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囚绿记》是陆蠡的散文名篇。该文写于烽烟四起的抗战时期,作家陆蠡有着时代赋予他的具有鲜明立场的民族话语权,但文章体现出的共性往往是“学生一望即知”的东西。文中最具分析价值的个性成分解读,往往湮没于功利价值的取向中,习焉不察,致使微观文本的低效或无效分析大行于世。笔者通过对“窗”意象的深入剖析,将作者矛盾心理中孕寓的平衡诉求纳入到文本主旨的探讨中,认为“我”在“囚绿”过程中,不仅认识到“绿藤”所蓄蕴的生命尊严,同时内心处于理智与情感的摇摆中,潜隐着对生命平衡的一份向往。
《囚绿记》是陆蠡的散文名篇。从其选编入中学语文教材之日起,其文本主旨就颇受论者们的关注。目前而言,很多教师以“爱绿”、“恋绿”、“囚绿”、“释绿”、“怀绿”为线索来解读《囚绿记》,并将陆蠡因从事抗日文化工作而被日本侵略者杀害作为背景资料,认为文中的“我”,就是“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绿藤”追求光明,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性格。此论点不仅流于众多教参教辅,也出现在诸多优秀教案中,影响甚大。近年来,已有众多语文教育时贤对上述论点提出商榷之见,如徐江教授等在《“知人论世”:语文教学的哲学错位——〈囚绿记〉是颂扬民族性格还是认识生命尊严》一文就认为“我”在“囚绿”过程中,内心善与恶不断矛盾着,对立中不断反省、创造、发展自己,并最终认识到“绿藤”所蕴蓄的生命尊严。可以说,这种从民族性格到生命尊严的认知转变,折射出文本精致阅读的深入。经典文本总是师生实践多元解读的绝好载体。从研究性阅读的要求来看,语文教师还应创设出更多文本解读的视域。这不仅是教育赋予语文教师的责任担当,更是从方法论上扭转语文文本解读流于肤浅的必由之路。
孙绍振曾在《平常的自己和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荷塘月色〉解读》一文中就《荷塘月色》解读中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光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普遍性的苦闷作为大前提,并不能揭示出朱自清的个性来。普遍性的内涵小于特殊性,正如水果的内涵小于苹果一样。反过来说,特殊性的内涵大于普遍性,正等于吃了苹果就知道水果是怎么一回事,而光知道普遍性(水果)的定义,却不知道苹果的味道。”“就是知道了朱自清的一般的个性,也不足以彻底分析《荷塘月色》的特点。《荷塘月色》写的是,他离开家、妻子、孩子之后一个暂短的时间之内的心情。人的心情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是变化万千的。而文章的要害,是这个时间段的心情,此时此地个性特点的特殊表现,而不是他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的比较稳定的个性。”。
孙绍振在《细读名作》的扉页上曾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即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即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这几段话对指引我们理解《囚绿记》主旨大有裨益。这篇文章虽然写于烽烟四起的抗战时期,作家陆蠡有着时代赋予他的具有鲜明立场的民族话语权,但共性往往是“学生一望即知”的东西。而文章中最具分析价值的个性成分解读,往往就是“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即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却湮没于功利价值的取向中,习焉不察,致使微观文本的低效或无效分析大行其道。
关于《囚绿记》的主旨,笔者认为如果说“绿藤”代表着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品性的话,那么,“我”在“囚绿”过程中又饰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是日本侵略者吗?虽按理推之,却于情不合。所以,一直在浮浅的文本表面滑行而游离于深层语言的涵咏,必然会滑天下之大稽。经典往往潜隐着矛盾。经典的分析,正是“把本来似乎是统一的、水乳交融的、天衣无缝的东西的内在的矛盾揭示出来。”(孙绍振语)
在《囚绿记·序》中,陆蠡曾说:“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没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们的轧轹;我没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而得到这两者的轩轾。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应当说,陆蠡的灵魂一直受“挤压”于感情和理智。所以,难怪有论者认为《囚绿记》是陆蠡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文娟在《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细读〈囚绿记〉》一文中就认为:“高广不到一丈的小房间,‘我’仅仅因为圆窗外边的绿影便毫不犹豫地租了下来。这是情感上对绿的喜爱轻易地击溃了对小屋居住环境恶劣的理智,情感与理智第一次错位,审美情感战胜了实用的理智。”“‘我’动手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如同幽囚一只小鸟一样囚进了房间。意识到囚绿是自私的,这是理智的作用,那为什么还会囚绿呢?显而易见对绿的病态爱恋是其驱动力,情感与理智的交锋以理智的败北告终。”“对绿的爱是自私的、病态的,占有它把它作为装饰,没有了精神的审美,完全是庸俗的实用,理智与情感交锋后再次形成错位局面。”“临行时珍重地开释、把它放在原来的位置、并致以诚挚的祝福,是对自己过错的深切自责和忏悔,是理智借助时空转移的契机对病态囚绿情感的反戈一击。”
诚然,上述论者已从文本深层进行了细致揣摩。笔者深得其意,细品文本后又生发两处疑惑:一是我们该如何释答“窗”多次出现在文中?二是作者在文末除了担心再见绿藤后面生外,为何还惦念着圆窗?
据笔者统计,全文“窗”共出现过12次。王一川在《修辞论美学》一书中曾言:“重复或称反复、复叠等是文化常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术。透过本文的重复,我们能够捕捉文化的隐曲幽微的气息。为什么某些东西会一再地被重复?为什么恰巧是这些而不是那些被重复?这后面一定有着值得追寻的文化上的缘由。”“作为文化的一种修辞术,重复的功能集中表现在,通过重复某种东西,文化的一些隐言的或无意识的层面显露出来。”那么,陆蠡究竟在密言的“窗”中给我们传递着什么呢?细读文本后,我们不难枚举下列一组语句:
(1)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2)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
(3)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4)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
(5)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不论是“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触发了“我”的审美情感并最终战胜实用理智,“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还是“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病态的恋绿情感挫败了合理的理智,只要“我”受到感情与理智的挤压,我们便能窥见“窗”的身影。
“窗”意象给我们一种禁锢、局限的感觉,它常常将世界分割为内外两部分。正如宗白华所说:“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了交流。”人们通过窗子吐纳自然之景,又将自然之景映摄至心中,进而生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窗”常常成为作家们寻觅自己精神世界的客观对应物。与“窗”意象相对的往往是“门”意象。“门”是一个出入口,“象征着两种状态,两个世界,已知和未知,光明和黑暗,财富和贫匮之间的出入口。它开向一个神秘的世界。但是,门具有动态和心理的意义;因为,它不仅表示出入口本身,而且还请你跨过它。它邀请你进入另一个世界……”(《世界文化象征辞典》),在《囚绿记》中,“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一句里出现了“门”,而细细推敲这句话,颇有因果颠倒之嫌,应该是因门常开,却没有人来,所以我才感到孤独,而作者陆蠡这里似乎已经预设了情感底色,将本应由外而内的情感运作机理转化为由内而外的言语悖论。从中,我们不难隐隐感到其孤独情愫中打烙着的天性印记。
陆蠡在《寂寞》一文中曾说道:“和寂寞相处的时候,我的心地是多么坦白,光明!寂寞如一枚镜,在它的面前可以照见我自己,发现我自己。我可以在寂寞的围护中和自己对语,和另一个‘我’对语,那真正的独白。”柯灵在《永恒的微笑——纪念陆蠡》一文中也曾说:“圣泉不久成为我们常常走动的熟人之一,然而他似乎比誰都拘谨,偶有聚会,说话最少的照例是他。”
《囚绿记》是陆蠡的散文名篇。从其选编入中学语文教材之日起,其文本主旨就颇受论者们的关注。目前而言,很多教师以“爱绿”、“恋绿”、“囚绿”、“释绿”、“怀绿”为线索来解读《囚绿记》,并将陆蠡因从事抗日文化工作而被日本侵略者杀害作为背景资料,认为文中的“我”,就是“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绿藤”追求光明,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性格。此论点不仅流于众多教参教辅,也出现在诸多优秀教案中,影响甚大。近年来,已有众多语文教育时贤对上述论点提出商榷之见,如徐江教授等在《“知人论世”:语文教学的哲学错位——〈囚绿记〉是颂扬民族性格还是认识生命尊严》一文就认为“我”在“囚绿”过程中,内心善与恶不断矛盾着,对立中不断反省、创造、发展自己,并最终认识到“绿藤”所蕴蓄的生命尊严。可以说,这种从民族性格到生命尊严的认知转变,折射出文本精致阅读的深入。经典文本总是师生实践多元解读的绝好载体。从研究性阅读的要求来看,语文教师还应创设出更多文本解读的视域。这不仅是教育赋予语文教师的责任担当,更是从方法论上扭转语文文本解读流于肤浅的必由之路。
孙绍振曾在《平常的自己和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荷塘月色〉解读》一文中就《荷塘月色》解读中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光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普遍性的苦闷作为大前提,并不能揭示出朱自清的个性来。普遍性的内涵小于特殊性,正如水果的内涵小于苹果一样。反过来说,特殊性的内涵大于普遍性,正等于吃了苹果就知道水果是怎么一回事,而光知道普遍性(水果)的定义,却不知道苹果的味道。”“就是知道了朱自清的一般的个性,也不足以彻底分析《荷塘月色》的特点。《荷塘月色》写的是,他离开家、妻子、孩子之后一个暂短的时间之内的心情。人的心情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是变化万千的。而文章的要害,是这个时间段的心情,此时此地个性特点的特殊表现,而不是他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的比较稳定的个性。”。
孙绍振在《细读名作》的扉页上曾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即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即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这几段话对指引我们理解《囚绿记》主旨大有裨益。这篇文章虽然写于烽烟四起的抗战时期,作家陆蠡有着时代赋予他的具有鲜明立场的民族话语权,但共性往往是“学生一望即知”的东西。而文章中最具分析价值的个性成分解读,往往就是“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即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却湮没于功利价值的取向中,习焉不察,致使微观文本的低效或无效分析大行其道。
关于《囚绿记》的主旨,笔者认为如果说“绿藤”代表着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品性的话,那么,“我”在“囚绿”过程中又饰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是日本侵略者吗?虽按理推之,却于情不合。所以,一直在浮浅的文本表面滑行而游离于深层语言的涵咏,必然会滑天下之大稽。经典往往潜隐着矛盾。经典的分析,正是“把本来似乎是统一的、水乳交融的、天衣无缝的东西的内在的矛盾揭示出来。”(孙绍振语)
在《囚绿记·序》中,陆蠡曾说:“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没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们的轧轹;我没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而得到这两者的轩轾。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应当说,陆蠡的灵魂一直受“挤压”于感情和理智。所以,难怪有论者认为《囚绿记》是陆蠡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文娟在《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细读〈囚绿记〉》一文中就认为:“高广不到一丈的小房间,‘我’仅仅因为圆窗外边的绿影便毫不犹豫地租了下来。这是情感上对绿的喜爱轻易地击溃了对小屋居住环境恶劣的理智,情感与理智第一次错位,审美情感战胜了实用的理智。”“‘我’动手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如同幽囚一只小鸟一样囚进了房间。意识到囚绿是自私的,这是理智的作用,那为什么还会囚绿呢?显而易见对绿的病态爱恋是其驱动力,情感与理智的交锋以理智的败北告终。”“对绿的爱是自私的、病态的,占有它把它作为装饰,没有了精神的审美,完全是庸俗的实用,理智与情感交锋后再次形成错位局面。”“临行时珍重地开释、把它放在原来的位置、并致以诚挚的祝福,是对自己过错的深切自责和忏悔,是理智借助时空转移的契机对病态囚绿情感的反戈一击。”
诚然,上述论者已从文本深层进行了细致揣摩。笔者深得其意,细品文本后又生发两处疑惑:一是我们该如何释答“窗”多次出现在文中?二是作者在文末除了担心再见绿藤后面生外,为何还惦念着圆窗?
据笔者统计,全文“窗”共出现过12次。王一川在《修辞论美学》一书中曾言:“重复或称反复、复叠等是文化常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术。透过本文的重复,我们能够捕捉文化的隐曲幽微的气息。为什么某些东西会一再地被重复?为什么恰巧是这些而不是那些被重复?这后面一定有着值得追寻的文化上的缘由。”“作为文化的一种修辞术,重复的功能集中表现在,通过重复某种东西,文化的一些隐言的或无意识的层面显露出来。”那么,陆蠡究竟在密言的“窗”中给我们传递着什么呢?细读文本后,我们不难枚举下列一组语句:
(1)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2)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
(3)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4)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
(5)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不论是“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触发了“我”的审美情感并最终战胜实用理智,“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还是“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病态的恋绿情感挫败了合理的理智,只要“我”受到感情与理智的挤压,我们便能窥见“窗”的身影。
“窗”意象给我们一种禁锢、局限的感觉,它常常将世界分割为内外两部分。正如宗白华所说:“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了交流。”人们通过窗子吐纳自然之景,又将自然之景映摄至心中,进而生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窗”常常成为作家们寻觅自己精神世界的客观对应物。与“窗”意象相对的往往是“门”意象。“门”是一个出入口,“象征着两种状态,两个世界,已知和未知,光明和黑暗,财富和贫匮之间的出入口。它开向一个神秘的世界。但是,门具有动态和心理的意义;因为,它不仅表示出入口本身,而且还请你跨过它。它邀请你进入另一个世界……”(《世界文化象征辞典》),在《囚绿记》中,“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一句里出现了“门”,而细细推敲这句话,颇有因果颠倒之嫌,应该是因门常开,却没有人来,所以我才感到孤独,而作者陆蠡这里似乎已经预设了情感底色,将本应由外而内的情感运作机理转化为由内而外的言语悖论。从中,我们不难隐隐感到其孤独情愫中打烙着的天性印记。
陆蠡在《寂寞》一文中曾说道:“和寂寞相处的时候,我的心地是多么坦白,光明!寂寞如一枚镜,在它的面前可以照见我自己,发现我自己。我可以在寂寞的围护中和自己对语,和另一个‘我’对语,那真正的独白。”柯灵在《永恒的微笑——纪念陆蠡》一文中也曾说:“圣泉不久成为我们常常走动的熟人之一,然而他似乎比誰都拘谨,偶有聚会,说话最少的照例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