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更高效、便捷的管理工具,本文从途径和措施两方面出发,对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做总结性分析,以供相关工程管理活动借鉴参考,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典型数据库;BIM技术
国内建筑行业发展形势看好,预计在2023年,我国建筑行业总产值将突破33万亿元。相较于行业发展,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方式创新上滞后性明显,目前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信息技术普及程度不够等问题,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实践有机融合,成为行业及相关企业关注的重点。
1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途径
1.1 在方案设计中应用信息技术
方案设计阶段应用的信息技术主要为BIM技术,具体来讲包括虚拟施工、碰撞检查、工程算量等。通过信息技术在设计阶段的融入,实现设计过程全程可视,除辅助设计方案优化,还可供业主方查看,以便及时找出方案漏洞进行改进。例如在建筑性能指标分析过程中,设计人员可应用信息技术,对建筑运行能耗情况、安全通道规划、通风系统进行模拟,以分析其各项指标是否达到建筑功能及节能环保要求。再如深化设计阶段,可通过BIM技术对建筑内管线系统敷设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信息化系统可自动定位管线碰撞点,并给出优化意见,设计人员结合提示信息,可提前消除碰撞节点,避免在施工过程出現方案变更风险[1]。如在建筑结构标高检测中,事先设定理论高度,若检测过程中发现目标区域内出现红色标记,则证明当前设计高度未达到理论要求,需进行优化调整。信息技术在方案设计阶段的有效应用极大简化了建筑工程设计难度,依照科学的设计方案,工程建设过程的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工作也将顺利开展。
1.2 在质量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
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常与安全管理联合开展。将信息技术与目标工程施工质量指标要求相结合,开展过程控制工作,如施工阶段划分、完工部门质量检验、具体施工方案优化等,可有效规避施工质量及安全风险。施工管理人员可借助信息化系统,搭建施工三维立体模型,以此对整个施工过程做实时监控。例如,全面采集施工现场信息,使施工管理人员、工程监理等及时了解工程施工进度、现场作业情况,以此为基础进行施工现场组织规划。此外,在现场质量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漏洞,可将相关数据上传至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模型查询,确定质量缺陷的具体位置及发生原因,并自动给出改进方案,指导现场质量缺陷处理工作顺利开展。
在安全管理方面,BIM等信息化技术主要通过模拟具体施工作业流程,对当前施工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避免人员直接进行操作而引发安全问题。例如在高层建筑脚手架搭设过程,可优先使用BIM系统模拟脚手架搭接过程,找到最合理的搭设步骤及方式,在系统方案的指导下开展现场搭建作业。
1.3 在进度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多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即编制阶段性的进度计划,将进度管理目标划分为多个小目标,以提高进度管理的可控性和灵活性。此时利用信息技术,可帮助编制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施工阶段划分的合理性,确保每一阶段的施工任务、时间安排、资源配置等相互协调,并找出可能影响阶段性目标实现的因素,提前制定防控方案。在由信息技术搭建起的施工进度管理网络中,每个节点的施工任务被交给相应的施工单元,因网络结构的存在,各施工单元之间可开展顺畅的信息交流活动,及时传递施工进度信息,以便在突发进度管理风险后,其他施工单元可迅速做出反应,对风险后果进行弥补。
进度计划的顺利完成需得到施工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的有机配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施工进度的网络化、精细化管理,可使管理人员明确每一阶段的施工资源需求,进而对现场人员、设备调配方案进行优化,同时根据进度计划制定建筑材料采购计划。以进度管理为基础的材料采购计划也将更加灵活,能够与市场价格变动相适应,帮助企业降低材料采购及现场存储成本。
2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2.1 加强软件创新
基于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以信息化管理软件为基础,因此管理软件本身的功能配置则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其能否在管理实践中发挥足够的作用。目前市面上已有包括BIM在内的多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软件,相关企业在购买成品软件或选择单独开发时,应重点关注如下问题:第一,软件设置应与施工工艺、技术特点相适应,将三维可视化模拟、工程预测、自动控制等信息技术相集成,以提高管理软件本身的功能全面性。第二,基于工程管理理念及现代建筑工程特点,在进行管理软件创新的同时,加强网络资源开发。例如,引入大数据技术,广泛采集与建筑工程管理有关的数据信息,以形成专门服务于工程管理的数据资源体系,并对数据分析、自动统计、高效检索等功能做优化设计,提高管理软件的操作体验,使其更充分的融入到常规建筑工程管理当中[2]。第三,注意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不是完全取代之前的管理方式,而是要将信息技术与以往的优秀管理经验相结合,以更高效、便捷的开展工程管理工作。
2.2 完善信息标准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是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性资源,为采集更多有效的工程管理信息,提高信息资源转化程度,有必要搭建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标准。例如,规范工程管理信息的分类标准,要求结合工程管理需求,明确信息分类的目标和标准,并加强信息共享,实现工程管理信息资源在区域甚至行业内的优化配置。建筑工程管理信息高度共享需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及建筑企业的有机配合才能实现,其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此外,还需对现有规范、标准做进一步细化,如细分和统一材料、计算单位、价格标准等,并将有关信息作为标准数据录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当中,供工程管理活动的开展参考借鉴。
2.3 典型数据库建设
典型数据库指对以往典型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统一编码,将与工程有关的数据资料、模型、管理方案、风险控制方案等规划为统一格式录入到数据库当中,使其成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专家库,可指导后续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以合作方式,多渠道收集典型工程管理信息资料,通过信息共享,搭建内容完善、标准统一的建筑共工程管理专家库,积极开展数据备份、更新及权限管理工作,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总体水平。
3 结语
现代建筑工程逐渐向规模化、复杂化发展,工程管理的对象更多、风险性更高,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方案设计、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环节,并做好软件创新、信息管理标准制定、典型数据库搭建等工作,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升级。
参考文献:
[1]郭啸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0(03):140.
[2]高超峰.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1):135-136.
作者简介:姓名:许太宗(1969.09.17--);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四川省绵阳市人;学历:本科,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现有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典型数据库;BIM技术
国内建筑行业发展形势看好,预计在2023年,我国建筑行业总产值将突破33万亿元。相较于行业发展,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方式创新上滞后性明显,目前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信息技术普及程度不够等问题,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实践有机融合,成为行业及相关企业关注的重点。
1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途径
1.1 在方案设计中应用信息技术
方案设计阶段应用的信息技术主要为BIM技术,具体来讲包括虚拟施工、碰撞检查、工程算量等。通过信息技术在设计阶段的融入,实现设计过程全程可视,除辅助设计方案优化,还可供业主方查看,以便及时找出方案漏洞进行改进。例如在建筑性能指标分析过程中,设计人员可应用信息技术,对建筑运行能耗情况、安全通道规划、通风系统进行模拟,以分析其各项指标是否达到建筑功能及节能环保要求。再如深化设计阶段,可通过BIM技术对建筑内管线系统敷设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信息化系统可自动定位管线碰撞点,并给出优化意见,设计人员结合提示信息,可提前消除碰撞节点,避免在施工过程出現方案变更风险[1]。如在建筑结构标高检测中,事先设定理论高度,若检测过程中发现目标区域内出现红色标记,则证明当前设计高度未达到理论要求,需进行优化调整。信息技术在方案设计阶段的有效应用极大简化了建筑工程设计难度,依照科学的设计方案,工程建设过程的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工作也将顺利开展。
1.2 在质量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
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常与安全管理联合开展。将信息技术与目标工程施工质量指标要求相结合,开展过程控制工作,如施工阶段划分、完工部门质量检验、具体施工方案优化等,可有效规避施工质量及安全风险。施工管理人员可借助信息化系统,搭建施工三维立体模型,以此对整个施工过程做实时监控。例如,全面采集施工现场信息,使施工管理人员、工程监理等及时了解工程施工进度、现场作业情况,以此为基础进行施工现场组织规划。此外,在现场质量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漏洞,可将相关数据上传至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模型查询,确定质量缺陷的具体位置及发生原因,并自动给出改进方案,指导现场质量缺陷处理工作顺利开展。
在安全管理方面,BIM等信息化技术主要通过模拟具体施工作业流程,对当前施工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避免人员直接进行操作而引发安全问题。例如在高层建筑脚手架搭设过程,可优先使用BIM系统模拟脚手架搭接过程,找到最合理的搭设步骤及方式,在系统方案的指导下开展现场搭建作业。
1.3 在进度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多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即编制阶段性的进度计划,将进度管理目标划分为多个小目标,以提高进度管理的可控性和灵活性。此时利用信息技术,可帮助编制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施工阶段划分的合理性,确保每一阶段的施工任务、时间安排、资源配置等相互协调,并找出可能影响阶段性目标实现的因素,提前制定防控方案。在由信息技术搭建起的施工进度管理网络中,每个节点的施工任务被交给相应的施工单元,因网络结构的存在,各施工单元之间可开展顺畅的信息交流活动,及时传递施工进度信息,以便在突发进度管理风险后,其他施工单元可迅速做出反应,对风险后果进行弥补。
进度计划的顺利完成需得到施工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的有机配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施工进度的网络化、精细化管理,可使管理人员明确每一阶段的施工资源需求,进而对现场人员、设备调配方案进行优化,同时根据进度计划制定建筑材料采购计划。以进度管理为基础的材料采购计划也将更加灵活,能够与市场价格变动相适应,帮助企业降低材料采购及现场存储成本。
2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2.1 加强软件创新
基于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以信息化管理软件为基础,因此管理软件本身的功能配置则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其能否在管理实践中发挥足够的作用。目前市面上已有包括BIM在内的多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软件,相关企业在购买成品软件或选择单独开发时,应重点关注如下问题:第一,软件设置应与施工工艺、技术特点相适应,将三维可视化模拟、工程预测、自动控制等信息技术相集成,以提高管理软件本身的功能全面性。第二,基于工程管理理念及现代建筑工程特点,在进行管理软件创新的同时,加强网络资源开发。例如,引入大数据技术,广泛采集与建筑工程管理有关的数据信息,以形成专门服务于工程管理的数据资源体系,并对数据分析、自动统计、高效检索等功能做优化设计,提高管理软件的操作体验,使其更充分的融入到常规建筑工程管理当中[2]。第三,注意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不是完全取代之前的管理方式,而是要将信息技术与以往的优秀管理经验相结合,以更高效、便捷的开展工程管理工作。
2.2 完善信息标准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是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性资源,为采集更多有效的工程管理信息,提高信息资源转化程度,有必要搭建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标准。例如,规范工程管理信息的分类标准,要求结合工程管理需求,明确信息分类的目标和标准,并加强信息共享,实现工程管理信息资源在区域甚至行业内的优化配置。建筑工程管理信息高度共享需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及建筑企业的有机配合才能实现,其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此外,还需对现有规范、标准做进一步细化,如细分和统一材料、计算单位、价格标准等,并将有关信息作为标准数据录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当中,供工程管理活动的开展参考借鉴。
2.3 典型数据库建设
典型数据库指对以往典型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统一编码,将与工程有关的数据资料、模型、管理方案、风险控制方案等规划为统一格式录入到数据库当中,使其成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专家库,可指导后续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以合作方式,多渠道收集典型工程管理信息资料,通过信息共享,搭建内容完善、标准统一的建筑共工程管理专家库,积极开展数据备份、更新及权限管理工作,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总体水平。
3 结语
现代建筑工程逐渐向规模化、复杂化发展,工程管理的对象更多、风险性更高,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方案设计、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环节,并做好软件创新、信息管理标准制定、典型数据库搭建等工作,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升级。
参考文献:
[1]郭啸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0(03):140.
[2]高超峰.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1):135-136.
作者简介:姓名:许太宗(1969.09.17--);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四川省绵阳市人;学历:本科,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现有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