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自1991年开展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以来,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本文借鉴卓越绩效模式的理念,构建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旨在应对我国MBA教育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实现MBA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卓越绩效模式;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中国自1991年首批授权8所院校开展MBA教育以来,经过25年的发展,MBA教育在招生单位的数量与学员规模上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MBA教育培养单位由最初的8所扩大到现在的237所,MBA的招生人数也 从1991年的84人猛增到2010年的接近4万人。随后,在报考人数仍呈不断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录取人数开始出现不升反降的拐点。总结其原因,一方面是各院校开始从重视招生数量开始向注重培养质量转变,另一方面专业学位多元化的趋势,使得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各MBA培养单位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提升MBA教育质量势在必行。
一、我国MBA教育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生源质量不断下降
随着MBA培养单位的不断扩招,使得MBA教育由高端教育逐步转化为大众教育。从生源上看,主要体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是MBA学员入学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根据中国教育在线2015年的调查数据, 46%的MBA学生入学年龄为27-30岁,30%的学生入学年龄为31—34岁,35岁以上的学生占17%,23—26岁的学生群体占7%。与此相对应,MBA学员的工作年限也呈下降趋势。二是MBA学生职位下滑。除年龄因素之外,生源职位结构也影响着商学院MBA学员的生源质量。在中国MBA教育起步的前10年,重点高校的生源多为具有丰富经验与发展潜质的商业人才。但如今MBA学生的职位呈现下滑趋势。浙江财经大学MBA学员中,部门主管、经理和普通职员职位占比例最高,均为38%;总经理、总监级别仅占8%。上海对外经贸大学MBA学员入学前工作职位中部门经理的占比最大,为39%;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分别占21%和19%;总经理、总监级别仅占9%。
2.培养目标针对性差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不招收本科应届毕业生,要求报考对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就需要培养单位在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MBA学员在培养目标上加以区分。目前,MBA培养单位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多为: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没有对两类教育背景、经历和学习目的不同的研究生群体进行明确而实质的区分,或者二者在语言表述上有所区别,但实际培养过程中却无明显差别。
3.师资力量薄弱
MBA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但MBA培养单位师资力量中仍然缺少具有实际工作背景的专家和教授,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MBA培养单位专职的师资队伍中缺少有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这就使部分指导教师在指导实践性强的MBA学位论文时无从下手。一些培养单位为了突出MBA教育的实践性,弥补本单位实践师资的不足,聘请校外从事管理工作的兼职教师授课,对学位论文实行双导师制等措施,但由于管理模式与资源的限制,兼职教师与企业导师并未真正融入学校的教学与论文指导工作,有的兼职教师在MBA教育中的作用仅限于每年做一两场报告,企业论文导师也没有与学校学术导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MBA学员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因此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4.学位论文学术水平不高
MBA学位论文要求必须结合实际工作,因此绝大多数学位论文的选题符合专业要求,但由于 MBA 的学员本身的工作就很忙,能抽出学习的时间比较少,对毕业论文的撰写也很难全力以赴,加上许多学员认为毕业论文就是获取毕业文凭的手段,未对学位论文的撰写给与足够的重视,因此尽管学位论文选题来自实践,但在理论上很难有所建树。
5.质量管理体系执行不力
调研数据表明,大多数MBA培养单位都有书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但在质量保障中多数存在执行不力的問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源于MBA招生市场的激烈竞争。目前,237家培养单位的竞争呈现出如下特点: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位列第一梯队的院校,聚合了国内最优质的工商管理教育资源,报考人数十分集中,尽管报录比率低,但仍挡不住考生对名校的热情。与此同时,二线院校竞争激烈、三线院校吃不饱、四线院校几乎无人问津。这导致MBA院校因发展速度过快使得培养质量良莠不齐,部分二三线商学院在招生、调剂、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出现了为了抢夺生源扰乱MBA市场的做法,使得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执行不力,有些甚至形同虚设。
二、我国MBA教育引入卓越绩效模式的必要性
“卓越绩效模式”源自始于1987年的美国波多里奇奖评审标准,是一种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其本质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具体化。卓越绩效模式包括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图1)。
1.引入卓越绩效模式是提高我国MBA教育服务质量的内在要求
引入卓越绩效模式,有助于构建较完善的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发现并解决MBA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促进培养单位持续导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
2.引入卓越绩效模式是提高MBA教育服务满意度的需要
教学服务质量与MBA学员满意度显著正相关,引入卓越绩效模式以作为顾客的MBA学员为中心,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以学员满意度为经营成果的衡量指标,有力提升MBA教育服务的满意度。
3.引入卓越绩效模式是实现MBA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引入卓越绩效模式,一方面能够提升MBA学员的满意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MBA教育质量和绩效水平,有利于塑造MBA教育品牌,培育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为保证MBA学生培养的质量,长春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在2009获得MBA培养授权之时就构建了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包括MBA教学质量管理理念与目标、文件体系、组织体系、监督与评估体系。
1. MBA教学质量管理的理念与目标
(1)MBA教学质量管理的理念
按照国家MBA教指委的要求、MBA项目专项评估的思想与方法,结合卓越绩效模式的要素,中心建立了以MBA学员为中心、突出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强化过程管理和系统管理、持续性改进的质量管理理念。
(2)MBA教学质量管理目标
中心把促进MBA学员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标准。培养有相当文化知识,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具有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技术应用型中高级管理人才。此目标一方面反映MBA教育的普遍目标,另一方面结合长春理工大学的优势与特色学科背景,提出技术应用型的特色培养目标。
2. MBA教学质量管理的文件体系
我校MBA教育中心制定了一系列MBA管理制度,并将其全部要素、要求和规定都以文件的形式,形成质量管理文件体系。质量文件体系共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纲领性指导性文件;第二层次是规范通用性文件,包括技术、管理规范和程序;第三层次是方案措施性文件,包括计划方案和措施;第四层次是记录鉴证性文件。文件包括了MBA教育质量管理从招生到入学后教务管理、毕业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的全过程管理文件。
3. MBA教学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
质量管理组织系统包括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科、经济管理学院MBA教学督导和专业教研室。组织系统具体包括教学质量目标值、教学管理标准化、教学流程控制点、教学监控信息网五项关键内容。
4. MBA教育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
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覆盖MBA教育招生、教学、毕业论文的全过程。
(1)招生环节的质量控制
在招生环节,我们尤为关注生源的教育背景、个人特质和职业发展潜力,具体内容见表1。
(2)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
中心根据MBA专项评估的要求与我校MBA培养的目标,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和科学分析,借鉴教学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制定了系列化的教学评估方案。评估体系包括日常教学评估、专项教学评估、学生教学评估、督导教学评估、同行教学评估、社会评估五个方面。
上述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实现MBA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
(3)毕业论文阶段的质量控制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MBA学员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管理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中心对学位论文选题、开题、论文中期检查、论文评审与答辩等关键环节实施严格监控,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四、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取得的成效
经过六年的实践,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MBA学员满意度高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电话访谈等形式了解学员对我校MBA教育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66份,收回166份。调研结果表明:两届毕业生对MBA教育满意度为100%,其中非常满意的学员占90%以上(表2)。
另外,从学生学习MBA的目的看,多数毕业生攻读MBA的目的是希望通过MBA的学习,能够在原有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提升。从调研数据看,攻读MBA后,就读MBA前在单位担任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比例为由59人上升为93人,所占比例由35.54%变为了56.03%,在单位为普通员工的比例由40.36%下降为14.45%,高层管理人员比例由6.02%上升到了14.46%。管理岗位人员比例提升或中高级管理岗位人员比例的增大,虽然有人员工作年限增长和工作经验的不断丰富而带来的正常晋升和提拔的原因,但也很直观的反应了攻读MBA对管理者管理技能的提升,尤其是对其职位的提升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2.学位论文质量较高
MBA教育的性质,决定了 MBA 学位论文应是运用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经营问题。学校MBA学位论文从论文选题、导师选择、过程管理、格式规范等方面均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如:导师“双向选择制”、论文指导“双导师制”,论文选题“结合本人工作或单位管理实践”等,要求學生在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尤其是吉林省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实际,对论文创作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审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从而提高了学生系统进行研究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在已答辩的146名毕业论文中,均结合学生本人工作实际进行选题,实践性突出,研究的针对性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3.用人单位认可度较高
在对中国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东北工业集团公司、中东集团、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永新集团、大陆汽车电子(长春)公司、中国联通吉林省四平市分公司等数十家MBA毕业生所在工作单位调查,工作单位认为我校MBA毕业生大多数表现优秀,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和良好评价。用人单位认为,学校MBA毕业生在其单位工作认真务实,业绩出色,得到重用;学校培养和输送的在职MBA人才复合型和应用型特点明显,能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能依据产业转型的需求,结合学校学科特长,培养了一大批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体现了我校MBA教育的成效显著。
研究与实践表明,卓越绩效模式为我国MBA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指导思想与实践路径,是提高MBA教育质量与绩效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文辉,高明. 教学服务质量对学员满意影响的实证研究——以MBA教育为例.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8(24): 137-137.
[2]王兰. 基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研究生教育评价研究.西安科技大学[D],
[3]叶少明,谢讯.高职院校卓越绩效模式.当代经济[J],2013(1): 84-86.
[4]李志德,孙建,李伟. 基于卓越绩效模式基本理念的高校教研一体实验室建设管理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J], 2015, 32(6):229-23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陈丽霞(1973-),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运营管理。
第二作者:孟波(1972-),吉林长春,长春理工大学产业管理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管理。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卓越绩效模式;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中国自1991年首批授权8所院校开展MBA教育以来,经过25年的发展,MBA教育在招生单位的数量与学员规模上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MBA教育培养单位由最初的8所扩大到现在的237所,MBA的招生人数也 从1991年的84人猛增到2010年的接近4万人。随后,在报考人数仍呈不断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录取人数开始出现不升反降的拐点。总结其原因,一方面是各院校开始从重视招生数量开始向注重培养质量转变,另一方面专业学位多元化的趋势,使得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各MBA培养单位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提升MBA教育质量势在必行。
一、我国MBA教育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生源质量不断下降
随着MBA培养单位的不断扩招,使得MBA教育由高端教育逐步转化为大众教育。从生源上看,主要体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是MBA学员入学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根据中国教育在线2015年的调查数据, 46%的MBA学生入学年龄为27-30岁,30%的学生入学年龄为31—34岁,35岁以上的学生占17%,23—26岁的学生群体占7%。与此相对应,MBA学员的工作年限也呈下降趋势。二是MBA学生职位下滑。除年龄因素之外,生源职位结构也影响着商学院MBA学员的生源质量。在中国MBA教育起步的前10年,重点高校的生源多为具有丰富经验与发展潜质的商业人才。但如今MBA学生的职位呈现下滑趋势。浙江财经大学MBA学员中,部门主管、经理和普通职员职位占比例最高,均为38%;总经理、总监级别仅占8%。上海对外经贸大学MBA学员入学前工作职位中部门经理的占比最大,为39%;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分别占21%和19%;总经理、总监级别仅占9%。
2.培养目标针对性差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不招收本科应届毕业生,要求报考对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就需要培养单位在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MBA学员在培养目标上加以区分。目前,MBA培养单位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多为: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没有对两类教育背景、经历和学习目的不同的研究生群体进行明确而实质的区分,或者二者在语言表述上有所区别,但实际培养过程中却无明显差别。
3.师资力量薄弱
MBA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但MBA培养单位师资力量中仍然缺少具有实际工作背景的专家和教授,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MBA培养单位专职的师资队伍中缺少有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这就使部分指导教师在指导实践性强的MBA学位论文时无从下手。一些培养单位为了突出MBA教育的实践性,弥补本单位实践师资的不足,聘请校外从事管理工作的兼职教师授课,对学位论文实行双导师制等措施,但由于管理模式与资源的限制,兼职教师与企业导师并未真正融入学校的教学与论文指导工作,有的兼职教师在MBA教育中的作用仅限于每年做一两场报告,企业论文导师也没有与学校学术导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MBA学员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因此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4.学位论文学术水平不高
MBA学位论文要求必须结合实际工作,因此绝大多数学位论文的选题符合专业要求,但由于 MBA 的学员本身的工作就很忙,能抽出学习的时间比较少,对毕业论文的撰写也很难全力以赴,加上许多学员认为毕业论文就是获取毕业文凭的手段,未对学位论文的撰写给与足够的重视,因此尽管学位论文选题来自实践,但在理论上很难有所建树。
5.质量管理体系执行不力
调研数据表明,大多数MBA培养单位都有书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但在质量保障中多数存在执行不力的問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源于MBA招生市场的激烈竞争。目前,237家培养单位的竞争呈现出如下特点: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位列第一梯队的院校,聚合了国内最优质的工商管理教育资源,报考人数十分集中,尽管报录比率低,但仍挡不住考生对名校的热情。与此同时,二线院校竞争激烈、三线院校吃不饱、四线院校几乎无人问津。这导致MBA院校因发展速度过快使得培养质量良莠不齐,部分二三线商学院在招生、调剂、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出现了为了抢夺生源扰乱MBA市场的做法,使得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执行不力,有些甚至形同虚设。
二、我国MBA教育引入卓越绩效模式的必要性
“卓越绩效模式”源自始于1987年的美国波多里奇奖评审标准,是一种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其本质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具体化。卓越绩效模式包括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图1)。
1.引入卓越绩效模式是提高我国MBA教育服务质量的内在要求
引入卓越绩效模式,有助于构建较完善的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发现并解决MBA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促进培养单位持续导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
2.引入卓越绩效模式是提高MBA教育服务满意度的需要
教学服务质量与MBA学员满意度显著正相关,引入卓越绩效模式以作为顾客的MBA学员为中心,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以学员满意度为经营成果的衡量指标,有力提升MBA教育服务的满意度。
3.引入卓越绩效模式是实现MBA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引入卓越绩效模式,一方面能够提升MBA学员的满意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MBA教育质量和绩效水平,有利于塑造MBA教育品牌,培育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为保证MBA学生培养的质量,长春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在2009获得MBA培养授权之时就构建了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包括MBA教学质量管理理念与目标、文件体系、组织体系、监督与评估体系。
1. MBA教学质量管理的理念与目标
(1)MBA教学质量管理的理念
按照国家MBA教指委的要求、MBA项目专项评估的思想与方法,结合卓越绩效模式的要素,中心建立了以MBA学员为中心、突出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强化过程管理和系统管理、持续性改进的质量管理理念。
(2)MBA教学质量管理目标
中心把促进MBA学员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标准。培养有相当文化知识,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具有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技术应用型中高级管理人才。此目标一方面反映MBA教育的普遍目标,另一方面结合长春理工大学的优势与特色学科背景,提出技术应用型的特色培养目标。
2. MBA教学质量管理的文件体系
我校MBA教育中心制定了一系列MBA管理制度,并将其全部要素、要求和规定都以文件的形式,形成质量管理文件体系。质量文件体系共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纲领性指导性文件;第二层次是规范通用性文件,包括技术、管理规范和程序;第三层次是方案措施性文件,包括计划方案和措施;第四层次是记录鉴证性文件。文件包括了MBA教育质量管理从招生到入学后教务管理、毕业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的全过程管理文件。
3. MBA教学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
质量管理组织系统包括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科、经济管理学院MBA教学督导和专业教研室。组织系统具体包括教学质量目标值、教学管理标准化、教学流程控制点、教学监控信息网五项关键内容。
4. MBA教育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
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覆盖MBA教育招生、教学、毕业论文的全过程。
(1)招生环节的质量控制
在招生环节,我们尤为关注生源的教育背景、个人特质和职业发展潜力,具体内容见表1。
(2)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
中心根据MBA专项评估的要求与我校MBA培养的目标,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和科学分析,借鉴教学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制定了系列化的教学评估方案。评估体系包括日常教学评估、专项教学评估、学生教学评估、督导教学评估、同行教学评估、社会评估五个方面。
上述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实现MBA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
(3)毕业论文阶段的质量控制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MBA学员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管理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中心对学位论文选题、开题、论文中期检查、论文评审与答辩等关键环节实施严格监控,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四、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取得的成效
经过六年的实践,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MBA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MBA学员满意度高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电话访谈等形式了解学员对我校MBA教育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66份,收回166份。调研结果表明:两届毕业生对MBA教育满意度为100%,其中非常满意的学员占90%以上(表2)。
另外,从学生学习MBA的目的看,多数毕业生攻读MBA的目的是希望通过MBA的学习,能够在原有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提升。从调研数据看,攻读MBA后,就读MBA前在单位担任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比例为由59人上升为93人,所占比例由35.54%变为了56.03%,在单位为普通员工的比例由40.36%下降为14.45%,高层管理人员比例由6.02%上升到了14.46%。管理岗位人员比例提升或中高级管理岗位人员比例的增大,虽然有人员工作年限增长和工作经验的不断丰富而带来的正常晋升和提拔的原因,但也很直观的反应了攻读MBA对管理者管理技能的提升,尤其是对其职位的提升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2.学位论文质量较高
MBA教育的性质,决定了 MBA 学位论文应是运用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经营问题。学校MBA学位论文从论文选题、导师选择、过程管理、格式规范等方面均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如:导师“双向选择制”、论文指导“双导师制”,论文选题“结合本人工作或单位管理实践”等,要求學生在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尤其是吉林省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实际,对论文创作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审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从而提高了学生系统进行研究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在已答辩的146名毕业论文中,均结合学生本人工作实际进行选题,实践性突出,研究的针对性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3.用人单位认可度较高
在对中国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东北工业集团公司、中东集团、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永新集团、大陆汽车电子(长春)公司、中国联通吉林省四平市分公司等数十家MBA毕业生所在工作单位调查,工作单位认为我校MBA毕业生大多数表现优秀,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和良好评价。用人单位认为,学校MBA毕业生在其单位工作认真务实,业绩出色,得到重用;学校培养和输送的在职MBA人才复合型和应用型特点明显,能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能依据产业转型的需求,结合学校学科特长,培养了一大批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体现了我校MBA教育的成效显著。
研究与实践表明,卓越绩效模式为我国MBA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指导思想与实践路径,是提高MBA教育质量与绩效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文辉,高明. 教学服务质量对学员满意影响的实证研究——以MBA教育为例.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8(24): 137-137.
[2]王兰. 基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研究生教育评价研究.西安科技大学[D],
[3]叶少明,谢讯.高职院校卓越绩效模式.当代经济[J],2013(1): 84-86.
[4]李志德,孙建,李伟. 基于卓越绩效模式基本理念的高校教研一体实验室建设管理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J], 2015, 32(6):229-23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陈丽霞(1973-),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运营管理。
第二作者:孟波(1972-),吉林长春,长春理工大学产业管理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管理。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