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ssfull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认知目标的实现,片面强调语文的技能、技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本身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忽视了语文课程传承民族文化、文明的功能。这有悖于新课改的三维教学观。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 非智力培养
  语文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认知目标的实现,片面强调语文的技能、技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本身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忽视了语文课程传承民族文化、文明的功能。这有悖于新课改的三维教学观。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浅谈如下自己的观点:
  一、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
  从广义上说,凡智力因素(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统称为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人智力因素而言的。从狭义上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情感、意志、动机、个性等,作为教师首先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具有高度的学习热情,就会如饥似渴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意志在掌握知识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如果学生能有坚强的意志力,就会有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个性在学习中的作用更为突出,个性首先表现在性格上,性格是个体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它能以较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在学习中发挥着深刻的影响。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要成功地进行语文教学,自然离不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产生要学好语文的自我要求,这就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
  二、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的方法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上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重要的是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教师的“激趣”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激发“知趣”
  青年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在课堂上,如果能在完成主要任务的同时,加大知识信息量,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拓宽知识视野,则能激发兴趣,受到欢迎。
  2)、调动“情趣”
  心理学表明,青年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的大海,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强烈的情感共鳴,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情景交融、情理兼备的好作品,要充分利用它去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情趣”。
  3)、发掘“理趣”
  一般来说,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已相当发达,他们非常乐意探讨事物的真相,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数理化知识那样枯燥抽象,有些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语文教学要适时引导学生寻求规律,探求真理,这不仅不会泯灭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反还会大大激发其兴趣。
  4)、运用“语趣”
  教师语言的趣味性,能造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这是不言而喻的,它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更直接,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遇到教学中平实说明,抽象分析的内容,学生情趣不佳时,教师必须调节语言,使学生学习劲头保持最佳状态。
  2、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锻炼学生的意志
  所谓培养意志,也就是激励学生养成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培养自制力,学会积累知识。有了自制力才能排除干扰,克服困难,专心致志,刻苦学习,自觉完成学习任务。自制力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学生本身已有的学习动机、需要等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则可来源于榜样的力量。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搜集一些伟人们成功的经验以及名言警句,时时激励鞭策学生,培养学生自制力的品质。荀子所赞扬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持之以恒的学习方法,屈原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的高尚品德……无不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好素材。还有鲁迅、巴尔扎克、契可夫、莫泊桑等无不成为我们语文教师激励学生塑造自制力品质的好榜样。其次,培养意志,不仅要使学生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还要使学生学会知识的积累。语文学科较其他学科而言更要注重知识的积累,从字词语句到各类写作素材、写作经验,无不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荀子曰“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就是这个道理。
  3、改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具有指向(指明教学方向)、检测(衡量教学效果)、诊断(发现存在的问题)、活化(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等功能。但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评价体系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沦为行政部门考核教学效果的唯一手段。在这种评价体系下,课文被切割成一个个零碎的知识点,学生们用学习英语的方式来学习语文,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民族性,侧重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素养的培养。教师以分数来评价学生,领导以分数来评价教师,因而,分数的作用被无限放大,大家只看重结果,而忽视了语文学习过程。真正的评价应适应学科特点,有利于教学中师生更好的发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的转向必然引起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方式、方向的转变,有利于广大师生真正认清语文学科的特点及学习语文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动机,重新燃起对语文的兴趣。
其他文献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所取得的成绩引入注目.据《中国高速》的统计资料,截至201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7.4万公里,通车里程稳居世界第二.
冬日,午后  奶奶坐在院中的藤椅上  我蜷在她的腿上晒太阳  奶奶抚摸着我柔软的皮毛  一遍一遍地唤  小猫  小猫  我撒娇地动一动  轻轻蹭着她温暖的手掌  亲昵地回应她  奶奶说着每天如出一辙的话:  兒子在城里开公司  女儿也嫁去了邻市  他们工作一定很忙  这么多年都不联系  这么多年都没回来  一定是忙呦  老头子也真是的  天堂就那么美好吗  你撇下我就这么急着走了  都不愿多陪陪我
期刊
一、企业集团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企业集团拥有更多的管理层次和更结构化的工作活动,通常会采用分权化的形式,以适应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与之相适应,企业的会计核算通常
期刊
摘 要:二十一世纪,信息素质已经成为人才的基本素质,因此我国对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以后,信息技术课程被纳入教学范围内,要求小学生掌握基础计算机操作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中,培养其信息素养。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策略  当前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已
摘要:数学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是了解数学教学质量和了解学生是否达到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的探索。有效的数学作业评价,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是学生真“活”起来,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主题
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面临形势十分严峻,不少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保定市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分析了大学生自主
本文从职业学校体育项目设置的实际出发,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探索,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希望能为职业学校的体育项目设置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Based on
编者按:在企业文化现状中,嘉宾各列举一种自己认为最突出的消极现象并略加分析rn舒旭辉rn服务理念转变难rn由于岗位的原因,我更关注服务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