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实现大豆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重要前提是合理配比施肥,根瘤菌介入栽培技术可以促进生育进程和产量提高,大豆中结合二者的效果阐述还较少.文中试图探讨根瘤菌介入条件下的大垄栽培大豆的施肥模型并作技术分析,为大豆高产高效栽培及经济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垄栽培模式,利用DPS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建立回归方程获得最优施肥方式,然后利用拟合度检验并确立模型.结果表明,研究数据能够建立因变量(施肥)与自变量(产量)的三元二次方程.在氮肥为2.5元/kg,磷酸二铵4.2元/kg,硫酸钾4.8元/kg,大豆3.6元/kg的条
【机 构】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大豆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大豆栽培重点实验室,哈尔滨 15008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大豆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重要前提是合理配比施肥,根瘤菌介入栽培技术可以促进生育进程和产量提高,大豆中结合二者的效果阐述还较少.文中试图探讨根瘤菌介入条件下的大垄栽培大豆的施肥模型并作技术分析,为大豆高产高效栽培及经济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垄栽培模式,利用DPS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建立回归方程获得最优施肥方式,然后利用拟合度检验并确立模型.结果表明,研究数据能够建立因变量(施肥)与自变量(产量)的三元二次方程.在氮肥为2.5元/kg,磷酸二铵4.2元/kg,硫酸钾4.8元/kg,大豆3.6元/kg的条件下各个因素组合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04.15 kg/hm2,磷酸二铵125.85 kg/hm2,硫酸钾75.36 kg/hm2,可得效益7560.78元/hm2.利用数据得到的单因素效应方程结果表明氮肥的增产效应>钾肥的增产效应>磷肥的增产效应,施肥量与生产量两个因素呈现出报酬递减关系.减产率由高到低的因素是氮肥、钾肥和磷肥.利用构建的双因子互作素效应方程可知:(1)NP互作效应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03.87 kg/hm2,磷酸二铵328.00 kg/hm2,效益为9092.74元/hm2.(2)NK互作效应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43.00 kg/hm2,硫酸钾0 kg/hm2,效益为8427.12元/m2.(3)PK互作效应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0 kg/hm22,硫酸钾0 kg/hm2,效益为8140.33元/hm2.NP交互作用增产效应最强,NK的交互作用最弱,PK的交互作用居中.
其他文献
为研究西藏主要地方品种黑青稞的耐盐性,采用质量分数为0~ 1.2%的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研究NaCl胁迫对西藏黑青稞品种种子萌发期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显示:除阿里黑青稞外,其余参试品种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芽根比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发芽势、发芽率和芽根比较高时对应的NaCl浓度主要集中在0.2% ~ 0.4%,其中隆子县四棱黑青稞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为82.2%、93.3%.在NaCl胁迫下,参试品种的芽根比变化范围为1.012 ~ 2.474;相对盐害率为0 ~ 2
为开发新型米糠食品,以挤压处理全脂米糠粉和谷朊粉为功能性食品原料,按不同比例添加到面包粉中制作米糠营养复合面包.研究了不同米糠添加量对面包比容、质构特性、感官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米糠添加量为6%,谷朊粉添加量为2%时,面包物性与普通面包相近,且部分指标优于普通面包,其感官评价结果较为优秀,为消费者所接受.
茶业在近代中国占据重要地位,是清政府主要的税收来源之一.为了打破中国茶业垄断地位,列强大肆推广洋茶,洋茶席卷国内外市场,与华茶展开竞争,造成近代中国茶业发展步履维艰.为了改变华茶发展的不利局面,不少企业家利用广告宣扬华茶,与外商展开商战.茶广告的盛行对华茶的宣传以及推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发展过程中与时代相融,形成时代特色.对茶叶广告的探索,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了解华茶的发展脉络,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本文从画报角度研究茶广告的时代特色,力图为茶广告画报研究作出贡献,为现当代茶叶的宣传以及未来的发展
当前我国大豆自给率较低,提升大豆单产是增强我国大豆自给率的重要途径.在生产实践中提升大豆单产需要加强田间养分管理,采用科学施肥技术.文中对国内外大豆养分管理的现状与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增强我国大豆养分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为明确贡秋豆5号在净作条件下的最佳种植密度,创制贡秋豆5号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支撑,以贡秋豆5号为研究对象探讨行距和窝距对该品种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窝距及其互作对贡秋豆5号的产量和农艺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贡秋豆5号株高与种植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与种植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在种植密度为13334株/667m2时产量最高为180.25 kg/667m2.
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农作物单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大豆杂种优势利用是中国首创,研究水平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随着杂交大豆产业化关键技术的推进,优势潜力的进一步挖掘,将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文中从亲本创制、杂交种选育、制种技术、基础研究四个方面对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随着气候变化、种植模式及农业生产习惯的改变,绥化地区大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部分地区或地块大豆根腐病、大豆胞囊线虫病仍发生较重;部分区县近两年蛴螬危害略呈上升趋势,并得到控制;大豆食心虫成虫羽化时期前推一周左右.文中进一步简述了绥化地区主要大豆病虫害的防治要点,并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日益提高,促使人们研究在不使用防腐剂的情况下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新技术.研究发现,以蛋白、多糖和脂质等生物大分子为原料制备的生物可食膜用于食品包装,不仅可以达到食品保鲜的目的,也能减少因塑料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文中介绍了蛋白与多糖基膜的性能特点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总结了蛋白与多糖可食膜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可食膜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未来蛋白与多糖基可食膜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近日据《河南日报》消息,2021年夏,河南因暴雨致多地大豆被淹,但有一品种顽强地扛过了长时间水淹,并获高产,这个大豆品种就是郑1307.郑1307是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主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院长卢为国研究员带领大豆育种团队以高产、稳产为主要目标培育的大豆新品种.
1 月19 日,浙江省政协原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中国茶叶博物馆名誉馆长王家扬先生在浙江杭州逝世,中国茶叶博物馆全体员工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王家扬先生.rn2月6日,因为新冠疫情,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中国茶叶博物馆推出《中华茶文化展》《世界茶 茶世界》《嘉色常在-中外博览会上的中国茶》等数字展厅,实现中茶博“云”上逛,二课堂线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