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宫廷剧里经常看到各式各样的绣品,大的如旌旗、华盖、袍服,艳丽多姿,小的如香囊、扇袋,精巧别致,衬托出皇室生活的尊贵奢华。这些绣品,绝大部分来自苏绣。而在民间,苏绣也有着广泛应用,人们的衣饰、门帘、帐幔、枕顶、荷包……处处绣着各种漂亮的图案。在苏州,刺绣更是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据说,本地的姑娘到了结婚的年龄,必须亲自绣好嫁衣、绣鞋、被子等一整套陪嫁绣品,才能出嫁成婚。
历经绚烂,仍发新枝。2006年,苏绣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风化雨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的总称,发源于苏州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一带。这里地处太湖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每年春夏之时,和煦的东南风带来绵绵雨水,雨水充足又不过分炎热,正适宜桑树生长,这为养蚕织绸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苏州已经出现了由蚕丝制成的织物。随后丝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明清时达到最高峰,当时可谓处处蚕桑,遍地丝绸。
丝绸的大量生产为苏绣的发展准备了丰富的载体,经济的发达又为苏绣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苏州盛产水稻,南宋时期,就已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由于衣食无忧,生活在苏州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动力,开始手工业和艺术上的追求,这也是苏绣繁荣的重要原因。
自然禀赋对苏绣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苏州西倚太湖,北傍长江,水网密布,风景秀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日积月累,形成了纤巧精致的文化特征。苏绣婉约清丽的气质,正是由这种文化底蕴而来,同时也成为苏州文化最直观的展现。
静水流深
苏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的吴国,已经开始用刺绣装饰衣物。有一次晋国使者离开,吴国国君派人隆重送行,队伍中穿着锦绣衣衫的多达上百人。晋国国君知道后,认为吴国国君过于奢侈,嘲讽说吴国就快要灭亡了。
大约过了800年,三国时期的吴国,苏绣被派上了新的用场。丞相赵达的妹妹为吴王孙权手绣山川地势军阵图,将山川河海、城池行阵,用针线绣在方帛上,助孙权励精图治,掌握天下大势。
然而,历史总喜欢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用刺绣做衣服的吴国,不但没有马上亡国,反而越来越强大,一度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压过晋国一头。
可见,事物的发展白有其规律。让美丽的归美丽,让战争的归战争,才是恰当的选择。
“吴宫花草埋幽径”,苏绣却代代传承下来。
在汉代,《孔雀东南飞》里赞颂刘兰芝的端庄美丽时,说她穿了绣有花纹的短袄。唐代,宫廷里爱美的女子,用金线绣成各种图案,贴在自己衣裙上。如词人温庭筠笔下描写的女子:“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在民间,传说中闻名天下的侠女红线,穿着紫色绣花短袍,奔波千里行侠仗义。到了宋代,苏绣越发兴盛,以至于苏州城里出现了好几处名称里带有“绣”字的坊巷,如绣线巷、衮绣坊(今滚绣坊)、锦绣坊、绣花弄等。
明清时期,苏绣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明代,苏绣的制作积极借鉴绘画作品,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通过针法、线条、构图、色彩等,形成了自身鲜明的艺术风格,被称作“以针作画”,巧夺天工。清代的苏州有着“绣市”的美称,各种花式图案,如山水、亭台、花鸟、人物,都绣得精美绝伦,引人入胜。曾经热播的古装电视剧《甄嬛传》《延禧攻略》里一件件奢华美艳的绣品,再现了当年苏绣艺人的高超水平。
心思幽眇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苏绣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一位位绣娘的飞针走线。烟雨苏州,绣娘们拈针独坐,心境澄澈如鲜花照水,一针一线往返穿梭间,绣进去的,不仅仅是精巧的图案,更有江南女子幽深曲折的情怀与心事。
绣娘大多出身贫寒,她们以刺绣为生,一边辛苦劳作,一边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也融入眼前的方寸天地里。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歌《绣妇叹》中描写了一位绣妇,新年将至的时候,她准备好了各色花样,想绣件衣裳送给自己的小姑做礼物。她绣着绣着,想起了远行的夫君迟迟未歸,不觉忧从中来。“针头不解愁眉结,线缕难穿泪脸珠。”唐代诗人秦韬玉在诗歌《贫女》里描写了一个未出嫁的穷人家姑娘,她每年都用金线绣出华美的嫁衣,“为他人作嫁衣裳”,但她“敢将十指夸偏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由于苏绣发展成为一种时尚,富贵人家的夫人、小姐,也以精通刺绣为荣。未出阁的年轻女子居住的房间,常被称为“绣房”或“绣闺”。她们闲暇时,会沉浸在刺绣中,陶冶情操。其中包含的心思,或是伤春悲秋,或是寄托信仰,又与普通绣娘不同。唐代诗人常理的《妾薄命》里描写了一个15岁的富家小姐,闲来无事用刺绣打发时间,身边只有飞来飞去的小鸟和花开花落的樱桃树与她相伴,“乌衔樱桃花,此时刺绣闲”,闲适中带着几分寂寞,寂寞中又有几分期待。清代苏州世家子弟沈君善的侧室杨卯君,绣技高超,她用头发代替丝线,在丝绸上绣出佛像,显示礼佛的虔诚。
纤手弄巧
苏绣的美触目可知,但制作这份美的过程却凝聚了无数的汗水与心力。好的绣技,需要达到“平、齐、细、密、和、光、顺、匀”的标准。这里面有复杂严密的专业要求。单说一个“细”字,普通人听起来就觉得不可思议。绣娘们能把一根头发粗细的花线,分解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甚至更细,然后将它密密地绣进去,这对手力和眼力都是极大的挑战。
因此,学习苏绣必然要经历艰苦的磨炼。苏绣大师金静芬年幼时学习刺绣,每天半夜就起来苦练,吃饭、睡觉不离绣案左右,唯恐耽误了时间。寒冬时节,她的十个手指冻得裂开了口子,鲜血渗透了丝线,她仍然不停息。
仅仅苦练还不够,要绣出清婉动人的神韵,绣娘还要熟悉其他艺术形式。《红楼梦》里记载了慧娘高超的刺绣技艺:“所绣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
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
灵秀所钟,精诚所至,苏绣才能绽放出佳境天成的风采,被誉为“有生命的静物”。人们喜爱苏绣,不仅仅是因为她外观上的精美绝伦,更多的还是从苏绣中看到了岁月流逝后沉淀下来的宁静从容、温和美好。
历经绚烂,仍发新枝。2006年,苏绣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风化雨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的总称,发源于苏州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一带。这里地处太湖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每年春夏之时,和煦的东南风带来绵绵雨水,雨水充足又不过分炎热,正适宜桑树生长,这为养蚕织绸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苏州已经出现了由蚕丝制成的织物。随后丝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明清时达到最高峰,当时可谓处处蚕桑,遍地丝绸。
丝绸的大量生产为苏绣的发展准备了丰富的载体,经济的发达又为苏绣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苏州盛产水稻,南宋时期,就已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由于衣食无忧,生活在苏州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动力,开始手工业和艺术上的追求,这也是苏绣繁荣的重要原因。
自然禀赋对苏绣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苏州西倚太湖,北傍长江,水网密布,风景秀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日积月累,形成了纤巧精致的文化特征。苏绣婉约清丽的气质,正是由这种文化底蕴而来,同时也成为苏州文化最直观的展现。
静水流深
苏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的吴国,已经开始用刺绣装饰衣物。有一次晋国使者离开,吴国国君派人隆重送行,队伍中穿着锦绣衣衫的多达上百人。晋国国君知道后,认为吴国国君过于奢侈,嘲讽说吴国就快要灭亡了。
大约过了800年,三国时期的吴国,苏绣被派上了新的用场。丞相赵达的妹妹为吴王孙权手绣山川地势军阵图,将山川河海、城池行阵,用针线绣在方帛上,助孙权励精图治,掌握天下大势。
然而,历史总喜欢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用刺绣做衣服的吴国,不但没有马上亡国,反而越来越强大,一度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压过晋国一头。
可见,事物的发展白有其规律。让美丽的归美丽,让战争的归战争,才是恰当的选择。
“吴宫花草埋幽径”,苏绣却代代传承下来。
在汉代,《孔雀东南飞》里赞颂刘兰芝的端庄美丽时,说她穿了绣有花纹的短袄。唐代,宫廷里爱美的女子,用金线绣成各种图案,贴在自己衣裙上。如词人温庭筠笔下描写的女子:“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在民间,传说中闻名天下的侠女红线,穿着紫色绣花短袍,奔波千里行侠仗义。到了宋代,苏绣越发兴盛,以至于苏州城里出现了好几处名称里带有“绣”字的坊巷,如绣线巷、衮绣坊(今滚绣坊)、锦绣坊、绣花弄等。
明清时期,苏绣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明代,苏绣的制作积极借鉴绘画作品,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通过针法、线条、构图、色彩等,形成了自身鲜明的艺术风格,被称作“以针作画”,巧夺天工。清代的苏州有着“绣市”的美称,各种花式图案,如山水、亭台、花鸟、人物,都绣得精美绝伦,引人入胜。曾经热播的古装电视剧《甄嬛传》《延禧攻略》里一件件奢华美艳的绣品,再现了当年苏绣艺人的高超水平。
心思幽眇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苏绣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一位位绣娘的飞针走线。烟雨苏州,绣娘们拈针独坐,心境澄澈如鲜花照水,一针一线往返穿梭间,绣进去的,不仅仅是精巧的图案,更有江南女子幽深曲折的情怀与心事。
绣娘大多出身贫寒,她们以刺绣为生,一边辛苦劳作,一边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也融入眼前的方寸天地里。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歌《绣妇叹》中描写了一位绣妇,新年将至的时候,她准备好了各色花样,想绣件衣裳送给自己的小姑做礼物。她绣着绣着,想起了远行的夫君迟迟未歸,不觉忧从中来。“针头不解愁眉结,线缕难穿泪脸珠。”唐代诗人秦韬玉在诗歌《贫女》里描写了一个未出嫁的穷人家姑娘,她每年都用金线绣出华美的嫁衣,“为他人作嫁衣裳”,但她“敢将十指夸偏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由于苏绣发展成为一种时尚,富贵人家的夫人、小姐,也以精通刺绣为荣。未出阁的年轻女子居住的房间,常被称为“绣房”或“绣闺”。她们闲暇时,会沉浸在刺绣中,陶冶情操。其中包含的心思,或是伤春悲秋,或是寄托信仰,又与普通绣娘不同。唐代诗人常理的《妾薄命》里描写了一个15岁的富家小姐,闲来无事用刺绣打发时间,身边只有飞来飞去的小鸟和花开花落的樱桃树与她相伴,“乌衔樱桃花,此时刺绣闲”,闲适中带着几分寂寞,寂寞中又有几分期待。清代苏州世家子弟沈君善的侧室杨卯君,绣技高超,她用头发代替丝线,在丝绸上绣出佛像,显示礼佛的虔诚。
纤手弄巧
苏绣的美触目可知,但制作这份美的过程却凝聚了无数的汗水与心力。好的绣技,需要达到“平、齐、细、密、和、光、顺、匀”的标准。这里面有复杂严密的专业要求。单说一个“细”字,普通人听起来就觉得不可思议。绣娘们能把一根头发粗细的花线,分解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甚至更细,然后将它密密地绣进去,这对手力和眼力都是极大的挑战。
因此,学习苏绣必然要经历艰苦的磨炼。苏绣大师金静芬年幼时学习刺绣,每天半夜就起来苦练,吃饭、睡觉不离绣案左右,唯恐耽误了时间。寒冬时节,她的十个手指冻得裂开了口子,鲜血渗透了丝线,她仍然不停息。
仅仅苦练还不够,要绣出清婉动人的神韵,绣娘还要熟悉其他艺术形式。《红楼梦》里记载了慧娘高超的刺绣技艺:“所绣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
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
灵秀所钟,精诚所至,苏绣才能绽放出佳境天成的风采,被誉为“有生命的静物”。人们喜爱苏绣,不仅仅是因为她外观上的精美绝伦,更多的还是从苏绣中看到了岁月流逝后沉淀下来的宁静从容、温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