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旧鼓楼大街旁边的胡同内,普普通通的一套三居室,里面却藏着500多件价值不菲的“宝贝”——紫砂壶。
屋主宋双才,是京城为数不多的玩壶人。
市面上能看得上的东西越来越少
采访宋双才的时候,正赶上中国美术馆举办一个紫砂壶大型展览,宋双才是筹办者之一,忙着接待国内外行家和圈内同道好友,但私下里他却认为:中国美术馆内展出的紫砂壶,能够让他“眼馋”的并不多。
问起刚刚结束的中国嘉德春拍中的紫砂壶专场,宋双才说自己“很关注,但几乎从不在拍卖场上买东西”,而且,这几年宋双才也几乎停止了买进紫砂壶的脚步。原因只有一条:他的眼光越来越挑剔了,市面上能看得上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少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在宋双才看来,古董收藏同样如此:
一开始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阶段,只要看见东西觉着挺好,就想收,甚至不惜千金散尽;
慢慢买得多了,就进入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第二境界,也就是鉴赏阶段,需要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特别耗费收藏者的脑力、心力和体力;
最高的境界是东西越买越少,甚至几年都不再出手,因为随着收藏者级别的不断提高,能够入其眼的东西已经是凤毛麟角。这个阶段的收藏者大多开始反复把玩自己已有的收藏品,细细体味每一件藏品的妙处,往往在这个时候,收藏者本人会忽然发现,原来自己曾经梦寐以求的东西其实早已经收入囊中了,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五毛钱买的第一把壶
早在1975年的时候,宋双才就开始买紫砂壶了,但还谈不上正式的收藏。那年还在清华大学就读的宋双才有一个去江苏宜兴办事的机会,临行前他的母亲嘱咐说:宜兴那个地方出产一种“泥壶”,泡茶可以隔夜不馊,泡出来的茶也特别好喝。于是,宋双才拥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把紫砂壶,至今仍珍藏在家中,当时的售价仅仅是五毛钱。
30年后,宋双才有时候还会把自己的第一把紫砂壶拿出来细细把玩,慢慢地他发现这把壶比以前更漂亮了,尤其是和其他很多把壶放在一起的时候,第一把壶的美丽之处立刻脱颖而出。“这其实就是收藏的乐趣,也是艺术品的魅力所在”,宋双才深有感触地说。
2003年的时候,有一次宋双才在北京潘家园的古玩城,竟然发现了和自己28年前买的第一把壶几乎一模一样的紫砂壶,标价已经升至800元。
京城收藏玩家与拍卖场上的买家,表面上对于古董、艺术品的喜爱都是一样的,但他们其实是泾渭分明的两类人,最根本的区别之一是:玩家比拼的是眼力,最讲究沙里淘金、物随藏贵;而举牌者较量的是资金实力,用最多的钱买最贵、最好的藏品。
宋双才说,现在真正的玩家越来越少了,大家喜欢一件藏品的理由也越来越少,甚至全部集中在价格上。如果收藏艺术品仅考虑价格、升值这一方面的因素,会慢慢玩不下去,因为艺术品的价格总会不断上涨,而你的钱总是有限的。
紫砂壶是可以收藏的
宋双才正式收藏紫砂壶的历史并不长,2000年之前他一直忙于自己的公司业务,然后又热衷于一段时间的股票投资,热闹过后,宋双才决定要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大概是2001年,有一次他到朋友家做客,被朋友家里的两面装饰墙深深吸引:那两面墙上分别摆放着50把仿竹子造型的紫砂壶,古色古香、浓郁的文人气息令宋双才沉迷……于是,隐藏在心中很久的情结被一下打开:“收藏紫砂壶,不就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业嘛!”
经过向朋友咨询和自己的学习,宋双才知道:紫砂矿土全世界只有宜兴一地出产,属于资源稀缺性物品;紫砂壶还具有最独特的“显微镜下双重气孔结构”,也就是说和其他任何材料的壶相比,具有透气但不渗水的特性,所以具有隔夜茶不馊的功能。凭借这两点,宋双才意识到——紫砂壶是可以收藏的。
2002年春节,宋双才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开始:100元,买了9把竹子造型的紫砂壶。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双才渐渐知道了名人名作紫砂壶的价值,于是开始寻找顾景舟等当代大家作品。6月份刚刚结束的中国嘉德春拍中,顾景舟的一款紫砂壶卖了91万元,但宋双才第一次买的顾景舟款的紫砂壶仅有10元,“我的10元壶肯定是假的”,宋双才说。但几个月后,他居然在北京一家茶叶店看见了和“10元壶”一模一样的顾景舟款紫砂壶,标价已经升到1600元。
这样的故事没有结束:一次在北京著名的马连道茶叶市场,宋双才又看见自己曾经买过的一把壶,他当时花了300元,而这里的标价是3000元。更为惊人的是,还是这把壶,居然摆上了王府井工艺美术商店里,作为“非卖品”展示,宋双才还是询问到了最终价格:2万元。
不过紫砂壶给予宋双才的绝不仅仅是升值,它已经成为宋双才生活中最享受的一部分。他说:“紫砂是最好的亲近自然的方式。它用的是来自大地的紫砂土,用水泡茶,每一步都是在亲近自然,亲近本真。”
对话
《风尚周报》:目前收藏拍卖市场上的紫砂壶主要分哪几类?什么更适合中产人士收藏?
宋双才:大致可以分为古代和当代两大部分,古代紫砂壶目前市场上还处于价值发现的过程中,需要比较高的鉴定技术,普通收藏者和投资者的购买难度较大。
当代部分又可以分成“老艺人”作品和“工艺大师”作品两个领域,大概在民国时期出生、到上世纪50-60年代过世的一批民间老艺人的作品,基本传承有序、作品有定论,而且收藏人群稳定、扎实,这个领域的紫砂壶属于“大盘蓝筹板块”;当代在世的工艺大师们的作品,价格还处于上下摇摆的状况,作品最终的艺术价值还没有最终落定,因此价格上要比老艺人作品普遍偏低,特别适合中产人群收藏。
《风尚周报》:究竟哪一类紫砂壶最有收藏价值?
宋双才:有三类 —— 紫砂壶的作品、工艺品和商品,商品壶面向大众市场,也是目前最乱的市场;工艺品壶一直以来主要用于出口换汇;作品壶最适宜收藏。
紫砂壶作品又分为古代壶和现代壶,古代壶讲究时代特征和工艺特征;而现代壶要特别关注主题思想,收藏的方向要瞄准个人的代表作。无论是名人还是非名人作品中,只有个人的代表作才具有日后最大的升值空间。
《风尚周报》: 鉴定紫砂壶有捷径吗?
宋双才:对于专家来说,98%的真伪判断都可以在瞬间完成,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就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因此,对于大多数非专业收藏者而言,挑选可靠的购买渠道比鉴定作品更重要。
《风尚周报》:收藏紫砂壶的原则是什么?
宋双才:看不懂的东西不买。
屋主宋双才,是京城为数不多的玩壶人。
市面上能看得上的东西越来越少
采访宋双才的时候,正赶上中国美术馆举办一个紫砂壶大型展览,宋双才是筹办者之一,忙着接待国内外行家和圈内同道好友,但私下里他却认为:中国美术馆内展出的紫砂壶,能够让他“眼馋”的并不多。
问起刚刚结束的中国嘉德春拍中的紫砂壶专场,宋双才说自己“很关注,但几乎从不在拍卖场上买东西”,而且,这几年宋双才也几乎停止了买进紫砂壶的脚步。原因只有一条:他的眼光越来越挑剔了,市面上能看得上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少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在宋双才看来,古董收藏同样如此:
一开始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阶段,只要看见东西觉着挺好,就想收,甚至不惜千金散尽;
慢慢买得多了,就进入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第二境界,也就是鉴赏阶段,需要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特别耗费收藏者的脑力、心力和体力;
最高的境界是东西越买越少,甚至几年都不再出手,因为随着收藏者级别的不断提高,能够入其眼的东西已经是凤毛麟角。这个阶段的收藏者大多开始反复把玩自己已有的收藏品,细细体味每一件藏品的妙处,往往在这个时候,收藏者本人会忽然发现,原来自己曾经梦寐以求的东西其实早已经收入囊中了,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五毛钱买的第一把壶
早在1975年的时候,宋双才就开始买紫砂壶了,但还谈不上正式的收藏。那年还在清华大学就读的宋双才有一个去江苏宜兴办事的机会,临行前他的母亲嘱咐说:宜兴那个地方出产一种“泥壶”,泡茶可以隔夜不馊,泡出来的茶也特别好喝。于是,宋双才拥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把紫砂壶,至今仍珍藏在家中,当时的售价仅仅是五毛钱。
30年后,宋双才有时候还会把自己的第一把紫砂壶拿出来细细把玩,慢慢地他发现这把壶比以前更漂亮了,尤其是和其他很多把壶放在一起的时候,第一把壶的美丽之处立刻脱颖而出。“这其实就是收藏的乐趣,也是艺术品的魅力所在”,宋双才深有感触地说。
2003年的时候,有一次宋双才在北京潘家园的古玩城,竟然发现了和自己28年前买的第一把壶几乎一模一样的紫砂壶,标价已经升至800元。
京城收藏玩家与拍卖场上的买家,表面上对于古董、艺术品的喜爱都是一样的,但他们其实是泾渭分明的两类人,最根本的区别之一是:玩家比拼的是眼力,最讲究沙里淘金、物随藏贵;而举牌者较量的是资金实力,用最多的钱买最贵、最好的藏品。
宋双才说,现在真正的玩家越来越少了,大家喜欢一件藏品的理由也越来越少,甚至全部集中在价格上。如果收藏艺术品仅考虑价格、升值这一方面的因素,会慢慢玩不下去,因为艺术品的价格总会不断上涨,而你的钱总是有限的。
紫砂壶是可以收藏的
宋双才正式收藏紫砂壶的历史并不长,2000年之前他一直忙于自己的公司业务,然后又热衷于一段时间的股票投资,热闹过后,宋双才决定要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大概是2001年,有一次他到朋友家做客,被朋友家里的两面装饰墙深深吸引:那两面墙上分别摆放着50把仿竹子造型的紫砂壶,古色古香、浓郁的文人气息令宋双才沉迷……于是,隐藏在心中很久的情结被一下打开:“收藏紫砂壶,不就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业嘛!”
经过向朋友咨询和自己的学习,宋双才知道:紫砂矿土全世界只有宜兴一地出产,属于资源稀缺性物品;紫砂壶还具有最独特的“显微镜下双重气孔结构”,也就是说和其他任何材料的壶相比,具有透气但不渗水的特性,所以具有隔夜茶不馊的功能。凭借这两点,宋双才意识到——紫砂壶是可以收藏的。
2002年春节,宋双才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开始:100元,买了9把竹子造型的紫砂壶。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双才渐渐知道了名人名作紫砂壶的价值,于是开始寻找顾景舟等当代大家作品。6月份刚刚结束的中国嘉德春拍中,顾景舟的一款紫砂壶卖了91万元,但宋双才第一次买的顾景舟款的紫砂壶仅有10元,“我的10元壶肯定是假的”,宋双才说。但几个月后,他居然在北京一家茶叶店看见了和“10元壶”一模一样的顾景舟款紫砂壶,标价已经升到1600元。
这样的故事没有结束:一次在北京著名的马连道茶叶市场,宋双才又看见自己曾经买过的一把壶,他当时花了300元,而这里的标价是3000元。更为惊人的是,还是这把壶,居然摆上了王府井工艺美术商店里,作为“非卖品”展示,宋双才还是询问到了最终价格:2万元。
不过紫砂壶给予宋双才的绝不仅仅是升值,它已经成为宋双才生活中最享受的一部分。他说:“紫砂是最好的亲近自然的方式。它用的是来自大地的紫砂土,用水泡茶,每一步都是在亲近自然,亲近本真。”
对话
《风尚周报》:目前收藏拍卖市场上的紫砂壶主要分哪几类?什么更适合中产人士收藏?
宋双才:大致可以分为古代和当代两大部分,古代紫砂壶目前市场上还处于价值发现的过程中,需要比较高的鉴定技术,普通收藏者和投资者的购买难度较大。
当代部分又可以分成“老艺人”作品和“工艺大师”作品两个领域,大概在民国时期出生、到上世纪50-60年代过世的一批民间老艺人的作品,基本传承有序、作品有定论,而且收藏人群稳定、扎实,这个领域的紫砂壶属于“大盘蓝筹板块”;当代在世的工艺大师们的作品,价格还处于上下摇摆的状况,作品最终的艺术价值还没有最终落定,因此价格上要比老艺人作品普遍偏低,特别适合中产人群收藏。
《风尚周报》:究竟哪一类紫砂壶最有收藏价值?
宋双才:有三类 —— 紫砂壶的作品、工艺品和商品,商品壶面向大众市场,也是目前最乱的市场;工艺品壶一直以来主要用于出口换汇;作品壶最适宜收藏。
紫砂壶作品又分为古代壶和现代壶,古代壶讲究时代特征和工艺特征;而现代壶要特别关注主题思想,收藏的方向要瞄准个人的代表作。无论是名人还是非名人作品中,只有个人的代表作才具有日后最大的升值空间。
《风尚周报》: 鉴定紫砂壶有捷径吗?
宋双才:对于专家来说,98%的真伪判断都可以在瞬间完成,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就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因此,对于大多数非专业收藏者而言,挑选可靠的购买渠道比鉴定作品更重要。
《风尚周报》:收藏紫砂壶的原则是什么?
宋双才:看不懂的东西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