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进取心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整体素质。根据高校辅导员具有自我价值实现,获得成就感的需求,构建“飞鸟型”机制系统,该机制系统具有整体、结构、互动等特征,能满足高校辅导员的成就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激发高校辅导员的积极性、进取心。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进取心 “飞鸟型”机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234-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制度虽然没有多大变化,但人员结构已发生了较大变化。比较明显的是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人员大大增多,这些人员的需求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主要追求物质报酬转向事业追求,对其研究也应逐步转到更高的事业、精神方面追求。激励因素作为制度层面的一种表现形式,传统的对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激励方面,不能满足现阶段高校辅导员的发展需要,不符合高校辅导员的需求的发展规律,并且目前对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激励因素处于孤立状态,应用不当。根据高校辅导员具有自我价值实现,获得成就感的需求,构建“飞鸟型”机制系统,各激励因素在这一机制系统中,在成就导向的核心作用下,各机制指向成就导向,发挥各机制的双重作用,产生激励力,满足高校辅导员的成就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激发高校辅导员的积极性、进取心。
1 影响高校辅导员进取心机制因素的特性分析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工作方式和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影响机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的个体机制在功能上都具有双重性。
1.1 物质机制
物质机制是指高校辅导员作出贡献后所得到的工资、奖金、津贴及其它福利等收入。高校辅导员的收入具有双重性:从经济学说,收入是劳动力耗费的补偿,只有通过获得收入进行消费,劳动力才能得到恢复并进行再生产。高校辅导员同其他教职工一样,在做出贡献后,理应获得一定的收入。高校扩招后,高校自主权增加,辅导员所获得的这些收入也有一定的增加,这是稳定和保证高校辅导员努力工作的基础。但这毕竟是一种有限的经济性机制。按照双因素理论这是一种“保健因素”,尚不是“激励因素”。从另一角度看,作为弥补劳动力消费的物质因素是否具有激励性质是不确定的。例如,用作激励目的的奖金一旦形成刚性,就转化成了福利;相反,如果晋升一级工资方式得当,其所起到的激励作用,则大大超过从工资中获得的效用满足度。
1.2 成就激励机制
成就激励机制是指通过激励、引导高校辅导员在岗位上认真、专注工作,作出贡献,获得成就,并加以肯定、表扬和奖励以激励其为再次获得成就而更加努力工作的一种方式。成就激励机制实质是人们对于成就感追求而产生的一种激励机制。马斯洛从人们的天生需要角度、麦克兰继而又从人们的后天需求,研究了人们对于成就追求的行为、性质和特征,同时表明了,成就激励如果运用得当,能成为激励个人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崇高境界的动力;如果运用不当,则有可能转变为为成就而追求成就,甚至追求庸俗成就的行为。
1.3 制度和道德机制
制度和道德机制是规范人的行为的两个方面。制度具有显性特点,主要是起约束作用;道德则相对隐性,但也起重要的规范作用。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制度规范是必须的,因为高校辅导员不仅处在辅导员队伍中,同时也处在高校教职工之中,他们的岗位有自身的特点,但同其他部门关系紧密,他们必然会受到了在岗位外部和内部的多种因素影响,必要的制度约束是确保他们正常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但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又是一个特殊群体,辅导员的工作也具有特殊性。和学生打交道,和学生家长及社会接触,和教职工联系,事情繁琐复杂,其中有许多是“软任务”,不易见效、且工作量难以度量。这些工作,仅仅靠制度是难以约束的,必须要靠辅导员的无私贡献和不厌其烦的反复工作。这样,道德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制度与道德机制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影响具有层次性。从制度看,一项孤立的制度只具有约束力,但一项上升到制度文化的制度,不仅具有约束力,还具有激励力。道德也一样,较低层次的道德需要通过契约得以实现,而高层次的道德完全是人的一种自觉行为。
2 “飞鸟型”机制系统的功能分析
所谓“飞鸟型”机制系统是指根据激发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因素,按照激励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于各种相关机制的整合,用“飞鸟”进行形象地表达,以揭示和认识各种机制在这种结构中的性质、功能和作用,并以此应用于激发培养、实现高校辅导员进取心这一实践目的的一种机制系统。在“飞鸟”结构中,鸟头表示道德机制;鸟脚代表物质机制;左右鸟翅膀分别表示制度机制和环境机制;鸟身是核心部分表示成就导向机制。
2.1 “飞鸟型”机制系统的特点和性质
“飞鸟型”机制结构它是一种动态性的特殊结构,其主要特点是:一是指向性明确。在其目标中,成就是核心,各种机制的功能指向是成就,其指向非常明确。二是各种机制重点是激励性。由于成就的追求是一种高层次需求,只有在其结构中各种个体机制起激励作用时,才能取得这种效应。因此,其结构本身就规定了任何一种个体机制,其原始的功能只是基础,激励功能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三是结构功能的增强效应。“飞鸟型”机制结构是一个动态结构,在该结构中,不同机制得到了合理的定位,且指向明确,通过各种机制之间的互动,达到了“累积因素循环”效应,因此具有不断强化功能的“自增强性”。
“飞鸟型”机制系统实质上是这样一种结构系统:通过特殊的结构,将不同机制要素集聚和组合起来,以成就为核心,以各个体机制要素的结构效应将基本功能转化为激励功能,从而通过成就的获得实现个人价值,以激发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机制系统。
2.2 飞鸟型”机制系统的构建原则
(1)具体的人、现实的人的原则。激发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飞鸟型”机制系统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人学理论基石之上,从具体的人、现实的人出发,把尊重、理解、关心高校辅导员的需要以及调动其积极性放在首位。有效地激发高校辅导员的进取心,必须承认并满足广大辅导员的需要,尊重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努力为其提供物质条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其进取心的激发创造良好的条件,形成一个鼓励高校辅导员干事业、支持高校辅导员干成事业、帮助高校辅导员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2)科学性原则。高校辅导员需要的满足和积极性的调动有其自身的规律,选择和实施激励的方法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科学性的原则。借鉴各种理论的研究成果,从高校辅导员的需要出发,实施有效地激励措施,选择恰当的激励方式和激励力度,使激发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激励科学合理。
(3)系统性原则。高校辅导员需要复杂有别,如何调动广大高校辅导员进取之心,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个受多层次、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制定和实施具体的激励措施时,要系统考虑、统筹规划,整体思考和分析研究影响高校辅导员需要的各种因素,以找出有效地激励方法,努力使各种激励方法指向激发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统一目标,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体制系统,保证高校辅导员进取心伦理价值功能的实现。
2.3 “飞鸟型”机制系统的作用机理
在“飞鸟型”机制系统中,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自主定位,功能提升,个体共同指向、自我强化而进行的。其基本运作过程是:物质机制在其基本的物质功能之外将更多地转向为物质激励功能,形成了“飞鸟型”机制系统的前提和基础;制度机制除约束力外,激励力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道德机制已经脱离了“是”“非”“善”“恶”等仅仅出于“道德成本”基本判断和取向的层次,在服从成就的前提下,产生自觉地、崇高境界追求的效应;环境机制,作为成就追求目标实现的途径,对高校辅导员自我个性拓展和价值提升起着作用;即使是作为核心机制的成就导向机制,也是规避了低级、庸俗的“成就”而达到了崇高境界,真正具有自我价值的激励机制。
3 “飞鸟型”机制系统的建立条件
“飞鸟型”机制系统对目前激发高校辅导员的进取心,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的素质、提高辅导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都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这种机制系统的独立性较强,因此有着特殊的管理要求。因此,无论是在认识上、组织上,还是政策导向和措施上,都需要探索新的模式。
(1)转变认识。转变认识是指对于机制功能的认识。对于任何一种影响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机制因素,需要从传统上只是对于表层功能认识,深入到本质功能认识,即充分认识个体机制要素内在的激励特性。只有认识本质功能,才可能去挖掘各个体机制的深层次激励功能。
(2)整合机制。影响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机制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缺乏整合情况下,各个体机制既不能产生深层次的激励因素,也不能产生互动因素。原因是各个体机制在分散状态下受到时空限制。克服时空限制的最好办法是整合,即将所有对于高校辅导员进取心有关的影响因素,整合在一起,这是建立“飞鸟型”机制的基础工作。整合机制是对于与成就导向相关的各种机制进行收集和遴选,并通过机制设计进行有效组合。
(3)强化措施。整合机制仅仅是一种组织手段,只能解决“飞鸟型”机制系统的“形”的问题,而“神”的问题,则需要强化激励机制的转化措施。所谓转化措施是指各个体机制要素从原始功能向具有特定指向的激励机制功能转化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实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是政策文件,也可以是制度性规定,但主要是通过外生约束和引导,加快各个体机制内在属性的改变。也就是通过相应的措施,通过物质条件的创造,制度环境的保障,最终还是满足主体成就感的实现,即高校辅导员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其进取心。
(4)独立管理。现行的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的一部分,没有独立功能,其原因是以激励机制分散和时空阻断为背景的管理方式。“飞鸟型”机制系统是一个独立系统,有着特殊要求,需要在管理上进行独立进行。因此只有建立专门组织并进行独立管理条件下,各个体机制才能得到有效整合,原始功能才能向激励功能转化,“飞鸟型”机制系统的特殊效应才能产生。
参考文献
[1] 张林,等.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综述[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 张国.从需要层次论的角度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7(16).
[3] 汤秀娟.高校政治辅导员激励管理对策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5).
[4] 邹湘湘.双因素理论在高校辅导员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情报与经济开发,2007(32).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进取心 “飞鸟型”机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234-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制度虽然没有多大变化,但人员结构已发生了较大变化。比较明显的是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人员大大增多,这些人员的需求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主要追求物质报酬转向事业追求,对其研究也应逐步转到更高的事业、精神方面追求。激励因素作为制度层面的一种表现形式,传统的对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激励方面,不能满足现阶段高校辅导员的发展需要,不符合高校辅导员的需求的发展规律,并且目前对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激励因素处于孤立状态,应用不当。根据高校辅导员具有自我价值实现,获得成就感的需求,构建“飞鸟型”机制系统,各激励因素在这一机制系统中,在成就导向的核心作用下,各机制指向成就导向,发挥各机制的双重作用,产生激励力,满足高校辅导员的成就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激发高校辅导员的积极性、进取心。
1 影响高校辅导员进取心机制因素的特性分析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工作方式和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影响机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的个体机制在功能上都具有双重性。
1.1 物质机制
物质机制是指高校辅导员作出贡献后所得到的工资、奖金、津贴及其它福利等收入。高校辅导员的收入具有双重性:从经济学说,收入是劳动力耗费的补偿,只有通过获得收入进行消费,劳动力才能得到恢复并进行再生产。高校辅导员同其他教职工一样,在做出贡献后,理应获得一定的收入。高校扩招后,高校自主权增加,辅导员所获得的这些收入也有一定的增加,这是稳定和保证高校辅导员努力工作的基础。但这毕竟是一种有限的经济性机制。按照双因素理论这是一种“保健因素”,尚不是“激励因素”。从另一角度看,作为弥补劳动力消费的物质因素是否具有激励性质是不确定的。例如,用作激励目的的奖金一旦形成刚性,就转化成了福利;相反,如果晋升一级工资方式得当,其所起到的激励作用,则大大超过从工资中获得的效用满足度。
1.2 成就激励机制
成就激励机制是指通过激励、引导高校辅导员在岗位上认真、专注工作,作出贡献,获得成就,并加以肯定、表扬和奖励以激励其为再次获得成就而更加努力工作的一种方式。成就激励机制实质是人们对于成就感追求而产生的一种激励机制。马斯洛从人们的天生需要角度、麦克兰继而又从人们的后天需求,研究了人们对于成就追求的行为、性质和特征,同时表明了,成就激励如果运用得当,能成为激励个人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崇高境界的动力;如果运用不当,则有可能转变为为成就而追求成就,甚至追求庸俗成就的行为。
1.3 制度和道德机制
制度和道德机制是规范人的行为的两个方面。制度具有显性特点,主要是起约束作用;道德则相对隐性,但也起重要的规范作用。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制度规范是必须的,因为高校辅导员不仅处在辅导员队伍中,同时也处在高校教职工之中,他们的岗位有自身的特点,但同其他部门关系紧密,他们必然会受到了在岗位外部和内部的多种因素影响,必要的制度约束是确保他们正常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但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又是一个特殊群体,辅导员的工作也具有特殊性。和学生打交道,和学生家长及社会接触,和教职工联系,事情繁琐复杂,其中有许多是“软任务”,不易见效、且工作量难以度量。这些工作,仅仅靠制度是难以约束的,必须要靠辅导员的无私贡献和不厌其烦的反复工作。这样,道德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制度与道德机制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影响具有层次性。从制度看,一项孤立的制度只具有约束力,但一项上升到制度文化的制度,不仅具有约束力,还具有激励力。道德也一样,较低层次的道德需要通过契约得以实现,而高层次的道德完全是人的一种自觉行为。
2 “飞鸟型”机制系统的功能分析
所谓“飞鸟型”机制系统是指根据激发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因素,按照激励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于各种相关机制的整合,用“飞鸟”进行形象地表达,以揭示和认识各种机制在这种结构中的性质、功能和作用,并以此应用于激发培养、实现高校辅导员进取心这一实践目的的一种机制系统。在“飞鸟”结构中,鸟头表示道德机制;鸟脚代表物质机制;左右鸟翅膀分别表示制度机制和环境机制;鸟身是核心部分表示成就导向机制。
2.1 “飞鸟型”机制系统的特点和性质
“飞鸟型”机制结构它是一种动态性的特殊结构,其主要特点是:一是指向性明确。在其目标中,成就是核心,各种机制的功能指向是成就,其指向非常明确。二是各种机制重点是激励性。由于成就的追求是一种高层次需求,只有在其结构中各种个体机制起激励作用时,才能取得这种效应。因此,其结构本身就规定了任何一种个体机制,其原始的功能只是基础,激励功能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三是结构功能的增强效应。“飞鸟型”机制结构是一个动态结构,在该结构中,不同机制得到了合理的定位,且指向明确,通过各种机制之间的互动,达到了“累积因素循环”效应,因此具有不断强化功能的“自增强性”。
“飞鸟型”机制系统实质上是这样一种结构系统:通过特殊的结构,将不同机制要素集聚和组合起来,以成就为核心,以各个体机制要素的结构效应将基本功能转化为激励功能,从而通过成就的获得实现个人价值,以激发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机制系统。
2.2 飞鸟型”机制系统的构建原则
(1)具体的人、现实的人的原则。激发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飞鸟型”机制系统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人学理论基石之上,从具体的人、现实的人出发,把尊重、理解、关心高校辅导员的需要以及调动其积极性放在首位。有效地激发高校辅导员的进取心,必须承认并满足广大辅导员的需要,尊重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努力为其提供物质条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其进取心的激发创造良好的条件,形成一个鼓励高校辅导员干事业、支持高校辅导员干成事业、帮助高校辅导员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2)科学性原则。高校辅导员需要的满足和积极性的调动有其自身的规律,选择和实施激励的方法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科学性的原则。借鉴各种理论的研究成果,从高校辅导员的需要出发,实施有效地激励措施,选择恰当的激励方式和激励力度,使激发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激励科学合理。
(3)系统性原则。高校辅导员需要复杂有别,如何调动广大高校辅导员进取之心,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个受多层次、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制定和实施具体的激励措施时,要系统考虑、统筹规划,整体思考和分析研究影响高校辅导员需要的各种因素,以找出有效地激励方法,努力使各种激励方法指向激发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统一目标,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体制系统,保证高校辅导员进取心伦理价值功能的实现。
2.3 “飞鸟型”机制系统的作用机理
在“飞鸟型”机制系统中,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自主定位,功能提升,个体共同指向、自我强化而进行的。其基本运作过程是:物质机制在其基本的物质功能之外将更多地转向为物质激励功能,形成了“飞鸟型”机制系统的前提和基础;制度机制除约束力外,激励力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道德机制已经脱离了“是”“非”“善”“恶”等仅仅出于“道德成本”基本判断和取向的层次,在服从成就的前提下,产生自觉地、崇高境界追求的效应;环境机制,作为成就追求目标实现的途径,对高校辅导员自我个性拓展和价值提升起着作用;即使是作为核心机制的成就导向机制,也是规避了低级、庸俗的“成就”而达到了崇高境界,真正具有自我价值的激励机制。
3 “飞鸟型”机制系统的建立条件
“飞鸟型”机制系统对目前激发高校辅导员的进取心,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的素质、提高辅导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都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这种机制系统的独立性较强,因此有着特殊的管理要求。因此,无论是在认识上、组织上,还是政策导向和措施上,都需要探索新的模式。
(1)转变认识。转变认识是指对于机制功能的认识。对于任何一种影响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机制因素,需要从传统上只是对于表层功能认识,深入到本质功能认识,即充分认识个体机制要素内在的激励特性。只有认识本质功能,才可能去挖掘各个体机制的深层次激励功能。
(2)整合机制。影响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机制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缺乏整合情况下,各个体机制既不能产生深层次的激励因素,也不能产生互动因素。原因是各个体机制在分散状态下受到时空限制。克服时空限制的最好办法是整合,即将所有对于高校辅导员进取心有关的影响因素,整合在一起,这是建立“飞鸟型”机制的基础工作。整合机制是对于与成就导向相关的各种机制进行收集和遴选,并通过机制设计进行有效组合。
(3)强化措施。整合机制仅仅是一种组织手段,只能解决“飞鸟型”机制系统的“形”的问题,而“神”的问题,则需要强化激励机制的转化措施。所谓转化措施是指各个体机制要素从原始功能向具有特定指向的激励机制功能转化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高校辅导员进取心的实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是政策文件,也可以是制度性规定,但主要是通过外生约束和引导,加快各个体机制内在属性的改变。也就是通过相应的措施,通过物质条件的创造,制度环境的保障,最终还是满足主体成就感的实现,即高校辅导员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其进取心。
(4)独立管理。现行的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的一部分,没有独立功能,其原因是以激励机制分散和时空阻断为背景的管理方式。“飞鸟型”机制系统是一个独立系统,有着特殊要求,需要在管理上进行独立进行。因此只有建立专门组织并进行独立管理条件下,各个体机制才能得到有效整合,原始功能才能向激励功能转化,“飞鸟型”机制系统的特殊效应才能产生。
参考文献
[1] 张林,等.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综述[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 张国.从需要层次论的角度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7(16).
[3] 汤秀娟.高校政治辅导员激励管理对策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5).
[4] 邹湘湘.双因素理论在高校辅导员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情报与经济开发,2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