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议题是群文阅读的灵魂,群文阅读在议题的引领下确定阅读目标,选择文本,开展阅读活动、建构认知等。一个好的议题就是一组选文好的抓手,也是开启阅读的引擎,合理选择议题,才能提高群文阅读的有效性、实现群文阅读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群文阅读;议题;记人叙事
群文阅读教学指的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多篇文章,而后教师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阅读学习,学生通过对多个文本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过程。由此可见,群文阅读不是几篇文章简单的整合与阅读,而是提取出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供师生共同讨论的话题展开阅读教学。一组选文中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话题。议题是每篇选文的关键点,是一组选文的组织线索,一组选文中没有好的议题很难实现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但是议题的选择却非易事,究竟应该怎样选择议题呢?笔者以语文教材中“记人叙事”类文本为例,谈谈如何在“记人叙事”类群文阅读中选择议题,提高群文阅读的有效性。
一、解读单元主题,选择议题
语文教材(以人教版为例)中是以主题来设置每一个单元的,教师要扎根于教材,深入揣摩、精细解读,挖掘单元主题所承载的价值,寻求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合理选择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记人叙事”类文章是以“人物真情——父母之爱”为主题的,在课堂教授完以后,笔者有意安排学生阅读《妈妈哭泣的那一天》《母亲的存折》《拐弯处的回头》《鼾声》四篇文章,以“不同角度领悟父母之爱”为议题,以课内为点,以课外为面开展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首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几个故事中,什么样的情感温暖了你的心?然后让学生阅读课外的四篇文章,感受其中的温情;最后梳理文章的异同:不同的角度,同样的温暖。合理选择议题,有效地达到了群文阅读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来自父母最温暖的爱”。
二、依托人物描写,选择议题
“记人叙事”类文本中常常运用到人物描写的表达方式(人物描写主要包括四种基本方法: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通过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记人叙事”类文本大部分能够做到惟妙惟肖地再现“人物”,让读者似乎与文本中的人物面对面接触。因此,欣赏和学习精彩的人物描写片段,提高学生刻画人物性格的能力,是“记人叙事”类群文阅读中的重要研究点。
在学习六年级上册托尔斯泰的《穷人》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桑娜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中知道桑娜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人物性格,选择“如何通过人物描写刻画人物性格”为议题展开群文阅读教学。在选择好的议题上,为学生提供《窗边的小豆豆——大冒险》《温暖一生的赠与》《三轮车夫》这三篇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浏览文章,并借助读后交流,更够快速、高效地分析出小豆豆、丑女和三轮车夫的人物性格。
三、依据表现手法,选择议题
“记人叙事”类文章中,表现手法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表现手法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托物言志、衬卒章显志、动静结合、伏笔照应、以小见大等等都可以作为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笔者在教授完新课《别饿坏了那匹马》和《唯一的听众》后,基于这两篇课文中的共同点选择以“伏笔”为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先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这两篇文章在前文中埋下的伏笔。正因为伏笔,所以在我们感知真相时既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紧接着出示《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和《伟大的谎言》这两篇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小组交流作批注找出文章的伏笔。在这一堂议题为“伏笔”的群文阅读课中,学生能够更集中地了解到什么是伏笔,伏笔的作用以及如何快速地寻找伏笔,提高了群文阅读的有效性。
四、抓好文章线索,选择议题
文章线索是“记人叙事”类文章中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它把作品中各个事件联成一体。文章的线索一般有事情发展顺序、时间、空间、具体的事物等为线索。一篇文章抓住了线索就容易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晰,内容集中,因此学习此类文本,把握文章的线索尤为关键。如何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把握此类文章的线索呢?
笔者抓住“记人叙事”类文章中的以具体事物为线索的文章,选择“以物为线索”为议题,展开群文阅读教学。《桂花雨》中的桂花就好比一根线始终贯穿全文,把文章的内容有顺序地串起来。在学习《桂花雨》的基础上,选取《火车上的茶杯》《故乡的榕树》《记一辆纺车》组成文章,寻找其中隐藏的奥秘,揭开线索,明确中心。
五、定准扩展背景,选择议题
在语文教材中,学生在理解离我们年代较远的“记人叙事”类文章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教学时扩充文章背景内容阅读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走进时代,跨越时空,这样能让学生与文章的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为学生更深切地感悟文章铺平了道路。
周恩来总理由于他的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但是现在的小學生对总理的了解非常少。因此遴选记叙周总理的生平事迹的代表作品,组成群文,近距离的接触人民的好总理。按此思路,笔者选择了议题:感受周总理的精神品质。以《一夜的工作》为基础,选择《山洪一样的掌声》《借书》《周安来外交趣事》组成一组文章,通过阅读群文,进一步了解周总理的感人事迹,感受周总理的在平凡小事中展现的人格魅力,从而加深了对周总理的深深仰慕之情。
六、结语
群文阅读不仅仅是几篇文章的简单组合,更是在议题引领下,学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促进其阅读核心能力高效发展。合理选择议题,提高群文阅读的有效性,更需要我们把握好新课标的方向,深入解读文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最后实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丁蓉蓉.让群文阅读效益最大化[J].名师在线教学案例,2018(31).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刘银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散文百家旬刊,2017(1).
【关键词】群文阅读;议题;记人叙事
群文阅读教学指的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多篇文章,而后教师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阅读学习,学生通过对多个文本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过程。由此可见,群文阅读不是几篇文章简单的整合与阅读,而是提取出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供师生共同讨论的话题展开阅读教学。一组选文中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话题。议题是每篇选文的关键点,是一组选文的组织线索,一组选文中没有好的议题很难实现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但是议题的选择却非易事,究竟应该怎样选择议题呢?笔者以语文教材中“记人叙事”类文本为例,谈谈如何在“记人叙事”类群文阅读中选择议题,提高群文阅读的有效性。
一、解读单元主题,选择议题
语文教材(以人教版为例)中是以主题来设置每一个单元的,教师要扎根于教材,深入揣摩、精细解读,挖掘单元主题所承载的价值,寻求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合理选择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记人叙事”类文章是以“人物真情——父母之爱”为主题的,在课堂教授完以后,笔者有意安排学生阅读《妈妈哭泣的那一天》《母亲的存折》《拐弯处的回头》《鼾声》四篇文章,以“不同角度领悟父母之爱”为议题,以课内为点,以课外为面开展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首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几个故事中,什么样的情感温暖了你的心?然后让学生阅读课外的四篇文章,感受其中的温情;最后梳理文章的异同:不同的角度,同样的温暖。合理选择议题,有效地达到了群文阅读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来自父母最温暖的爱”。
二、依托人物描写,选择议题
“记人叙事”类文本中常常运用到人物描写的表达方式(人物描写主要包括四种基本方法: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通过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记人叙事”类文本大部分能够做到惟妙惟肖地再现“人物”,让读者似乎与文本中的人物面对面接触。因此,欣赏和学习精彩的人物描写片段,提高学生刻画人物性格的能力,是“记人叙事”类群文阅读中的重要研究点。
在学习六年级上册托尔斯泰的《穷人》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桑娜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中知道桑娜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人物性格,选择“如何通过人物描写刻画人物性格”为议题展开群文阅读教学。在选择好的议题上,为学生提供《窗边的小豆豆——大冒险》《温暖一生的赠与》《三轮车夫》这三篇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浏览文章,并借助读后交流,更够快速、高效地分析出小豆豆、丑女和三轮车夫的人物性格。
三、依据表现手法,选择议题
“记人叙事”类文章中,表现手法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表现手法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托物言志、衬卒章显志、动静结合、伏笔照应、以小见大等等都可以作为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笔者在教授完新课《别饿坏了那匹马》和《唯一的听众》后,基于这两篇课文中的共同点选择以“伏笔”为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先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这两篇文章在前文中埋下的伏笔。正因为伏笔,所以在我们感知真相时既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紧接着出示《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和《伟大的谎言》这两篇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小组交流作批注找出文章的伏笔。在这一堂议题为“伏笔”的群文阅读课中,学生能够更集中地了解到什么是伏笔,伏笔的作用以及如何快速地寻找伏笔,提高了群文阅读的有效性。
四、抓好文章线索,选择议题
文章线索是“记人叙事”类文章中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它把作品中各个事件联成一体。文章的线索一般有事情发展顺序、时间、空间、具体的事物等为线索。一篇文章抓住了线索就容易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晰,内容集中,因此学习此类文本,把握文章的线索尤为关键。如何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把握此类文章的线索呢?
笔者抓住“记人叙事”类文章中的以具体事物为线索的文章,选择“以物为线索”为议题,展开群文阅读教学。《桂花雨》中的桂花就好比一根线始终贯穿全文,把文章的内容有顺序地串起来。在学习《桂花雨》的基础上,选取《火车上的茶杯》《故乡的榕树》《记一辆纺车》组成文章,寻找其中隐藏的奥秘,揭开线索,明确中心。
五、定准扩展背景,选择议题
在语文教材中,学生在理解离我们年代较远的“记人叙事”类文章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教学时扩充文章背景内容阅读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走进时代,跨越时空,这样能让学生与文章的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为学生更深切地感悟文章铺平了道路。
周恩来总理由于他的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但是现在的小學生对总理的了解非常少。因此遴选记叙周总理的生平事迹的代表作品,组成群文,近距离的接触人民的好总理。按此思路,笔者选择了议题:感受周总理的精神品质。以《一夜的工作》为基础,选择《山洪一样的掌声》《借书》《周安来外交趣事》组成一组文章,通过阅读群文,进一步了解周总理的感人事迹,感受周总理的在平凡小事中展现的人格魅力,从而加深了对周总理的深深仰慕之情。
六、结语
群文阅读不仅仅是几篇文章的简单组合,更是在议题引领下,学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促进其阅读核心能力高效发展。合理选择议题,提高群文阅读的有效性,更需要我们把握好新课标的方向,深入解读文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最后实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丁蓉蓉.让群文阅读效益最大化[J].名师在线教学案例,2018(31).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刘银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散文百家旬刊,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