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版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鼓励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2011年《新课程标准》修订版中,又特别强调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习和领会这种新的教育理念,研究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策略,构建自主合作的新模式,着力于实现语文学习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的历史性转变。
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过多的关注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学。其实正如拉夫泰勒所说:“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因此,新的语文教学模式,突出的是学生的“自己做”,倡导师生之间的双边合作,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总体说来,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应含如下流程:创设情境,引导求知,激疑设问,自主研讨,求异探新,延伸课外。
一、创设情境,引导求知
由于时代因素的影响、思想认识的差异、知识阅历的限制等,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一定的“盲区”。在课堂语文学习中,学生的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牵引和制约,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各种因素,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在一课学习之初,正是教师施展才华、展现风采之时。学生对于教师的敬佩常常源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而教师的自身素养过多的在教与学中展示出来,这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心理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讲授法依然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有时需要畅讲,古典诗歌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离别眷念,“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缠绵情致,要让青春年少的小学生来体味,实在有些勉为其难。教师适时适度的畅讲,可使整个课堂生机盎然,使学生沉浸在艺术的享受之中。一堂生动活泼的讲授课同样能使学生开启眼界,打开知识之门,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从而产生冲出“围城”自主学习的欲望和冲动。
当然,教师在启发引导和创设情境的时候,学生也不应该只是被动的吸收者,而应该是主动的合作者,要善于调动自身的知识和情感储备,主动吸收教学中的精髓,学会分析的方法。这是讲授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归宿。
二、激疑设问,自主研讨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它要求学生学会设问、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去适应环境。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限制下,学生的学习更多地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努力去完成。这样,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为学生付出,而是教师创造性生活的一部分,成功的引导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协奏曲,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舞台。
朱熹曾经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的的“导”体现在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选准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要善于建构严密的思维区间,让学生形成合理的推断,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让学生的心中产生疑窦,引发积极地思考,最终由学生“自主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的启发诱导应该带有牵动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像《孙中山破陋习》一文中,对孙中山破陋习原因的分析,扣住姐姐的遭遇来提问,缠足前后姐姐产生的巨大的变化;妈妈为什么对姐姐缠足要叹气却又强行为姐姐缠足;孙中山站在门前,双手掐腰会想些什么?这样抓住问题的关键,就可以牵动全文的人物分析,带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这样的启发诱导让学生获取的知识成为继续发现问题获取新知的起点和手段,形成新的问题环境和学习过程的循环。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自思是关键。教师要注重寻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点,变课堂为学堂,变满堂问为满堂思,要善于引导学生变寻求固定的答案为知识系统的联系,在求同中求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理性,将个性的素质内化为能力。
语文学习应该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对问题的思索、发现、解决的深度和方式上,由学生自主控制和完成。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在创造性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教学的过程必须重视让学生亲身感受,动手操作,动口交流。正如《学会生存》里所说的:“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三、求异探新,延伸课外
随着知识的积累,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阔,自主学习又教给了他们思考的磨刀石,必然会不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而乐于寻求一片自我发展的新天地。对此,教师要给予大力提倡和鼓励,并予以恰当的引导。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探新,把问题的探索、发现、解决过程延续到课外或后续过程中,真正让“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学生的自由学习的初始阶段亦不应放任自流,教师的引导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语文学习的材料是极其丰富的,作家文人的笔下饱含着自己深厚的思想感情,甚至是凝聚着心血和生命。通过鼓励学生改变问题的角度、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的思考,理解作品深厚的底蕴。在《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一文的教学中,采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的办法,换位思考,感受彭德怀不想杀却又不得不杀大黑骡子的复杂而又痛苦的心情,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开阔了思维深度和广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突出内核,语思结合,通过朗读与语言训练,扩充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发展思考力,丰富感受力,正是这种学习境界形成的前提。
培根说过:“只有顺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在学生得法养性,历练成习,形成自学能力后,他们就可以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上,凭借自己的睿智和判断去学习,去选择,去创造,充分享受:“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愉悦及美感,成为自主学习的受益者,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至此,语文学习不再是一种强制行为,不再是应试的手段,而是一种生命本能的冲动,是一种内在的需求。惟有这样,学习才能使生活更加充实,生命才会从学习中得到延伸。
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过多的关注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学。其实正如拉夫泰勒所说:“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因此,新的语文教学模式,突出的是学生的“自己做”,倡导师生之间的双边合作,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总体说来,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应含如下流程:创设情境,引导求知,激疑设问,自主研讨,求异探新,延伸课外。
一、创设情境,引导求知
由于时代因素的影响、思想认识的差异、知识阅历的限制等,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一定的“盲区”。在课堂语文学习中,学生的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牵引和制约,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各种因素,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在一课学习之初,正是教师施展才华、展现风采之时。学生对于教师的敬佩常常源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而教师的自身素养过多的在教与学中展示出来,这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心理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讲授法依然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有时需要畅讲,古典诗歌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离别眷念,“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缠绵情致,要让青春年少的小学生来体味,实在有些勉为其难。教师适时适度的畅讲,可使整个课堂生机盎然,使学生沉浸在艺术的享受之中。一堂生动活泼的讲授课同样能使学生开启眼界,打开知识之门,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从而产生冲出“围城”自主学习的欲望和冲动。
当然,教师在启发引导和创设情境的时候,学生也不应该只是被动的吸收者,而应该是主动的合作者,要善于调动自身的知识和情感储备,主动吸收教学中的精髓,学会分析的方法。这是讲授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归宿。
二、激疑设问,自主研讨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它要求学生学会设问、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去适应环境。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限制下,学生的学习更多地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努力去完成。这样,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为学生付出,而是教师创造性生活的一部分,成功的引导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协奏曲,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舞台。
朱熹曾经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的的“导”体现在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选准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要善于建构严密的思维区间,让学生形成合理的推断,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让学生的心中产生疑窦,引发积极地思考,最终由学生“自主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的启发诱导应该带有牵动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像《孙中山破陋习》一文中,对孙中山破陋习原因的分析,扣住姐姐的遭遇来提问,缠足前后姐姐产生的巨大的变化;妈妈为什么对姐姐缠足要叹气却又强行为姐姐缠足;孙中山站在门前,双手掐腰会想些什么?这样抓住问题的关键,就可以牵动全文的人物分析,带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这样的启发诱导让学生获取的知识成为继续发现问题获取新知的起点和手段,形成新的问题环境和学习过程的循环。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自思是关键。教师要注重寻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点,变课堂为学堂,变满堂问为满堂思,要善于引导学生变寻求固定的答案为知识系统的联系,在求同中求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理性,将个性的素质内化为能力。
语文学习应该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对问题的思索、发现、解决的深度和方式上,由学生自主控制和完成。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在创造性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教学的过程必须重视让学生亲身感受,动手操作,动口交流。正如《学会生存》里所说的:“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三、求异探新,延伸课外
随着知识的积累,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阔,自主学习又教给了他们思考的磨刀石,必然会不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而乐于寻求一片自我发展的新天地。对此,教师要给予大力提倡和鼓励,并予以恰当的引导。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探新,把问题的探索、发现、解决过程延续到课外或后续过程中,真正让“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学生的自由学习的初始阶段亦不应放任自流,教师的引导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语文学习的材料是极其丰富的,作家文人的笔下饱含着自己深厚的思想感情,甚至是凝聚着心血和生命。通过鼓励学生改变问题的角度、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的思考,理解作品深厚的底蕴。在《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一文的教学中,采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的办法,换位思考,感受彭德怀不想杀却又不得不杀大黑骡子的复杂而又痛苦的心情,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开阔了思维深度和广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突出内核,语思结合,通过朗读与语言训练,扩充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发展思考力,丰富感受力,正是这种学习境界形成的前提。
培根说过:“只有顺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在学生得法养性,历练成习,形成自学能力后,他们就可以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上,凭借自己的睿智和判断去学习,去选择,去创造,充分享受:“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愉悦及美感,成为自主学习的受益者,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至此,语文学习不再是一种强制行为,不再是应试的手段,而是一种生命本能的冲动,是一种内在的需求。惟有这样,学习才能使生活更加充实,生命才会从学习中得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