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語文教学应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常识和写作技巧基础上,再抛弃一切技巧和套路,进行心理历程和生命体验写作。但是作文教学现状和教学效果令人担忧,学生不喜欢阅读,遣词造句不符合规范。如何突破作文教学现状,寻找一条便捷的素材积累途径,更高效地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文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语文作为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现状;对策;开展主题;自改作文
写作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文如其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因此,作文教学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作文视为交流工具,让学生掌握语文常识和写作技巧,二是将作文视为生命价值载体,让学生抛弃一切技巧和套路,通过心理历程和生命体验来写作。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传统作文教学,随意性极大,教师不把作文教学安排在正课时间进行,而是随便布置话题,让学生课后完成。且教师批改作文的随意性极大,甚至过于简单。学生因此不把写作放眼里,应付了事,临考时背上几篇文章走捷径,平时也就不再对其他的优秀文章感兴趣,更不用说花大量时间去啃那些大部头的著作了。此外,有些高中语文老师已经习惯了原来的作文教学模式,认为指导学生写作文有套路,他们不仅把话题定得很死,甚至连作为论据的材料都要求学生必须运用他们所提供的。这样一来,老师在学生写作之前就把立意箍死了,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路,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导致学生作品大同小异。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对策
(一)改变写作教学观念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意在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发展。作文训练对学生限制过多就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每样能力都不可或缺,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人为地把这四个方面割裂开来,不能偏重哪一项而不顾其他。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训练机会,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文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命题开始,就要采取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变教师要学生写作文为学生自己要写作文,指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阅读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启发他们下笔前思考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写出初稿后要认真思考如何修改、如何加工等等。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自习时间为学生推荐美文,也可以让学生找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文章,在同学们之间交流,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素材。
(二)注重课堂作文教学
把每一节语文课当成作文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增加语言学习和写作知识的传授;把每一篇课文当作范文,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有感觉。高中语文课本中准确用词仍是语文课应强调的内容。句子方面,要让学生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还应让学生学会常用的修辞手法。学生应能懂得不同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不同效果,并在自己作文中加以运用,做到得心应手。强调叙述应清楚、明白;描写应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抒情应表达自己真感情,先感动自己,然后再感动别人;议论要观点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说明应简明扼要,又解说清楚。修辞手法有很多,而学生在作文中很少会用。究其原因,一是对修辞手法作用认识不够,二是平时训练不够,三是与所处的语言环境有关。所以,我在课堂上对课文中好的修辞手法,不仅讲清作用,而且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模仿。在讲解课文时,应尽量与日常生活相连、与平常写作相连,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摹仿,说出自己的心声。学生讨论,最好让学生先有准备,搜集资料,这样的讨论才有深度,有效果。让学生参与是非常有作用的一个环节,可以写,也可以说,特别是教师应先带头说,使学生觉得不难。
(三)写作教学系统化
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常常是零散和不成形的,因而效果也特别不好。到了高中阶段,一是要讲授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方面知识;二是进行文章的体裁教学,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公文、论文、新闻等写作。这种系统的写作教学,会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也会让学生觉得写作很重要,认识到写作不再是语文的搭料。撰写内容充实、语言通顺、格式规范的应用文是高中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根据教学实际,不定期进行文学原理和文学鉴赏教学,讲授一些基本的文学原理,介绍古今中外一些名家浅显易懂、切近学生生活和理解能力的名篇,告诉他们如果阅读,如何赏析,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作家,但应让他们学会鉴赏作品,学会区分好坏、美丑。在文学原理和文学鉴赏教学中,不求深刻,但应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不求系统,但应把主要内容讲清楚,讲透彻,让学生在平时听课中听到相关内容,在日常阅读中能区分文章的优劣。
三、开展主题活动感受作文写作
主题活动作文就是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以生活中的现象或学生感性的生活内容、事件等为题材,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感知生活,发现适合自己的写作资源并进行有效整合,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学会写作,爱上写作。教师作为活动的发起者、参与者、引导者、推动者,应适时点拨,循循善诱,而不能一教了之,越俎代庖。学生以自己的感知、自己的体验为基础,结合讨论、合作的相关资料,在情境中引入写作话题,自然有话可写。
为了更好地贴近生活,从而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在高中中开设的口语与交际课程又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要求听说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强调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注重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注重交际中的文明素养。这部分主要采用活动课形式,紧密结合学生职业发展实际,积极创设各种职业和日常交际情境,如情境对话、演讲和求职应聘等,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境下该怎么说话,该怎样与人交流。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将所说的记下来,做到有话可写;将感想或做法写出来,让其知道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来,写作对于学生而言,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了。
四、提高学生自己批阅作文的能力
写作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综合性活动。在学生写出作品之后,如果引导学生在修改作文环节自批自改,就能最大程度上提高作文效率。新课程评价强调学生参与互动,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多元化。这种思想同样也可以运用到作文教学中。文教学要改变教师精批细改的做法,培养学生自批自改的能力,以达到自能成文的目的。这就是说,作文批改并非全是教师的事,应该调动学生自批自改、学生互评的积极性。改前学生要诵读自己的作品,在诵读中推敲词句。
教师示范修改方法:初读作品,修改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再读作品,思考文章内容是否充实、新颖;论据是否得体充分。最后,学生运用诵读法、推敲法,边读边思,进行增、删、换、改。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让学生成为评价活动的主体,在修改作文过程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倡作文思维创新、素材积累创新、作文自主合作修改,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实现作文教学中学生“要我写”到“我要写”质的转变,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体验快乐。
参考文献:
[1]韩云.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浅谈[J].才智,2009,(12)
[2]谢筱萍.试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J].考试周刊,2009,(07)
[3]炊居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J].中国教师,2009,
[3]王继志.现代写作学原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潘新和.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现状;对策;开展主题;自改作文
写作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文如其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因此,作文教学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作文视为交流工具,让学生掌握语文常识和写作技巧,二是将作文视为生命价值载体,让学生抛弃一切技巧和套路,通过心理历程和生命体验来写作。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传统作文教学,随意性极大,教师不把作文教学安排在正课时间进行,而是随便布置话题,让学生课后完成。且教师批改作文的随意性极大,甚至过于简单。学生因此不把写作放眼里,应付了事,临考时背上几篇文章走捷径,平时也就不再对其他的优秀文章感兴趣,更不用说花大量时间去啃那些大部头的著作了。此外,有些高中语文老师已经习惯了原来的作文教学模式,认为指导学生写作文有套路,他们不仅把话题定得很死,甚至连作为论据的材料都要求学生必须运用他们所提供的。这样一来,老师在学生写作之前就把立意箍死了,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路,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导致学生作品大同小异。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对策
(一)改变写作教学观念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意在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发展。作文训练对学生限制过多就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每样能力都不可或缺,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人为地把这四个方面割裂开来,不能偏重哪一项而不顾其他。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训练机会,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文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命题开始,就要采取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变教师要学生写作文为学生自己要写作文,指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阅读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启发他们下笔前思考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写出初稿后要认真思考如何修改、如何加工等等。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自习时间为学生推荐美文,也可以让学生找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文章,在同学们之间交流,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素材。
(二)注重课堂作文教学
把每一节语文课当成作文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增加语言学习和写作知识的传授;把每一篇课文当作范文,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有感觉。高中语文课本中准确用词仍是语文课应强调的内容。句子方面,要让学生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还应让学生学会常用的修辞手法。学生应能懂得不同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不同效果,并在自己作文中加以运用,做到得心应手。强调叙述应清楚、明白;描写应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抒情应表达自己真感情,先感动自己,然后再感动别人;议论要观点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说明应简明扼要,又解说清楚。修辞手法有很多,而学生在作文中很少会用。究其原因,一是对修辞手法作用认识不够,二是平时训练不够,三是与所处的语言环境有关。所以,我在课堂上对课文中好的修辞手法,不仅讲清作用,而且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模仿。在讲解课文时,应尽量与日常生活相连、与平常写作相连,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摹仿,说出自己的心声。学生讨论,最好让学生先有准备,搜集资料,这样的讨论才有深度,有效果。让学生参与是非常有作用的一个环节,可以写,也可以说,特别是教师应先带头说,使学生觉得不难。
(三)写作教学系统化
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常常是零散和不成形的,因而效果也特别不好。到了高中阶段,一是要讲授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方面知识;二是进行文章的体裁教学,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公文、论文、新闻等写作。这种系统的写作教学,会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也会让学生觉得写作很重要,认识到写作不再是语文的搭料。撰写内容充实、语言通顺、格式规范的应用文是高中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根据教学实际,不定期进行文学原理和文学鉴赏教学,讲授一些基本的文学原理,介绍古今中外一些名家浅显易懂、切近学生生活和理解能力的名篇,告诉他们如果阅读,如何赏析,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作家,但应让他们学会鉴赏作品,学会区分好坏、美丑。在文学原理和文学鉴赏教学中,不求深刻,但应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不求系统,但应把主要内容讲清楚,讲透彻,让学生在平时听课中听到相关内容,在日常阅读中能区分文章的优劣。
三、开展主题活动感受作文写作
主题活动作文就是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以生活中的现象或学生感性的生活内容、事件等为题材,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感知生活,发现适合自己的写作资源并进行有效整合,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学会写作,爱上写作。教师作为活动的发起者、参与者、引导者、推动者,应适时点拨,循循善诱,而不能一教了之,越俎代庖。学生以自己的感知、自己的体验为基础,结合讨论、合作的相关资料,在情境中引入写作话题,自然有话可写。
为了更好地贴近生活,从而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在高中中开设的口语与交际课程又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要求听说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强调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注重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注重交际中的文明素养。这部分主要采用活动课形式,紧密结合学生职业发展实际,积极创设各种职业和日常交际情境,如情境对话、演讲和求职应聘等,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境下该怎么说话,该怎样与人交流。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将所说的记下来,做到有话可写;将感想或做法写出来,让其知道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来,写作对于学生而言,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了。
四、提高学生自己批阅作文的能力
写作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综合性活动。在学生写出作品之后,如果引导学生在修改作文环节自批自改,就能最大程度上提高作文效率。新课程评价强调学生参与互动,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多元化。这种思想同样也可以运用到作文教学中。文教学要改变教师精批细改的做法,培养学生自批自改的能力,以达到自能成文的目的。这就是说,作文批改并非全是教师的事,应该调动学生自批自改、学生互评的积极性。改前学生要诵读自己的作品,在诵读中推敲词句。
教师示范修改方法:初读作品,修改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再读作品,思考文章内容是否充实、新颖;论据是否得体充分。最后,学生运用诵读法、推敲法,边读边思,进行增、删、换、改。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让学生成为评价活动的主体,在修改作文过程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倡作文思维创新、素材积累创新、作文自主合作修改,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实现作文教学中学生“要我写”到“我要写”质的转变,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体验快乐。
参考文献:
[1]韩云.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浅谈[J].才智,2009,(12)
[2]谢筱萍.试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J].考试周刊,2009,(07)
[3]炊居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J].中国教师,2009,
[3]王继志.现代写作学原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潘新和.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