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中南海的习近平和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普京,虽不在同一大洲,但在今年的5月到7月两个月的时间里见了两次面。
“双峰会”为何同时举行
继5月9日的红场阅兵式之后,7月中俄两国元首再次在俄罗斯的乌法聚首,共同出席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这也是两大峰会第二次在同一城市同时举行。巧合的是,2009年两大峰会同时同地举行也是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
“上合”与“金砖”,一个是国际组织,另一个是合作机制;一个普遍被视为侧重安全,另一个则天生是经贸平台。然而,看似完全不同的两大峰会的亲密接触却有着深层次的必然。
表面上看,两大峰会的与会国有一定重合——都有中、俄、印三国参加,且在峰会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而这种与会国的重合背后,反映出的是“金砖”与“上合”所代表的国家利益的广泛性。
在当今世界,“金砖”与“上合”是两个最活跃的、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不受西方国家控制的多边外交场合,几乎代表了除西方国家以外的世界。这一点,在仍被西方价值观主导的当今国际社会秩序的大背景下,显得弥足珍贵。
此外,还有一个被与会者津津乐道的共同点——“金砖”与“上合”各国,几乎都是“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上合”组织各国,原本就位于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见证了这条千年古道的荣辱兴衰;而“金砖”各国则多分布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
2013年以来,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赢得了上合及金砖各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各国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表明了世界各国对发展的追求和摆脱旧金融模式束缚的真诚愿望。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一带一路”串起了“金砖”与“上合”,并且将这两大“朋友圈”的命运越拴越紧。
俄罗斯的“远亲近邻”
自从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全面恶化,与西方七国集团分道扬镳。
如今的金砖国家合计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0%,人口总数的40%,经济实力已经足以与西方七国分庭抗礼;而从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加入上合组织的呼声中也可以感受到其明显的上升势头。
而反观七国集团,其在处理外部事务和协调国际秩序方面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在俄罗斯,有不少学者认为,七国集团正在逐步失去其原有的代表性,变成了几个富人之间形式上的“空谈俱乐部”。因此,告别在G7 1“打酱油”的日子之后,俄罗斯对在“金砖”和“上合”框架内的主导地位极为珍视。失去了西方伙伴,俄罗斯在乌法找到了实实在在的安慰和自信。
从地理位置上看,上合各国大都是俄罗斯的邻国,是与俄罗斯关系最密切的战略伙伴,可称“近邻”;金砖各国虽距离俄罗斯路途遥远,但与俄罗斯经贸往来密切、价值观高度一致,可称俄罗斯的“远亲”。乌法峰会对俄罗斯而言,是一场名符其实的“远亲” “近邻”的聚会。
乌法峰会成果瞩目
随着自身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近年来金砖国家在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治理结构中的话语权也在不断提升。尽管今天的世界经济秩序仍然还是由西方唱主角,但中、俄、印等金砖国家的角色已不可或缺。
乌法峰会最耀眼的成果之一,莫过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这是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落地”的第一步,也标志着金砖国家机制从一个概念逐渐过渡为实体。
峰会前夕,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莫斯科举行了首次理事会会议,来自印度的瓦曼·卡马特被任命为首任行长。会议还产生了成员国驻银行董事会的代表名单,完成了正式运营前的组织准备工作。与此同时,俄罗斯央行行长还宣布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项目于7月30日正式启动,该项目如同一个“资金池”,可以有效帮助金砖各国在实施周期长、投资高、规模大的跨国项目上的资金与金融风险。
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双峰会”,大多数人很难有机会知道乌法这座城市的存在。这座目前人口总数在俄罗斯居第11位的工业城市,地处东欧平原边缘、乌拉尔山南麓。其所在的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铁矿、有色金属、森林等资源。乌法在俄罗斯更多被视为一座能源与工业城市,其油气化工、机械制造两大产业水平在俄罗斯名列前茅。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也被视为俄罗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地广人稀的俄罗斯,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只有十几个。而其中真正意义上的一线城市只有两个——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无论是面积、人口、经济和文化,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这两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水平和大型国际会议的接待能力也与其他城市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但近年来,俄罗斯越来越多地选择将大型国际会议放在二线城市举行,最基本的出发点还是为了用大型国际会议的举办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2009年俄罗斯将金砖峰会和上合峰会定在乌拉尔地区的中心城市叶卡捷琳堡举行,2012年将APEC峰会确定在远东名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2014年俄罗斯原计划在曾举办冬奥会的索契举行八国峰会——后来因西方国家抵制而取消,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上述几座城市在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后的受益匪浅,也充分证明了这一战略的正确性。
“双峰会”为何同时举行
继5月9日的红场阅兵式之后,7月中俄两国元首再次在俄罗斯的乌法聚首,共同出席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这也是两大峰会第二次在同一城市同时举行。巧合的是,2009年两大峰会同时同地举行也是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
“上合”与“金砖”,一个是国际组织,另一个是合作机制;一个普遍被视为侧重安全,另一个则天生是经贸平台。然而,看似完全不同的两大峰会的亲密接触却有着深层次的必然。
表面上看,两大峰会的与会国有一定重合——都有中、俄、印三国参加,且在峰会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而这种与会国的重合背后,反映出的是“金砖”与“上合”所代表的国家利益的广泛性。
在当今世界,“金砖”与“上合”是两个最活跃的、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不受西方国家控制的多边外交场合,几乎代表了除西方国家以外的世界。这一点,在仍被西方价值观主导的当今国际社会秩序的大背景下,显得弥足珍贵。
此外,还有一个被与会者津津乐道的共同点——“金砖”与“上合”各国,几乎都是“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上合”组织各国,原本就位于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见证了这条千年古道的荣辱兴衰;而“金砖”各国则多分布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
2013年以来,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赢得了上合及金砖各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各国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表明了世界各国对发展的追求和摆脱旧金融模式束缚的真诚愿望。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一带一路”串起了“金砖”与“上合”,并且将这两大“朋友圈”的命运越拴越紧。
俄罗斯的“远亲近邻”
自从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全面恶化,与西方七国集团分道扬镳。
如今的金砖国家合计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0%,人口总数的40%,经济实力已经足以与西方七国分庭抗礼;而从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加入上合组织的呼声中也可以感受到其明显的上升势头。
而反观七国集团,其在处理外部事务和协调国际秩序方面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在俄罗斯,有不少学者认为,七国集团正在逐步失去其原有的代表性,变成了几个富人之间形式上的“空谈俱乐部”。因此,告别在G7 1“打酱油”的日子之后,俄罗斯对在“金砖”和“上合”框架内的主导地位极为珍视。失去了西方伙伴,俄罗斯在乌法找到了实实在在的安慰和自信。
从地理位置上看,上合各国大都是俄罗斯的邻国,是与俄罗斯关系最密切的战略伙伴,可称“近邻”;金砖各国虽距离俄罗斯路途遥远,但与俄罗斯经贸往来密切、价值观高度一致,可称俄罗斯的“远亲”。乌法峰会对俄罗斯而言,是一场名符其实的“远亲” “近邻”的聚会。
乌法峰会成果瞩目
随着自身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近年来金砖国家在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治理结构中的话语权也在不断提升。尽管今天的世界经济秩序仍然还是由西方唱主角,但中、俄、印等金砖国家的角色已不可或缺。
乌法峰会最耀眼的成果之一,莫过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这是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落地”的第一步,也标志着金砖国家机制从一个概念逐渐过渡为实体。
峰会前夕,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莫斯科举行了首次理事会会议,来自印度的瓦曼·卡马特被任命为首任行长。会议还产生了成员国驻银行董事会的代表名单,完成了正式运营前的组织准备工作。与此同时,俄罗斯央行行长还宣布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项目于7月30日正式启动,该项目如同一个“资金池”,可以有效帮助金砖各国在实施周期长、投资高、规模大的跨国项目上的资金与金融风险。
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双峰会”,大多数人很难有机会知道乌法这座城市的存在。这座目前人口总数在俄罗斯居第11位的工业城市,地处东欧平原边缘、乌拉尔山南麓。其所在的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铁矿、有色金属、森林等资源。乌法在俄罗斯更多被视为一座能源与工业城市,其油气化工、机械制造两大产业水平在俄罗斯名列前茅。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也被视为俄罗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地广人稀的俄罗斯,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只有十几个。而其中真正意义上的一线城市只有两个——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无论是面积、人口、经济和文化,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这两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水平和大型国际会议的接待能力也与其他城市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但近年来,俄罗斯越来越多地选择将大型国际会议放在二线城市举行,最基本的出发点还是为了用大型国际会议的举办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2009年俄罗斯将金砖峰会和上合峰会定在乌拉尔地区的中心城市叶卡捷琳堡举行,2012年将APEC峰会确定在远东名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2014年俄罗斯原计划在曾举办冬奥会的索契举行八国峰会——后来因西方国家抵制而取消,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上述几座城市在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后的受益匪浅,也充分证明了这一战略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