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不应徒有其表

来源 :语数外学习·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zhao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江苏省全面实施“五严”规定以来,各学校都把如何“减负增效”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纷纷采取措施,比如将教师的“教案”发展为“导学案”,每生一份,让学生学得轻松……可是如果仅仅是形式上有所变化,而在课堂教学上不注意处理好细节的话,往往“减负增效”就显得虚有其表了。
  最近,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上的一节语文公开课,讲的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往事依依》(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讲这一课的青年教师准备得比较充分,为了落实“五严”的相关规定并凸显新课程的一些要求,这位老师精心设计了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这份导学案的内容设计得很有层次,依次为“预习检查”“要点梳理”“课堂操练”“课后拓展”等四个板块。应该讲,这份导学案是很不错的,有利于减负增效,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是很有帮助的。可是,细细听完这一节课,我对“减负增效”的实效还是担忧不少,个人觉得这—节课中有好几处细节的处理值得商榷。
  细节一:第1段 文章首句用比喻形象地描述了
  。(摘自“要点梳理”第1题)课文的第1段是这样的:“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这一题的答案是“时光接连不断的特点”。可是,教师所指名的一个学生并没有回答出来,而是回答成了“几件往事”。我看到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学生在导学案上竟然也写的是“几件往事”。可见,这道题目学生并不是很清楚,按道理讲,老师应该就此点拨一下,或者让学生进行一下讨论,以便让学生把此题真正弄懂:问题问的是“首句”,“首句”是哪一句;而且问的是“比喻”。学生的答案根本就不符合题目所问,答非所问。可是,出乎我的意料,由于没有学生积极举手,老师就自导自演地说:“这位同学回答得不很正确。应该是‘形象地描述了时光接连不断的特点’。”
  细节二:第3段 ……“给我以广阔的天地”以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读书的 作用。(摘自“要点梳理”第3题)课文的第3段是这样的:“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这一题的答案是“比喻”“益智”。可是,同样,教师所指的学生也没有回答正确,而是回答成了“广泛”。老师也同样没有加以点拨,而是直接让学生记录答案,告诉学生答案是“益智”。然后,就进入下一题了。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有话要讲了——这两处小细节处理很不到位。
  这两个细节涉及到的语文知识点都是有关“修辞”的知识,而且都是关于“比喻”这种修辞知识的。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显然学生对“比喻”这种修辞不是很熟悉。尽管教师已经给学生答案了,可是学生还是一知半解,并没有真正弄懂什么是比喻,比喻有何表达效果。教师如果注意到学生层面出现这种新情况的话,应该及时调整策略,对比喻这种修辞方法适当加以点拨,适当延伸,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两个现成的例子进行讲解。可是,教师并没有这样做,她只满足于告诉学生答案。而且,事后我发现,她说的这两个答案原本就是教学参考书上的。也就是说,教师在这个问题上自己并没有深入思考,只满足于照本宣科而已。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修辞方面的要求是这样的:“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修辞知识教学。”显然,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发现学生对修辞知识不清楚时进行及时的指导与帮助是很有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备课要充分,不仅要备透教材,备透知识点,还要备好学生,备好学情,还要对随时发生的新情况作出及时的应变。
  《语文课程标准》还告诉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前面提到的两个教学细节,正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大好机会。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很敏锐,及时捕捉学生暴露出来的新问题,理论联系实践加以指导与帮助,及时释疑解惑。具体而言,前面提到的这两个细节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学生对比喻知之甚少,教师有必要就此补充讲解。如,“细节一”中,教师应该指出思考问题应该分析所问到底是什么,如何作答;文中是把“年华”比作“流水”,而“年华”就是“时光、岁月”之意,“流水”具有“接连不断”的特点。这样,通过比喻,就把本体“年华”抽象的特点用“流水”这样一个具有相似点的事物形象地表达出来了,而非“几件往事”之类。同样,“细节二”中,教师应该指出,作者把抽象的“读书的对人的益智作用”形象地比作“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这就容易理解了。
  总之,实施“五严”规定,要求我们必须减负增效。变换一下形式,比如把“教案”的形式改成“导学案”,固然要好于只有教师有的“教案”。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变化,就不会真正落实好“增效”,“减负增效”就会虚有其表。教育教学的改革不仅要“减负”,更在于“增效”,而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弄懂更多的知识,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恐怕才是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是真正的“增效”吧。
其他文献
时代的发展让高学历高文凭成为高职高薪的必要条件,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加之有一卷定终身的选拔机制,教师的教育教学也日益快节奏日益功利化,甚至将育人的目标直接改变成高分目标,在教学上过分追求“高效”,有的甚至与客观规律背道而驰,结果欲速则不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将脚步放慢些,亮一亮黄灯。  一、背景资料慢一慢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内心思想感情的流淌,是情感的抒发与表达。在课堂教学中
天山经历晚古生代碰撞造山后,中新生代开始转换为陆内造山作用,天山造山带的再造山和隆升是中亚大陆演化史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其隆升和剥蚀一直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问题。它不但在地
森林凋落物既是林木自身的代谢产物,又是森林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在养分循环中是连接植物与土壤的纽带,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凋落物的积累与分解一直
学位
庙垭碳酸岩地处湖北省竹山县,位于南秦岭武当地块的西南缘,处于次一级复式背斜近轴部的东北翼,是目前我国出露较大较典型的原生火成碳酸岩岩体,呈岩株状侵入碱性正长岩中,富含大量
辽东湾地处渤海北部,属于半封闭海湾,是典型的陆架浅海。晚第四纪以来渤海历经海陆的变化,形成了海相和陆相沉积物交替出现的地层。沉积地层中包含海平面变化、沉积环境演化
古琴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近百年当中有所冷落,而且日趋凋寒。近年来古琴音乐开始复苏,正掀起一股“古琴热”。古琴文化的兴衰一如我们历史悠久的民族,古琴音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论文主要针对盐湖卤水蒸发析盐过程中的稳定氯同位素分馏这一核心问题开展,涉及了氯同位素测定方法,分馏机理和地球化学意义,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   1.在课题组多年对133Cs
本文通过常规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指标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腹部陆梁、石南、石西、莫北及莫索湾五个油田及周围凹陷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应用原油物性质、饱和烃和芳烃的成
对资本市场具有深远意义的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终于破冰,“单边市”已久的A股很快就会有沽空机制,从而有助于夯实善资本市场基础,完善价格发现功能,平抑市场波动。然而,期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