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片《一点就到家》是2020年国庆档的一匹黑马,影片讲述了魏晋北、彭秀兵、李绍群三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聚在云南乡村一起创业种咖啡豆的故事。不同于《中国合伙人》“走出去”的创业道路,本片展现出来当今时代大背景之下年轻人创业“走回来”的态势。《一点就到家》采用喜剧片的方式诠释着这一代年轻人青春励志的内核,下乡、创业、直播、普洱咖啡、梦想等关键词都与年轻人息息相关,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打造了当代的“中国合伙人”。
关键词:一点就到家、多元化创作模式
一、人物形象塑造的鲜明特色
类型电影带着强烈类型风格辨识的特征,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着对生活观察及思考,而喜剧片这一类型电影更是透过“荒诞”的事件而看到背后真实的人生百态。类型片所遵循的三大特点——“定型化的人物”是之一,如《一点就到家》中魏晋北是一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创业家”,他所象征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当他准备一了百了之时遇到快递小哥彭秀兵,而彭秀兵并不是想要救人而是想让魏晋北签下这个快递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如此无厘头,带有一丝魔幻主义现实色彩的相遇不禁让观众一笑。彭秀兵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是“走回去”,象征着当下年轻人对于留在家乡亦或是去城市闯荡的矛盾心理。李绍群的出现则贯穿起了三人的行动线,他打破传统开创普洱咖啡,是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影片所塑造的三个人物身上均带有严重的标签,旨在透过人物形象向观众传达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能够在后续故事的推动中丰富人物形象,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相遇所擦出的火花也是喜剧片精彩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类型电影的创作在情感上多采用泛情绪化的处理方式,从类型电影里折射出的现实主要是靠个人化的情感体验来实现。《一点就到家》中“年轻人不用追风口,我们在哪哪就是风口”、“既然改变不了世界的分工,就直接改变这个世界”等台词,都是导演通过大环境之下所进行的解构性的情感宣泄,观众对于这样的台词显得十分认同,并且在影片中寻求自我的价值认同感,这些正是人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形形色色的困难的无声的呐喊。魏晋北在遇到投资时与兄弟决裂内心的挣扎,再度找回勇气不忘初心的心灵历程,导演用类型电影的人物的转变、成长、感情认同等建构方式,将影片的主题逐步引出,以完成整体叙事。
二、喜剧的现实性与现代性
喜剧和幽默突出的特点是它们永远具有迫切的现实性和现代性。《一点就到家》探讨的话题十分具有时代特征,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影片中的三个人物是当下年轻人的缩影,三个年轻人通过电商创业,走回家乡,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让乡村的东西走出去,导演在命题创作的框架之下,不仅完成了主题的表达,并且观众的情绪也随着剧情的发展而被带动,欢声笑语之中观众着实体会到了年轻人奋斗的热情以及小村寨的变化。幽默是一种社会范畴,包含着对该社会和该时代的现象,如此的青春励志农村题材的喜剧片使得不仅具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感更蕴含着娱乐性。影片的开头是颓丧的,结尾是治愈的,这样的走向也是符合当下喜剧片的走势,人物在过程中一点一点找回初心,最终在成长中和解。例如《一点就到家》中彭秀兵说“失败的只是事儿,不是我们人”,传达出励志的正能量,带给观众心灵的慰藉。彭秀兵的乐观积极向上,在他身上所折射的主题是年轻人是否应该走出家乡去大城市闯荡的矛盾,在不同的时代下,似乎答案也并不是唯一。魏晋北在和彭秀兵、李绍群分崩离析后,回到城市里浑浑噩噩,他在城市里依然想念着云南村寨的一切,当他听取了心理医生说的那句“我们总是在容易的事情和正确的事情之中做选择”时,他决定跟从自己的初心,回到云南,回到兄弟们身边。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必定需要披荆斩棘,现实的昏暗终究掩不住梦想的光芒。李绍群打破村子的传统,忤逆父亲,日复一日钻研咖啡,只想获得父亲的认可,在影片的结尾,“我想喝茶”说出口时,也是本片中亲情的一次和解。兄弟情中加入父子情,也是能够将传统与现代的主题深化的一个维度。喜剧电影总是在嬉笑中,透露出最真实的情感。
三、类型片的多元化创作模式
在《一点就到家》中导演许宏宇开拓创新思维,在青春励志中融入喜剧、梦幻、直播的元素,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在地铁上从云南飞来的引导魏晋北的一只小飞虫,心理治疗室里的一匹马,以及“站在风口上一只飞起来的猪”,这些都是许宏宇导演制造的小浪漫,用这样一种浪漫主义的形式去展现主人公内心的发展变化,这些看似不切实际虚幻的物象,实则是主人公内心状态的外化。类型片的“公式化的情节”是《一点就到家》所呈现的“套路”,人物从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再次遇到困难最终大团圆的圆满结局,本片还得益于导演许宏宇是剪辑出身,快节奏的剪辑、浓烈的情绪渲染、充满戏剧性幽默诙谐的情节和颇具“中二”“网感”特色的人物对白,非常迎合当下年轻观众的口味,采用大量低角度的人脸大特写“漫画”感十足,色彩缤纷、流光溢彩,节奏把握得很好,使得《一点就到家》这部影片口碑票房双丰收。正如同“图解式的造型”一般,《一点就到家》选择了云南的小村寨,十分具有农村气质,在质朴、清新自然的环境下所发生的的事件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并且远离城市喧嚣的特性也激起观众无限的向往与遐想。“回乡”题材的影片多见于中国台湾、日本等地,意在指引年轻人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小方天地并且依然能够大放异彩,本片多次将传统与现代相互较量,对此,《一点就到家》所采取的的态度则是豁达的,我们可以将传统的精华与现代的智慧相互结合,以达到美美与共的和谐生态环境。
《一点就到家》作为一部类型片中的喜剧电影,完美的将故事的人物形象塑造、主题的表达以及故事紧密的结构相结合,导演将喜剧的风格把握的十分到位,在情节细节的精巧与细致上基于人物性格给出反转,而喜剧的魅力则就是在于“意想不到”的事情能够让你開怀大笑。笑过之后又会细品进而进行反思,如《一点就到家》中彭秀兵诸多的“憨”行为则是旨在让观众在荒诞的背后感受到人生百态,进而通过影片释放自己的压力。影片在对于中国振兴致富乡村之路的同时,灌输进入年轻一代的血液,如此“命题作文”的创作下,通过诙谐幽默的喜剧方式,显得别开生面。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关键词:一点就到家、多元化创作模式
一、人物形象塑造的鲜明特色
类型电影带着强烈类型风格辨识的特征,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着对生活观察及思考,而喜剧片这一类型电影更是透过“荒诞”的事件而看到背后真实的人生百态。类型片所遵循的三大特点——“定型化的人物”是之一,如《一点就到家》中魏晋北是一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创业家”,他所象征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当他准备一了百了之时遇到快递小哥彭秀兵,而彭秀兵并不是想要救人而是想让魏晋北签下这个快递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如此无厘头,带有一丝魔幻主义现实色彩的相遇不禁让观众一笑。彭秀兵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是“走回去”,象征着当下年轻人对于留在家乡亦或是去城市闯荡的矛盾心理。李绍群的出现则贯穿起了三人的行动线,他打破传统开创普洱咖啡,是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影片所塑造的三个人物身上均带有严重的标签,旨在透过人物形象向观众传达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能够在后续故事的推动中丰富人物形象,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相遇所擦出的火花也是喜剧片精彩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类型电影的创作在情感上多采用泛情绪化的处理方式,从类型电影里折射出的现实主要是靠个人化的情感体验来实现。《一点就到家》中“年轻人不用追风口,我们在哪哪就是风口”、“既然改变不了世界的分工,就直接改变这个世界”等台词,都是导演通过大环境之下所进行的解构性的情感宣泄,观众对于这样的台词显得十分认同,并且在影片中寻求自我的价值认同感,这些正是人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形形色色的困难的无声的呐喊。魏晋北在遇到投资时与兄弟决裂内心的挣扎,再度找回勇气不忘初心的心灵历程,导演用类型电影的人物的转变、成长、感情认同等建构方式,将影片的主题逐步引出,以完成整体叙事。
二、喜剧的现实性与现代性
喜剧和幽默突出的特点是它们永远具有迫切的现实性和现代性。《一点就到家》探讨的话题十分具有时代特征,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影片中的三个人物是当下年轻人的缩影,三个年轻人通过电商创业,走回家乡,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让乡村的东西走出去,导演在命题创作的框架之下,不仅完成了主题的表达,并且观众的情绪也随着剧情的发展而被带动,欢声笑语之中观众着实体会到了年轻人奋斗的热情以及小村寨的变化。幽默是一种社会范畴,包含着对该社会和该时代的现象,如此的青春励志农村题材的喜剧片使得不仅具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感更蕴含着娱乐性。影片的开头是颓丧的,结尾是治愈的,这样的走向也是符合当下喜剧片的走势,人物在过程中一点一点找回初心,最终在成长中和解。例如《一点就到家》中彭秀兵说“失败的只是事儿,不是我们人”,传达出励志的正能量,带给观众心灵的慰藉。彭秀兵的乐观积极向上,在他身上所折射的主题是年轻人是否应该走出家乡去大城市闯荡的矛盾,在不同的时代下,似乎答案也并不是唯一。魏晋北在和彭秀兵、李绍群分崩离析后,回到城市里浑浑噩噩,他在城市里依然想念着云南村寨的一切,当他听取了心理医生说的那句“我们总是在容易的事情和正确的事情之中做选择”时,他决定跟从自己的初心,回到云南,回到兄弟们身边。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必定需要披荆斩棘,现实的昏暗终究掩不住梦想的光芒。李绍群打破村子的传统,忤逆父亲,日复一日钻研咖啡,只想获得父亲的认可,在影片的结尾,“我想喝茶”说出口时,也是本片中亲情的一次和解。兄弟情中加入父子情,也是能够将传统与现代的主题深化的一个维度。喜剧电影总是在嬉笑中,透露出最真实的情感。
三、类型片的多元化创作模式
在《一点就到家》中导演许宏宇开拓创新思维,在青春励志中融入喜剧、梦幻、直播的元素,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在地铁上从云南飞来的引导魏晋北的一只小飞虫,心理治疗室里的一匹马,以及“站在风口上一只飞起来的猪”,这些都是许宏宇导演制造的小浪漫,用这样一种浪漫主义的形式去展现主人公内心的发展变化,这些看似不切实际虚幻的物象,实则是主人公内心状态的外化。类型片的“公式化的情节”是《一点就到家》所呈现的“套路”,人物从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再次遇到困难最终大团圆的圆满结局,本片还得益于导演许宏宇是剪辑出身,快节奏的剪辑、浓烈的情绪渲染、充满戏剧性幽默诙谐的情节和颇具“中二”“网感”特色的人物对白,非常迎合当下年轻观众的口味,采用大量低角度的人脸大特写“漫画”感十足,色彩缤纷、流光溢彩,节奏把握得很好,使得《一点就到家》这部影片口碑票房双丰收。正如同“图解式的造型”一般,《一点就到家》选择了云南的小村寨,十分具有农村气质,在质朴、清新自然的环境下所发生的的事件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并且远离城市喧嚣的特性也激起观众无限的向往与遐想。“回乡”题材的影片多见于中国台湾、日本等地,意在指引年轻人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小方天地并且依然能够大放异彩,本片多次将传统与现代相互较量,对此,《一点就到家》所采取的的态度则是豁达的,我们可以将传统的精华与现代的智慧相互结合,以达到美美与共的和谐生态环境。
《一点就到家》作为一部类型片中的喜剧电影,完美的将故事的人物形象塑造、主题的表达以及故事紧密的结构相结合,导演将喜剧的风格把握的十分到位,在情节细节的精巧与细致上基于人物性格给出反转,而喜剧的魅力则就是在于“意想不到”的事情能够让你開怀大笑。笑过之后又会细品进而进行反思,如《一点就到家》中彭秀兵诸多的“憨”行为则是旨在让观众在荒诞的背后感受到人生百态,进而通过影片释放自己的压力。影片在对于中国振兴致富乡村之路的同时,灌输进入年轻一代的血液,如此“命题作文”的创作下,通过诙谐幽默的喜剧方式,显得别开生面。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