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建筑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结构也愈发复杂多样。而其中最基础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建筑结构的设计。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采用一个优良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就几乎可以认为这项工程已经成功了一半,可见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对于建筑工程的重要性。现本文就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阐述,探讨了合理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基本原则;设计方案
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是一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基础和保障,建筑的施工方案,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应用、施工质量的控制等等,都要根据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来确定。由此可见,建筑结构设计是关系着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建筑工程的质量又是保证用户人身安全的关键。
一、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通常来讲,在某种有序的活动中,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也不例外。由于建筑结构设计需要将建筑工程中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是一项庞大复杂而又系统有序的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以保证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1、抓大放小原则
抓大放小原则是指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要分清建筑中不同结构的主次关系,重点确保主要建筑构件的结构设计要合理稳固,但这并不是说要忽视次要建筑构件的设计优良性,而是指当建筑物突然发生某种危险时,要保证主要建筑构件能够发挥职能,即使次要建筑结构被毁坏,也不至于使整座建筑倒塌或使建筑核心受到严重损害。
2、刚柔相济原则
刚柔相济原则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原则,这是因为建筑物必须同时具有一定的刚性和柔性这两大特性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正常使用。建筑物的刚性是指建筑结构设计要考虑到建筑物本身以及其内部所要承受的各方面力的荷载作用,只有具备一定的刚性才能支撑整个建筑的正常使用。
3、多重设防原则
多重设防原则主要是为了提高建筑物在遭遇危险或灾害时的自身抵抗能力而设定的。近年来,常有建筑物因结构设计不合理,在遭受一些外界灾害时,表现出很弱的稳定性,甚至会导致建筑物坍塌的现象。这就是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没能遵循多重设防的原则。
4、打通关节原则
在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常常会在一些结构组合部位留下节点,大大降低了建筑的整体性,也使得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节点的破坏而大打折扣。为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采用合理的措施方法,在保证建筑物整体稳定和平衡性的前提下,运用打通关节的原则,将建筑结构中的节点都设法消除掉,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节点对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影响。
5、以人為本原则
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施工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服务,为此建筑物必须要能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方能实现其最终价值,这就要求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要依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方案设计。
6、绿色环保原则
这项原则是在全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下成为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注重的基本原则。如今我国的城市现代化不断发展,城镇人口日益增加,建筑面积的扩大致使绿化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二、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方案
1、结构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1)在刚度比较均匀的多层结构中,通常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底层框架结构的验算;在具有薄弱层的底层框架混合结构中,要把塑性变形集中的影响考虑到底框与砌体的验算中。
(2)连续板计算时,要采用双向板查表,重视材料泊松比带来的影响,不能简单地使用单向板计算法,否则,由于受跨中弯矩未调整的影响,最终的计算值将偏小。
(3)严禁荷载计算错误。在对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力进行计算时,不能单单只注重建筑物自身的荷载以及预期中建筑内部所承受的荷载,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最终用途,建筑物所在环境以及其整体结构形式。
2、构造的注意事项
(1)在抗震设计中,要注意构件的配筋率,必须保证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结构的延性,以及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最好采用纵墙和横墙共同承担压力的结构,建筑结构要尽可能地使用规则结构,设置防震缝,以此来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钢筋各个部位的锚固、延伸长度和搭接长度都必须符合规范,材料也必须严格按照强度的要求进行选用。
(3)墙体开裂是建筑屋面常见的现象,为了防止屋面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开裂,建筑结构在设计时就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融热措施。
三、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主要方法
1、屋面结构图的设计方法
如果建筑的屋面是坡面式的,可以采用梁板式和折板式两种结构处理方式。其中,梁板式可以用在建筑平面不整齐,板的跨度比较大的建筑结构中。而且,一般屋面坡度和屋脊线转折比较复杂的坡屋面也都采用这种结构。而折板式则和梁板式的适用条件则相反。这两种结构处理方式的板都是偏心受拉的构件。在板配筋的时候必须有板负筋拉通,这样可以抵抗拉力。板厚基的厚度不能小于一百二十厚。
以某建筑工程为例,其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交接的结构形式,而钢结构的所在部位位于坡屋面的位置,而屋顶檐口的造型又是统一标高的,致使钢结构屋脊和女儿墙交界的地方泛水高度达不到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技术设计人员采取了一定的处理方法,并通过详细明了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进行表示,使施工人员对于设计的要求一目了然,很好的达到了工程的预期效果。
2、结构平面图的设计方法
如果建筑地域的防震烈度为六度区的时候,按照我国的防震设计要求,可以不必采用截面抗震验算,但结构的设计也一定要达到抗震的标准。所以对于砌体结构的建筑,软件建模可以省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只要注意受压和局部受压的问题,就可以直接设计。如果条件和时间允许,要做建模也无可厚非,因为它可以利用建模来荷载导算。但是,如果建筑的地域防震烈度为七级时,就必须采用建模来进行计算。
3、大样详图的设计方法
建筑详图如果没有发生错误,在这基础上可以进行绘制大样详图,还可以在曾经做过的详图基础上进行部分的改进。只要让建筑的整体外形不改变,考虑到结构的受力能力和施工起来比较方便即可。但在外形尺度和标高上必须和建筑专业统一协调。
四、结语
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关系着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方案设计时,一定要以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为指导,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设计,在此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一定要具备扎实全面的建筑专业知识,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灵活创新的头脑,保证建筑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与经济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基本原则;设计方案
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是一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基础和保障,建筑的施工方案,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应用、施工质量的控制等等,都要根据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来确定。由此可见,建筑结构设计是关系着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建筑工程的质量又是保证用户人身安全的关键。
一、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通常来讲,在某种有序的活动中,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也不例外。由于建筑结构设计需要将建筑工程中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是一项庞大复杂而又系统有序的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以保证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1、抓大放小原则
抓大放小原则是指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要分清建筑中不同结构的主次关系,重点确保主要建筑构件的结构设计要合理稳固,但这并不是说要忽视次要建筑构件的设计优良性,而是指当建筑物突然发生某种危险时,要保证主要建筑构件能够发挥职能,即使次要建筑结构被毁坏,也不至于使整座建筑倒塌或使建筑核心受到严重损害。
2、刚柔相济原则
刚柔相济原则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原则,这是因为建筑物必须同时具有一定的刚性和柔性这两大特性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正常使用。建筑物的刚性是指建筑结构设计要考虑到建筑物本身以及其内部所要承受的各方面力的荷载作用,只有具备一定的刚性才能支撑整个建筑的正常使用。
3、多重设防原则
多重设防原则主要是为了提高建筑物在遭遇危险或灾害时的自身抵抗能力而设定的。近年来,常有建筑物因结构设计不合理,在遭受一些外界灾害时,表现出很弱的稳定性,甚至会导致建筑物坍塌的现象。这就是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没能遵循多重设防的原则。
4、打通关节原则
在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常常会在一些结构组合部位留下节点,大大降低了建筑的整体性,也使得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节点的破坏而大打折扣。为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采用合理的措施方法,在保证建筑物整体稳定和平衡性的前提下,运用打通关节的原则,将建筑结构中的节点都设法消除掉,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节点对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影响。
5、以人為本原则
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施工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服务,为此建筑物必须要能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方能实现其最终价值,这就要求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要依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方案设计。
6、绿色环保原则
这项原则是在全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下成为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注重的基本原则。如今我国的城市现代化不断发展,城镇人口日益增加,建筑面积的扩大致使绿化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二、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方案
1、结构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1)在刚度比较均匀的多层结构中,通常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底层框架结构的验算;在具有薄弱层的底层框架混合结构中,要把塑性变形集中的影响考虑到底框与砌体的验算中。
(2)连续板计算时,要采用双向板查表,重视材料泊松比带来的影响,不能简单地使用单向板计算法,否则,由于受跨中弯矩未调整的影响,最终的计算值将偏小。
(3)严禁荷载计算错误。在对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力进行计算时,不能单单只注重建筑物自身的荷载以及预期中建筑内部所承受的荷载,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最终用途,建筑物所在环境以及其整体结构形式。
2、构造的注意事项
(1)在抗震设计中,要注意构件的配筋率,必须保证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结构的延性,以及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最好采用纵墙和横墙共同承担压力的结构,建筑结构要尽可能地使用规则结构,设置防震缝,以此来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钢筋各个部位的锚固、延伸长度和搭接长度都必须符合规范,材料也必须严格按照强度的要求进行选用。
(3)墙体开裂是建筑屋面常见的现象,为了防止屋面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开裂,建筑结构在设计时就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融热措施。
三、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主要方法
1、屋面结构图的设计方法
如果建筑的屋面是坡面式的,可以采用梁板式和折板式两种结构处理方式。其中,梁板式可以用在建筑平面不整齐,板的跨度比较大的建筑结构中。而且,一般屋面坡度和屋脊线转折比较复杂的坡屋面也都采用这种结构。而折板式则和梁板式的适用条件则相反。这两种结构处理方式的板都是偏心受拉的构件。在板配筋的时候必须有板负筋拉通,这样可以抵抗拉力。板厚基的厚度不能小于一百二十厚。
以某建筑工程为例,其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交接的结构形式,而钢结构的所在部位位于坡屋面的位置,而屋顶檐口的造型又是统一标高的,致使钢结构屋脊和女儿墙交界的地方泛水高度达不到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技术设计人员采取了一定的处理方法,并通过详细明了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进行表示,使施工人员对于设计的要求一目了然,很好的达到了工程的预期效果。
2、结构平面图的设计方法
如果建筑地域的防震烈度为六度区的时候,按照我国的防震设计要求,可以不必采用截面抗震验算,但结构的设计也一定要达到抗震的标准。所以对于砌体结构的建筑,软件建模可以省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只要注意受压和局部受压的问题,就可以直接设计。如果条件和时间允许,要做建模也无可厚非,因为它可以利用建模来荷载导算。但是,如果建筑的地域防震烈度为七级时,就必须采用建模来进行计算。
3、大样详图的设计方法
建筑详图如果没有发生错误,在这基础上可以进行绘制大样详图,还可以在曾经做过的详图基础上进行部分的改进。只要让建筑的整体外形不改变,考虑到结构的受力能力和施工起来比较方便即可。但在外形尺度和标高上必须和建筑专业统一协调。
四、结语
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关系着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方案设计时,一定要以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为指导,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设计,在此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一定要具备扎实全面的建筑专业知识,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灵活创新的头脑,保证建筑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与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