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上个世纪影视剧服饰在时尚行业中大放异彩以来,服装服饰就能够在当今社会中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引导者,也同样对观众们的生活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在影视剧当中的服装艺术,就像一种独特的影视剧语言,能够对影视剧的情节、剧情、环境、情绪等方面进行干预,使观众从演员的服饰方面读懂一部影视剧所要表达的深切内涵。由此可见,影视剧服饰不仅能够诠释影视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还能够对观众进行引导,起到身临其境的作用。
关键词:荧幕;影视剧;服装艺术;服饰设计
在中西方古典服装风格上,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起源、发展、变迁的不同,中西方服饰审美文化在服装功能意识、着装观念、着装方式、服装演变过程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只有秉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理念,借鉴西方服饰文化的合理元素,才能创造出领导世界服装潮流的服饰文化。
一、西方服装发展
西方文化的历史有两个主流,一是中世纪以前繁荣于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是中世纪以后兴盛于阿尔卑斯山以北、今天人们概念的欧罗巴文化:其发展是伴随着文明的移行,跨越亚、非、欧三大州的疆界,最后落脚到西欧诸国。因此其服装文化的形成,属于系统发生性。中国是陆地文化模式的古国,华夏的主体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农耕生活比较稳定、流动性小。因此,其文化发展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理环境中随文明的进展和朝代的更替而形成的,属于个体发生性,这样也决定了其服装文化形成的个体发生性。西方服装其实是从古代欧洲南方型的宽衣形成向北方型的窄衣形式移行,其分水为中世纪的哥特时期。
二、中国服装发展
中国服装史的发展也可分为三大历史阶段,既古典期(春秋战国经西汉、唐宋至明)、突破期(请入中原之后)、现代期(十九世纪至现代)。其中古典期发展的历史比较长,从不同的风格看又有不同的特点,占朴教厚的先秦、雄健庄重的两汉、博大开放的唐、典雅俊秀的宋、清新纤巧的明。说起东方服饰文化,人们一定回想起雍荣华贵的唐装,含畜隽永的旗袍,而对于西方服饰文化我们知之甚少,能想到的除了近代的西装,便是中世纪欧洲隆重华丽的贵族服饰。其实,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并不如简单,一个民族的服饰特点渗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西方服饰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
三、中西方样式演变的区别
中国传统服装的主体形式是前开型的大襟和对襟式样。前开衣最早起源于中国,形成于黄帝时代。中国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两种形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交叉使用,相容并蓄。女子穿上衣下裳式样的较多,男子多穿上下连属的袍衫。西洋服装在样式上有一个演变过程,古希腊的服装是披裹式,古罗马到中世纪,服装的式样以披裹式的非成型类衣和前开式的半成型类衣为主。
西洋服装的面料、色彩、图案的运用同东方传统存在差距。古希腊、古罗马的服装面料主要是半毛织物和亚麻布。古希腊人喜爱白色,古罗马服饰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紫色象征高贵,白色象征纯洁、正直。一般庶民衣服是羊毛、亚麻天然的原色,很朴素。中世纪西方已有了许多名贵的面料,除东方丝绸、锦缎之外,还有天鹅绒、高级毛料、北欧的珍贵裘皮等。当时哥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装饰得辉煌灿烂,引导人们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被人们向往。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欢迎,织锦缎和天鹅绒中还织进了闪闪发光的金银丝线。法国人特别喜欢丁香色和蔷薇色,也很迷恋含蓄的天蓝和圣洁的白色。西班牙人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银灰色调。在英国,黑色被认为是神秘、高贵的色彩,特别是黑缎子和黑天鹅绒常是贵妇的首选。迷人的黑色衬着白种女性白皙的肤色,非常炫目。
四、面料、色彩和图案
从服装面料看,中国最早使用的纺织品是葛布、苎麻布和大麻布。葛布是葛藤的茎皮纤维加工制成的。苎麻是我国特有的植物,欧洲人称之为“中国草”,大麻被称之为“汉麻”。中国享誉世界的服装面料是丝绸。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先民对世界纺织服装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国人穿棉布较晚,棉花是从印度引进的,到元明之时,棉布才成为人们普遍穿着的衣料。
从配色方法看,高艳度、强对比是中国传统的配色方法。强烈的对比色在金、银、黑、白等中性色的缓冲配合下,使服装洋溢着富丽堂皇、浑朴大方的气氛。中国民间对蓝色有传统喜爱,如蓝印花布、靛蓝蜡染布等。蓝色与黄种人的肤色相配,容易谐调,可产生柔和的色对比效果。
中式服装的图案纹样丰富多采,有飞禽走兽、四季花卉、山峦亭阁、几何纹样等,抽象、具象、夸张、写实等风格俱全,图案纹样不仅精美,而且具有丰富的内涵。
西欧服装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代多流行花草纹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华丽的花卉图案,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受罗可可装饰风格的影响,流行表现S形或涡旋形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园花草纹样。近代,有影响的流行图案花样有野兽派的杜飞花样,以星系、宇宙为主题的迪斯科花样,利用几何错视原理设计的欧普图案,用计算机设计的电子图案等。
五、中西方的结合
中国的服饰文化与西方国家的服饰文化有着很多不同点,需要人们进一步深入探讨和学习.不同的文化,能够产生不同的服饰特色.的确,从人们穿着的服饰,可以看到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和人们的生活状态.由于受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穿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和西方服饰文化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她们都是人类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我们应进行积极研究,在明辨的基础上继承发扬。
六、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服装发展的轨痕,可以看出气候和自然环境以及人类自身的心理、生理、观念的变化也是服装文化发展、变迁的重要原因,由于世界各地气候的不同变化,形成了与气候变化相适应的生活习俗及装束。另外,地域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给服装带来极大的影响,相互吸收、借鉴、融合是在交流中产生的。宗教的兴衰及各种札教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操,越来越多的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出了更多元化的服装风格,也正是因为这样,整个服装业才会更加蓬勃的发展,在中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和熏陶下,更好的把两者合理、巧妙的结合。创造出更适合现代社会的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服装。
【参考文献】
[1]叶立城.中西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2]楼慧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河南中邦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自上个世纪影视剧服饰在时尚行业中大放异彩以来,服装服饰就能够在当今社会中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引导者,也同样对观众们的生活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在影视剧当中的服装艺术,就像一种独特的影视剧语言,能够对影视剧的情节、剧情、环境、情绪等方面进行干预,使观众从演员的服饰方面读懂一部影视剧所要表达的深切内涵。由此可见,影视剧服饰不仅能够诠释影视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还能够对观众进行引导,起到身临其境的作用。
关键词:荧幕;影视剧;服装艺术;服饰设计
在中西方古典服装风格上,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起源、发展、变迁的不同,中西方服饰审美文化在服装功能意识、着装观念、着装方式、服装演变过程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只有秉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理念,借鉴西方服饰文化的合理元素,才能创造出领导世界服装潮流的服饰文化。
一、西方服装发展
西方文化的历史有两个主流,一是中世纪以前繁荣于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是中世纪以后兴盛于阿尔卑斯山以北、今天人们概念的欧罗巴文化:其发展是伴随着文明的移行,跨越亚、非、欧三大州的疆界,最后落脚到西欧诸国。因此其服装文化的形成,属于系统发生性。中国是陆地文化模式的古国,华夏的主体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农耕生活比较稳定、流动性小。因此,其文化发展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理环境中随文明的进展和朝代的更替而形成的,属于个体发生性,这样也决定了其服装文化形成的个体发生性。西方服装其实是从古代欧洲南方型的宽衣形成向北方型的窄衣形式移行,其分水为中世纪的哥特时期。
二、中国服装发展
中国服装史的发展也可分为三大历史阶段,既古典期(春秋战国经西汉、唐宋至明)、突破期(请入中原之后)、现代期(十九世纪至现代)。其中古典期发展的历史比较长,从不同的风格看又有不同的特点,占朴教厚的先秦、雄健庄重的两汉、博大开放的唐、典雅俊秀的宋、清新纤巧的明。说起东方服饰文化,人们一定回想起雍荣华贵的唐装,含畜隽永的旗袍,而对于西方服饰文化我们知之甚少,能想到的除了近代的西装,便是中世纪欧洲隆重华丽的贵族服饰。其实,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并不如简单,一个民族的服饰特点渗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西方服饰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
三、中西方样式演变的区别
中国传统服装的主体形式是前开型的大襟和对襟式样。前开衣最早起源于中国,形成于黄帝时代。中国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两种形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交叉使用,相容并蓄。女子穿上衣下裳式样的较多,男子多穿上下连属的袍衫。西洋服装在样式上有一个演变过程,古希腊的服装是披裹式,古罗马到中世纪,服装的式样以披裹式的非成型类衣和前开式的半成型类衣为主。
西洋服装的面料、色彩、图案的运用同东方传统存在差距。古希腊、古罗马的服装面料主要是半毛织物和亚麻布。古希腊人喜爱白色,古罗马服饰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紫色象征高贵,白色象征纯洁、正直。一般庶民衣服是羊毛、亚麻天然的原色,很朴素。中世纪西方已有了许多名贵的面料,除东方丝绸、锦缎之外,还有天鹅绒、高级毛料、北欧的珍贵裘皮等。当时哥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装饰得辉煌灿烂,引导人们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被人们向往。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欢迎,织锦缎和天鹅绒中还织进了闪闪发光的金银丝线。法国人特别喜欢丁香色和蔷薇色,也很迷恋含蓄的天蓝和圣洁的白色。西班牙人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银灰色调。在英国,黑色被认为是神秘、高贵的色彩,特别是黑缎子和黑天鹅绒常是贵妇的首选。迷人的黑色衬着白种女性白皙的肤色,非常炫目。
四、面料、色彩和图案
从服装面料看,中国最早使用的纺织品是葛布、苎麻布和大麻布。葛布是葛藤的茎皮纤维加工制成的。苎麻是我国特有的植物,欧洲人称之为“中国草”,大麻被称之为“汉麻”。中国享誉世界的服装面料是丝绸。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先民对世界纺织服装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国人穿棉布较晚,棉花是从印度引进的,到元明之时,棉布才成为人们普遍穿着的衣料。
从配色方法看,高艳度、强对比是中国传统的配色方法。强烈的对比色在金、银、黑、白等中性色的缓冲配合下,使服装洋溢着富丽堂皇、浑朴大方的气氛。中国民间对蓝色有传统喜爱,如蓝印花布、靛蓝蜡染布等。蓝色与黄种人的肤色相配,容易谐调,可产生柔和的色对比效果。
中式服装的图案纹样丰富多采,有飞禽走兽、四季花卉、山峦亭阁、几何纹样等,抽象、具象、夸张、写实等风格俱全,图案纹样不仅精美,而且具有丰富的内涵。
西欧服装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代多流行花草纹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华丽的花卉图案,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受罗可可装饰风格的影响,流行表现S形或涡旋形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园花草纹样。近代,有影响的流行图案花样有野兽派的杜飞花样,以星系、宇宙为主题的迪斯科花样,利用几何错视原理设计的欧普图案,用计算机设计的电子图案等。
五、中西方的结合
中国的服饰文化与西方国家的服饰文化有着很多不同点,需要人们进一步深入探讨和学习.不同的文化,能够产生不同的服饰特色.的确,从人们穿着的服饰,可以看到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和人们的生活状态.由于受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穿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和西方服饰文化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她们都是人类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我们应进行积极研究,在明辨的基础上继承发扬。
六、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服装发展的轨痕,可以看出气候和自然环境以及人类自身的心理、生理、观念的变化也是服装文化发展、变迁的重要原因,由于世界各地气候的不同变化,形成了与气候变化相适应的生活习俗及装束。另外,地域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给服装带来极大的影响,相互吸收、借鉴、融合是在交流中产生的。宗教的兴衰及各种札教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操,越来越多的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出了更多元化的服装风格,也正是因为这样,整个服装业才会更加蓬勃的发展,在中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和熏陶下,更好的把两者合理、巧妙的结合。创造出更适合现代社会的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服装。
【参考文献】
[1]叶立城.中西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2]楼慧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河南中邦装饰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