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整越快的行业和企业,企稳复苏的可能性就越大
《财经》首席经济学家 沈明高 特约研究员 徐忠 张雪春
危机时期企业的自救与他救
在经济快速下滑的背后,中国企业正面临着数年高成长之后的严酷调整。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对外需的依赖程度攀升至历史新高的时候,外需的突然放慢对企业的冲击无先例可循。正是这样的不确定性,严重打击了企业家的信心,信心低迷又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深幅调整。
企业作为经济的微观主体,其基本面变化将决定中国经济反弹的时间和质量。了解企业如何在全球危机的大环境中及时调整以适应环境和政策的变化,企业调整的方向如何,又面临什么样的制约因素,对于判断近期乃至更长时间里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至关重要。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应该积极自救还是等待他救?
鉴于此,我们于2008年12月初在全国抽样调查了459家企业,分别来自沿海地区的广东(80家)、山东(75家)、江苏(97家),以及中部地区的湖南(141家)和湖北(66家)五省。
这些企业涵盖了纺织、轻工、电子、建材和钢铁、机械等主要行业。
被调查企业2007年就业人数平均为1700人,最小和最大10%企业的平均就业人数分别为35人和3154人;2007年销售收入平均为10.3亿元,最小和最大10%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分别为1380万元和20.5亿元。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规模差异也很明显,被调查的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国外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2007年的平均就业人数分别为3219人、2092人、2115人和1013人,平均销售收入为21.3亿元、15.7亿元、9亿元和5.1亿元。
深度危机之下企业的表现
去年下半年以来,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进入了衰退,已经影响到了中国企业的基本面,一些企业主动调整的迹象明显。
图1显示,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77.3%)听说过本行业出现销售下降;由于需求下降,听说过存货增加的企业占37.9%,而听说过企业裁员和倒闭的分别占32.9%和22.4%。该图描述了危机传递的大致过程,从销售缩水,到库存增加,再到裁员和倒闭。
从同一个指标分行业的情况来看,听说过存货增加最多的行业为纺织和建材,裁员较多的是轻工和电子,企业倒闭较多的则是纺织和轻工(图2)。这说明,在外需急剧萎缩的情况下,中国受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力较为密集的中、下游企业。受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建材行业面临需求不足的压力,但影响的程度显然要小于纺织、轻工和电子行业。包括机械和钢铁行业在内的上游企业,受去年下半年以来“去库存化”的冲击,但表现仍相对好于其他行业。
尽管这些指标并不直接反映被调查企业自身的运行情况,但考虑统计上的真实性,其所反映的趋势,很可能比我们直接收集的被调查企业自身的数据更为可靠,至少可以为交叉分析和验证提供依据。
从企业自身的统计指标来看,内、外需放慢的痕迹非常明显(图3)。在所有被调查企业中,大约有接近60%的企业,其销售收入、主产品销售价格和销售利润率都比三个月前出现了下降或明显下降。在这些企业中,大约有四分之三的企业从事出口业务,其中67.9%的企业的出口订单与三个月前相比出现了下降或明显下降。上述结果与目前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需求不足基本一致。面临出口需求下滑的企业的占比超过销售价格下跌的企业占比,显然,需求不足是企业销售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考虑到企业的固定成本难以在短期内调整,需求不足也导致了销售利润率的下降。
与图2间接获得的数据相比,行业特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企业自身报告业绩来看,电子行业的出口订单、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率下滑都居于其他行业前列,从而导致存货增加。
然而,图2中显示的倒闭较多的如纺织和轻工行业,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的下滑都好于机械、钢铁等行业,仅次于建材行业。这或许说明,由于不少企业歇业或倒闭,为其他企业的生存创造了相对良好的空间。机械和钢铁行业多为大型国有企业,倒闭较少,但却不得不面临销售收入下降的较大压力。大企业主导的行业整合慢,调整也慢,复苏也可能慢于竞争性行业。
由于销售收入下降,企业资金紧张状况也趋于上升,但私营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较国有企业严重。被调查企业中,最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大幅上升或有所上升的占比分别为36.5%和31.8%,基本保持不变的占46.7%和54.9%。这一趋势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差异也较大,总体而言,在中外合资和国外独资企业中,应收款和应付款上升的企业占比低于国有和私营企业。
国有和私营企业之间,结构性差异明显。对国有企业而言,应付款大幅上升或有所上升的比重低于应收款变化中同类企业的比重,分别为45.9%和38.7%;而私营企业正好相反,应收款上升的企业占比大于应付款上升的企业,分别为42%和30.3%(图4)。这显示,在经济紧缩的时候,由于谈判地位不同,私营企业面临的资金挤压程度大于国有企业。
“去库存化”基本结束
企业业绩下降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材料库存积压严重,因而没有能够充分享受去年下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下降带来的低成本的好处。
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公布的企业商品价格变动情况显示,继去年11月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同比、环比同时出现负增长之后,12月继续下降,其中,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3.1%,而且12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也出现了1.1%的负增长,今年1月更下滑至-3.3%。
然而,被调查企业中,有47.8%的企业的生产成本较一年前仍有所提高或大幅度提高,另有20%的企业成本与一年前基本持平。
企业生产成本下降较慢,与“去库存化”有直接的关系。在去年PPI达到10%的峰值之前,很多企业为了避免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带来的损失,在较高的价格水平上购买并囤积了一部分原材料。当PPI在去年第四季度快速下降时,处于消化库存阶段的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没有随之下降,而销售价格因经济放慢而下降却是实时的,这一时滞侵蚀了很多企业的利润。
不过,从实际调查的数据来看,企业“去库存化”的速度比一般估计的要快。调查时,在问及企业原材料库存可供多长时间的生产时,大部分企业的库存已经低于正常时期(图5)。被调查企业中,原材料库存相当于一个至四个月生产所需的企业占比与正常情况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已有30%的企业的库存不足一个月的生产所需。根据这一结果,原材料的“去库存化”到去年年底已经基本结束,而且由于担心原材料价格继续下跌,企业已经将库存水平保持在正常水平之下。这意味着,如果经济开始企稳并复苏,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可能会释放出来,支持上游企业生产的增长。
同样地,由于产能压缩和降价销售,大多数企业产成品库存也已经低于正常水平。仅有少数销售周期较长的企业,产成品的库存略有上升。产成品库存相当于三个至四个月的销售量的企业从正常时期占比的5.9%微升至调查时的6.4%,相当于四个至五个月销售量的企业占比上升稍快,从4.2%升至7%。一些企业仍然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只是占调查企业的比重较小。
企业面临资金约束
由于出口订单和销售收入下降,企业现金流不足,再加上应收账款的快速上升,一些企业的资金面较紧。被调查企业中,高达50%以上的企业面临资金紧张或很紧张的局面,资金面宽松或很宽松的企业不足5%。同时,不少企业贷款难或很难,分别占被调查企业的31%和10%,贷款容易或很容易的企业约占14%。
即使一些企业贷款相对容易,仍然感受到资金紧张的压力,这或许是相对于企业原来面临的较为宽松的资金面而言的。从不同所有制分类来看,图6所列的不同类型企业中,都有50%的企业出现了资金紧张或很紧张的状况,差异不大。但是,从融资的角度来看,中外合资企业和国外独资企业贷款难或很难的比重较低,分别只有33%和26.8%,而国有企业贷款难的占50%以上,甚至略胜于私营企业。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结果并不能说明,国有企业贷款比私营企业贷款更为困难,因为贷款的难易与需求密切相关。国有企业更加依赖银行贷款,所需贷款额度巨大,银行难以完全满足,而私营企业考虑到经济前景不佳,可能自动缩减了贷款需求,跟以前比贷款难度虽有所上升,但不如国有企业感受那么深。
图7进一步说明,企业的资金状况与自身绩效紧密相关。销售利润率基本稳定甚至有所提高的企业,大约只有三分之一面临资金紧张或贷款难,而销售利润率有所下降或大幅下降的企业,却有60%出现了资金紧张或很紧张,有接近50%的企业贷款难或很难。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绩效为基础。换句话说,如果银行要进一步增加对资金紧张企业的贷款,除非能够甄别哪些企业是暂时的困难,哪些是永久性的困难,否则,贷款增长的同时,不良贷款增加不可避免。自去年11月以来,商业银行贷款井喷式增长的可持续性或存疑。
“4万亿”的影响
中国政府去年下半年提出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对企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对拉动企业产品需求的效果尤为明显(图8)。在分项调查中,有42%的企业认为,该计划将增加对本企业产品的需求,占比居第一;有38%的企业准备因此加快技术升级的步伐,但受“4万亿”计划激励,拟增加投资的企业仅占18%,考虑转产进入政府支持行业的企业更少,只有8%,还有高达22%的企业认为政府刺激经济的计划对本企业没有影响。企业转产困难,部分是由于政府刺激经济的计划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地方政府项目等,这些项目存在着明显的进入壁垒,一般企业难以从中受益。
从企业规模来看,大企业受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更为正面,但较小的企业的投资意愿更高。表示“4万亿”计划将增加对本企业产品需求的企业,2007年的平均销售收入为15.1亿元,而那些认为该计划与本企业产品需求无关的企业的平均规模只有6.9亿元。令人惊讶的是,“4万亿”对企业投资意愿的影响却出现了逆转,拟增加投资的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只有5.2亿元,而不准备增加投资的企业的销售收入平均在11.4亿元。
出现这样的差异,进一步表明,大型企业调整较慢。尽管受政府政策的影响需求可能会有所增加,但需求增长还不至于马上刺激企业投资,小型企业由于快速调整或面临一些新的投资机会,对这样的企业增加贷款,拉动投资的效果最为明显。
“4万亿”投资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国有企业受益最大。有近60%的国有企业表示,本企业产品的需求将会因“4万亿”计划的落实而提高,持这样看法的其他类型企业都在40%左右或略低(图9)。相应地,由于政府鼓励,拟增加投资的企业占比也以国有企业为最高,私营企业紧随其后,略高于20%,中外合资企业和国外独资企业的投资意愿较低,均有不足10%的企业表示,会追随政府刺激经济计划而增加投资。
从行业来看,相对上游的行业受益较大。“4万亿”计划能够刺激需求最多的行业是建材、机械、钢材,分别有67%、59%和47%的企业认为是需求利好(图10)。这些企业已经或将受惠于政府对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投资的增加。而在相对偏下游的企业中,轻工行业较为乐观,持相同看法的企业占49%,纺织和电子行业较为悲观,特别是纺织行业,认为需求可能受宏观政策影响回升的不到10%。从投资意愿来看,电子行业最低,这跟行业景气也有很大的关系;钢铁行业投资意愿也不高,或与行业产能过剩有关。
信心是关键
与目前一般认为中国经济将在2009年上半年就可能触底反弹不同,被调查企业中,大多认为经济将在一年之内触底。在439份有效问卷中,认为经济可能在自调查之日起三个月之内见底的企业仅占4%,认为六个月之内见底的也只有21%;而分别有35%、18%和9%的企业认为经济可能会在一年、两年或三年之内才能见底;另外还有13%的企业表示,对经济前景还难以判断。
从企业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来看,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企业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企业规模、行业和所有制类型之间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般而言,规模较大的企业对经济前景较为乐观。企业规模越大,认为经济见底所需的时间相对就越短(图11)。在那些认为经济需要两年以上才能见底的企业中,2007年就业人数平均在1000人左右或更少,销售收入平均也在8亿元之下,而认为一年之内、六个月之内和三个月之内就可能见底的企业的就业规模平均在2000人以上,销售收入平均在12亿元到23亿元之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大企业更加看重“4万亿”投资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
从行业来看,企业对经济走势的看法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本调查涉及的主要行业中,纺织业的信心最弱,认为经济在六个月之内见底的只有16.4%,这一比例几乎只是比较乐观的机械和建材行业的一半。
相比之下,轻工、机械和建材行业较为乐观,均有60%以上的企业认为经济可以在一年之内触底。行业之间对经济形势判断的差异,或体现了企业对行业自身景气程度的判断,受外需放慢影响较大,并难以从政府“4万亿”计划中受益的纺织和轻工企业,并不看好外部经济衰退会在短期内结束。
从所有制类型来看,中外合资企业和国外独资企业相对较有信心,私营企业信心最弱。
这也表明,所有制类型与企业规模有很大的相关性。约三分之一的中外合资企业认为,中国经济在三个月之内就可能见底,持同样看法的国外独资企业为26.8%,而私营企业只有21.2%。累计来看,认为经济在一年之内触底回暖的中外合资和国外独资企业各有三分之二,而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只有56%和55.8%持相同看法。私营企业相对悲观,与其所处相对较为低端的产业链、获得信贷资金相对较为困难,与政府支持的项目关联性小,以及外需的快速萎缩相关,而国有企业的悲观,却可能反映了目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去库存化”的后续影响和一些国有企业面临的产能过剩的压力。
企业“谋定而动”
中国经济何时开始企稳并维持一个正常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行为,而企业的行为又是企业对需求、市场、政策环境和自身实力综合评估的结果。
除了前面讨论的投资意愿,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企业什么时候开始考虑新的投资?在全部被调查企业中,打算从调查时期开始三个月之内进行新的投资的企业占8.5%,六个月之内的占9.2%,一年之内的占22.7%,三者之和为40.4%(图12)。此外,还有9%的企业预期两年之内将会有新的投资,约三分之一的企业没有投资计划,18.3%的企业表示现在还看不清楚。
在有投资意愿的企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将在一年内增加投资,这些企业在2007年的销售规模平均是15.4亿元,而一年内没有投资计划的企业的销售收入平均只有6.9亿元。而且,国有企业中,有近一半的企业表示会在一年内投资,私营企业占40%,中外合资企业和国外独资企业的相同比重均低于40%。
类似地,在就业方面,大多数企业倾向暂时稳定。过去一年里,已经有四分之一的企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裁员,未来一年里,预计有近30%的企业考虑进一步“瘦身”(图13)。由于减员的企业数量多于增加就业的企业数,未来一年里,制造业就业增长为负的状况可能不会改变。
周期性的激烈调整对一些企业来讲是危机,而对另外一些企业来讲可能意味着机遇。被调查企业中有12%的企业表示,肯定或有可能会考虑并购其他企业,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如果经济进一步下行,行业并购的机会将会愈加明显,成功的并购通常是一个企业崛起的必由之路。
那么,决定企业未来行为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调查发现,通过减息降低财务成本是企业最希望看到的,占被调查企业的51%,其他依次为增值税转型(44.1%)、刺激消费政策(39.2%)和鼓励投资政策(37.8%),最后是人民币贬值(30.1%)。对人民币贬值缺乏热情或许说明,大多数被调查企业认知,目前企业面临的外需放慢,很难通过贬值的方式来改变。
俯冲式调整已经或即将结束
这次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以及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急速调整,对国内企业的基本面形成了很大的冲击。这次调查数据表明,经济调整对企业冲击的路径清晰,首先表现为销售收入下降,然后是存货增加,继而一些企业开始裁员甚至倒闭。这一过程什么时候结束,取决于销售收入什么时候止跌回升,而这有赖于需求面的全面回暖。
调查数据还表明,在经过几个月的调整之后,通过限产、降价和倒闭等方式,企业大规模的“去库存化”或许已经结束。如果这一判断成立,中国经济俯冲式的调整已经或即将结束。
从不同所有制类型和不同行业的差异来看,调整越快的行业和企业,企稳和复苏的可能性就越大。处于竞争性行业的私营企业部门的调整或许已经比较充分,未来或出现新的投资机会。在被调查企业中,有约40%的企业在未来一年里有可能增加新的投资,但大部分仍属相对较大的企业,这些企业能够直接获得政府的支持,并且能从宽松的信贷和货币政策中获益。
最近以来,银行贷款的快速扩张或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乐观情绪,部分缓解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在2008年11月到2009年1月的三个月时间里,商业银行新增贷款2.87万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58.4%。然而,贷款的主要对象仍然是基础设施项目、地方政府支持的项目或大型企业,不少在我们的调查范围之外,特别是对中下游企业的影响较小。
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政府“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很可能存在着结构错配,即受经济调整影响最大的中下游企业得到的支持并不是最大的。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或面临冷热不均的考验。政府刺激经济计划还没有能够提振企业特别是中下游企业的信心,更多企业仍然采取“谋定而后动”的观望态度。■
《财经》首席经济学家 沈明高 特约研究员 徐忠 张雪春
危机时期企业的自救与他救
在经济快速下滑的背后,中国企业正面临着数年高成长之后的严酷调整。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对外需的依赖程度攀升至历史新高的时候,外需的突然放慢对企业的冲击无先例可循。正是这样的不确定性,严重打击了企业家的信心,信心低迷又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深幅调整。
企业作为经济的微观主体,其基本面变化将决定中国经济反弹的时间和质量。了解企业如何在全球危机的大环境中及时调整以适应环境和政策的变化,企业调整的方向如何,又面临什么样的制约因素,对于判断近期乃至更长时间里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至关重要。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应该积极自救还是等待他救?
鉴于此,我们于2008年12月初在全国抽样调查了459家企业,分别来自沿海地区的广东(80家)、山东(75家)、江苏(97家),以及中部地区的湖南(141家)和湖北(66家)五省。
这些企业涵盖了纺织、轻工、电子、建材和钢铁、机械等主要行业。
被调查企业2007年就业人数平均为1700人,最小和最大10%企业的平均就业人数分别为35人和3154人;2007年销售收入平均为10.3亿元,最小和最大10%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分别为1380万元和20.5亿元。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规模差异也很明显,被调查的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国外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2007年的平均就业人数分别为3219人、2092人、2115人和1013人,平均销售收入为21.3亿元、15.7亿元、9亿元和5.1亿元。
深度危机之下企业的表现
去年下半年以来,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进入了衰退,已经影响到了中国企业的基本面,一些企业主动调整的迹象明显。
图1显示,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77.3%)听说过本行业出现销售下降;由于需求下降,听说过存货增加的企业占37.9%,而听说过企业裁员和倒闭的分别占32.9%和22.4%。该图描述了危机传递的大致过程,从销售缩水,到库存增加,再到裁员和倒闭。
从同一个指标分行业的情况来看,听说过存货增加最多的行业为纺织和建材,裁员较多的是轻工和电子,企业倒闭较多的则是纺织和轻工(图2)。这说明,在外需急剧萎缩的情况下,中国受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力较为密集的中、下游企业。受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建材行业面临需求不足的压力,但影响的程度显然要小于纺织、轻工和电子行业。包括机械和钢铁行业在内的上游企业,受去年下半年以来“去库存化”的冲击,但表现仍相对好于其他行业。
尽管这些指标并不直接反映被调查企业自身的运行情况,但考虑统计上的真实性,其所反映的趋势,很可能比我们直接收集的被调查企业自身的数据更为可靠,至少可以为交叉分析和验证提供依据。
从企业自身的统计指标来看,内、外需放慢的痕迹非常明显(图3)。在所有被调查企业中,大约有接近60%的企业,其销售收入、主产品销售价格和销售利润率都比三个月前出现了下降或明显下降。在这些企业中,大约有四分之三的企业从事出口业务,其中67.9%的企业的出口订单与三个月前相比出现了下降或明显下降。上述结果与目前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需求不足基本一致。面临出口需求下滑的企业的占比超过销售价格下跌的企业占比,显然,需求不足是企业销售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考虑到企业的固定成本难以在短期内调整,需求不足也导致了销售利润率的下降。
与图2间接获得的数据相比,行业特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企业自身报告业绩来看,电子行业的出口订单、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率下滑都居于其他行业前列,从而导致存货增加。
然而,图2中显示的倒闭较多的如纺织和轻工行业,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的下滑都好于机械、钢铁等行业,仅次于建材行业。这或许说明,由于不少企业歇业或倒闭,为其他企业的生存创造了相对良好的空间。机械和钢铁行业多为大型国有企业,倒闭较少,但却不得不面临销售收入下降的较大压力。大企业主导的行业整合慢,调整也慢,复苏也可能慢于竞争性行业。
由于销售收入下降,企业资金紧张状况也趋于上升,但私营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较国有企业严重。被调查企业中,最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大幅上升或有所上升的占比分别为36.5%和31.8%,基本保持不变的占46.7%和54.9%。这一趋势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差异也较大,总体而言,在中外合资和国外独资企业中,应收款和应付款上升的企业占比低于国有和私营企业。
国有和私营企业之间,结构性差异明显。对国有企业而言,应付款大幅上升或有所上升的比重低于应收款变化中同类企业的比重,分别为45.9%和38.7%;而私营企业正好相反,应收款上升的企业占比大于应付款上升的企业,分别为42%和30.3%(图4)。这显示,在经济紧缩的时候,由于谈判地位不同,私营企业面临的资金挤压程度大于国有企业。
“去库存化”基本结束
企业业绩下降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材料库存积压严重,因而没有能够充分享受去年下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下降带来的低成本的好处。
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公布的企业商品价格变动情况显示,继去年11月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同比、环比同时出现负增长之后,12月继续下降,其中,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3.1%,而且12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也出现了1.1%的负增长,今年1月更下滑至-3.3%。
然而,被调查企业中,有47.8%的企业的生产成本较一年前仍有所提高或大幅度提高,另有20%的企业成本与一年前基本持平。
企业生产成本下降较慢,与“去库存化”有直接的关系。在去年PPI达到10%的峰值之前,很多企业为了避免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带来的损失,在较高的价格水平上购买并囤积了一部分原材料。当PPI在去年第四季度快速下降时,处于消化库存阶段的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没有随之下降,而销售价格因经济放慢而下降却是实时的,这一时滞侵蚀了很多企业的利润。
不过,从实际调查的数据来看,企业“去库存化”的速度比一般估计的要快。调查时,在问及企业原材料库存可供多长时间的生产时,大部分企业的库存已经低于正常时期(图5)。被调查企业中,原材料库存相当于一个至四个月生产所需的企业占比与正常情况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已有30%的企业的库存不足一个月的生产所需。根据这一结果,原材料的“去库存化”到去年年底已经基本结束,而且由于担心原材料价格继续下跌,企业已经将库存水平保持在正常水平之下。这意味着,如果经济开始企稳并复苏,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可能会释放出来,支持上游企业生产的增长。
同样地,由于产能压缩和降价销售,大多数企业产成品库存也已经低于正常水平。仅有少数销售周期较长的企业,产成品的库存略有上升。产成品库存相当于三个至四个月的销售量的企业从正常时期占比的5.9%微升至调查时的6.4%,相当于四个至五个月销售量的企业占比上升稍快,从4.2%升至7%。一些企业仍然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只是占调查企业的比重较小。
企业面临资金约束
由于出口订单和销售收入下降,企业现金流不足,再加上应收账款的快速上升,一些企业的资金面较紧。被调查企业中,高达50%以上的企业面临资金紧张或很紧张的局面,资金面宽松或很宽松的企业不足5%。同时,不少企业贷款难或很难,分别占被调查企业的31%和10%,贷款容易或很容易的企业约占14%。
即使一些企业贷款相对容易,仍然感受到资金紧张的压力,这或许是相对于企业原来面临的较为宽松的资金面而言的。从不同所有制分类来看,图6所列的不同类型企业中,都有50%的企业出现了资金紧张或很紧张的状况,差异不大。但是,从融资的角度来看,中外合资企业和国外独资企业贷款难或很难的比重较低,分别只有33%和26.8%,而国有企业贷款难的占50%以上,甚至略胜于私营企业。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结果并不能说明,国有企业贷款比私营企业贷款更为困难,因为贷款的难易与需求密切相关。国有企业更加依赖银行贷款,所需贷款额度巨大,银行难以完全满足,而私营企业考虑到经济前景不佳,可能自动缩减了贷款需求,跟以前比贷款难度虽有所上升,但不如国有企业感受那么深。
图7进一步说明,企业的资金状况与自身绩效紧密相关。销售利润率基本稳定甚至有所提高的企业,大约只有三分之一面临资金紧张或贷款难,而销售利润率有所下降或大幅下降的企业,却有60%出现了资金紧张或很紧张,有接近50%的企业贷款难或很难。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绩效为基础。换句话说,如果银行要进一步增加对资金紧张企业的贷款,除非能够甄别哪些企业是暂时的困难,哪些是永久性的困难,否则,贷款增长的同时,不良贷款增加不可避免。自去年11月以来,商业银行贷款井喷式增长的可持续性或存疑。
“4万亿”的影响
中国政府去年下半年提出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对企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对拉动企业产品需求的效果尤为明显(图8)。在分项调查中,有42%的企业认为,该计划将增加对本企业产品的需求,占比居第一;有38%的企业准备因此加快技术升级的步伐,但受“4万亿”计划激励,拟增加投资的企业仅占18%,考虑转产进入政府支持行业的企业更少,只有8%,还有高达22%的企业认为政府刺激经济的计划对本企业没有影响。企业转产困难,部分是由于政府刺激经济的计划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地方政府项目等,这些项目存在着明显的进入壁垒,一般企业难以从中受益。
从企业规模来看,大企业受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更为正面,但较小的企业的投资意愿更高。表示“4万亿”计划将增加对本企业产品需求的企业,2007年的平均销售收入为15.1亿元,而那些认为该计划与本企业产品需求无关的企业的平均规模只有6.9亿元。令人惊讶的是,“4万亿”对企业投资意愿的影响却出现了逆转,拟增加投资的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只有5.2亿元,而不准备增加投资的企业的销售收入平均在11.4亿元。
出现这样的差异,进一步表明,大型企业调整较慢。尽管受政府政策的影响需求可能会有所增加,但需求增长还不至于马上刺激企业投资,小型企业由于快速调整或面临一些新的投资机会,对这样的企业增加贷款,拉动投资的效果最为明显。
“4万亿”投资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国有企业受益最大。有近60%的国有企业表示,本企业产品的需求将会因“4万亿”计划的落实而提高,持这样看法的其他类型企业都在40%左右或略低(图9)。相应地,由于政府鼓励,拟增加投资的企业占比也以国有企业为最高,私营企业紧随其后,略高于20%,中外合资企业和国外独资企业的投资意愿较低,均有不足10%的企业表示,会追随政府刺激经济计划而增加投资。
从行业来看,相对上游的行业受益较大。“4万亿”计划能够刺激需求最多的行业是建材、机械、钢材,分别有67%、59%和47%的企业认为是需求利好(图10)。这些企业已经或将受惠于政府对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投资的增加。而在相对偏下游的企业中,轻工行业较为乐观,持相同看法的企业占49%,纺织和电子行业较为悲观,特别是纺织行业,认为需求可能受宏观政策影响回升的不到10%。从投资意愿来看,电子行业最低,这跟行业景气也有很大的关系;钢铁行业投资意愿也不高,或与行业产能过剩有关。
信心是关键
与目前一般认为中国经济将在2009年上半年就可能触底反弹不同,被调查企业中,大多认为经济将在一年之内触底。在439份有效问卷中,认为经济可能在自调查之日起三个月之内见底的企业仅占4%,认为六个月之内见底的也只有21%;而分别有35%、18%和9%的企业认为经济可能会在一年、两年或三年之内才能见底;另外还有13%的企业表示,对经济前景还难以判断。
从企业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来看,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企业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企业规模、行业和所有制类型之间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般而言,规模较大的企业对经济前景较为乐观。企业规模越大,认为经济见底所需的时间相对就越短(图11)。在那些认为经济需要两年以上才能见底的企业中,2007年就业人数平均在1000人左右或更少,销售收入平均也在8亿元之下,而认为一年之内、六个月之内和三个月之内就可能见底的企业的就业规模平均在2000人以上,销售收入平均在12亿元到23亿元之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大企业更加看重“4万亿”投资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
从行业来看,企业对经济走势的看法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本调查涉及的主要行业中,纺织业的信心最弱,认为经济在六个月之内见底的只有16.4%,这一比例几乎只是比较乐观的机械和建材行业的一半。
相比之下,轻工、机械和建材行业较为乐观,均有60%以上的企业认为经济可以在一年之内触底。行业之间对经济形势判断的差异,或体现了企业对行业自身景气程度的判断,受外需放慢影响较大,并难以从政府“4万亿”计划中受益的纺织和轻工企业,并不看好外部经济衰退会在短期内结束。
从所有制类型来看,中外合资企业和国外独资企业相对较有信心,私营企业信心最弱。
这也表明,所有制类型与企业规模有很大的相关性。约三分之一的中外合资企业认为,中国经济在三个月之内就可能见底,持同样看法的国外独资企业为26.8%,而私营企业只有21.2%。累计来看,认为经济在一年之内触底回暖的中外合资和国外独资企业各有三分之二,而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只有56%和55.8%持相同看法。私营企业相对悲观,与其所处相对较为低端的产业链、获得信贷资金相对较为困难,与政府支持的项目关联性小,以及外需的快速萎缩相关,而国有企业的悲观,却可能反映了目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去库存化”的后续影响和一些国有企业面临的产能过剩的压力。
企业“谋定而动”
中国经济何时开始企稳并维持一个正常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行为,而企业的行为又是企业对需求、市场、政策环境和自身实力综合评估的结果。
除了前面讨论的投资意愿,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企业什么时候开始考虑新的投资?在全部被调查企业中,打算从调查时期开始三个月之内进行新的投资的企业占8.5%,六个月之内的占9.2%,一年之内的占22.7%,三者之和为40.4%(图12)。此外,还有9%的企业预期两年之内将会有新的投资,约三分之一的企业没有投资计划,18.3%的企业表示现在还看不清楚。
在有投资意愿的企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将在一年内增加投资,这些企业在2007年的销售规模平均是15.4亿元,而一年内没有投资计划的企业的销售收入平均只有6.9亿元。而且,国有企业中,有近一半的企业表示会在一年内投资,私营企业占40%,中外合资企业和国外独资企业的相同比重均低于40%。
类似地,在就业方面,大多数企业倾向暂时稳定。过去一年里,已经有四分之一的企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裁员,未来一年里,预计有近30%的企业考虑进一步“瘦身”(图13)。由于减员的企业数量多于增加就业的企业数,未来一年里,制造业就业增长为负的状况可能不会改变。
周期性的激烈调整对一些企业来讲是危机,而对另外一些企业来讲可能意味着机遇。被调查企业中有12%的企业表示,肯定或有可能会考虑并购其他企业,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如果经济进一步下行,行业并购的机会将会愈加明显,成功的并购通常是一个企业崛起的必由之路。
那么,决定企业未来行为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调查发现,通过减息降低财务成本是企业最希望看到的,占被调查企业的51%,其他依次为增值税转型(44.1%)、刺激消费政策(39.2%)和鼓励投资政策(37.8%),最后是人民币贬值(30.1%)。对人民币贬值缺乏热情或许说明,大多数被调查企业认知,目前企业面临的外需放慢,很难通过贬值的方式来改变。
俯冲式调整已经或即将结束
这次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以及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急速调整,对国内企业的基本面形成了很大的冲击。这次调查数据表明,经济调整对企业冲击的路径清晰,首先表现为销售收入下降,然后是存货增加,继而一些企业开始裁员甚至倒闭。这一过程什么时候结束,取决于销售收入什么时候止跌回升,而这有赖于需求面的全面回暖。
调查数据还表明,在经过几个月的调整之后,通过限产、降价和倒闭等方式,企业大规模的“去库存化”或许已经结束。如果这一判断成立,中国经济俯冲式的调整已经或即将结束。
从不同所有制类型和不同行业的差异来看,调整越快的行业和企业,企稳和复苏的可能性就越大。处于竞争性行业的私营企业部门的调整或许已经比较充分,未来或出现新的投资机会。在被调查企业中,有约40%的企业在未来一年里有可能增加新的投资,但大部分仍属相对较大的企业,这些企业能够直接获得政府的支持,并且能从宽松的信贷和货币政策中获益。
最近以来,银行贷款的快速扩张或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乐观情绪,部分缓解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在2008年11月到2009年1月的三个月时间里,商业银行新增贷款2.87万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58.4%。然而,贷款的主要对象仍然是基础设施项目、地方政府支持的项目或大型企业,不少在我们的调查范围之外,特别是对中下游企业的影响较小。
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政府“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很可能存在着结构错配,即受经济调整影响最大的中下游企业得到的支持并不是最大的。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或面临冷热不均的考验。政府刺激经济计划还没有能够提振企业特别是中下游企业的信心,更多企业仍然采取“谋定而后动”的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