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已成为世界各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在青少年身体素质连续20年呈下降趋势的背景下,结合我校体能训练的实践经验,分析总结体能训练的要素和高效体能训练的内容、方法。推广体能训练的方法,促进体能教学,提高中学生的体能水平,从而提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中学生;体能;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36-01
1.研究目的
2010年全国第6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耐力素质显现止“跌”。我国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终于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稳固并继续提高中学生体质成为重要战略目标,所以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体质成为了目前大家所关心的焦点,也成为了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旨在通过提高对体能训练的认识,掌握科学地训练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体能水平为目的。因此,本文以体能训练的要素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法。检索CNKI全文数据库,查阅与本课题相关论文,把握研究动态,为研究提供资料。
第二,座谈访问法。对学生进行座谈、访谈,了解他们在体能训练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感觉。
3.结果与分析
(1)体能的概述。广义的体能是人体为适应运动的需要所储存的身体能力要素,是人体活动基本能力的表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运动中的综合反映。狭义的体能是指完成高水平竞技所需要的专项力量体系及其相关的运动素质的综合。
(2)体能的分类。广义的体能主要分为4大类: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协调柔韧素质。狭义的体能则是肌肉力量、肌肉收缩速度、有氧能力、无氧能力等因素的有机整合。现代体能其发展趋势表现出高度的整体性和分化性特征。
(3)掌握中学生体能训练方法,为高效的体能训练提供保障。体能训练应结合核心力量发展,核心力量是与四肢力量相对应的人体力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的协同工作与整体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是人体运动的主要“发力源”。人体核心区能力的增强,可以让身体各环节形成有效的动力链,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这一时期“核心力量”的发展将会影响其一生的体能状况。在体能训练中要保证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素质的均衡发展,如果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就要对造成不平衡的因素进行干预,这样才能促进身体的良性发展。体能训练还注意训练强度与负荷量的增减,使受训者在对训练负荷量和强度的适应过程中不断发展身体、提高身体机能,体能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4)创新校园体能训练的手段,是促进中学生体能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我市部分高中课堂体能训练的调查,多数学校体能训练的手段单一、枯燥,体能课堂上主要采用单因素训练法,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不高,训练效果一般。在体能模块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利用器材,采用新鲜的训练手段,提高学生训练积极性,从而有效发展学生体能和专项身体素质,提高体能训练效果。
传统的力量训练如利用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方式,单个练习,学生提不起兴趣。可增加器材使用,比如,瑞士球,并采取分组比赛的形式,小组同学依次在路线中完成2-3个指定动作及数量,进行接力比赛,提高学生兴趣。传统的速度与灵敏的训练如:原地高抬腿、小步跑、各种跑的结合、折返跑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8”字穿梭跑,增加学生在跑的过程中的互相配合。可利用多种方式的绳梯跑和绳梯跳,让学生在玩中提高自己的速度和灵敏性。最让学生害怕,课堂最枯燥的就是耐力素质的训练了。除了定时跑、变速跑、不同距离中速跑等,可以增加“莱格尔”跑,有音乐的伴奏,节奏感强,对学生来说比较新颖,根据实际操作可以截取音乐,去掉前部慢速跑的过程,作为课堂一种练习手段,全程6-8分钟。可以把定向运动引进课堂,针对校园环境设计定向越野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寻找任务,针对“目标物”的变化,学生对定向运动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跑、走、搬“目标物”,运动强度不高,学生也感觉不怎么累,乐意参与,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体能。
4.结论
(1)根据中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的需要,采用活泼有趣、丰富多样的方式进行体能教学,避免单调、枯燥、乏味的体能练习,要高度重视学生体能学练的兴趣。有针对地进行课程设计,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遵循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体能学习的科学性、实效性,保证体能练习的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能练习方法,增强体能。关注学生体能发展的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特别要鼓励和帮助体能弱的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体能水平,体验成功感,增强学练的自信心。
(3)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可以结合模块学习让学生分组研制个人体能锻炼计划,并相互监督、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
(4)考虑季节、气候等环境条件,利用各种器械和场地资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校园潜能,使体能训练效果达到最佳,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学生体能的发展,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
关键词:中学生;体能;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36-01
1.研究目的
2010年全国第6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耐力素质显现止“跌”。我国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终于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稳固并继续提高中学生体质成为重要战略目标,所以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体质成为了目前大家所关心的焦点,也成为了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旨在通过提高对体能训练的认识,掌握科学地训练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体能水平为目的。因此,本文以体能训练的要素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法。检索CNKI全文数据库,查阅与本课题相关论文,把握研究动态,为研究提供资料。
第二,座谈访问法。对学生进行座谈、访谈,了解他们在体能训练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感觉。
3.结果与分析
(1)体能的概述。广义的体能是人体为适应运动的需要所储存的身体能力要素,是人体活动基本能力的表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运动中的综合反映。狭义的体能是指完成高水平竞技所需要的专项力量体系及其相关的运动素质的综合。
(2)体能的分类。广义的体能主要分为4大类: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协调柔韧素质。狭义的体能则是肌肉力量、肌肉收缩速度、有氧能力、无氧能力等因素的有机整合。现代体能其发展趋势表现出高度的整体性和分化性特征。
(3)掌握中学生体能训练方法,为高效的体能训练提供保障。体能训练应结合核心力量发展,核心力量是与四肢力量相对应的人体力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的协同工作与整体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是人体运动的主要“发力源”。人体核心区能力的增强,可以让身体各环节形成有效的动力链,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这一时期“核心力量”的发展将会影响其一生的体能状况。在体能训练中要保证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素质的均衡发展,如果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就要对造成不平衡的因素进行干预,这样才能促进身体的良性发展。体能训练还注意训练强度与负荷量的增减,使受训者在对训练负荷量和强度的适应过程中不断发展身体、提高身体机能,体能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4)创新校园体能训练的手段,是促进中学生体能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我市部分高中课堂体能训练的调查,多数学校体能训练的手段单一、枯燥,体能课堂上主要采用单因素训练法,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不高,训练效果一般。在体能模块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利用器材,采用新鲜的训练手段,提高学生训练积极性,从而有效发展学生体能和专项身体素质,提高体能训练效果。
传统的力量训练如利用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方式,单个练习,学生提不起兴趣。可增加器材使用,比如,瑞士球,并采取分组比赛的形式,小组同学依次在路线中完成2-3个指定动作及数量,进行接力比赛,提高学生兴趣。传统的速度与灵敏的训练如:原地高抬腿、小步跑、各种跑的结合、折返跑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8”字穿梭跑,增加学生在跑的过程中的互相配合。可利用多种方式的绳梯跑和绳梯跳,让学生在玩中提高自己的速度和灵敏性。最让学生害怕,课堂最枯燥的就是耐力素质的训练了。除了定时跑、变速跑、不同距离中速跑等,可以增加“莱格尔”跑,有音乐的伴奏,节奏感强,对学生来说比较新颖,根据实际操作可以截取音乐,去掉前部慢速跑的过程,作为课堂一种练习手段,全程6-8分钟。可以把定向运动引进课堂,针对校园环境设计定向越野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寻找任务,针对“目标物”的变化,学生对定向运动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跑、走、搬“目标物”,运动强度不高,学生也感觉不怎么累,乐意参与,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体能。
4.结论
(1)根据中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的需要,采用活泼有趣、丰富多样的方式进行体能教学,避免单调、枯燥、乏味的体能练习,要高度重视学生体能学练的兴趣。有针对地进行课程设计,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遵循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体能学习的科学性、实效性,保证体能练习的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能练习方法,增强体能。关注学生体能发展的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特别要鼓励和帮助体能弱的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体能水平,体验成功感,增强学练的自信心。
(3)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可以结合模块学习让学生分组研制个人体能锻炼计划,并相互监督、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
(4)考虑季节、气候等环境条件,利用各种器械和场地资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校园潜能,使体能训练效果达到最佳,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学生体能的发展,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