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之后提出的“亲诚惠容”理念创新了中国周边外交,与“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相辅相成,正在深刻改变中国周边战略环境。那么,“亲诚惠容”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在联系究竟如何理解和实践呢?
“亲,近也。”“远亲不如近邻。”在国际关系的语境中,“亲”一是指“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的地理毗邻概念;二是指命运共同体、发展中国家等能体现国家的身份认同。中国坚持以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秩序、参与全球治理,习近平主席在今年联大讲话中强调,中国在联合国的一票属于发展中国家。这就是凸显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身份;三是表明中国愿意提供公共产品。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言中再次重申,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意即如此。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代表“天道”与“诚信”。外交政策上主要是“以诚相待”,不回避分歧和矛盾,明确自己的底线,尊重他国的感受和合理的利益。当今世界“无序”状态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依然盛行,中国“绝不以大压小,但也绝不接受以小取闹”。
“惠,仁也。”“惠风和畅。”一是国与国之间倡导建立利益共同体,给他国予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共商、共建;二是国家交往、处理对外事务“润物细无声”“惠风和畅”,善用软实力和巧实力,而不是生硬刻板,强权政治。
“有容,德乃大。”“受益惟谦,有容乃大。”“容”指的是包容、宽容、容忍。在国家关系中作为大国要有容人(他国特别是小国)的雅量,能虚怀若谷,听得进不同意见。
中国智慧和中国思想在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亲诚惠容”中表现得淋漓酣畅。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地缘、人缘、文缘均具亲近之感。中国与周边国家打交道时,尤其是建设“一带一路”进程中,信守承诺、以诚相待、使中国发展成果惠及邻国,并充分尊重他们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必将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利益融合。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接踵而来的经济危机给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到了一个“不进则退”“不变则退”的历史关头。中国在“亲诚惠容”周边外交基础上,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展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首先, “一带一路”建设覆盖国家多、民族复杂、语言丰富、风俗各异、经济政治制度各不相同。建设“一带一路”将在“亲诚惠容”和合作共赢的原则指引下,包容和超越种种差异和不同,通过“五通”,推进在农业、化工、能源、交通、通讯、金融、科技等多领域合作,发挥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资源禀赋国家经济的潜力,创造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和整体繁荣。
“一带一路”倡议最大特点是,它摒弃过去国家关系“非此即彼,不赢即输”的“零和”规则,摆脱以对立、对抗为特征的西方安全观,倡导“共建、共享、共赢”合作新理念,促进共同安全和合作安全。中国倡导“一带一路”真心真意与亚太和欧洲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思想为精神引领,与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强化军事同盟体系,竭力推进跨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协议(TPP)谈判来维护少数国家的发展与安全,不愿意别国搭“便车”的思路截然不同。“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但它不是中国只顾自己的倡议,。它是一个惠及所有参与国,让所有国家搭上中国发展“顺风车”的宏大倡议。推动建设“一带一路”,一个“惠”字真真切切。
以巴基斯坦和老挝为例。作为中国从内陆连接印度洋、阿拉伯海和波斯湾的通道,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一环。老挝总理表示,老挝与中国接壤,老中铁路建设具有历史意义,老挝与中国将尽快签署政府间铁路协议,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
面对中国迅速发展和壮大,周边一些国家难免会产生疑虑甚至畏惧,加上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积极推进,中国周边地区出现“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拉美国”的失衡现象。对此,中国周边外交需要更多的“包容”。
“容”的精神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有实实在在的体现。实施“一带一路”有助于淡化和消除区域内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创造保障顺利合作的共同安全环境。中国周边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如南海周边各国的岛礁之争、中印领土争端、中日东海钓鱼岛争端。这些争端短期内暂无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然而“一带一路”倡议包含的政治沟通和经济合作可以为争议各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创造必要的条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难道不就是“容”的具体表现吗?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既有欧洲国家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也有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工业化初期国家,更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哈萨克斯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各国的经济制度不同,发展差距很大。“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通过促进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利于拉平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周边发展中国家希望从中国发展中获益、希望中国承担更多义务和责任,中国的地区政策需要更多体现“诚与惠”的思想。“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体现中国周边外交“诚与惠”思想的区域合作新模式。
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都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地区内有广泛的利益诉求。9月下旬习近平主席访美时强调中方欢迎在建设“一带一路”中与美方加强合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犹如浩瀚的太平洋完全能为中美两个大国共同发展提供足够大的平台。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美在确保能源供应稳定、运输安全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合作空间和潜力巨大。
就俄罗斯而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其欧亚联盟建设殊途同归,相辅相成,两国元首已明确表示将进行两个倡议的对接和合作。中国不谋求在中亚的主导权,愿与中亚各国的合作谋求稳定环境,共同维护中亚稳定,促进中亚的经济腾飞。
“一带一路”倡议时空范围广、跨度大、周期长,是一个高举和平与发展旗帜的可持续性发展合作框架。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依然存在。“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带动广袤区域的经济发展,其一端是后工业化的欧洲发达经济圈,起端是最为活跃、经济增速领先的亚洲经济圈,沿线各国发展层次不齐,产业结构不同,资源享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很大。
目前,国内各省份的定位与功能划分已经敲定,国外响应“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和地区超过60个。中国已与部分国家签署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备忘录,也与周边一些国家签署了地区合作备忘录、边境合作备忘录以及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 “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思想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相结合,将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结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硕果。
“亲诚惠容”体现中国智慧
“亲,近也。”“远亲不如近邻。”在国际关系的语境中,“亲”一是指“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的地理毗邻概念;二是指命运共同体、发展中国家等能体现国家的身份认同。中国坚持以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秩序、参与全球治理,习近平主席在今年联大讲话中强调,中国在联合国的一票属于发展中国家。这就是凸显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身份;三是表明中国愿意提供公共产品。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言中再次重申,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意即如此。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代表“天道”与“诚信”。外交政策上主要是“以诚相待”,不回避分歧和矛盾,明确自己的底线,尊重他国的感受和合理的利益。当今世界“无序”状态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依然盛行,中国“绝不以大压小,但也绝不接受以小取闹”。
“惠,仁也。”“惠风和畅。”一是国与国之间倡导建立利益共同体,给他国予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共商、共建;二是国家交往、处理对外事务“润物细无声”“惠风和畅”,善用软实力和巧实力,而不是生硬刻板,强权政治。
“有容,德乃大。”“受益惟谦,有容乃大。”“容”指的是包容、宽容、容忍。在国家关系中作为大国要有容人(他国特别是小国)的雅量,能虚怀若谷,听得进不同意见。
中国智慧和中国思想在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亲诚惠容”中表现得淋漓酣畅。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地缘、人缘、文缘均具亲近之感。中国与周边国家打交道时,尤其是建设“一带一路”进程中,信守承诺、以诚相待、使中国发展成果惠及邻国,并充分尊重他们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必将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利益融合。
让所有国家搭上中国发展“顺风车”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接踵而来的经济危机给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到了一个“不进则退”“不变则退”的历史关头。中国在“亲诚惠容”周边外交基础上,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展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首先, “一带一路”建设覆盖国家多、民族复杂、语言丰富、风俗各异、经济政治制度各不相同。建设“一带一路”将在“亲诚惠容”和合作共赢的原则指引下,包容和超越种种差异和不同,通过“五通”,推进在农业、化工、能源、交通、通讯、金融、科技等多领域合作,发挥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资源禀赋国家经济的潜力,创造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和整体繁荣。
“一带一路”倡议最大特点是,它摒弃过去国家关系“非此即彼,不赢即输”的“零和”规则,摆脱以对立、对抗为特征的西方安全观,倡导“共建、共享、共赢”合作新理念,促进共同安全和合作安全。中国倡导“一带一路”真心真意与亚太和欧洲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思想为精神引领,与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强化军事同盟体系,竭力推进跨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协议(TPP)谈判来维护少数国家的发展与安全,不愿意别国搭“便车”的思路截然不同。“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但它不是中国只顾自己的倡议,。它是一个惠及所有参与国,让所有国家搭上中国发展“顺风车”的宏大倡议。推动建设“一带一路”,一个“惠”字真真切切。
以巴基斯坦和老挝为例。作为中国从内陆连接印度洋、阿拉伯海和波斯湾的通道,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一环。老挝总理表示,老挝与中国接壤,老中铁路建设具有历史意义,老挝与中国将尽快签署政府间铁路协议,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
面对中国迅速发展和壮大,周边一些国家难免会产生疑虑甚至畏惧,加上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积极推进,中国周边地区出现“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拉美国”的失衡现象。对此,中国周边外交需要更多的“包容”。
“容”的精神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有实实在在的体现。实施“一带一路”有助于淡化和消除区域内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创造保障顺利合作的共同安全环境。中国周边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如南海周边各国的岛礁之争、中印领土争端、中日东海钓鱼岛争端。这些争端短期内暂无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然而“一带一路”倡议包含的政治沟通和经济合作可以为争议各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创造必要的条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难道不就是“容”的具体表现吗?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既有欧洲国家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也有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工业化初期国家,更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哈萨克斯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各国的经济制度不同,发展差距很大。“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通过促进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利于拉平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周边发展中国家希望从中国发展中获益、希望中国承担更多义务和责任,中国的地区政策需要更多体现“诚与惠”的思想。“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体现中国周边外交“诚与惠”思想的区域合作新模式。
坚持国内规划与国外协商并举
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都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地区内有广泛的利益诉求。9月下旬习近平主席访美时强调中方欢迎在建设“一带一路”中与美方加强合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犹如浩瀚的太平洋完全能为中美两个大国共同发展提供足够大的平台。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美在确保能源供应稳定、运输安全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合作空间和潜力巨大。
就俄罗斯而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其欧亚联盟建设殊途同归,相辅相成,两国元首已明确表示将进行两个倡议的对接和合作。中国不谋求在中亚的主导权,愿与中亚各国的合作谋求稳定环境,共同维护中亚稳定,促进中亚的经济腾飞。
“一带一路”倡议时空范围广、跨度大、周期长,是一个高举和平与发展旗帜的可持续性发展合作框架。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依然存在。“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带动广袤区域的经济发展,其一端是后工业化的欧洲发达经济圈,起端是最为活跃、经济增速领先的亚洲经济圈,沿线各国发展层次不齐,产业结构不同,资源享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很大。
目前,国内各省份的定位与功能划分已经敲定,国外响应“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和地区超过60个。中国已与部分国家签署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备忘录,也与周边一些国家签署了地区合作备忘录、边境合作备忘录以及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 “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思想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相结合,将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结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