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前人社会生活的记录,学习历史的意义在于以史鉴人,以史育人,在于从史实中得到现实生活中的指引,从史实中感念历史名人折射出的人性光辉,领悟史实中强烈的人文思想与生存理念。鉴于此,在进行“初中人文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我校在进行人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将教与学的基点定位于学生在语、政、史、地四科及生活积累中所有的知识、方法,以此为背景进行学科教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提升本学科的教学效益。在我校“初中人文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研究中,高旭波老师执讲了一堂课题研讨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摘录如下,以求与同仁商榷。
师:上课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平时你们喜欢什么水果?
生:我喜欢吃西瓜、桔子。
生:苹果更好,品种多,酸的、甜的都有,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吃。
生:我更喜欢葡萄,晶莹剔透的,像玛瑙,像翡翠,看一看,就让人直流口水……
师:许多水果原本不是我们本地出产的,譬如葡萄,大家想知道它是怎样传到我们这里的吗?
生(异口同声地):想!
师(板书):今天我们学习《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看到这个题目,你都想了解哪些知识?
生:西域在什么地方?
生: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师:好!那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西域的地理位置,阅读一下课本,看能不能找到?
生:找到了。西汉时期,人们把现在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师:这位同学找的非常准确。大家翻开地图册,根据图上的标尺大体估计一下,当时的都城长安到西域有多远?
生:4000公里!
生:6000公里!
师:在当时交通工具非常落后的情况下,这么远的路,当时的人们会坐什么去呢?
生:骑马吧?这样会很快的。
生:骑骆驼,甘肃和新疆的许多地方都是沙漠,马很快会渴死的,你没看见地图册上行走路线上都画着骆驼吗?
师: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当地的知识?比如,地理位置、气候、物产等。
生:我们地理课本中学过当地满是沙漠、戈壁滩,几百里范围内不见人烟……
生:许多诗句都可以看出当地的气候特点,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等。
生: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当地苍茫辽阔的景色。
生:新疆的温差变化很大,所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据说,正是因为这一点,新疆的葡萄等水果比我们这里的甜。
……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通过这些我们对新疆和西域的地理环境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里地处偏远,苍茫荒凉,天气温差大,时常飞沙走石,环境异常恶劣,再加上落后的交通工具,去西域一次也要走几个月,甚至一年多的时间,那么汉朝为什么要派人出使西域呢?大家阅读一下课本,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寻找一下其中的缘由。
生:秦末汉初,中原战乱,匈奴乘机夺取河套地区而且继续南下,百姓长年生活在背井离乡,家破人亡的动荡生活中。
师:很好,看来你的知识很扎实。正是匈奴入侵中原,才有了张骞出使西域这件事。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张骞出使西域一定会遇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你能发挥丰富的想象,用你的生花妙笔描写一下他出使西域的一天或者一件事吗?
(师生交流)
师:大家写得非常好,给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他身上你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生: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生:持之以恒,永不退缩。
师:你知道是什么力量促使张骞克服种种磨难,顺利完成使命的吗?
生:是为国家为民族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激励着他,他是在为国家民族的安宁而战。
生:我想他是一位文化的传播者,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当地的贫穷落后,更想把当地的文化传到内地,譬如胡萝卜、葡萄、石榴、核桃、汉血马等。
生:汉朝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漆器和金属工具等也传入中原。
师:在交往中,这些西域的小国仰慕西汉的强大,纷纷归顺汉朝,于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西域,它是——
生:西域都护府。
师: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生在课本中找出答案,师生交流)
师:张骞通西域后,使者商人们走出一条丝绸之路,谁能概括一下,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生:这条路从长安到欧洲,经过河西走廊、新疆和西亚,这是一条沟通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之路。
(师生畅所欲言,师适时鼓励,生小结)
课例反思: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的已知因素,拆除学科教学的藩篱,将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有机融入本学科的教学中,地理知识的介入让学生对西域的地理位置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送元二使安西》、《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诗句及新疆气候的俗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西域气候恶劣、荒凉偏远的特点,为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艰难提供了一个前提,进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写出张骞出使西域的经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抛开狭隘的学科观念,剔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将学生在其他学科中所学拿来,为本学科课堂教学服务,实现学科教学的互补,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一条捷径。
作者单位:山东省乳山市冯家镇初级中学
师:上课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平时你们喜欢什么水果?
生:我喜欢吃西瓜、桔子。
生:苹果更好,品种多,酸的、甜的都有,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吃。
生:我更喜欢葡萄,晶莹剔透的,像玛瑙,像翡翠,看一看,就让人直流口水……
师:许多水果原本不是我们本地出产的,譬如葡萄,大家想知道它是怎样传到我们这里的吗?
生(异口同声地):想!
师(板书):今天我们学习《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看到这个题目,你都想了解哪些知识?
生:西域在什么地方?
生: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师:好!那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西域的地理位置,阅读一下课本,看能不能找到?
生:找到了。西汉时期,人们把现在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师:这位同学找的非常准确。大家翻开地图册,根据图上的标尺大体估计一下,当时的都城长安到西域有多远?
生:4000公里!
生:6000公里!
师:在当时交通工具非常落后的情况下,这么远的路,当时的人们会坐什么去呢?
生:骑马吧?这样会很快的。
生:骑骆驼,甘肃和新疆的许多地方都是沙漠,马很快会渴死的,你没看见地图册上行走路线上都画着骆驼吗?
师: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当地的知识?比如,地理位置、气候、物产等。
生:我们地理课本中学过当地满是沙漠、戈壁滩,几百里范围内不见人烟……
生:许多诗句都可以看出当地的气候特点,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等。
生: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当地苍茫辽阔的景色。
生:新疆的温差变化很大,所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据说,正是因为这一点,新疆的葡萄等水果比我们这里的甜。
……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通过这些我们对新疆和西域的地理环境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里地处偏远,苍茫荒凉,天气温差大,时常飞沙走石,环境异常恶劣,再加上落后的交通工具,去西域一次也要走几个月,甚至一年多的时间,那么汉朝为什么要派人出使西域呢?大家阅读一下课本,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寻找一下其中的缘由。
生:秦末汉初,中原战乱,匈奴乘机夺取河套地区而且继续南下,百姓长年生活在背井离乡,家破人亡的动荡生活中。
师:很好,看来你的知识很扎实。正是匈奴入侵中原,才有了张骞出使西域这件事。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张骞出使西域一定会遇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你能发挥丰富的想象,用你的生花妙笔描写一下他出使西域的一天或者一件事吗?
(师生交流)
师:大家写得非常好,给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他身上你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生: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生:持之以恒,永不退缩。
师:你知道是什么力量促使张骞克服种种磨难,顺利完成使命的吗?
生:是为国家为民族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激励着他,他是在为国家民族的安宁而战。
生:我想他是一位文化的传播者,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当地的贫穷落后,更想把当地的文化传到内地,譬如胡萝卜、葡萄、石榴、核桃、汉血马等。
生:汉朝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漆器和金属工具等也传入中原。
师:在交往中,这些西域的小国仰慕西汉的强大,纷纷归顺汉朝,于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西域,它是——
生:西域都护府。
师: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生在课本中找出答案,师生交流)
师:张骞通西域后,使者商人们走出一条丝绸之路,谁能概括一下,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生:这条路从长安到欧洲,经过河西走廊、新疆和西亚,这是一条沟通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之路。
(师生畅所欲言,师适时鼓励,生小结)
课例反思: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的已知因素,拆除学科教学的藩篱,将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有机融入本学科的教学中,地理知识的介入让学生对西域的地理位置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送元二使安西》、《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诗句及新疆气候的俗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西域气候恶劣、荒凉偏远的特点,为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艰难提供了一个前提,进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写出张骞出使西域的经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抛开狭隘的学科观念,剔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将学生在其他学科中所学拿来,为本学科课堂教学服务,实现学科教学的互补,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一条捷径。
作者单位:山东省乳山市冯家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