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顺应论从四个方面分析并说明了语言使用过程中动态顺应的必要性。长句翻译,因其结构复杂,则是教学中的重点。本文将二者相结合,试图从顺应论的角度对长句翻译提出策略和技巧。
【关键词】语用顺应论 长句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103-02
一、西语长句特点
西班牙语属于拉丁语系罗曼语族,同许多西方语言一样,具有逻辑关系强、句法结构复杂、语序自由等特点。西语的长句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主从复合句,二是并列复合句。由于西语属于线性语言,句子长度一般较长,结构较复杂。因此分析句子结构,分清主次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比之下,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句子多短小。翻译时,译者应根据两种语言的特点选取最恰当的译文。切勿只追求形式上的对应,而忽略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习惯。
二、顺应论和翻译的关系
耶夫·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语言现象,即认知、社会和文化。维索尔伦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主要可以从语境相关成分、结构成分、动态顺应、意识突显性来对语言进行分析。
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的媒介,是一个在双语间不断做出选择,从而顺应译入语文化社会背景和语言结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贯穿着顺应的动态性和意识突显性。西奥多·萨沃里认为,翻译是选择的艺术。译者的任务在于打破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屏障[1]。
翻译教学中,长句的翻译一直是难点,如何对长句进行处理也是一直以来的教学重点。根据顺应论,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传达作者和原文的信息,还要模仿原文风格。因此,本文试图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长句翻译的技巧和策略,希望可以给翻译教学提供一个新思路。
1.顺应语境相关成分
语境可以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其中主要包括物理世界、社交世界、精神世界、篇内衔接等组成部分。长句的翻译中,以上因素皆是译者需要反复考量的。例如:No había tenido que llevar la cuenta del olvido haciendo una raya diaria en los muros de un calabozo, porque no había pasado un día sin que ocurriera algo que lo hiciera acordarse de ella. 没有必要每天在地下室的墙上划线来数日子,因为每天都会发生些事情让他想起她。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表因果的复合句,翻译时应顺应篇内衔接,采用顺序翻译法,将主句放在句首,以突出信息重心。其次,calabozo本意为牢房,这里用牢房来比喻男主人公每天待的地下室,因为得不到女主人公爱的回应,他仿佛是一个爱的囚徒。所以在翻译时,应该顺应交际语境中的物理世界,将calabozo译作地下室而非牢房。
2.顺应结构成分
按照顺应论对于结构成分的划分,可以将句子分为词、句、超句结构等组成部分。超句结构指超越句子层面的前后文呼应。
西语和汉语对于相同成分的处理不尽相同,比如在西语中,状语位置可前可后;汉语中,状语位置则一般靠前。
FLORENTINO ARIZA, en cambio, no había dejado de pensar en ella un solo instante después de que Fermina Daza lo rechazó sin apelación después de unos amores largos y contrariados, y habían transcurrido desde entonces cincuenta y un a?os, nueve meses y cuatro días.
在经历了两人艰难的恋情之后,费尔明娜·达萨坚决地拒绝了他。而弗罗伦蒂诺·阿里萨则没有一刻不在思念着她。从那时起,已经过去了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
状语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表示条件、地点、时间、景况等。根据汉语的语法要求及表达习惯,状语位置通常靠前。因此,按照顺应论中顺应结构成分的观点,在译成中文时,我们应该把时间状语从句放在句首,将主句位置置后。
3.动态顺应
順应论的核心理论是动态顺应,它认为,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各个方面都是不断变化的。首先,随着时代的改变,词汇和句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语言的使用者通过语言这个工具来实现其语用目的。因此,语言受到时间、地点、使用者、使用目的等的影响。维索尔伦认为,语言使用中最重要的是要研究意义产生的动态过程,因为语言中包含着说话人要表达的信息。
翻译时,译者应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译入语的语言风格、语法特点、文化习俗等,给出译入语读者最能接受的译文。由于历史、地理等复杂原因,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可能相差很多。以西语和汉语为例,前者的文化以海洋为中心,后者则有着浓厚的土地情结。因此,如何平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在长句翻译中也是需要译者多思考的问题。
Al principio escuchó con atención las disculpas que Lorenzo Daza seguía dándole en nombre de su hija, a quien definió como una ni?a inteligente y seria, digna de un príncipe de aquí o de cualquier parte, y cuyo único defecto, según dijo, era su carácter de mula. 一开始,他认真听着洛伦索·达萨以女儿的名义向他道歉。在他眼里,他的女儿聪明又大方,配得上世界上任何一个王子。但她有一个缺点,就是她的驴脾气。
首先,这是一个并列复合句,我们可以按照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采用顺序法来翻译。其次,对于第一句话中的定语从句,由于限定的内容较长,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因此不适合放在名词的前面,所以译者可以顺应汉语句子多短小的特点,分别译为两句话。对于第二句话中的关系从句,要对其中的文化因素进行思考。
Mula意为骡子,西语中用骡子来描述脾气倔强的人。而汉语中则用“驴脾气”来形容不听劝、执拗的性格。在遇到文化差异或者文化冲突时,应该动态地顺应译入语的文化特点,给出更加原汁原味的译文,而不是具有异域风情的文字。换句话说,相比于异化,归化的翻译策略更加动态地适用于此种情况。或者也可以采用归化加解释的翻译策略,即她的缺点就是她驴一样的犟脾气。这样更加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接受度也更高。
再比如绿色食品,这里的绿色不是指本意,而是指健康的意思,因此应该动态地译为comida sana而不是comida verde。
4.意识突显性
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不论口语还是书面语,都携带着某些信息。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则需要意识突显性来完成。根据顺应论,语言是一个贯穿着动态性和意识突显性的,不断选择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使用语言的前中后三个时期,说话人都要做出相应的选择来实现使用语言的目的。
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也在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即在翻译前思考翻译技巧、语言的把握等,翻译时选择相应的词语、句型、风格等,翻译后对译文进行二次思考、力求达到相应的语用目的。
比如:Más bien morir a pie que vivir de rodillas.可以译为“士可杀不可辱”、“宁死不屈”或者“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这些反应了译者对于不同时代背景的意识突显性。这样翻译出来的文字才能够顺应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顺应论对于长句的翻译有一定的启示。在翻译时,译者应有全局观,从整体着手,再深入到细节。切勿纠结于某个词,而忽略了句子结构、语法甚至是风格问题。
另一方面,汉西的长句翻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也是难以掌握。由于长句的语法结构通常较复杂,为了防止错误的出现,学生们一般都选择译成简单句而非长句。这样一来,虽然保证了相对的正确率,语言的表达却毫无地道可言。也限制了写作能力。对于汉西的长句翻译,我们建議分以下几个步骤:
(1)根据语法、逻辑等,分析句子结构
分析并理解句子语法结构是翻译的基础,很多同学之所以不能给出正确的译文,是因为句子结构混乱,不能区分出最基本的主谓宾和主从句。我们建议学生从简单句入手,先理解最基础的主谓宾和主系表句型,再在此基础上对每种成分进行扩写练习。扩写包括形容词、从句、独立结构、副动词等。这样,可以同时提升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2)动态顺应语境、句型等
在保证译文基本意思正确的基础上,我们则要追求更高层次的顺应,即在翻译时考虑时代大背景和语言小背景,力求句型上的对应等,做到各个层次的动态顺应。比如,时代大背景要求译者选择符合年代特征的语言:如果是古代,则最好译为古文;如果是现代,则应翻为现代语言。语言小背景则要求译者根据语言场景、对话双方等选择恰当的译文:如果是正式场合,则要使用严谨的语言;如果是口语,可以使用随意一些的语言;如果是网络上交流,则要翻为网络流行语。同理,译文也要随着说话双方的身份做动态的改变。另一方面,对于句型上,我们也要尽可能的做到形式对应:如果是诗歌翻译,译文也是首选诗歌的形式;如果原文押韵,译文也要力求押韵;如果原文为从句,翻译时也首选从句。当然,如果形式上的对应不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要动态地进行选择,对原句进行拆分和重组,采取顺译、倒译、拆译等手法重新组合。
(3)使用某些西语中特有的语法结构使句子的表达更地道
汉译西时,很多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汉语中,翻译出来的句子较生硬。意思上虽然对等,但表达方式上总有些欠缺。因此,我们建议使用西语中特有的语法结构来塑造译文。最有代表性的为副动词和过去分词,可以表示时间、方式、条件、目的、让步、伴随等。例如:
天津市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探索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通过结构和逻辑分析,我们发现从句表目的,那么除了可以用表示目的的前置词para,还可以考虑更地道的副动词,可以译为:
Tianjin se esfuerza por construir una sociedad ahorradora de recursos y amigable con el medio ambiente, explorando un camino de desarrollo sostenible con baja inversión, alto rendimiento, bajo consumo y poca emisión.
通过分析汉西翻译和西汉翻译,我们看出,顺应论在各个不同的层次都可以对翻译长句起到指导作用。译者在翻译时,可以动态地选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以达到最契合的译文。
参考文献:
[1]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6.
[2] Jef Verschueren, Para Entender la Pragmática[M]. Madrid: Gredos, 2002.
[3] Savory, Theodore. The Art of Translation[M],. London: Cape, 1957, 53.
[4]赵士钰. 新编汉西翻译教程[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5]朱凯. 西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刘广璐(1990-),女,汉族,山东,教师/助教,硕士研究生,浙江外国语学院,翻译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语用顺应论 长句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103-02
一、西语长句特点
西班牙语属于拉丁语系罗曼语族,同许多西方语言一样,具有逻辑关系强、句法结构复杂、语序自由等特点。西语的长句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主从复合句,二是并列复合句。由于西语属于线性语言,句子长度一般较长,结构较复杂。因此分析句子结构,分清主次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比之下,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句子多短小。翻译时,译者应根据两种语言的特点选取最恰当的译文。切勿只追求形式上的对应,而忽略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习惯。
二、顺应论和翻译的关系
耶夫·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语言现象,即认知、社会和文化。维索尔伦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主要可以从语境相关成分、结构成分、动态顺应、意识突显性来对语言进行分析。
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的媒介,是一个在双语间不断做出选择,从而顺应译入语文化社会背景和语言结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贯穿着顺应的动态性和意识突显性。西奥多·萨沃里认为,翻译是选择的艺术。译者的任务在于打破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屏障[1]。
翻译教学中,长句的翻译一直是难点,如何对长句进行处理也是一直以来的教学重点。根据顺应论,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传达作者和原文的信息,还要模仿原文风格。因此,本文试图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长句翻译的技巧和策略,希望可以给翻译教学提供一个新思路。
1.顺应语境相关成分
语境可以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其中主要包括物理世界、社交世界、精神世界、篇内衔接等组成部分。长句的翻译中,以上因素皆是译者需要反复考量的。例如:No había tenido que llevar la cuenta del olvido haciendo una raya diaria en los muros de un calabozo, porque no había pasado un día sin que ocurriera algo que lo hiciera acordarse de ella. 没有必要每天在地下室的墙上划线来数日子,因为每天都会发生些事情让他想起她。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表因果的复合句,翻译时应顺应篇内衔接,采用顺序翻译法,将主句放在句首,以突出信息重心。其次,calabozo本意为牢房,这里用牢房来比喻男主人公每天待的地下室,因为得不到女主人公爱的回应,他仿佛是一个爱的囚徒。所以在翻译时,应该顺应交际语境中的物理世界,将calabozo译作地下室而非牢房。
2.顺应结构成分
按照顺应论对于结构成分的划分,可以将句子分为词、句、超句结构等组成部分。超句结构指超越句子层面的前后文呼应。
西语和汉语对于相同成分的处理不尽相同,比如在西语中,状语位置可前可后;汉语中,状语位置则一般靠前。
FLORENTINO ARIZA, en cambio, no había dejado de pensar en ella un solo instante después de que Fermina Daza lo rechazó sin apelación después de unos amores largos y contrariados, y habían transcurrido desde entonces cincuenta y un a?os, nueve meses y cuatro días.
在经历了两人艰难的恋情之后,费尔明娜·达萨坚决地拒绝了他。而弗罗伦蒂诺·阿里萨则没有一刻不在思念着她。从那时起,已经过去了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
状语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表示条件、地点、时间、景况等。根据汉语的语法要求及表达习惯,状语位置通常靠前。因此,按照顺应论中顺应结构成分的观点,在译成中文时,我们应该把时间状语从句放在句首,将主句位置置后。
3.动态顺应
順应论的核心理论是动态顺应,它认为,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各个方面都是不断变化的。首先,随着时代的改变,词汇和句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语言的使用者通过语言这个工具来实现其语用目的。因此,语言受到时间、地点、使用者、使用目的等的影响。维索尔伦认为,语言使用中最重要的是要研究意义产生的动态过程,因为语言中包含着说话人要表达的信息。
翻译时,译者应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译入语的语言风格、语法特点、文化习俗等,给出译入语读者最能接受的译文。由于历史、地理等复杂原因,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可能相差很多。以西语和汉语为例,前者的文化以海洋为中心,后者则有着浓厚的土地情结。因此,如何平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在长句翻译中也是需要译者多思考的问题。
Al principio escuchó con atención las disculpas que Lorenzo Daza seguía dándole en nombre de su hija, a quien definió como una ni?a inteligente y seria, digna de un príncipe de aquí o de cualquier parte, y cuyo único defecto, según dijo, era su carácter de mula. 一开始,他认真听着洛伦索·达萨以女儿的名义向他道歉。在他眼里,他的女儿聪明又大方,配得上世界上任何一个王子。但她有一个缺点,就是她的驴脾气。
首先,这是一个并列复合句,我们可以按照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采用顺序法来翻译。其次,对于第一句话中的定语从句,由于限定的内容较长,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因此不适合放在名词的前面,所以译者可以顺应汉语句子多短小的特点,分别译为两句话。对于第二句话中的关系从句,要对其中的文化因素进行思考。
Mula意为骡子,西语中用骡子来描述脾气倔强的人。而汉语中则用“驴脾气”来形容不听劝、执拗的性格。在遇到文化差异或者文化冲突时,应该动态地顺应译入语的文化特点,给出更加原汁原味的译文,而不是具有异域风情的文字。换句话说,相比于异化,归化的翻译策略更加动态地适用于此种情况。或者也可以采用归化加解释的翻译策略,即她的缺点就是她驴一样的犟脾气。这样更加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接受度也更高。
再比如绿色食品,这里的绿色不是指本意,而是指健康的意思,因此应该动态地译为comida sana而不是comida verde。
4.意识突显性
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不论口语还是书面语,都携带着某些信息。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则需要意识突显性来完成。根据顺应论,语言是一个贯穿着动态性和意识突显性的,不断选择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使用语言的前中后三个时期,说话人都要做出相应的选择来实现使用语言的目的。
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也在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即在翻译前思考翻译技巧、语言的把握等,翻译时选择相应的词语、句型、风格等,翻译后对译文进行二次思考、力求达到相应的语用目的。
比如:Más bien morir a pie que vivir de rodillas.可以译为“士可杀不可辱”、“宁死不屈”或者“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这些反应了译者对于不同时代背景的意识突显性。这样翻译出来的文字才能够顺应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顺应论对于长句的翻译有一定的启示。在翻译时,译者应有全局观,从整体着手,再深入到细节。切勿纠结于某个词,而忽略了句子结构、语法甚至是风格问题。
另一方面,汉西的长句翻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也是难以掌握。由于长句的语法结构通常较复杂,为了防止错误的出现,学生们一般都选择译成简单句而非长句。这样一来,虽然保证了相对的正确率,语言的表达却毫无地道可言。也限制了写作能力。对于汉西的长句翻译,我们建議分以下几个步骤:
(1)根据语法、逻辑等,分析句子结构
分析并理解句子语法结构是翻译的基础,很多同学之所以不能给出正确的译文,是因为句子结构混乱,不能区分出最基本的主谓宾和主从句。我们建议学生从简单句入手,先理解最基础的主谓宾和主系表句型,再在此基础上对每种成分进行扩写练习。扩写包括形容词、从句、独立结构、副动词等。这样,可以同时提升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2)动态顺应语境、句型等
在保证译文基本意思正确的基础上,我们则要追求更高层次的顺应,即在翻译时考虑时代大背景和语言小背景,力求句型上的对应等,做到各个层次的动态顺应。比如,时代大背景要求译者选择符合年代特征的语言:如果是古代,则最好译为古文;如果是现代,则应翻为现代语言。语言小背景则要求译者根据语言场景、对话双方等选择恰当的译文:如果是正式场合,则要使用严谨的语言;如果是口语,可以使用随意一些的语言;如果是网络上交流,则要翻为网络流行语。同理,译文也要随着说话双方的身份做动态的改变。另一方面,对于句型上,我们也要尽可能的做到形式对应:如果是诗歌翻译,译文也是首选诗歌的形式;如果原文押韵,译文也要力求押韵;如果原文为从句,翻译时也首选从句。当然,如果形式上的对应不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要动态地进行选择,对原句进行拆分和重组,采取顺译、倒译、拆译等手法重新组合。
(3)使用某些西语中特有的语法结构使句子的表达更地道
汉译西时,很多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汉语中,翻译出来的句子较生硬。意思上虽然对等,但表达方式上总有些欠缺。因此,我们建议使用西语中特有的语法结构来塑造译文。最有代表性的为副动词和过去分词,可以表示时间、方式、条件、目的、让步、伴随等。例如:
天津市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探索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通过结构和逻辑分析,我们发现从句表目的,那么除了可以用表示目的的前置词para,还可以考虑更地道的副动词,可以译为:
Tianjin se esfuerza por construir una sociedad ahorradora de recursos y amigable con el medio ambiente, explorando un camino de desarrollo sostenible con baja inversión, alto rendimiento, bajo consumo y poca emisión.
通过分析汉西翻译和西汉翻译,我们看出,顺应论在各个不同的层次都可以对翻译长句起到指导作用。译者在翻译时,可以动态地选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以达到最契合的译文。
参考文献:
[1]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6.
[2] Jef Verschueren, Para Entender la Pragmática[M]. Madrid: Gredos, 2002.
[3] Savory, Theodore. The Art of Translation[M],. London: Cape, 1957, 53.
[4]赵士钰. 新编汉西翻译教程[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5]朱凯. 西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刘广璐(1990-),女,汉族,山东,教师/助教,硕士研究生,浙江外国语学院,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