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与能力相关的知识、素质、创新概念及其关系。基于创新也是一种能力的观点,着重探讨能力的分类及本科院校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倡导普通本科院校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深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本科教育 能力培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a)-0031-02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能力愈来愈重视。从高等教育结构和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及受教育者自身发展来看,本科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与能力相关的概念及本科教育的能力培养展开讨论,以期引起对能力培养的更加重视。
1 与能力相关的概念
知识、素质、能力和创新是相互关联很难分割的四个概念,这些概念有各自的内涵,又有其独立性。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依反映对象的深刻性,可分为生活常识和科学知识;依反应层次的系统性,可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按具体来源,可分为直接知识或间接知识。总体说,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后天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对现实的反映。知识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或物化为某种劳动产品的形式,可以交流或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1]作为个体人头脑中的知识有别于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知识,个体要获取知识,必须经过艰苦劳动的认知过程,同时这一过程必须符合认知规律。
素质:《词海》中对素质是这样定义的:①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或原有基础。②人们在实践中培养的修养。③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世界某著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对素质的解释是:能够把平均水平与高效者区分的任何动机、态度、技能、知识、行为或个人特点。素质有其先天禀赋的一面,更有后天培育的结果,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通过时间和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修正。在高等教育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表现和从事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
能力:掌握和应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可分为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可按照能力的独创程度,分为再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还可分为一般能力,后者指从事某些专业性活动所必需的能力。能力是与具体活动相联系的,是在具体活动中的个体行为表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教育和长期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
创新:指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任职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具体讲,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3]创新的潜在动力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人的观念、思维和激情,创新的外在表现就是敢于做别人未做过的事或将别人做过的事做得更加完美。创新就要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3]创新就是要不断进取,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知识、素质、能力、创新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知识是基础,是提升素质、增强能力、不断创新的前提。掌握一定知识的人未必可称为人才,但人才必定具有某些方面的知识,社会的发展进步依赖于掌握了知识的人去创造;“能力是知识的外化表现,素质是知识内化的结果”,[4]创新是知识、素质、能力综合结果的升华。“掌握知识不是为了占有知识,而是发展能力,提高素质”,[4]在此基础上不断获取新知识,创造新知识,促进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以达到创新目标的实现。
2 本科教育应当培养的能力
在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充当至关重要的角色,有人称之为高等教育的参照系。“本科阶段是成长的关键期。与专科教育、职业教育相比,本科教育是人的素质、能力、意志和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与研究生相比,本科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思想敏锐、个性张扬、求知欲望强烈、竞争意识突显,这些是塑造创新能力的必不可少的基础。”[5]因此,探究高等教育的能力培养,必须探讨本科教育能力培养。
在本科教育能力培养探讨中,我们有必要重温我国高等教育法对本科教育学业标准的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是本科阶段学生应达到的学业标准,也是本科教育应实现的目标,其中对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总体要求,为实现这一要求,学校和教育者必须精心设计,组织实施相关的教学活动。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保持高等学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是高校学生能力培养的总体要求。就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绝大多数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有别于专科教育、职业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及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这类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是介于学术型、理论型研究人才和职业性、技能型岗位人才之间的一种创新型技术性、应用型人才。[6]对这类人才应有能力的培养,应依据社会需求而定,李薇薇在“毕业生的哪些素质最被企业看中”[7]一文中列举了道德品质、文化认同、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创新思想、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经验作为被企业看中的毕业生的素质能力。李庆丰等在“毕业生视角下的理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调查”[8]一文中,通过调查得出结论: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中,前八项排序依次是:①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科学和工程原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②较强的语言和文字交流能力;③有终身学习的素养和持久的主动学习热情;④具有协作的态度和能力;⑤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⑦掌握工程原理的知识和技能;⑧能设计和操作实验,并能分析和解释数据。这些调查结论从不同层面反映了社会对本科生应具备能力的要求。
结合这些调查,并参照有关理论阐述,我们可以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应培养的能力进行归纳如下:终身学习能力;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设计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应对不同境况的能力。
人类个体的能力不可能完全相同,本科毕业生在以上诸方面的表现也不会相同,绝大多数人在某些方面显出擅长,另一些方面显得欠缺,但通过本科阶段能力培养,能够使受教育者在擅长的方面得以突出,欠缺的方面得以改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出发点和根本。
3 本科教育阶段的能力培养
知识、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提出的,是一个很难分割的整体,但在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中,由于种种原因,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有必要让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和上述能力,笔者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应当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强调实施个性化培养
个性化培养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学校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及培养手段和方法上要有特色,避免千校一面情况的继续。笔者认为,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法中对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规定,无论是否修改,各高校都应加强受教育者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并彰显自己的特色。第二是因材施教,前已述及,个人潜能不尽相同,虽然希望每个受教育者都能成为全才,但实际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最大可能地激发其潜能和热情,使他们在某些方面得到最大发挥,这也是教育的本质。要做到这一点,目前我们有些窘境,窘境之一是学校培养目标就一个,研究型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一般高校培养应用型或复合型人才,那么在研究型大学中适合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受教育者以及在一般高校中适合成为研究型人才的受教育者如何成才,很值得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窘境之二是九九年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以来,很多高校存在教学设施和师资紧缺的困难;窘境之三是计划经济时期政策的束缚,四年制本科生只能在四至六年期间毕业,个别能在少于四年内完成规定教学环节并合格者,只能等待。凡此种种,都直接影响因材施教的开展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实施个性化培养,就要走出这些困境,这既需要教育政策层面的很多工作,也需要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
3.2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不适应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才的能力培养。先谈课程体系,首先是课程的设置,一般本科院校都以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块设置课程,在其中穿插实践教学环节,有的学校已将其改革为“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文化素质教育课)、学科(专业)或专业类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9]再辅之以分门别类的选修课,应当说这种改革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但还需更多教育工作者做出进一步探索,学校不应互相照搬,而要在实践中确立适合自己的模式,体现特色。再者是课程的内容,上大学读经典是必须的,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更多课程应当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教材编写、出版发行有一定滞后,这就要求教师将教材中没有且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内容适当引入教学,同时要求教学评价体系作出适当调整。再者是教学模式的改革,目前大多数学校仍是“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输知识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发挥和能力发展,有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倡导并探索研究性教育模式或叫探究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热情,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但我们更欣赏的是教无定法,只要适合自己的学生,适合所教内容,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进一步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本领,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是最适合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精通本门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熟练掌握现有教法的基础上,灵活应用,不断创新,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3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已在普通高校中引起重视。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已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各类实习基地也已建立,这是加强对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重要措施。但还有问题,一是“985”学校和“211”学校,经费充足,而一般普通高校,大多面临沉重的经济压力,很难保证充足的实践教学经费,这方面既期望国家教育投入的增加,也有待于学校自身的合理运筹。二是内容和形式,要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就要更新部分仪器设备,这就要求既有充足的经费投入,还要提高现有设备利用率;要增强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以及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就要有足够的教学设施和教学人员精力投入。应该说教学评估工作和质量工程开展以来,大多数学校在这些方面有很大改观,但未必真正满足了培养学生的需求。再者各校虽已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但效果如何,基地是否能保证学生实习的设备使用和人力投入,恐怕不能尽如人意;还有一些非工科类专业,采取分散实习的办法,学校如何监控,效果如何保证,有待进一步探讨。三是学校与用人单位配合,目前情况是用人单位从第七学期开始招聘,学生参加一个接一个的招聘会,还有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这对第七和第八学期教学环节的开展造成一定影响,而这两学期中有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这就需要学校和用人单位密切配合,探讨一种联合培养的模式,这是双赢的举措,也是学生能力培养不可忽视的环节。解决好上述问题,能改善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需要不断改革,逐步完善。
3.4 更新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包含对教的评价和对学的评价。就对教的评价而言,要体现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就要摒弃传统观点,提倡教师在遵循教学大纲前提下增加教学新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的效果体现在学的成效上,对学生的评价既包含在校学习的评价,又包含工作以后的评价。对在校学习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成绩上,应当建立学生能力考核标准和办法。能力是在具体活动中表现的,具体活动是能用考核指标衡量的,因此应当能够用指标体系来衡量能力,这项工作很值得教育管理者研究。学生毕业后所表现的能力与其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和环境密切相关,但其潜力还是来自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因此,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评价体系和办法,以此作为衡量学校培养质量的一个方面,并调控学校教学和培养制度。学校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对在校学生的评价,但从长远计,这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工作。
3.5 培养能力营造环境
营造以人为本、学术自由、开放进取的成长环境,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以人为本,就是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学校的管理制度要最大可能地体现学生利益,有利于学生成才;学校教育教学方式要打破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营造学术自由的气氛,就是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在专业、课程的选择方面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充分的自由,激发学生求知热情,挖掘学生潜能,使他们成为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人才。倡导开放进取,一是要把学校教育放在国际教育的大视野、大环境中,在发展民族文化,保留本土特色的基础上,接纳和吸收多元文化;二是要使学生具有成才的渴望。当然,人才培养的环境绝不能缺少良好道德风尚,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具科学、实效性。
总之,能力培养是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培养的根本,需要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校高度重视,并以此为出发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这方面没有固定模式,各校不应互相照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特色,坚持不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长此下去,我国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才能层出不穷,百花齐放,以此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Z]: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3版(修订本)[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1.
[3] 念之祭.创新能力[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301641.htm?fr=topic.
[4] 李志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23):20-22.
[5] 李莉.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之关键[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0:83-87.
[6] 邵波.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内涵及其培养体系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0:88-92.
[7] 李薇薇.毕业生哪些素质被企业看重[N].中国教育报,2008-01-02(08).
[8] 李庆丰,袁亚丽,李宇竹.毕业生视角下的理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状况调查[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7,8):96-101.
[9] 朱崇实.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16):31-33.
【关键词】本科教育 能力培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a)-0031-02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能力愈来愈重视。从高等教育结构和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及受教育者自身发展来看,本科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与能力相关的概念及本科教育的能力培养展开讨论,以期引起对能力培养的更加重视。
1 与能力相关的概念
知识、素质、能力和创新是相互关联很难分割的四个概念,这些概念有各自的内涵,又有其独立性。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依反映对象的深刻性,可分为生活常识和科学知识;依反应层次的系统性,可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按具体来源,可分为直接知识或间接知识。总体说,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后天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对现实的反映。知识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或物化为某种劳动产品的形式,可以交流或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1]作为个体人头脑中的知识有别于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知识,个体要获取知识,必须经过艰苦劳动的认知过程,同时这一过程必须符合认知规律。
素质:《词海》中对素质是这样定义的:①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或原有基础。②人们在实践中培养的修养。③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世界某著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对素质的解释是:能够把平均水平与高效者区分的任何动机、态度、技能、知识、行为或个人特点。素质有其先天禀赋的一面,更有后天培育的结果,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通过时间和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修正。在高等教育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表现和从事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
能力:掌握和应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可分为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可按照能力的独创程度,分为再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还可分为一般能力,后者指从事某些专业性活动所必需的能力。能力是与具体活动相联系的,是在具体活动中的个体行为表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教育和长期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
创新:指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任职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具体讲,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3]创新的潜在动力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人的观念、思维和激情,创新的外在表现就是敢于做别人未做过的事或将别人做过的事做得更加完美。创新就要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3]创新就是要不断进取,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知识、素质、能力、创新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知识是基础,是提升素质、增强能力、不断创新的前提。掌握一定知识的人未必可称为人才,但人才必定具有某些方面的知识,社会的发展进步依赖于掌握了知识的人去创造;“能力是知识的外化表现,素质是知识内化的结果”,[4]创新是知识、素质、能力综合结果的升华。“掌握知识不是为了占有知识,而是发展能力,提高素质”,[4]在此基础上不断获取新知识,创造新知识,促进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以达到创新目标的实现。
2 本科教育应当培养的能力
在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充当至关重要的角色,有人称之为高等教育的参照系。“本科阶段是成长的关键期。与专科教育、职业教育相比,本科教育是人的素质、能力、意志和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与研究生相比,本科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思想敏锐、个性张扬、求知欲望强烈、竞争意识突显,这些是塑造创新能力的必不可少的基础。”[5]因此,探究高等教育的能力培养,必须探讨本科教育能力培养。
在本科教育能力培养探讨中,我们有必要重温我国高等教育法对本科教育学业标准的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是本科阶段学生应达到的学业标准,也是本科教育应实现的目标,其中对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总体要求,为实现这一要求,学校和教育者必须精心设计,组织实施相关的教学活动。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保持高等学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是高校学生能力培养的总体要求。就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绝大多数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有别于专科教育、职业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及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这类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是介于学术型、理论型研究人才和职业性、技能型岗位人才之间的一种创新型技术性、应用型人才。[6]对这类人才应有能力的培养,应依据社会需求而定,李薇薇在“毕业生的哪些素质最被企业看中”[7]一文中列举了道德品质、文化认同、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创新思想、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经验作为被企业看中的毕业生的素质能力。李庆丰等在“毕业生视角下的理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调查”[8]一文中,通过调查得出结论: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中,前八项排序依次是:①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科学和工程原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②较强的语言和文字交流能力;③有终身学习的素养和持久的主动学习热情;④具有协作的态度和能力;⑤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⑦掌握工程原理的知识和技能;⑧能设计和操作实验,并能分析和解释数据。这些调查结论从不同层面反映了社会对本科生应具备能力的要求。
结合这些调查,并参照有关理论阐述,我们可以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应培养的能力进行归纳如下:终身学习能力;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设计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应对不同境况的能力。
人类个体的能力不可能完全相同,本科毕业生在以上诸方面的表现也不会相同,绝大多数人在某些方面显出擅长,另一些方面显得欠缺,但通过本科阶段能力培养,能够使受教育者在擅长的方面得以突出,欠缺的方面得以改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出发点和根本。
3 本科教育阶段的能力培养
知识、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提出的,是一个很难分割的整体,但在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中,由于种种原因,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有必要让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和上述能力,笔者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应当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强调实施个性化培养
个性化培养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学校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及培养手段和方法上要有特色,避免千校一面情况的继续。笔者认为,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法中对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规定,无论是否修改,各高校都应加强受教育者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并彰显自己的特色。第二是因材施教,前已述及,个人潜能不尽相同,虽然希望每个受教育者都能成为全才,但实际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最大可能地激发其潜能和热情,使他们在某些方面得到最大发挥,这也是教育的本质。要做到这一点,目前我们有些窘境,窘境之一是学校培养目标就一个,研究型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一般高校培养应用型或复合型人才,那么在研究型大学中适合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受教育者以及在一般高校中适合成为研究型人才的受教育者如何成才,很值得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窘境之二是九九年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以来,很多高校存在教学设施和师资紧缺的困难;窘境之三是计划经济时期政策的束缚,四年制本科生只能在四至六年期间毕业,个别能在少于四年内完成规定教学环节并合格者,只能等待。凡此种种,都直接影响因材施教的开展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实施个性化培养,就要走出这些困境,这既需要教育政策层面的很多工作,也需要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
3.2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不适应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才的能力培养。先谈课程体系,首先是课程的设置,一般本科院校都以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块设置课程,在其中穿插实践教学环节,有的学校已将其改革为“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文化素质教育课)、学科(专业)或专业类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9]再辅之以分门别类的选修课,应当说这种改革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但还需更多教育工作者做出进一步探索,学校不应互相照搬,而要在实践中确立适合自己的模式,体现特色。再者是课程的内容,上大学读经典是必须的,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更多课程应当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教材编写、出版发行有一定滞后,这就要求教师将教材中没有且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内容适当引入教学,同时要求教学评价体系作出适当调整。再者是教学模式的改革,目前大多数学校仍是“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输知识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发挥和能力发展,有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倡导并探索研究性教育模式或叫探究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热情,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但我们更欣赏的是教无定法,只要适合自己的学生,适合所教内容,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进一步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本领,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是最适合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精通本门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熟练掌握现有教法的基础上,灵活应用,不断创新,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3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已在普通高校中引起重视。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已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各类实习基地也已建立,这是加强对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重要措施。但还有问题,一是“985”学校和“211”学校,经费充足,而一般普通高校,大多面临沉重的经济压力,很难保证充足的实践教学经费,这方面既期望国家教育投入的增加,也有待于学校自身的合理运筹。二是内容和形式,要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就要更新部分仪器设备,这就要求既有充足的经费投入,还要提高现有设备利用率;要增强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以及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就要有足够的教学设施和教学人员精力投入。应该说教学评估工作和质量工程开展以来,大多数学校在这些方面有很大改观,但未必真正满足了培养学生的需求。再者各校虽已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但效果如何,基地是否能保证学生实习的设备使用和人力投入,恐怕不能尽如人意;还有一些非工科类专业,采取分散实习的办法,学校如何监控,效果如何保证,有待进一步探讨。三是学校与用人单位配合,目前情况是用人单位从第七学期开始招聘,学生参加一个接一个的招聘会,还有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这对第七和第八学期教学环节的开展造成一定影响,而这两学期中有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这就需要学校和用人单位密切配合,探讨一种联合培养的模式,这是双赢的举措,也是学生能力培养不可忽视的环节。解决好上述问题,能改善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需要不断改革,逐步完善。
3.4 更新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包含对教的评价和对学的评价。就对教的评价而言,要体现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就要摒弃传统观点,提倡教师在遵循教学大纲前提下增加教学新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的效果体现在学的成效上,对学生的评价既包含在校学习的评价,又包含工作以后的评价。对在校学习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成绩上,应当建立学生能力考核标准和办法。能力是在具体活动中表现的,具体活动是能用考核指标衡量的,因此应当能够用指标体系来衡量能力,这项工作很值得教育管理者研究。学生毕业后所表现的能力与其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和环境密切相关,但其潜力还是来自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因此,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评价体系和办法,以此作为衡量学校培养质量的一个方面,并调控学校教学和培养制度。学校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对在校学生的评价,但从长远计,这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工作。
3.5 培养能力营造环境
营造以人为本、学术自由、开放进取的成长环境,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以人为本,就是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学校的管理制度要最大可能地体现学生利益,有利于学生成才;学校教育教学方式要打破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营造学术自由的气氛,就是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在专业、课程的选择方面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充分的自由,激发学生求知热情,挖掘学生潜能,使他们成为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人才。倡导开放进取,一是要把学校教育放在国际教育的大视野、大环境中,在发展民族文化,保留本土特色的基础上,接纳和吸收多元文化;二是要使学生具有成才的渴望。当然,人才培养的环境绝不能缺少良好道德风尚,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具科学、实效性。
总之,能力培养是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培养的根本,需要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校高度重视,并以此为出发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这方面没有固定模式,各校不应互相照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特色,坚持不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长此下去,我国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才能层出不穷,百花齐放,以此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Z]: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3版(修订本)[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1.
[3] 念之祭.创新能力[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301641.htm?fr=topic.
[4] 李志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23):20-22.
[5] 李莉.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之关键[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0:83-87.
[6] 邵波.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内涵及其培养体系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0:88-92.
[7] 李薇薇.毕业生哪些素质被企业看重[N].中国教育报,2008-01-02(08).
[8] 李庆丰,袁亚丽,李宇竹.毕业生视角下的理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状况调查[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7,8):96-101.
[9] 朱崇实.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16):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