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生活在乡村,那时还没有电视,甚至连收音机也没有,那漫山遍野的虫鸣便成了我记忆深处流淌的动人音乐。
我钟情于那些乡野间此起彼伏的虫鸣。离开农村住进小城已有二十多年了,不知为什么我的心中却偏偏放不下那些来自乡间的天籁之音——虫鸣。虫们的清音似乎在我的心里扎下了很深很深的根,当我在疲倦、烦躁、忧伤的时候,一想到乡村,我的耳畔就仿佛萦绕着那久远的虫鸣,悠扬、清纯、美妙,宛若仙乐。
虫们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一点都不比我们人类逊色。想听合唱,那你最好选择炎夏或初秋的中午,随意找一处山坡,静静地聆听。这时的虫们是最亢奋的,处于最佳状态的歌手们,争先恐后,毫无保留地献上各自的绝技。嘹亮的歌声像涨潮的海水,一浪高过一浪。虫们的合唱与我们人类迥然不同,人类合唱讲究的是整齐划一,而虫们的合唱却是随心所欲,不讲什么规矩,近乎杂乱无章的演出,却让人感到洒脱自然。气势宏大的演唱,似乎在向世界宣告,虫们才是主宰自然舞台的真正歌者。
虫们都是躲在幕后的隐身演员。大多时候,只闻其声,难见其形。人们只能凭经验辨别它们的歌声。蝈蝈称得上最优秀的歌手,其歌声最为响亮,有一种金属的质感,颇具穿透力,激昂、清脆的歌声响彻整个山坡,它们是无可争议的主角。蝈蝈们高亢的歌声里常常夹杂着一些“沙沙”的声响,我猜想是那些蚂蚱、螳螂们的翅膀磨擦发出的。不很清脆,软绵绵的,像是为蝈蝈伴唱似的。这种刚柔相济、珠联壁合的默契演出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精彩绝伦的境界。
喜欢听对唱,最好是到豆子地里,比高梁、玉米矮上一大截的豆秧绿茵茵平展展的,一览无余。蝈蝈们在豆子地里往往各有各的领地,有的占东边,有的占西边,往往是东西南北中各有其主。它们在各自的舞台上尽展歌喉,此起彼伏,宛若青春男女的对唱一般,热烈、甜蜜、柔情。
想听独唱,是要费一番周折的。到野地里捉蝈蝈千万要耐住性子,寻着叫声蹑手蹑脚地慢慢靠前,像非洲草原上捕猎的狮子。捉到一只绿莹莹的蝈蝈后,把它放入用高粱杆扎成的精巧简易的笼子里,然后挂到院子的树枝上或是窗框上,喂些白菜叶、倭瓜花之类的食物。过不了多久,那晶莹剔透、碧玉般的蝈蝈就会独自唱起来,歌声弥漫了整个院子。看来,笼子无法关住蝈蝈的歌声,更不能剥夺它歌唱的权利。
夏天的傍晚,在村边时常听到蚂蚱于空中的歌呜。我和小伙伴们拍手应和,蚂蚱以为找到了知音,慢慢飞过来落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弯腰弓背、小心翼翼地挪过去,猛地用隆起的手扣住。拉开这空中歌手的粉红翅膀,像精致的小扇子,煞是好看。那悦耳,富有磁性的歌声就是它“唱”出的,感觉神奇得不可思议。
蝉是清高的演员,它们通常选择高大的树木作为表演的舞台。对蝉这样的歌手历来都是褒贬不一,颇有分歧,至今仍旧争论不休。有人赞其歌声是阳光下的绝唱,有人称其鸣声是不堪入耳的噪音。听蝉要用一种平和心境才行。心静如水,听蝉鸣,听出的是诗意的恬淡,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心浮气躁,听蝉呜,听出的是烦恼,是郁闷。儿时的我不谙世事,心无旁鹜,听蝉自然听出的是一种世间少有的清音。
蛐蛐向来都是不可忽视的乡间实力派歌手。它们喜欢山野,更青睐院落。不像捉蝈蝈那样劳神费力,夏秋季节,每家院子的墙角总会有蛐蛐不请自到。它们白天通常是三缄其口,在山野或院落偶尔能听到它们略带羞涩的演唱,而夜幕刚刚拉开,它们便纷纷登台亮相,变得异常兴奋和活跃,歌声清丽、婉约、典雅,像潺潺溪水在夜的长河里轻轻漫流,如优美的古典音乐在耳畔款款飘荡。其实,任何虫鸣都是最纯正的古典音乐,古人享受的虫呜,我们今天依然享受着。倘若院里再养着蝈蝈,它们就会一唱一和,上演一曲绝妙的男女二重唱,枕着这一高一低、错落有致、抑扬顿挫的迷人歌声入睡,我恍若飘渺于人间仙境般陶醉。
我是听着虫呜长大的。离开故乡后,那悦耳的虫呜早已渐行渐远。近些年来,闲暇之余,我经常来到城边的山上,倾听虫们的浅吟低唱,感悟自然的无穷魅力,仿佛投入了故乡母亲的温暖怀抱,找回了丢失已久的快乐童年。
(责编/董恒波)
我钟情于那些乡野间此起彼伏的虫鸣。离开农村住进小城已有二十多年了,不知为什么我的心中却偏偏放不下那些来自乡间的天籁之音——虫鸣。虫们的清音似乎在我的心里扎下了很深很深的根,当我在疲倦、烦躁、忧伤的时候,一想到乡村,我的耳畔就仿佛萦绕着那久远的虫鸣,悠扬、清纯、美妙,宛若仙乐。
虫们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一点都不比我们人类逊色。想听合唱,那你最好选择炎夏或初秋的中午,随意找一处山坡,静静地聆听。这时的虫们是最亢奋的,处于最佳状态的歌手们,争先恐后,毫无保留地献上各自的绝技。嘹亮的歌声像涨潮的海水,一浪高过一浪。虫们的合唱与我们人类迥然不同,人类合唱讲究的是整齐划一,而虫们的合唱却是随心所欲,不讲什么规矩,近乎杂乱无章的演出,却让人感到洒脱自然。气势宏大的演唱,似乎在向世界宣告,虫们才是主宰自然舞台的真正歌者。
虫们都是躲在幕后的隐身演员。大多时候,只闻其声,难见其形。人们只能凭经验辨别它们的歌声。蝈蝈称得上最优秀的歌手,其歌声最为响亮,有一种金属的质感,颇具穿透力,激昂、清脆的歌声响彻整个山坡,它们是无可争议的主角。蝈蝈们高亢的歌声里常常夹杂着一些“沙沙”的声响,我猜想是那些蚂蚱、螳螂们的翅膀磨擦发出的。不很清脆,软绵绵的,像是为蝈蝈伴唱似的。这种刚柔相济、珠联壁合的默契演出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精彩绝伦的境界。
喜欢听对唱,最好是到豆子地里,比高梁、玉米矮上一大截的豆秧绿茵茵平展展的,一览无余。蝈蝈们在豆子地里往往各有各的领地,有的占东边,有的占西边,往往是东西南北中各有其主。它们在各自的舞台上尽展歌喉,此起彼伏,宛若青春男女的对唱一般,热烈、甜蜜、柔情。
想听独唱,是要费一番周折的。到野地里捉蝈蝈千万要耐住性子,寻着叫声蹑手蹑脚地慢慢靠前,像非洲草原上捕猎的狮子。捉到一只绿莹莹的蝈蝈后,把它放入用高粱杆扎成的精巧简易的笼子里,然后挂到院子的树枝上或是窗框上,喂些白菜叶、倭瓜花之类的食物。过不了多久,那晶莹剔透、碧玉般的蝈蝈就会独自唱起来,歌声弥漫了整个院子。看来,笼子无法关住蝈蝈的歌声,更不能剥夺它歌唱的权利。
夏天的傍晚,在村边时常听到蚂蚱于空中的歌呜。我和小伙伴们拍手应和,蚂蚱以为找到了知音,慢慢飞过来落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弯腰弓背、小心翼翼地挪过去,猛地用隆起的手扣住。拉开这空中歌手的粉红翅膀,像精致的小扇子,煞是好看。那悦耳,富有磁性的歌声就是它“唱”出的,感觉神奇得不可思议。
蝉是清高的演员,它们通常选择高大的树木作为表演的舞台。对蝉这样的歌手历来都是褒贬不一,颇有分歧,至今仍旧争论不休。有人赞其歌声是阳光下的绝唱,有人称其鸣声是不堪入耳的噪音。听蝉要用一种平和心境才行。心静如水,听蝉鸣,听出的是诗意的恬淡,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心浮气躁,听蝉呜,听出的是烦恼,是郁闷。儿时的我不谙世事,心无旁鹜,听蝉自然听出的是一种世间少有的清音。
蛐蛐向来都是不可忽视的乡间实力派歌手。它们喜欢山野,更青睐院落。不像捉蝈蝈那样劳神费力,夏秋季节,每家院子的墙角总会有蛐蛐不请自到。它们白天通常是三缄其口,在山野或院落偶尔能听到它们略带羞涩的演唱,而夜幕刚刚拉开,它们便纷纷登台亮相,变得异常兴奋和活跃,歌声清丽、婉约、典雅,像潺潺溪水在夜的长河里轻轻漫流,如优美的古典音乐在耳畔款款飘荡。其实,任何虫鸣都是最纯正的古典音乐,古人享受的虫呜,我们今天依然享受着。倘若院里再养着蝈蝈,它们就会一唱一和,上演一曲绝妙的男女二重唱,枕着这一高一低、错落有致、抑扬顿挫的迷人歌声入睡,我恍若飘渺于人间仙境般陶醉。
我是听着虫呜长大的。离开故乡后,那悦耳的虫呜早已渐行渐远。近些年来,闲暇之余,我经常来到城边的山上,倾听虫们的浅吟低唱,感悟自然的无穷魅力,仿佛投入了故乡母亲的温暖怀抱,找回了丢失已久的快乐童年。
(责编/董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