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昌文:为了书籍的一生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1月10日,三联书店原总经理、《读书》杂志原主编沈昌文离世,享年90岁。
  一时之间报刊网络皆是缅怀,大家不约而同用上“出版家”来形容沈昌文。“他是担得上这个称呼的。”学者江晓原说。
  人如其名,沈昌文的一生,是以书“昌文”的一生。他1980年4月起担任三联编辑室主任,兼《读书》杂志负责人,1986年1月1日成为三联书店恢复独立建制后第一任总经理,1996年退休后,参与发起创办《万象》杂志,策划出版《新世纪万有文库》。
  在主持三联书店期间,沈昌文引进出版了西方经典著作《宽容》《第三次浪潮》,推出了杨绛《洗澡》《我们仨》、巴金《随想录》、董鼎山《西窗漫记》、夏衍杂文集,以及金庸小说等,无不引起极大反响。沈昌文认为:“出版工作是一个长命的工作,就像西方谚语所说,‘书比人长寿,白纸印上黑字,印上彩图,想抹也抹不掉。’我們做出任何一本不合出版品格的书,到你有了更多经验的时候,回想起自己的旧作,会有一种羞耻感。”
  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时代的视野,引入当代的思想潮流,启迪民智,是沈昌文在出版行业内一贯秉持的理念。主事《读书》后,沈昌文要广开言路,达成“通识”,为知识分子创造一个精神家园。他最怕的是不允许各种观点并存。世界太复杂了,他希望兼容并蓄,才是完满。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将这本在改革开放初年一开风气之先的文化杂志,塑造成时领风气之先的思想载体,成为读书人的观念坐标。“在当代中国文化、学术、思想的发展史上,在当代中国精神发育和公共空间建构上,如果只能评选一本杂志,无疑首推《读书》。”史学家雷颐说。
  有人评价沈昌文的一生是“为了书籍的一生”,他却时常自嘲是“学徒工”,“什么是学徒?就是人家在那高谈阔论,我是一边端茶倒水的。”他称自己是“知道”分子而不是知识分子,从来不标榜自己的“学问”。他总结办《读书》杂志的经验为:无能、无为、无我。“把一个思想评论杂志长期坚持下来,读者越来越多,靠的无非是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无能。”在杂志编辑部里,除了沈昌文的出身是银楼学徒工外,编辑里还有当过油漆工的、开过卡车的。王蒙评价,这就是《读书》杂志进入“兼收并蓄的‘无’的状态”。
  令许多学人和出版人怀念的,不只是沈昌文在出版领域做出的成绩,还有他的人格魅力。“沈先生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巨大落差。他做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杂志《读书》,但他自己穿着和谈吐,都似乎特别要偏离文化人。”作家毛尖形容沈昌文“暖乎乎兴冲冲”,散发着宁波汤团似的热气。他说话毫无顾忌,谈的都是好玩的事情。他喜欢张罗饭局,邀请学者们下馆子,边吃边“挖思想”。“沈公”的餐桌,在北京一度很有名气。《读书》杂志前主编吴彬评价这位老友:“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他的学识是大家可以达到的,但他做人、做出版社总编所积累的那种智慧,却是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是何等境界!
  退休后的沈昌文几乎每周都要去一趟三联书店,查阅资料,复印些东西。同事们都明白,他不过是回来看看他放不下的三联。沈从文的孙女沈帆曾为他画过一幅题为“废纸我买”的漫画:一个背双肩包的老头,双手拎两捆书。他把画印在废纸片上,当作自己别致的名片。他每日就背着他双肩包,逛旧书店、折扣书店,朋友聚会时经常看到他拎着一沓书来,任友人挑选……
  如今出版行业的饭局上再也不见沈昌文,但他留下的出版作品和精神光芒将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热议锐评:沈公以“三无”心态而成其大,本身就非常值得研究,值得学习。沈先生待人真诚、热情、谦逊,而且极具平等精神。做出版,在文化第一、质量第一、读者第一之外,给出版人的另一个启示则是务实。但务实之中,他其实又有思想、有眼光,两者结合,让人感到的却是朴素、含蓄而又自然。他在学科和流派之外,秉承一种开放和包容的精神,为一切有意思的、有价值的知识摇旗呐喊。这些,通过《读书》,通过三联书店的无数好书,影响了许多人。在需要昌文以纪所思的时代,沈昌文及其《读书》可为标志。这是读书人之幸,但又何尝不是沈昌文之幸!(祝晓风《中华读书报》;光明网评论员)
  ■素材运用: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为了书籍的一生;“无能、无为、无我”;开放包容;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中国编辑的典范……
  (资料来源:《文汇报》《中华读书报》《新京报》;光明网、澎湃新闻等)
其他文献
长城刻字屡禁不止,跟景区管理不到位有关。  北京的慕田峪长城、八达岭长城是游客刻字的重灾区,有中文、韩文,还有英文,在城墙上刻字,不是三分钟两分钟的事,游客甚至在入口处最显眼的地方刻字,景区管理方为何无人发现并制止?  长城刻字屡禁不止,与处罚力度不够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以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
七八年前我去修鞋,修鞋匠居然是个老太婆,双目明亮,炯炯有神,也不戴老花镜,穿针引线干净利索。我大惊夸她年轻。老太婆自豪道:“哎呀!哪里年轻,快70了!”五六年前我又去修鞋,这一次她自豪地说:“哎呀!哪里年轻,快60了!”我高度懷疑再过几年,她就快50了!  老太婆在这里修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暑易节,日晒风吹,她还是不戴老花镜,还是肤色白皙少有皱纹。我每过一阵子就会拎一双破鞋去找她。我猜:无论
在华北平原和太行山脉交汇之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西柏坡,西扼太行,东接冀中。  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淳朴民风的小村落,曾被誉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新中国的走来处”。在这里,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诞生了宝贵的“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一样,都是我们党在近百年的实践探索中获得
曾有过这么一个年代,走在田野里,四周除了溪水声和鸟鸣,再无其他。冷不防,听到耳畔传来一声噼啪声。回头一看,一朵不知名的花儿,花瓣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绽放。  接着,还会有第二声、第三声,等等。田野里的花,总是一团团、一簇簇。一朵花的开,不过是其他花开的引子。噼里啪啦的声音,细细的,轻轻地,却又脆脆的。响在耳边,格外清晰。一刹那,心中有种真诚的感动,感谢大自然的恩賜。  而如今,能听到花开之声的
湘水汤汤,白帆远行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白帆文学社成立于1984年,是目前国内成立最早的中学生文学社团之一,曾获“全国优秀中学生文学社团百家”“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示范单位”“湖南省十佳文学社”“全国十佳百优文学社”等荣誉。《湖南日报》等省内外十多家媒体多次报道其活动。社刊《白帆》为“全国文学社示范社报刊”,由全国文联副主席谭谈题写刊名,现已出刊26期。  指导教师:高慧雯  周替殷商之际,伯
正值夕阳西下,在一个小山村,我见一位老者,靠在椅子上,微眯着眼睛,观赏着西下的夕阳。老者须发皆白,脸色却很红润,用一句成语来形容,那就是鹤发童颜。老者的身旁放着一台小型收音机,收音机里正播放着京曲。和着京曲缓慢的节拍,老者的手指在椅子的扶手上轻轻地敲打着。  我见这位老者很有趣,便上前去打招呼。我问老者多大了,老者说,差两年就活了整整一个世纪了。我又問老者长寿的秘诀,老者风趣地说,他长寿的秘诀,就
姓名:派特  交通工具:红色邮递车  宠物:杰斯(一只白脸猫)  擅长:滑板运动  最害怕:蜘蛛、跳舞、恐高简介:  丁冬,丁冬……“有信啦!”邮递员派特叔叔每天驾着醒目的红色邮递车,带着白脸小黑猫——杰斯一起穿梭在小河小花小草与小羊群之间,为村民送去信件和包裹,也送去快乐。邮局局长是个慈祥的老太太,每天派特叔叔到这里收集信件之后就会来往于大街小巷、火车站,把信件送给农夫、园丁、警察、牧羊人等好朋
1999年,美国堪萨斯州一所乡村学校的4名中学生,在搜集资料参加学校的历史主题活动时,在一篇名为“其他辛德勒”的简短报道中,发现了一个名字:艾琳娜·森德勒,介绍只有简短的一句话:她救了2500多个孩子。  四个学生面面相觑:“这不太可能吧?我们怎么从没听说过她的名字?”接下来几个月,她们不断往返于档案馆、图书馆查找资料,最终在犹太正义基金会的帮助下,她们揭开了一段不为世人所知的伟大历史。  艾琳娜
1. 小猕猴(mí hóu)、长颈鹿(chánɡ jǐnɡ lù)和近视猫(māo)在山上玩到天黑,决定(jué dìnɡ)到山下的幸福(xìnɡ fú)客栈求宿。  2.客栈老板(bǎn)山羊先生接待(jiē dài)了他们。小猕猴忽然想起他们身上都没有带钱(qián)。  3. 山羊老板拿(ná)出一张纸,上面画(huà)了一个图形——这是一道难题(nán tí)。解了这道题,可以不交住宿费(
1. 黄狗大叔的食(shí)品店生意非常好。  2. 一天,他在食品店前立了个优惠(yōu huì)大酬宾(chóu bīn)的牌(pái)子。  3. 小熊说:“我买2千克白糖(tánɡ),2千克盐(yán)。”老黄狗说:“糖每千克3元5角,盐每千克1元5角。”  4. 小熊付(fù)了16元钱,拿起糖和盐走了。  5. 老熊问小熊:“听说食品店商品一律八折优惠,你花了多少钱呀?”  6. 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