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落实科学发展观,帮助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构建农村特别是革命老区农村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
一、科学发展观是构建井冈老区农村和谐社会的法宝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具体要求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目标与要求也是一致的。
(一)始终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加快老区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会经济的落后状况,解决好农村小康问题,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
(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农村经济要迅速发展,农民要尽快富裕起来。
(三)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经济、民主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同时还要坚持“五统筹”,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指导好农村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积极谋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得到真实有效的增加。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要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少数农村地区基层组织乏力,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农村基层组织难以挑选能人担纲,缺少有能力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村民自治组织。有少数农民经济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积压的问题难于解决,而且有些基层干部失信于农民,造成干群矛盾日趋激化、关系紧张,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脆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有:1、自然环境恶劣。老区大部分乡镇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返贫现象严重,贫困状况仍然堪忧。2、基础设施落后。老区多在偏远山区,受自然条件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是平原地区的数倍,而老区地方财力又极为困难,无法安排资金改造,3、农民林业收入下降,出现返贫。4、连年的自然灾害严重阻碍了老区经济发展,造成贫困人口有增无减。5、农业产业化还须进一步强化。老区农业开发建设资金长期不足,一批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项目得不到及时开发建设,难以形成规模和产业,不能充分发挥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6、近年来,中央大力扶持农业,提高粮食价格,但农业生产资料也相应地大大涨价,种粮的效益仍然偏低,农民得益不多。
(三)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多。我国正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不可避免也会给农民造成很大影响。农村封建迷信根深蒂固、同时农村有少数基层干部工作方式方法比较简单,作风粗暴,得不到农民的拥护,严重影响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
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动力,克服“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和“经济指标硬,社会指标软”片面的错误的观念,艰苦奋斗,确保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奠定物质与精神基础。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的举措
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既要有雄厚的物质财富作基础,又要有可靠的政治作保障,还要有先进的文化作支撑,就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奠定物质财富基础。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必然会打击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影响农民奔小康,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对和谐社会构成威协。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有雄厚的物质财富基础保障,这就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切实发展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催生农业新科技新品种,普及应用良种良法;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旅游生态农业,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有关扶持农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和坑农害农行为;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在农田水利、农业用水用电、农民子女教育、农村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切实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要充分抓住“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机遇,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发展生产,保障农产品销售,增加收入。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展就业领域,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多渠道增加经济收入。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实施整村推进计划,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移民工程。以实施移民扶贫工程为切入点,为贫困群众改善创业条件、提高创业能力。积极开展社会扶贫工作。切实做好党政机关挂点帮扶的服务协调及党员干部与贫困户“l+1”结对帮扶工作。形成社会扶贫开发整体合力,有力地推动扶贫开发工作顺利进行。
(二)以解决农村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为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当前老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不足,也引发出许多难于解决的问题。以解决农村突出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是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便捷之路,增强民主意识。进一步扩大农民自治,健全和规范各种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议事,政务村务公开,切实转变农村干部的工作作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为农民群众谋利益,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为此,要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并对重点乡村的干部进行办班培训,着力提高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有利的组织保证。
(三)以农村“五改”和解决“五难”为切入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先进文化支撑。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要认真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发展先进文化,以先进文化作精神思想支撑,指导农村改变落后面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是建设生态家园。以推广沼气为重点,进行改水、改厕、改灶、改路、改房等“五改”,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通过沼气将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紧密联系在一起,建成集种植业、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促进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二是解决突出困难。以解决农村饮水难、行路难、看病难、读书难、住房难等“五难”为切入点,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突出困难,做好做实,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增加农村和谐因素。三是提高思想素质。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广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热爱国家、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繁荣和发展农村健康向上的先进群众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打好思想基础,调动生产生活的积极性。
一、科学发展观是构建井冈老区农村和谐社会的法宝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具体要求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目标与要求也是一致的。
(一)始终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加快老区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会经济的落后状况,解决好农村小康问题,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
(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农村经济要迅速发展,农民要尽快富裕起来。
(三)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经济、民主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同时还要坚持“五统筹”,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指导好农村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积极谋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得到真实有效的增加。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要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少数农村地区基层组织乏力,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农村基层组织难以挑选能人担纲,缺少有能力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村民自治组织。有少数农民经济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积压的问题难于解决,而且有些基层干部失信于农民,造成干群矛盾日趋激化、关系紧张,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脆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有:1、自然环境恶劣。老区大部分乡镇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返贫现象严重,贫困状况仍然堪忧。2、基础设施落后。老区多在偏远山区,受自然条件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是平原地区的数倍,而老区地方财力又极为困难,无法安排资金改造,3、农民林业收入下降,出现返贫。4、连年的自然灾害严重阻碍了老区经济发展,造成贫困人口有增无减。5、农业产业化还须进一步强化。老区农业开发建设资金长期不足,一批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项目得不到及时开发建设,难以形成规模和产业,不能充分发挥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6、近年来,中央大力扶持农业,提高粮食价格,但农业生产资料也相应地大大涨价,种粮的效益仍然偏低,农民得益不多。
(三)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多。我国正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不可避免也会给农民造成很大影响。农村封建迷信根深蒂固、同时农村有少数基层干部工作方式方法比较简单,作风粗暴,得不到农民的拥护,严重影响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
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动力,克服“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和“经济指标硬,社会指标软”片面的错误的观念,艰苦奋斗,确保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奠定物质与精神基础。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的举措
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既要有雄厚的物质财富作基础,又要有可靠的政治作保障,还要有先进的文化作支撑,就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奠定物质财富基础。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必然会打击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影响农民奔小康,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对和谐社会构成威协。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有雄厚的物质财富基础保障,这就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切实发展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催生农业新科技新品种,普及应用良种良法;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旅游生态农业,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有关扶持农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和坑农害农行为;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在农田水利、农业用水用电、农民子女教育、农村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切实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要充分抓住“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机遇,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发展生产,保障农产品销售,增加收入。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展就业领域,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多渠道增加经济收入。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实施整村推进计划,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移民工程。以实施移民扶贫工程为切入点,为贫困群众改善创业条件、提高创业能力。积极开展社会扶贫工作。切实做好党政机关挂点帮扶的服务协调及党员干部与贫困户“l+1”结对帮扶工作。形成社会扶贫开发整体合力,有力地推动扶贫开发工作顺利进行。
(二)以解决农村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为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当前老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不足,也引发出许多难于解决的问题。以解决农村突出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是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便捷之路,增强民主意识。进一步扩大农民自治,健全和规范各种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议事,政务村务公开,切实转变农村干部的工作作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为农民群众谋利益,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为此,要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并对重点乡村的干部进行办班培训,着力提高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有利的组织保证。
(三)以农村“五改”和解决“五难”为切入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先进文化支撑。构建老区农村和谐社会要认真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发展先进文化,以先进文化作精神思想支撑,指导农村改变落后面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是建设生态家园。以推广沼气为重点,进行改水、改厕、改灶、改路、改房等“五改”,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通过沼气将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紧密联系在一起,建成集种植业、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促进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二是解决突出困难。以解决农村饮水难、行路难、看病难、读书难、住房难等“五难”为切入点,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突出困难,做好做实,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增加农村和谐因素。三是提高思想素质。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广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热爱国家、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繁荣和发展农村健康向上的先进群众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打好思想基础,调动生产生活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