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园城市思想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更新的价值观从单纯的物质更新转向内涵式发展。文章从公园城市视角重新认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更新的问题,认为内生活力的营造是其内涵式更新的关键,并以上海徐汇滨水空间这一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认为通过多要素复合形成的具有自我适应能力的内生发展机制是公共开放空间成为生命体所具备的特征之一,是其内涵式发展得以延续的保障,有助于促进城市的公平与活力,是彰显城市魅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公园城市,空间治理,国土空间规划;公共空间,景观有机更新,内生活力
DOI: 10.12169/zgcsly.2018.06.26.0003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成都天府新城视察时明确提出“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塑造公园城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可行道路,有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从公园城市内涵来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提供便利而生机勃勃的城市环境,其理念体现着对生活在城市之中的居民的人文关怀[1-2],可有效指导新时代背景下对城市存量空间资源的挖掘、改造和再利用[3-4]。
1公园城市思想下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再认识
2019年9月17日,自然资源部發布《关于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国土空间规划按照事权一致的原则,国家层面主要负责对国家需要管控的内容进行审查:……包括建设用地规模、开发强度、用水总量和强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公共空间等主要控制性指标……[5]。可见,公共空间是空间治理的重要对象之_[6].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其空间治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公园城市思想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治理的价值观更要注重空间在生态、文化、经济、社会各层面的内涵式发展,通过综合、整体、有针对性的理念和措施,为处于动态发展中的人居环境做出长远、可持续性的提高[7]。在该思想指导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具有突出的生态与人文(文化、经济、社会)内涵。生态内涵层面,它们往往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节点或生态廊道,生态服务功能突出。人文内涵层面,首先,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呈现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彰显着当地的城市精神与地域文化;其次,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复兴与发展是该地区复兴与发展的催化剂,通过整合城市的多种功能,带动地方商业、旅游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历史文化的复兴;另外,也是承载市民公共生活的理想容器,市民多元的公共生活是其重要内容。
2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内涵式更新的关键:内生活力的营造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成功复兴以活力的激发为特征,活力的激发往往可以提升、带动整个地区的吸引力,带来资本与人才的聚集[8]。然而目前的营造实践中单纯的物质空间改造仍为主流,缺乏人气的现象屡见不鲜,有限的空间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再利用。公园城市思想下,急需探索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内涵式更新途径,无论是纽约的高线公园,还是其他活力复兴的成功案例。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已经证明,高品质的公共开放空间往往通过其内生活力的营造实现其内涵式的更新。内生活力的营造是指以事物内部因素作为动力与资源的发展模式,强调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关注“质”的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空间基于内部资源的生长能力,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再利用。
3上海徐汇滨水空间内生活力营造的途径
3.1滨水空间内生活力的外在表征和营造机制
3.1.1徐汇滨水空间内生活力外在表征
徐汇滨水空间原为上海老工业基地,是稀缺的城市滨水区,位于黄浦江西岸贯通项目的西南地段,东临黄浦江,西靠宛平南路一龙华港一龙吴路,北起日晖港,南至徐浦大桥,沿江岸线长度达8.4 km。目前徐汇滨水空间仍在建设中,其中北部已基本建设完成。徐汇滨水空间是由国际方案征集中优胜的英国PDR公司规划,并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配合执行。
上海徐汇滨水空间“从生产岸线到生活岸线”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时代风貌塑造是其内生活力的外在表征。其以时尚、现代、科技、创意为特征呈现上海所独有的时代气质,成功实现“工厂变公园、废墟变艺术”的华丽转型,是城市更新中内生活力激发的范本。
3.1.2徐汇滨水空间内生活力营造机制
徐汇滨水空间内生活力的营造机制本质上是一种立足于整体大环境,以区域本底特色资源的再利用为基础与发展动力,通过本底生态格局的恢复与优化、文化自觉下的地域场所再生、空间“公共性”的重塑,分别激活其生态活力、文化与经济活力、社会活力,从而形成一种具有一定稳定性,对环境变化具有适应能力的内涵式发展机制(图1)。当然,最终的贯彻实施离不开其规划先导引领下的完整而有效的规划体系[9]。通过规划之间的有序衔接,形成由功能性规划、景观性规划、配套规划设计3个层次所构成的完整的、逻辑清晰的规划体系,引导上海徐汇滨水空间的城市更新实践,为打造高品质的徐汇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奠定了良好的顶层设计基础。
3.2内生活力营造机制前提:资源挖掘与特征判定
3.2.1本底特色资源的挖掘
首先,挖掘具有特色的工业遗产资源。徐汇滨水空间更新前以化工、能源、铁路、航空和仓储等近代民族工业为代表的丁业型生产岸线为特色,是典型的上海早期丁业发祥地与集聚区,遗留下许多典型的建筑风貌和现存结构仍良好的工业遗产,包括龙华机场、上海铁路南浦站、北票煤炭码头、上海水泥厂等。其次,挖掘具有稀缺的滨江生态资源。徐汇滨水空间位于黄浦江这一上海中心城最重要的南一北“纵向”生态空间的西岸,其独有的河道水网蕴藏着多样化的景观,是上海所稀缺的地脉要素。再次,挖掘具有战略性的经济优势。徐汇滨水空间位于中心城区的重要节点,其经济战略价值凸显。
3.2.2特征判定:本底资源价值最大化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内生活力的成功激发并非源于一种极度内向的发展机制,而恰恰是将其纳入整体大环境之中,来判定其特征,进而指导本底资源价值的复兴。徐汇滨水空间更新与其大环境深入契合,上海的文化基因决定了它引领潮流的气质,结合浦江两岸整体的后世博文化氛围,徐汇滨水空间“上海CORNICHE”理念应运而生,承载着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母亲河”黄浦江的深深眷恋,这是充分结合特定的时代发展趋势、地域特色以及腹地发展转型的产物,在理念的高度有效指引了本底资源价值的复兴。
3.3内生活力营造机制的构建要素
3.3.1基础性要素:本底生态格局的修复与优化——生态活力的实现
作为重要的城市生态要素,徐汇滨水空间本底生态格局的修复与优化是更新的基础。其生态活力的激发有助于孕育生物多样性、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是重塑城市活力的表现。
徐汇滨水空间原有的河漫滩景观生态格局在工业发展的影响下产生了巨大变化,河岸线变成僵直的硬质化驳岸,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景观的生态连通性降低。为了让徐汇滨水空间成为联系上海内陆地区的生态廊道,并优化生态网格局,其更新通过整体生态层面的结构性修复与系统化织补[10],采取雨洪管理与水文重塑、乡土性植被与生境营造等手段,与地域文化与功能相结合,种植大量绿色植被,营造多类型的绿色空间,重新恢复了其生态效能,巩固了其在生态网络中的连通性与完整性。此外,徐汇滨水空间防汛墙的设置在保证调节功能、河岸抗洪能力、河岸与水体间水分交换的同时,与折线形空间相结合,运用现代、简洁的工业材料(如废弃钢板的再利用)将保留的工业遗迹融人到相互交织的几何形空间中,使功能与形式和谐统一而又变化丰富。
3.3.2驱动性要素:文化自觉下的地域场所再生——文化、经济活力的实现
文化在更新过程中的重要性急需被认识。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指出,在当代社会文化已渗透所有领域,并取代政治、经济等传统因素跃居社会生活的首位。如果缺乏文化的大规模介入,那么政治、经济都会缺乏活力[11]。
徐汇滨水空间更新以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生为契机,通过地方文化资本的激活与转化、公共艺术引领空间的持续创新这两要素共同作用,以创新性的方式主动自觉地维护徐汇滨江的历史和传统,重注空间之魂,这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自觉视野下地域价值的再创造,是能够使文化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的文化内生发展模式。通过这一定范围内的项目更新,能够带动更大区域的发展,提升其综合效益,即以最小的社会存量财富消耗换取最大的社会财富增益,其经济的增长与文化活力的激发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在具体空间落实的层面,其工业遗产景观的空间再建构表现为基于整体区域格局,以滨江步道为主要脉络实现脉络式整合,并在节点层面对核心节点进行重点营造实现触媒式激活。
1)驱动性要素一:地方文化资本的激活与转化。在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及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对文化资源和城市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要突破以往“静态死保”的简单模式,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系统化地制定具有地域性的文化融入策略与模式,打造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化保护和发展途径,最终实现文化复兴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和整体活力提升。徐汇滨水空间更新则在突出工业遗存有机更新的原则下,通过激活其地方文化资本[12],激发其经济活力。按照“规划先导、文化先行、产业主导”的开发思路,徐汇滨水空间地方文化资本的激活本质上是在充分运用原有产业基础上發展培育新产业,或者利用产业的关联关系培育发展新产业,即新产业的内源式发展路径。主要分为2个层次:第1个层次是将现有工业遗产以“腾笼换鸟”的方式进行改造再利用。如以“活化”老厂房为手段将北票码头改造为龙美术馆,其由原北票码头构筑物“煤漏斗”改造而成的时尚空间“斗廊”,通过视觉呼应,衬托出冷静理性的工业感与原始感。第2个层次是基于城市发展战略与本底文化内源关系,在区域内新建公共服务设施。传统的制造丁业正淡出浦江两岸的产业生态圈,徐汇滨水空间采取以人工智能、文化创意为代表的创新型现代产业集群。这两大层次的文化资本,在使其依托的物质空间成为激发城市活力的触媒点的同时,也带动了周围元素。此外,基于艺术、时尚、科技、创意的整体定位,在上海西岸音乐节、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等一系列品牌文化事件的驱动下,徐汇滨水空间已经成为上海各种大型事件、艺术和节日活动的组织中心。徐汇滨水空间文化资本的复兴带动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并为空间文化活力的提升注入驱动力,可见其经济利益的持续产出也是文化活力延续的保障。
2)驱动性要素二:公共艺术引领空间的持续创新。上海“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徐汇滨水空间更新过程中以文化为契机的活力营造,在“取其精华”文化资本的激活与转化过程中,实现了对既有文化资本的继承。同时,还以整体空间的公共艺术化不断培育空间的创新基因,激发场所的创新能力[13],是其文化、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在时代变化下形成自我适应能力的长久驱动力,为其魅力的彰显提供更多可发挥的空间。公共艺术化的丁业遗产作为场地中的触媒点,通过保留原场地上的丁业设施设备并加以改造利用,并不断挖掘“老滨江元素”,以一种创新性的方式构建了景观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时空连续性。在节点层面改造利用场地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废弃建筑、构筑物等工业遗产,并与场地及周边的环境与新功能结合,运用新旧元素的视觉延续与冲击、隐喻、叙事性等空间设计手法,转换为创新性的新景观,孵化场所创新精神。如东侧入口采取红色钢板展示牌设计成叙事性的空间,叙述往昔繁荣的工业史:南浦站龙门吊广场将老车站的故事进行延续,老蒸汽火车、老铁路、18号仓库、龙门吊在原真性保留的基础上,采取公共艺术化改造,注入餐饮等功能,并以此为核心进行功能延伸:利用高差在18线仓库与防汛墙之间形成可休闲的户外露台空间,并在墙根配以片植充满野趣与季相变化的细叶芒、狼尾草,与龙门吊大气的机械美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在致敬浦江两岸往昔繁荣的工业史[14]。 3.3.3根本性要素:空间“公共性”的重塑——社会活力的实现
徐汇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具有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的功能,能够容纳各种自发的社会活动,还具有能够被不同人使用和容纳不同活动的“异质性”的特征,即多元社会元素共存和交融的能力[15]。而“异质性”实现的关键在于公共性的充分体现[16]:功能整合、活动多元、包容可达、与市民生活融合[17]。徐汇滨水空间更新中公共性的营造促进了其空间元素“异质性”的实现,是内生活力建构的根本性因素。其公共性表现为功能多样性、时空可达性与多元包容性3个方面。
1)根本性要素一:功能多样性。功能多样性是指空间的更新要为潜在的使用者提供多元活动的可能。立足于浦江西岸,徐汇滨水空间的功能塑造是对上海这座城市以及母亲河所孕育人性需求的考量,它以非博物馆式、日常化的方式营建走向全球城市的生活方式。在将功能植入空间时,秉持灵活、多元的原则,主要依托的方法有:空间的交混使用,包括静态与动态活动空间的混合、活动与交通空间的混合,如激活桥下剩余空间所形成的滑板广场、攀岩场地与休闲草坪的结合;以弹性的设计方式激发活动的多样性,如简洁但可灵活使用、可用于日常活动并承接大型节庆的滨江草坪,结合跑步驿站设置的可沿途观光、跑步的滨江散步道等。笔者认为,徐汇滨水空间还可在其4大主题区域,针对性地增设咖啡馆、酒吧、无人超市等前瞻性的服务设施,贴合并引领市民的多元需求。
2)根本性要素二:时空可达性。时空可达性包括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的可达。空间上是指是否方便进入。徐汇滨水空间的更新,整体上实行开放空间与景观大道的综合性规划,以龙腾大道为主的外部道路通过开放的界面与滨江空间形成视觉吸引,并通过多渠道的交通方式构建便捷的区域联系实现内部南北贯通以及与外界交通的联系,市民可以方便地通过人行道、地下通道、天桥等过街进入滨江开放空间,在优化交通可达性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人车关系[18]。由驱车可看江景的龙腾大道至沿江亲水平台形成多层次、阶梯式的公共空间,实现了健身跑道、滨水步道、休闲骑行道“三道”的舒适化、无障碍化贯通,24小时向公众开放。徐汇滨水空间形成了具有吸引力、安全感的都市滨江夜景,如“龙之脊”与海事眺望塔塑造了大气时尚的立体灯光秀。
3)根本性要素三:多元包容性。多元包容性即能够容纳多元社会群体的能力,空间的功能多样性与时空可达性是其多元包容性实现的基础。徐汇滨水空间的更新依托于特有的物质空间载体,吸引了多元人群的集聚,空间进入的免费性为市民提供了自由出入的可能,他们可以公平、自由、不受约束地找到自己所认同的场所进行活动,这是人的空间权利最大化的体现。笔者认为,徐汇滨水空间还可进一步优化盲道等无障碍设施,便于特殊人群出入,实现更具内涵性的包容。
4结语
本文以徐汇滨水空间更新为例,解析了其在作为环境优美、具有文化认同感、功能多元、生机勃勃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表象下的内生活力营造机制,深入而直观地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内生活力的营造进行解析,本质上回答了在公园城市思想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如何生长的问题。然而笔者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徐汇滨江要真正实现其内生活力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特别是潜在的人流双向对冲问题、犬类管理问题、随意放风筝等安全隐患问题,需加强后期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来约束、避免隐患的发生。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内生活力的营造是一种从“单一”走向“复合”的内涵式更新模式,基于完善的顶层设计,以综合整体的方式,通过本底生态格局的恢复与优化、地方文化资本的激活与转化、公共艺术引领空间的持续创新、空间功能多样性的重塑、空间时空可达性的重塑、空间多元包容性的重塑,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与适应能力的内涵式发展机制,当然理念最终得以贯彻落实离不开规划编制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实施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体制的有效性,这是其生态、文化、经济、社会活力得以激发的技术与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l]金云峰,杜伊本期导读:“公同城市”生态价值与人文关怀并存[J].城乡规划,2019(1):21-22.
[2]金云峰,杜伊,周艳,等公同城市视角下基于空间治理的区域绿地管控与上海郊野公同规划实践[J].城乡规划,2019(1):23-30.
[3]杜立柱,杨韫萍,刘喆,等.城市边缘区“城市双修”规划策略:以天津市李七庄街为例[J].规划师,2017,33(3):25-30
[4]金云峰,李宣谕,王俊祺,等存量规划中大型公共空间更新的公眾参与机制研究:以美国东海岸防灾项目为例[J].风景园林,2019(5):71-76.
[5]中国网.国新办就改革规划许可、用地审批和国土空间规划审查报批制度举行新闻发布会[ EB/OL][2019- 09 - 20]中国网http://www.china.com.en/zhibo/content_75224130.htm
[6]杜伊,金云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编制[J]住宅科技,2017,37(02):8-14.
[7]马唯为,金云峰.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下公同绿地设汁方法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6,14(1):70-73.
[8]童明.城市肌理如何激发城市活力[J].城市规划学刊,2014(3):85-96
[9]姚吉昕,金云峰.基于不同视角的城市公同设计策略与方法[J]广东园林,2017,39(2):45-50
[10]金云峰,王越,蒋祎.有机更新发展理念下城市线性绿地的功能修补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8,16(2):22-26
[11]万希平,康安平.文化冲突时代的文化认同:基于全球化文化发展悖论的反思[J].未来与发展,2009(5):73-76,84
[12]黄怡,吴长福,谢振宇.城市更新中地方文化资本的激活:以山东省滕州市接官巷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5(2):110-118.
[13]彭茜,金云峰基于创新视角的社区花园有机更新研究[J]住宅科技,2017,37(9):43-48
[14]金云峰,陶楠.环境史景观史园林史[J].中国园林,2014(8):85-88
[15]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3):44-49,53.
[16]金云峰,张新然.基于公共性视角的城市附属绿地景观设计策略[J].中国城市林业,2017,15(5):12-15.
[17]徐磊青,言语.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评估模型评述[J].新建筑,2016(1):4-9.
[18]金云峰,范炜,周晓霞.街道中央线性开放空间与可持续交通方式结合的景观类型学研究[J].城乡规划,2018(1):69-77.
收稿日期:2018 - 06- 26
基金项目:同济大学2019- 2020年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0100104500);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9020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480)
第一作者:金云峰(196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景观有机更新与开放空间公园绿地、自然资源管治与风景旅游空间规划、中外园林与现代景观。E-mail: jinyf79@ 163.com
通信作者:袁轶男(1994-),女,硕士,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E-mail: kathyyyn@ 163.com
关键词:公园城市,空间治理,国土空间规划;公共空间,景观有机更新,内生活力
DOI: 10.12169/zgcsly.2018.06.26.0003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成都天府新城视察时明确提出“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塑造公园城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可行道路,有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从公园城市内涵来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提供便利而生机勃勃的城市环境,其理念体现着对生活在城市之中的居民的人文关怀[1-2],可有效指导新时代背景下对城市存量空间资源的挖掘、改造和再利用[3-4]。
1公园城市思想下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再认识
2019年9月17日,自然资源部發布《关于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国土空间规划按照事权一致的原则,国家层面主要负责对国家需要管控的内容进行审查:……包括建设用地规模、开发强度、用水总量和强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公共空间等主要控制性指标……[5]。可见,公共空间是空间治理的重要对象之_[6].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其空间治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公园城市思想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治理的价值观更要注重空间在生态、文化、经济、社会各层面的内涵式发展,通过综合、整体、有针对性的理念和措施,为处于动态发展中的人居环境做出长远、可持续性的提高[7]。在该思想指导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具有突出的生态与人文(文化、经济、社会)内涵。生态内涵层面,它们往往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节点或生态廊道,生态服务功能突出。人文内涵层面,首先,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呈现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彰显着当地的城市精神与地域文化;其次,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复兴与发展是该地区复兴与发展的催化剂,通过整合城市的多种功能,带动地方商业、旅游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历史文化的复兴;另外,也是承载市民公共生活的理想容器,市民多元的公共生活是其重要内容。
2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内涵式更新的关键:内生活力的营造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成功复兴以活力的激发为特征,活力的激发往往可以提升、带动整个地区的吸引力,带来资本与人才的聚集[8]。然而目前的营造实践中单纯的物质空间改造仍为主流,缺乏人气的现象屡见不鲜,有限的空间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再利用。公园城市思想下,急需探索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内涵式更新途径,无论是纽约的高线公园,还是其他活力复兴的成功案例。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已经证明,高品质的公共开放空间往往通过其内生活力的营造实现其内涵式的更新。内生活力的营造是指以事物内部因素作为动力与资源的发展模式,强调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关注“质”的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空间基于内部资源的生长能力,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再利用。
3上海徐汇滨水空间内生活力营造的途径
3.1滨水空间内生活力的外在表征和营造机制
3.1.1徐汇滨水空间内生活力外在表征
徐汇滨水空间原为上海老工业基地,是稀缺的城市滨水区,位于黄浦江西岸贯通项目的西南地段,东临黄浦江,西靠宛平南路一龙华港一龙吴路,北起日晖港,南至徐浦大桥,沿江岸线长度达8.4 km。目前徐汇滨水空间仍在建设中,其中北部已基本建设完成。徐汇滨水空间是由国际方案征集中优胜的英国PDR公司规划,并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配合执行。
上海徐汇滨水空间“从生产岸线到生活岸线”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时代风貌塑造是其内生活力的外在表征。其以时尚、现代、科技、创意为特征呈现上海所独有的时代气质,成功实现“工厂变公园、废墟变艺术”的华丽转型,是城市更新中内生活力激发的范本。
3.1.2徐汇滨水空间内生活力营造机制
徐汇滨水空间内生活力的营造机制本质上是一种立足于整体大环境,以区域本底特色资源的再利用为基础与发展动力,通过本底生态格局的恢复与优化、文化自觉下的地域场所再生、空间“公共性”的重塑,分别激活其生态活力、文化与经济活力、社会活力,从而形成一种具有一定稳定性,对环境变化具有适应能力的内涵式发展机制(图1)。当然,最终的贯彻实施离不开其规划先导引领下的完整而有效的规划体系[9]。通过规划之间的有序衔接,形成由功能性规划、景观性规划、配套规划设计3个层次所构成的完整的、逻辑清晰的规划体系,引导上海徐汇滨水空间的城市更新实践,为打造高品质的徐汇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奠定了良好的顶层设计基础。
3.2内生活力营造机制前提:资源挖掘与特征判定
3.2.1本底特色资源的挖掘
首先,挖掘具有特色的工业遗产资源。徐汇滨水空间更新前以化工、能源、铁路、航空和仓储等近代民族工业为代表的丁业型生产岸线为特色,是典型的上海早期丁业发祥地与集聚区,遗留下许多典型的建筑风貌和现存结构仍良好的工业遗产,包括龙华机场、上海铁路南浦站、北票煤炭码头、上海水泥厂等。其次,挖掘具有稀缺的滨江生态资源。徐汇滨水空间位于黄浦江这一上海中心城最重要的南一北“纵向”生态空间的西岸,其独有的河道水网蕴藏着多样化的景观,是上海所稀缺的地脉要素。再次,挖掘具有战略性的经济优势。徐汇滨水空间位于中心城区的重要节点,其经济战略价值凸显。
3.2.2特征判定:本底资源价值最大化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内生活力的成功激发并非源于一种极度内向的发展机制,而恰恰是将其纳入整体大环境之中,来判定其特征,进而指导本底资源价值的复兴。徐汇滨水空间更新与其大环境深入契合,上海的文化基因决定了它引领潮流的气质,结合浦江两岸整体的后世博文化氛围,徐汇滨水空间“上海CORNICHE”理念应运而生,承载着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母亲河”黄浦江的深深眷恋,这是充分结合特定的时代发展趋势、地域特色以及腹地发展转型的产物,在理念的高度有效指引了本底资源价值的复兴。
3.3内生活力营造机制的构建要素
3.3.1基础性要素:本底生态格局的修复与优化——生态活力的实现
作为重要的城市生态要素,徐汇滨水空间本底生态格局的修复与优化是更新的基础。其生态活力的激发有助于孕育生物多样性、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是重塑城市活力的表现。
徐汇滨水空间原有的河漫滩景观生态格局在工业发展的影响下产生了巨大变化,河岸线变成僵直的硬质化驳岸,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景观的生态连通性降低。为了让徐汇滨水空间成为联系上海内陆地区的生态廊道,并优化生态网格局,其更新通过整体生态层面的结构性修复与系统化织补[10],采取雨洪管理与水文重塑、乡土性植被与生境营造等手段,与地域文化与功能相结合,种植大量绿色植被,营造多类型的绿色空间,重新恢复了其生态效能,巩固了其在生态网络中的连通性与完整性。此外,徐汇滨水空间防汛墙的设置在保证调节功能、河岸抗洪能力、河岸与水体间水分交换的同时,与折线形空间相结合,运用现代、简洁的工业材料(如废弃钢板的再利用)将保留的工业遗迹融人到相互交织的几何形空间中,使功能与形式和谐统一而又变化丰富。
3.3.2驱动性要素:文化自觉下的地域场所再生——文化、经济活力的实现
文化在更新过程中的重要性急需被认识。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指出,在当代社会文化已渗透所有领域,并取代政治、经济等传统因素跃居社会生活的首位。如果缺乏文化的大规模介入,那么政治、经济都会缺乏活力[11]。
徐汇滨水空间更新以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生为契机,通过地方文化资本的激活与转化、公共艺术引领空间的持续创新这两要素共同作用,以创新性的方式主动自觉地维护徐汇滨江的历史和传统,重注空间之魂,这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自觉视野下地域价值的再创造,是能够使文化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的文化内生发展模式。通过这一定范围内的项目更新,能够带动更大区域的发展,提升其综合效益,即以最小的社会存量财富消耗换取最大的社会财富增益,其经济的增长与文化活力的激发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在具体空间落实的层面,其工业遗产景观的空间再建构表现为基于整体区域格局,以滨江步道为主要脉络实现脉络式整合,并在节点层面对核心节点进行重点营造实现触媒式激活。
1)驱动性要素一:地方文化资本的激活与转化。在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及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对文化资源和城市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要突破以往“静态死保”的简单模式,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系统化地制定具有地域性的文化融入策略与模式,打造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化保护和发展途径,最终实现文化复兴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和整体活力提升。徐汇滨水空间更新则在突出工业遗存有机更新的原则下,通过激活其地方文化资本[12],激发其经济活力。按照“规划先导、文化先行、产业主导”的开发思路,徐汇滨水空间地方文化资本的激活本质上是在充分运用原有产业基础上發展培育新产业,或者利用产业的关联关系培育发展新产业,即新产业的内源式发展路径。主要分为2个层次:第1个层次是将现有工业遗产以“腾笼换鸟”的方式进行改造再利用。如以“活化”老厂房为手段将北票码头改造为龙美术馆,其由原北票码头构筑物“煤漏斗”改造而成的时尚空间“斗廊”,通过视觉呼应,衬托出冷静理性的工业感与原始感。第2个层次是基于城市发展战略与本底文化内源关系,在区域内新建公共服务设施。传统的制造丁业正淡出浦江两岸的产业生态圈,徐汇滨水空间采取以人工智能、文化创意为代表的创新型现代产业集群。这两大层次的文化资本,在使其依托的物质空间成为激发城市活力的触媒点的同时,也带动了周围元素。此外,基于艺术、时尚、科技、创意的整体定位,在上海西岸音乐节、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等一系列品牌文化事件的驱动下,徐汇滨水空间已经成为上海各种大型事件、艺术和节日活动的组织中心。徐汇滨水空间文化资本的复兴带动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并为空间文化活力的提升注入驱动力,可见其经济利益的持续产出也是文化活力延续的保障。
2)驱动性要素二:公共艺术引领空间的持续创新。上海“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徐汇滨水空间更新过程中以文化为契机的活力营造,在“取其精华”文化资本的激活与转化过程中,实现了对既有文化资本的继承。同时,还以整体空间的公共艺术化不断培育空间的创新基因,激发场所的创新能力[13],是其文化、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在时代变化下形成自我适应能力的长久驱动力,为其魅力的彰显提供更多可发挥的空间。公共艺术化的丁业遗产作为场地中的触媒点,通过保留原场地上的丁业设施设备并加以改造利用,并不断挖掘“老滨江元素”,以一种创新性的方式构建了景观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时空连续性。在节点层面改造利用场地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废弃建筑、构筑物等工业遗产,并与场地及周边的环境与新功能结合,运用新旧元素的视觉延续与冲击、隐喻、叙事性等空间设计手法,转换为创新性的新景观,孵化场所创新精神。如东侧入口采取红色钢板展示牌设计成叙事性的空间,叙述往昔繁荣的工业史:南浦站龙门吊广场将老车站的故事进行延续,老蒸汽火车、老铁路、18号仓库、龙门吊在原真性保留的基础上,采取公共艺术化改造,注入餐饮等功能,并以此为核心进行功能延伸:利用高差在18线仓库与防汛墙之间形成可休闲的户外露台空间,并在墙根配以片植充满野趣与季相变化的细叶芒、狼尾草,与龙门吊大气的机械美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在致敬浦江两岸往昔繁荣的工业史[14]。 3.3.3根本性要素:空间“公共性”的重塑——社会活力的实现
徐汇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具有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的功能,能够容纳各种自发的社会活动,还具有能够被不同人使用和容纳不同活动的“异质性”的特征,即多元社会元素共存和交融的能力[15]。而“异质性”实现的关键在于公共性的充分体现[16]:功能整合、活动多元、包容可达、与市民生活融合[17]。徐汇滨水空间更新中公共性的营造促进了其空间元素“异质性”的实现,是内生活力建构的根本性因素。其公共性表现为功能多样性、时空可达性与多元包容性3个方面。
1)根本性要素一:功能多样性。功能多样性是指空间的更新要为潜在的使用者提供多元活动的可能。立足于浦江西岸,徐汇滨水空间的功能塑造是对上海这座城市以及母亲河所孕育人性需求的考量,它以非博物馆式、日常化的方式营建走向全球城市的生活方式。在将功能植入空间时,秉持灵活、多元的原则,主要依托的方法有:空间的交混使用,包括静态与动态活动空间的混合、活动与交通空间的混合,如激活桥下剩余空间所形成的滑板广场、攀岩场地与休闲草坪的结合;以弹性的设计方式激发活动的多样性,如简洁但可灵活使用、可用于日常活动并承接大型节庆的滨江草坪,结合跑步驿站设置的可沿途观光、跑步的滨江散步道等。笔者认为,徐汇滨水空间还可在其4大主题区域,针对性地增设咖啡馆、酒吧、无人超市等前瞻性的服务设施,贴合并引领市民的多元需求。
2)根本性要素二:时空可达性。时空可达性包括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的可达。空间上是指是否方便进入。徐汇滨水空间的更新,整体上实行开放空间与景观大道的综合性规划,以龙腾大道为主的外部道路通过开放的界面与滨江空间形成视觉吸引,并通过多渠道的交通方式构建便捷的区域联系实现内部南北贯通以及与外界交通的联系,市民可以方便地通过人行道、地下通道、天桥等过街进入滨江开放空间,在优化交通可达性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人车关系[18]。由驱车可看江景的龙腾大道至沿江亲水平台形成多层次、阶梯式的公共空间,实现了健身跑道、滨水步道、休闲骑行道“三道”的舒适化、无障碍化贯通,24小时向公众开放。徐汇滨水空间形成了具有吸引力、安全感的都市滨江夜景,如“龙之脊”与海事眺望塔塑造了大气时尚的立体灯光秀。
3)根本性要素三:多元包容性。多元包容性即能够容纳多元社会群体的能力,空间的功能多样性与时空可达性是其多元包容性实现的基础。徐汇滨水空间的更新依托于特有的物质空间载体,吸引了多元人群的集聚,空间进入的免费性为市民提供了自由出入的可能,他们可以公平、自由、不受约束地找到自己所认同的场所进行活动,这是人的空间权利最大化的体现。笔者认为,徐汇滨水空间还可进一步优化盲道等无障碍设施,便于特殊人群出入,实现更具内涵性的包容。
4结语
本文以徐汇滨水空间更新为例,解析了其在作为环境优美、具有文化认同感、功能多元、生机勃勃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表象下的内生活力营造机制,深入而直观地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内生活力的营造进行解析,本质上回答了在公园城市思想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如何生长的问题。然而笔者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徐汇滨江要真正实现其内生活力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特别是潜在的人流双向对冲问题、犬类管理问题、随意放风筝等安全隐患问题,需加强后期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来约束、避免隐患的发生。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内生活力的营造是一种从“单一”走向“复合”的内涵式更新模式,基于完善的顶层设计,以综合整体的方式,通过本底生态格局的恢复与优化、地方文化资本的激活与转化、公共艺术引领空间的持续创新、空间功能多样性的重塑、空间时空可达性的重塑、空间多元包容性的重塑,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与适应能力的内涵式发展机制,当然理念最终得以贯彻落实离不开规划编制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实施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体制的有效性,这是其生态、文化、经济、社会活力得以激发的技术与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l]金云峰,杜伊本期导读:“公同城市”生态价值与人文关怀并存[J].城乡规划,2019(1):21-22.
[2]金云峰,杜伊,周艳,等公同城市视角下基于空间治理的区域绿地管控与上海郊野公同规划实践[J].城乡规划,2019(1):23-30.
[3]杜立柱,杨韫萍,刘喆,等.城市边缘区“城市双修”规划策略:以天津市李七庄街为例[J].规划师,2017,33(3):25-30
[4]金云峰,李宣谕,王俊祺,等存量规划中大型公共空间更新的公眾参与机制研究:以美国东海岸防灾项目为例[J].风景园林,2019(5):71-76.
[5]中国网.国新办就改革规划许可、用地审批和国土空间规划审查报批制度举行新闻发布会[ EB/OL][2019- 09 - 20]中国网http://www.china.com.en/zhibo/content_75224130.htm
[6]杜伊,金云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编制[J]住宅科技,2017,37(02):8-14.
[7]马唯为,金云峰.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下公同绿地设汁方法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6,14(1):70-73.
[8]童明.城市肌理如何激发城市活力[J].城市规划学刊,2014(3):85-96
[9]姚吉昕,金云峰.基于不同视角的城市公同设计策略与方法[J]广东园林,2017,39(2):45-50
[10]金云峰,王越,蒋祎.有机更新发展理念下城市线性绿地的功能修补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8,16(2):22-26
[11]万希平,康安平.文化冲突时代的文化认同:基于全球化文化发展悖论的反思[J].未来与发展,2009(5):73-76,84
[12]黄怡,吴长福,谢振宇.城市更新中地方文化资本的激活:以山东省滕州市接官巷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5(2):110-118.
[13]彭茜,金云峰基于创新视角的社区花园有机更新研究[J]住宅科技,2017,37(9):43-48
[14]金云峰,陶楠.环境史景观史园林史[J].中国园林,2014(8):85-88
[15]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3):44-49,53.
[16]金云峰,张新然.基于公共性视角的城市附属绿地景观设计策略[J].中国城市林业,2017,15(5):12-15.
[17]徐磊青,言语.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评估模型评述[J].新建筑,2016(1):4-9.
[18]金云峰,范炜,周晓霞.街道中央线性开放空间与可持续交通方式结合的景观类型学研究[J].城乡规划,2018(1):69-77.
收稿日期:2018 - 06- 26
基金项目:同济大学2019- 2020年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0100104500);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9020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480)
第一作者:金云峰(196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景观有机更新与开放空间公园绿地、自然资源管治与风景旅游空间规划、中外园林与现代景观。E-mail: jinyf79@ 163.com
通信作者:袁轶男(1994-),女,硕士,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E-mail: kathyyyn@ 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