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宜宾市第五初级中学校,每到英语、数学上课的时候,学生就“呼呼啦啦”抱着课本和学习材料走向自己所在的层次班,听适合自己的课,见自己喜欢的老师……这道独特的风景源自我校从2004年开始的“分层走班”的教学改革。
一、改革的缘起: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求
源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需要。自初中阶段实施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后,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我校同一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大,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无法兼顾学生差异,导致学困生吃不了,优秀生吃不饱。不仅影响学生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目标,还进而影响到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可持续学习。“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是学校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改革的原动力。
二、操作流程:从探索走向成熟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一)如何分层
1.分层学科及时间
主要在学生差异较大的数学、英语两门学科实施分层,第一次分层时间原则上为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结束,前三学期重在培养学习习惯和打好学习基础。
2.分层及调整依据
主要依据学生一个阶段习惯、态度和学习倾向性的差异和数学、英语基础,同时参考班主任和原任课教师的意见,结合学生自愿进行分层和调整。调整时间原则上为一学期,层次间流动学生比例为5%-10%,流动时充分尊重学生意愿进行选择。
3.层次划分
将学生划为A层次(基础层)、B层次(提高层)、C层次(拓展层)。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供不同的教学服务。
4.操作模式
实行“组合交叉分层模式”。即将同一年级的六个行政班分为水平相当的两组,在组内分别进行数学、英语学科分层,即每组各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教学班,分别为一个C层、一个或者两个B层、一个A层。原则上发展层和提高层的人数控制在40~45人内,基础层的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这种“组合交叉”的分层方式,为教师跨组任教提供了可能。
5.达成目标
根据学情设定各层教学目标,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走班
1.教师“跨层”走班上课
根据教师素质与特长,安排教师分别在同一年级两组进行跨层走班上课。
2.学生“同层”走班学习
即上分层课时,同组不同班级学生走到同一层次学习,其余时间回原行政班学习。
(三)如何教学
教学要求:A层(基础层):低起点、小坡度、重提高(主要在激发兴趣、建立自信) B层(提高层):强基础、勤训练、习方法(主要在强化基础、习得方法)C层(拓展层):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主要在培养能力、拓展思维)
具体策略:目标激励策略;流程优化策略;作业自选策略;教师互助策略;需求趋同策略。
(四)如何管理
1.教学教导,管教学班
教务处主要是对分层教学班的课时安排、课务安排、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进行管理。
2.德育教导,管行政班
德育处主要是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的行为规范。如把学生在分层教学班上课时的表现纳入行政班的考核等。
3.双班主任制管理
即在行政班和学科层次班中设立两个班主任。行政班的班主任由原班主任担任,而学科层次班的班主任由该学科层次班的任课教师担任。两个班主任之间实行“教管合一,一岗双责”,共同管理好“走班”学生。
(五)如何评价
1.对学生评价
采用课堂教学前后的评价和学期教学全程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评价重点看学生分层前后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学习成绩发展进步,不同层次各有侧重点。
2.对教师评价
捆绑评价教师,重团体、轻个人。捆绑包括班级团队捆绑和学科团队捆绑。如把一个年级数学(英语)成绩平均值作为一个年级数学(英语)教师的个人成绩,实行学科捆绑评价。
三、后续探索:建构“走班制”校本课程
(一)课题引领,实现“分层走班”教学向“分层走班”课程深化
学校在“分层走班”教学实践基础上,再次申报了省级课题《初中“走班制”校本课程构建实践研究》,探索“分层走班”教学向“分层走班”课程。
学校已初步构建了八年级数学、英语单元整体分层课程,此两项课程在翠屏区首届生态课程评选获得了“优质”课程。数学、英语学科校本课程的构建,深化了“分层教学”实践,为新教师的培训、分层教学的高效实施起到积极作用。
(二)领域拓展,实现“学科走班”教学向“兴趣走班”课程延伸
学校依据现有教学资源和环境,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制订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以指导全校教师进行“兴趣走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与学科“分层走班”校本课程一起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走班制”校本课程。课程开发原则上充分尊重学生的课程权利,在课程开设上注重“以趣味为前导,以需求为基础,以素质为核心”。课程结构上开设人文素养类4项,艺术科技类3项,体育竞技类5项,共12个项目。课程实施上主要在初一年级每周二下午三、四节课系统实施,二个学期10个模块,每个模块12学时,学生每个学期选择一个模块修习。课程管理上实施以校级干部牵头组织管理,对课程开项目、学生选择与评价、日常管理进行具体落实,并保证专项经费,每期进行考核评价。
兴趣走班”课程的开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奠定基础。
四、成效及影响
本项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得到相应发展,成就了一批科研骨干教师,保持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位运行。近几年来,学校获得四个区教育局教学质量一等奖,一个市教学质量一等奖,学校被翠屏区教育局评為“AA”级特色学校。
此项成果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五届普教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学校承办2015 年四川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现场会,宜宾市、翠屏区先后进行推广,迎来广东省中山市、湖南常德市、四川省仪陇县等省内外20多所学校慕名前来学习交流。
一、改革的缘起: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求
源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需要。自初中阶段实施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后,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我校同一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大,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无法兼顾学生差异,导致学困生吃不了,优秀生吃不饱。不仅影响学生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目标,还进而影响到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可持续学习。“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是学校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改革的原动力。
二、操作流程:从探索走向成熟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一)如何分层
1.分层学科及时间
主要在学生差异较大的数学、英语两门学科实施分层,第一次分层时间原则上为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结束,前三学期重在培养学习习惯和打好学习基础。
2.分层及调整依据
主要依据学生一个阶段习惯、态度和学习倾向性的差异和数学、英语基础,同时参考班主任和原任课教师的意见,结合学生自愿进行分层和调整。调整时间原则上为一学期,层次间流动学生比例为5%-10%,流动时充分尊重学生意愿进行选择。
3.层次划分
将学生划为A层次(基础层)、B层次(提高层)、C层次(拓展层)。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供不同的教学服务。
4.操作模式
实行“组合交叉分层模式”。即将同一年级的六个行政班分为水平相当的两组,在组内分别进行数学、英语学科分层,即每组各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教学班,分别为一个C层、一个或者两个B层、一个A层。原则上发展层和提高层的人数控制在40~45人内,基础层的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这种“组合交叉”的分层方式,为教师跨组任教提供了可能。
5.达成目标
根据学情设定各层教学目标,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走班
1.教师“跨层”走班上课
根据教师素质与特长,安排教师分别在同一年级两组进行跨层走班上课。
2.学生“同层”走班学习
即上分层课时,同组不同班级学生走到同一层次学习,其余时间回原行政班学习。
(三)如何教学
教学要求:A层(基础层):低起点、小坡度、重提高(主要在激发兴趣、建立自信) B层(提高层):强基础、勤训练、习方法(主要在强化基础、习得方法)C层(拓展层):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主要在培养能力、拓展思维)
具体策略:目标激励策略;流程优化策略;作业自选策略;教师互助策略;需求趋同策略。
(四)如何管理
1.教学教导,管教学班
教务处主要是对分层教学班的课时安排、课务安排、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进行管理。
2.德育教导,管行政班
德育处主要是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的行为规范。如把学生在分层教学班上课时的表现纳入行政班的考核等。
3.双班主任制管理
即在行政班和学科层次班中设立两个班主任。行政班的班主任由原班主任担任,而学科层次班的班主任由该学科层次班的任课教师担任。两个班主任之间实行“教管合一,一岗双责”,共同管理好“走班”学生。
(五)如何评价
1.对学生评价
采用课堂教学前后的评价和学期教学全程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评价重点看学生分层前后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学习成绩发展进步,不同层次各有侧重点。
2.对教师评价
捆绑评价教师,重团体、轻个人。捆绑包括班级团队捆绑和学科团队捆绑。如把一个年级数学(英语)成绩平均值作为一个年级数学(英语)教师的个人成绩,实行学科捆绑评价。
三、后续探索:建构“走班制”校本课程
(一)课题引领,实现“分层走班”教学向“分层走班”课程深化
学校在“分层走班”教学实践基础上,再次申报了省级课题《初中“走班制”校本课程构建实践研究》,探索“分层走班”教学向“分层走班”课程。
学校已初步构建了八年级数学、英语单元整体分层课程,此两项课程在翠屏区首届生态课程评选获得了“优质”课程。数学、英语学科校本课程的构建,深化了“分层教学”实践,为新教师的培训、分层教学的高效实施起到积极作用。
(二)领域拓展,实现“学科走班”教学向“兴趣走班”课程延伸
学校依据现有教学资源和环境,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制订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以指导全校教师进行“兴趣走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与学科“分层走班”校本课程一起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走班制”校本课程。课程开发原则上充分尊重学生的课程权利,在课程开设上注重“以趣味为前导,以需求为基础,以素质为核心”。课程结构上开设人文素养类4项,艺术科技类3项,体育竞技类5项,共12个项目。课程实施上主要在初一年级每周二下午三、四节课系统实施,二个学期10个模块,每个模块12学时,学生每个学期选择一个模块修习。课程管理上实施以校级干部牵头组织管理,对课程开项目、学生选择与评价、日常管理进行具体落实,并保证专项经费,每期进行考核评价。
兴趣走班”课程的开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奠定基础。
四、成效及影响
本项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得到相应发展,成就了一批科研骨干教师,保持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位运行。近几年来,学校获得四个区教育局教学质量一等奖,一个市教学质量一等奖,学校被翠屏区教育局评為“AA”级特色学校。
此项成果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五届普教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学校承办2015 年四川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现场会,宜宾市、翠屏区先后进行推广,迎来广东省中山市、湖南常德市、四川省仪陇县等省内外20多所学校慕名前来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