、鹰爸……他们无一例外地用极端、严苛甚至暴力的方式教育子女。他们最终虽然都在教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却因为方式极端而饱受争议,被人骂为狠心父母。
子女成材,非得要靠“十大戒律”、“三天一顿打”等方式来完成吗?近日,一对美籍华裔夫妇出版了《哈佛两姐妹》一书,他们向世人宣告,采用温和的“放羊式”教育,也能让儿女成材,而且更加成功——他们两个“放养”女儿均被美国所有常春藤名校录取,最后双双进入哈佛大学深造……
放养成长
1982年,汪小武和胡琳通过国内的选拔,来到美国一所名校攻读博士。毕业后,他们在纽约一家科研机构工作了4年。1990年,为了创业,他们带着刚出生3个月的女儿汪瑶瑶来到了犹他州的盐湖城。几年后,小女儿凯西和儿子比尔相继出生。
与所有华人父母一样,最初,胡琳夫妇也希望通过严格的教育和特别的训练,让自己的子女成材——至少,不能受到周围白人的歧视。所以,孩子们才两三岁的时候,虽然汪小武和胡琳正处于创业初期,工作又忙又累,但他们还是对孩子的教育抓得很严,每天晚上教他们认字、读书和算术。
可能是因为住在白人区,交朋友比较困难,瑶瑶小时候性格有点内向,凯西也非常害怕接近陌生人。胡琳夫妇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就把她们送到了幼儿园,引导和鼓励她们多交朋友。
经过夫妻俩的引导,瑶瑶和凯西的性格明显变得开朗了许多,智力上也超出周围的白人孩子一大截。她们开始变得喜欢与人交往,并且非常自信。
1996年,瑶瑶上了小学一年级。因为聪明好学,老师让她跳了一级,随后又推荐她进入盐湖城人才培养计划的天才班。
然而,瑶瑶进入天才班后,因为环境陌生,学习又紧张,很快便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活泼。胡琳夫妇见女儿这样,非常着急,便找到天才班的老师了解情况。这一打听,他们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天才班并没有自己想象的好——它与普通班唯一的区别就是,课程设置超前半年。而且,老师为了赶进度,还缩减学生的社交活动,天天让他们超强度学习……
夫妻俩把女儿从天才班接了出来,送回了原来的学校。但经过接连几次的折腾,瑶瑶已经精疲力竭,整天闷闷不乐。
意识到自己“拔苗助长”的教育理念出了问题,胡琳和丈夫开始研究美国人的教育方法。经过观察,他们发现,大多数美国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都采用“放羊式”的方法,以让孩子过得开心、健康为主,并慢慢观察和培养他们的兴趣、特长,而后再加以引导,绝不会过早地把孩子禁锢在学习的园地里,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性。
于是,胡琳夫妻开始改变思路,尝试当“羊爸羊妈”。
为了让已经“放”出来的瑶瑶重拾自信,他们不再逼她学习,而是让她多与朋友们交流。胡琳还主动邀请瑶瑶的朋友到家里开party。在聚会上,她给每个孩子都送了礼物,并向他们讲述了瑶瑶这段时间来的经历和心情,希望他们能帮瑶瑶重新快乐起来……在父母和朋友的帮助下,瑶瑶终于找回了自我。
经过这一次风波,胡琳和汪小武意识到,在启蒙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快乐,然后慢慢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玩耍中学习,在可以接受范围内学习。
此后,夫妻俩每年都会为孩子们举办各种聚会以联络朋友感情,并让他们在聚会中学习社交礼仪和技巧。在知识的学习上,他们也采取“放养”方法,让孩子自由、自主地去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包括数学、语文、历史、文学、社会等。
1998年,为了庆祝瑶瑶和凯西的生日,汪小武给她们买了一台电脑,并结合她们的兴趣,建议她们合作完成一个既有利于学习又可以开阔眼界的项目。在他的指导下,姐妹俩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用电脑编了一本有几百个品种的花草图册。汪小武特地买来了彩色打印机和打印纸,帮她们打印出来装订成册,送给老师和校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老师和校长与汪小武夫妻见面时都会称赞她们的花草图册。
后来,这本花草图册不仅成了家里的一本纪念册,也成了瑶瑶和凯西探索大自然的新动力。从那时开始,每次郊游、爬山、露营或者是去植物园,孩子们都带着她们的花草图册,认真辨认各种花草和植物,采摘标本。家中买了鲜花、菜秧,她们也留意摘几个叶片夹在书中,再装订成册,极大地丰富了她们的自然知识。
激励自信
中国自古有“孟母三迁”的典故。虽然良好的客观环境不是一个人成材的唯一条件,但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中国人相信这一点,美国人同样如此,美国的学区房房价也很高。
汪小武和胡琳因为给儿女们采用的是“放羊式”教育,所以,环境显得更加重要。2000年春天,瑶瑶完成了小学四年级,凯西也读完了小学二年级,比尔则即将上学,考虑到犹他州教育落后,夫妻俩决定当一回现代“孟母”,他们不惜搬迁公司,带孩子们回到了纽约,在珀尔里弗镇安了家。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在新环境里,各种问题蜂拥而至:瑶瑶和凯西没有朋友,统考成绩惨不忍睹,数学竞赛一败涂地,又因肤色的缘故被人另眼相看……姐妹俩的积极性受到了伤害,自尊心也遭到了打击,家里的气氛一下降到了冰点。
如何帮助她们并与她们一起迎接新的挑战?汪小武和胡琳经过商量,他们决定采用“有放有收”的灵活放羊方式。
通过分析问题的轻重缓急,他们认为,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交朋友是最重要的,首先要帮她们打开社交上的缺口,稳定她们的情绪,让她们消除被群体孤立的感觉。在学习上,从她们的长处出发,先攻破数学难关,从而重建她们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再扩大战果,解决写作上的缺陷和强化阅读技巧。
在父母的指导下,瑶瑶和凯西订出了一个三年计划,设计出了一个个突击目标。瑶瑶还向父母讨教了从中国一路考到美国当博士的一套学习方法,在假期里突击训练数学。几个月坚持下来,竟然效果斐然,在新学年里,她一举拿下学校数奥金牌。第二年,再接再励,瑶瑶在州里名列前茅。
子女成材,非得要靠“十大戒律”、“三天一顿打”等方式来完成吗?近日,一对美籍华裔夫妇出版了《哈佛两姐妹》一书,他们向世人宣告,采用温和的“放羊式”教育,也能让儿女成材,而且更加成功——他们两个“放养”女儿均被美国所有常春藤名校录取,最后双双进入哈佛大学深造……
放养成长
1982年,汪小武和胡琳通过国内的选拔,来到美国一所名校攻读博士。毕业后,他们在纽约一家科研机构工作了4年。1990年,为了创业,他们带着刚出生3个月的女儿汪瑶瑶来到了犹他州的盐湖城。几年后,小女儿凯西和儿子比尔相继出生。
与所有华人父母一样,最初,胡琳夫妇也希望通过严格的教育和特别的训练,让自己的子女成材——至少,不能受到周围白人的歧视。所以,孩子们才两三岁的时候,虽然汪小武和胡琳正处于创业初期,工作又忙又累,但他们还是对孩子的教育抓得很严,每天晚上教他们认字、读书和算术。
可能是因为住在白人区,交朋友比较困难,瑶瑶小时候性格有点内向,凯西也非常害怕接近陌生人。胡琳夫妇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就把她们送到了幼儿园,引导和鼓励她们多交朋友。
经过夫妻俩的引导,瑶瑶和凯西的性格明显变得开朗了许多,智力上也超出周围的白人孩子一大截。她们开始变得喜欢与人交往,并且非常自信。
1996年,瑶瑶上了小学一年级。因为聪明好学,老师让她跳了一级,随后又推荐她进入盐湖城人才培养计划的天才班。
然而,瑶瑶进入天才班后,因为环境陌生,学习又紧张,很快便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活泼。胡琳夫妇见女儿这样,非常着急,便找到天才班的老师了解情况。这一打听,他们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天才班并没有自己想象的好——它与普通班唯一的区别就是,课程设置超前半年。而且,老师为了赶进度,还缩减学生的社交活动,天天让他们超强度学习……
夫妻俩把女儿从天才班接了出来,送回了原来的学校。但经过接连几次的折腾,瑶瑶已经精疲力竭,整天闷闷不乐。
意识到自己“拔苗助长”的教育理念出了问题,胡琳和丈夫开始研究美国人的教育方法。经过观察,他们发现,大多数美国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都采用“放羊式”的方法,以让孩子过得开心、健康为主,并慢慢观察和培养他们的兴趣、特长,而后再加以引导,绝不会过早地把孩子禁锢在学习的园地里,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性。
于是,胡琳夫妻开始改变思路,尝试当“羊爸羊妈”。
为了让已经“放”出来的瑶瑶重拾自信,他们不再逼她学习,而是让她多与朋友们交流。胡琳还主动邀请瑶瑶的朋友到家里开party。在聚会上,她给每个孩子都送了礼物,并向他们讲述了瑶瑶这段时间来的经历和心情,希望他们能帮瑶瑶重新快乐起来……在父母和朋友的帮助下,瑶瑶终于找回了自我。
经过这一次风波,胡琳和汪小武意识到,在启蒙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快乐,然后慢慢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玩耍中学习,在可以接受范围内学习。
此后,夫妻俩每年都会为孩子们举办各种聚会以联络朋友感情,并让他们在聚会中学习社交礼仪和技巧。在知识的学习上,他们也采取“放养”方法,让孩子自由、自主地去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包括数学、语文、历史、文学、社会等。
1998年,为了庆祝瑶瑶和凯西的生日,汪小武给她们买了一台电脑,并结合她们的兴趣,建议她们合作完成一个既有利于学习又可以开阔眼界的项目。在他的指导下,姐妹俩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用电脑编了一本有几百个品种的花草图册。汪小武特地买来了彩色打印机和打印纸,帮她们打印出来装订成册,送给老师和校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老师和校长与汪小武夫妻见面时都会称赞她们的花草图册。
后来,这本花草图册不仅成了家里的一本纪念册,也成了瑶瑶和凯西探索大自然的新动力。从那时开始,每次郊游、爬山、露营或者是去植物园,孩子们都带着她们的花草图册,认真辨认各种花草和植物,采摘标本。家中买了鲜花、菜秧,她们也留意摘几个叶片夹在书中,再装订成册,极大地丰富了她们的自然知识。
激励自信
中国自古有“孟母三迁”的典故。虽然良好的客观环境不是一个人成材的唯一条件,但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中国人相信这一点,美国人同样如此,美国的学区房房价也很高。
汪小武和胡琳因为给儿女们采用的是“放羊式”教育,所以,环境显得更加重要。2000年春天,瑶瑶完成了小学四年级,凯西也读完了小学二年级,比尔则即将上学,考虑到犹他州教育落后,夫妻俩决定当一回现代“孟母”,他们不惜搬迁公司,带孩子们回到了纽约,在珀尔里弗镇安了家。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在新环境里,各种问题蜂拥而至:瑶瑶和凯西没有朋友,统考成绩惨不忍睹,数学竞赛一败涂地,又因肤色的缘故被人另眼相看……姐妹俩的积极性受到了伤害,自尊心也遭到了打击,家里的气氛一下降到了冰点。
如何帮助她们并与她们一起迎接新的挑战?汪小武和胡琳经过商量,他们决定采用“有放有收”的灵活放羊方式。
通过分析问题的轻重缓急,他们认为,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交朋友是最重要的,首先要帮她们打开社交上的缺口,稳定她们的情绪,让她们消除被群体孤立的感觉。在学习上,从她们的长处出发,先攻破数学难关,从而重建她们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再扩大战果,解决写作上的缺陷和强化阅读技巧。
在父母的指导下,瑶瑶和凯西订出了一个三年计划,设计出了一个个突击目标。瑶瑶还向父母讨教了从中国一路考到美国当博士的一套学习方法,在假期里突击训练数学。几个月坚持下来,竟然效果斐然,在新学年里,她一举拿下学校数奥金牌。第二年,再接再励,瑶瑶在州里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