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

来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54lu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旨在分析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与神经影像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1年以孤立性眩晕发作的急性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小脑性眩晕与小脑梗死的部位、临床类型及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 144例急性小脑梗死中,55例(38.19%)就诊时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眩晕程度重、眩晕间隙期行走不稳及眼球震颤是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的重要临床特征。弥散加权磁共振(DWI)检查是小脑梗死的主要早期诊断工具。病变累及左侧小脑半球21例(38.18%),右侧26例(47.27%),双侧同时受累8例(14.55%)。区域性梗死27例(49.09%),腔隙性梗死16例(29.09%),分水岭梗死者12例(21.82%)。累及PICA34例(61.82%),AICA者3例,SCA4例,同时累及2~3支血管者2例。44例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CTA检查中,35例(79.55%)有椎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其中5例有双侧椎动脉狭窄。结论小脑梗死可以表现为严重的急性孤立性眩晕,酷似前庭周围性眩晕。PICA分布区梗死是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椎动脉狭窄为最常见病因,动脉粥样化血栓形成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是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
其他文献
从1985年7月1日起新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已在全国实施。同时停止使用了1975年5月1日实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原标准)。新标准对原标准进行了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与领悟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
期刊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为对比信息量模型中灾害数量和灾害面积2种样本的适用性,以黄冈南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评价因子的优化组合形式,采用信息量模型,根据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的特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系统内各要素未能良性互动和系统外消极社会思潮负面影响两大困境。为此,必须坚持高校师德建设中的"内外兼修":一是重视内在基础: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具备共同体的两个向度:认同和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为第一向度,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个发展阶段之间的有机统
溃屈型破坏是顺层岩质边坡一种常见的破坏模式。以大奔流顺层岩质滑坡为例,分析了其溃屈型破坏的形成机制,绿泥石片岩层面发育程度和层面抗剪强度及岩石破碎程度是大奔流滑坡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1例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术后围手术期护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