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1月10日,三联书店原总经理、《读书》杂志原主编沈昌文离世,享年90岁。
一时之间报刊网络皆是缅怀,大家不约而同用上“出版家”来形容沈昌文。“他是担得上这个称呼的。”学者江晓原说。
人如其名,沈昌文的一生,是以书“昌文”的一生。他1980年4月起担任三联编辑室主任,兼《读书》杂志负责人,1986年1月1日成为三联书店恢复独立建制后第一任总经理,1996年退休后,参与发起创办《万象》杂志,策划出版《新世纪万有文库》。
在主持三联书店期间,沈昌文引进出版了西方经典著作《宽容》《第三次浪潮》,推出了杨绛《洗澡》《我们仨》、巴金《随想录》、董鼎山《西窗漫记》、夏衍杂文集,以及金庸小说等,无不引起极大反响。沈昌文认为:“出版工作是一个长命的工作,就像西方谚语所说,‘书比人长寿,白纸印上黑字,印上彩图,想抹也抹不掉。’我們做出任何一本不合出版品格的书,到你有了更多经验的时候,回想起自己的旧作,会有一种羞耻感。”
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时代的视野,引入当代的思想潮流,启迪民智,是沈昌文在出版行业内一贯秉持的理念。主事《读书》后,沈昌文要广开言路,达成“通识”,为知识分子创造一个精神家园。他最怕的是不允许各种观点并存。世界太复杂了,他希望兼容并蓄,才是完满。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将这本在改革开放初年一开风气之先的文化杂志,塑造成时领风气之先的思想载体,成为读书人的观念坐标。“在当代中国文化、学术、思想的发展史上,在当代中国精神发育和公共空间建构上,如果只能评选一本杂志,无疑首推《读书》。”史学家雷颐说。
有人评价沈昌文的一生是“为了书籍的一生”,他却时常自嘲是“学徒工”,“什么是学徒?就是人家在那高谈阔论,我是一边端茶倒水的。”他称自己是“知道”分子而不是知识分子,从来不标榜自己的“学问”。他总结办《读书》杂志的经验为:无能、无为、无我。“把一个思想评论杂志长期坚持下来,读者越来越多,靠的无非是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无能。”在杂志编辑部里,除了沈昌文的出身是银楼学徒工外,编辑里还有当过油漆工的、开过卡车的。王蒙评价,这就是《读书》杂志进入“兼收并蓄的‘无’的状态”。
令许多学人和出版人怀念的,不只是沈昌文在出版领域做出的成绩,还有他的人格魅力。“沈先生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巨大落差。他做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杂志《读书》,但他自己穿着和谈吐,都似乎特别要偏离文化人。”作家毛尖形容沈昌文“暖乎乎兴冲冲”,散发着宁波汤团似的热气。他说话毫无顾忌,谈的都是好玩的事情。他喜欢张罗饭局,邀请学者们下馆子,边吃边“挖思想”。“沈公”的餐桌,在北京一度很有名气。《读书》杂志前主编吴彬评价这位老友:“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他的学识是大家可以达到的,但他做人、做出版社总编所积累的那种智慧,却是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是何等境界!
退休后的沈昌文几乎每周都要去一趟三联书店,查阅资料,复印些东西。同事们都明白,他不过是回来看看他放不下的三联。沈从文的孙女沈帆曾为他画过一幅题为“废纸我买”的漫画:一个背双肩包的老头,双手拎两捆书。他把画印在废纸片上,当作自己别致的名片。他每日就背着他双肩包,逛旧书店、折扣书店,朋友聚会时经常看到他拎着一沓书来,任友人挑选……
如今出版行业的饭局上再也不见沈昌文,但他留下的出版作品和精神光芒将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热议锐评:沈公以“三无”心态而成其大,本身就非常值得研究,值得学习。沈先生待人真诚、热情、谦逊,而且极具平等精神。做出版,在文化第一、质量第一、读者第一之外,给出版人的另一个启示则是务实。但务实之中,他其实又有思想、有眼光,两者结合,让人感到的却是朴素、含蓄而又自然。他在学科和流派之外,秉承一种开放和包容的精神,为一切有意思的、有价值的知识摇旗呐喊。这些,通过《读书》,通过三联书店的无数好书,影响了许多人。在需要昌文以纪所思的时代,沈昌文及其《读书》可为标志。这是读书人之幸,但又何尝不是沈昌文之幸!(祝晓风《中华读书报》;光明网评论员)
■素材运用: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为了书籍的一生;“无能、无为、无我”;开放包容;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中国编辑的典范……
(资料来源:《文汇报》《中华读书报》《新京报》;光明网、澎湃新闻等)
一时之间报刊网络皆是缅怀,大家不约而同用上“出版家”来形容沈昌文。“他是担得上这个称呼的。”学者江晓原说。
人如其名,沈昌文的一生,是以书“昌文”的一生。他1980年4月起担任三联编辑室主任,兼《读书》杂志负责人,1986年1月1日成为三联书店恢复独立建制后第一任总经理,1996年退休后,参与发起创办《万象》杂志,策划出版《新世纪万有文库》。
在主持三联书店期间,沈昌文引进出版了西方经典著作《宽容》《第三次浪潮》,推出了杨绛《洗澡》《我们仨》、巴金《随想录》、董鼎山《西窗漫记》、夏衍杂文集,以及金庸小说等,无不引起极大反响。沈昌文认为:“出版工作是一个长命的工作,就像西方谚语所说,‘书比人长寿,白纸印上黑字,印上彩图,想抹也抹不掉。’我們做出任何一本不合出版品格的书,到你有了更多经验的时候,回想起自己的旧作,会有一种羞耻感。”
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时代的视野,引入当代的思想潮流,启迪民智,是沈昌文在出版行业内一贯秉持的理念。主事《读书》后,沈昌文要广开言路,达成“通识”,为知识分子创造一个精神家园。他最怕的是不允许各种观点并存。世界太复杂了,他希望兼容并蓄,才是完满。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将这本在改革开放初年一开风气之先的文化杂志,塑造成时领风气之先的思想载体,成为读书人的观念坐标。“在当代中国文化、学术、思想的发展史上,在当代中国精神发育和公共空间建构上,如果只能评选一本杂志,无疑首推《读书》。”史学家雷颐说。
有人评价沈昌文的一生是“为了书籍的一生”,他却时常自嘲是“学徒工”,“什么是学徒?就是人家在那高谈阔论,我是一边端茶倒水的。”他称自己是“知道”分子而不是知识分子,从来不标榜自己的“学问”。他总结办《读书》杂志的经验为:无能、无为、无我。“把一个思想评论杂志长期坚持下来,读者越来越多,靠的无非是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无能。”在杂志编辑部里,除了沈昌文的出身是银楼学徒工外,编辑里还有当过油漆工的、开过卡车的。王蒙评价,这就是《读书》杂志进入“兼收并蓄的‘无’的状态”。
令许多学人和出版人怀念的,不只是沈昌文在出版领域做出的成绩,还有他的人格魅力。“沈先生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巨大落差。他做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杂志《读书》,但他自己穿着和谈吐,都似乎特别要偏离文化人。”作家毛尖形容沈昌文“暖乎乎兴冲冲”,散发着宁波汤团似的热气。他说话毫无顾忌,谈的都是好玩的事情。他喜欢张罗饭局,邀请学者们下馆子,边吃边“挖思想”。“沈公”的餐桌,在北京一度很有名气。《读书》杂志前主编吴彬评价这位老友:“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他的学识是大家可以达到的,但他做人、做出版社总编所积累的那种智慧,却是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是何等境界!
退休后的沈昌文几乎每周都要去一趟三联书店,查阅资料,复印些东西。同事们都明白,他不过是回来看看他放不下的三联。沈从文的孙女沈帆曾为他画过一幅题为“废纸我买”的漫画:一个背双肩包的老头,双手拎两捆书。他把画印在废纸片上,当作自己别致的名片。他每日就背着他双肩包,逛旧书店、折扣书店,朋友聚会时经常看到他拎着一沓书来,任友人挑选……
如今出版行业的饭局上再也不见沈昌文,但他留下的出版作品和精神光芒将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热议锐评:沈公以“三无”心态而成其大,本身就非常值得研究,值得学习。沈先生待人真诚、热情、谦逊,而且极具平等精神。做出版,在文化第一、质量第一、读者第一之外,给出版人的另一个启示则是务实。但务实之中,他其实又有思想、有眼光,两者结合,让人感到的却是朴素、含蓄而又自然。他在学科和流派之外,秉承一种开放和包容的精神,为一切有意思的、有价值的知识摇旗呐喊。这些,通过《读书》,通过三联书店的无数好书,影响了许多人。在需要昌文以纪所思的时代,沈昌文及其《读书》可为标志。这是读书人之幸,但又何尝不是沈昌文之幸!(祝晓风《中华读书报》;光明网评论员)
■素材运用: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为了书籍的一生;“无能、无为、无我”;开放包容;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中国编辑的典范……
(资料来源:《文汇报》《中华读书报》《新京报》;光明网、澎湃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