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资源配置

来源 :中国图书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b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的配置能力和效率(知识配置力),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效率的主要指标。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资源配置模式应是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为补充的合作与竞争模式。参考文献7。
其他文献
馆际互借是实现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目的.馆际互借有5种模式:网络型、集中型、区域层次型、网络层次型、虚拟中心.我
WTO的基本法律原则,既是构建WTO协议的基石,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法律指南。我国信息产业立法是一种以WTO规则为参考背景的开放型“变法”。我国信息产业的立法体系可从信息产业行
改革图书馆旧的业务管理体制,重组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业务流程,是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图书馆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将建立起一个充满生机的、动态的、复合型的管理体系,既有利
网络环境下建设图书馆联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已经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等图书馆联盟成立.我国应加快图书馆联盟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分面化研究是指从系统角度出发,运用分解和组配方法建立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宏观结构的架构过程。单一线型结构存在数据冗余、体系庞大、专指度不高等缺
客观知识具有创新性、中介性、可编码性、可传递性、无损耗性、可共享性、可加工性、不确定性等基本特性.认识这些基本性质,有助于理解知识、理解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工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