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能力量表在幼儿保育员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来源 :教育研究与实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is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取575名上海市幼儿保育员,对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和Mayeroff关怀理论要素编制的关怀能力量表在幼儿保育员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经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19个不符合要求的条目后,修订后的关怀能力量表共有18个题项,包括认知、信任、勇气、耐心4个因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修订后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与重测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各拟合指标均达标,支持量表的四因素模型.修订后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性能,可以作为测量和评估幼儿保育员关怀能力的工具.
其他文献
国人熟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教师作为传道者角色却在教育理论话语中隐而不彰.这一现象的出现虽有时代的“合理性”,却折射出教育存在的这些根本性问题:教育中“道通”思路不彰;伦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疏离;培育道德人格缺乏整体性.新时代育人的新要求呼吁教师传道者角色“回归”:教育需要从“道”再出发,建构一个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教育相结合的总体性的理念与思路,以统合教育资源、统领教育旨向;“三全育人”需要“道通”思路,以使教育者明了整全意义上的教育目的 以及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形成教育合力以实现教育的本真价
学校教育中的时间并非仅有“钟表时间”这一种形态.个体感受的“心理时间”、存在于社会结构和社会交往中的“社会时间”、伴随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而出现的“虚拟时间”,都是学校教育实践中时间的应然存在形态.然而钟表时间在学校教育中的垄断地位,不仅使其自身逐渐被资源化,沦为追求教学投入产出效率的资源要素,而且抑制学生的心理时间、侵占师生的社会时间、同化虚拟时间.揭开钟表时间的幕布,反思其对学校多重时间形态的异化机制,还学校时光以自然和真实,可为探究教育问题的时间根源提供启示.
精神是个人通过与更大世界建立联系而获得的整全感,这种整全感趋向于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寻求,对于个体发展具有始源性与终极性意义.精神教育是唤醒人的心智向伟大事物敞开的教育,以心智教育作为中介,强调个体精神经由体验而建构.精神教育具有唤醒平凡人性的高贵、解放心智、安顿心灵的重要价值.精神教育以精神自由和精神共同体的营造为条件.精神教育的实施主要围绕着对于伟大事物的顿悟式发现、交互性理解、个人化表达与具身式融合而进行,其具体方法为隐喻与象征、对话与重演、想象与创造、沉思与静默.
童年的秘密意象是指成人对儿童身上隐藏秘密的一种观念建构,这一意象深刻影响着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在逻辑上,童年的秘密意象与自然的秘密意象是同构的,童年与自然均为有待揭开面纱的隐秘对象.在历史上,卢梭的儿童发现确立了童年的秘密意象,构成现代教育的重要起源.儿科学、心理学等科学研究一方面强化了童年的秘密意象,从而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对童年的揭秘与祛魅,也导致了童年的秘密意象之异化以及儿童的消失,教育由此陷入机械的塑造式教育困境.因此,当下教育需要重构童年的秘密意象,从塑造式教育转向交往式教育,
本文首次将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概念引入到中国的健康/安全传播中,研究了它的作用及边界条件.依据差序格局,中国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生活在一系列的圈子当中,每一个圈层都意味着不同的“他人”.最近的圈层/他人通常是家庭成员,与个体有着最强的连接.最远的圈层/他人则是陌生的社会成员,与个体的连接最弱.本文先引入戒烟和反酒驾两种情境,结果发现:戒烟广告中“破坏与近圈层/他人的连接”诉求主题,比“破坏与远圈层/他人的连接”主题,更具说服力;反酒驾广告中不同差序的诉求效果却没有显著差异.酒驾瞬间致死,吸烟却是慢性死亡
文学想象是基于对文本知识的符号加工、图像表征和意义建立的认知过程,是语文学习特有的意象思维过程.语文学习需要想象的参与,通过文学想象促进学生文本理解、形成形象思维、丰富语文学习的情感体验.从文本理解到文学想象的发生,促生了学生的文学审美活动,实现了文本所蕴涵的对学习者的审美期待.文学想象以感知文本意象为基础,主要包括人物想象、情感想象、道德想象、审美想象.其基本过程包括文本的“游移视点”、表象的“塑性形变”、阅读中“唤情”参与三个环节.文学想象也是语文课程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实施想象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想象
作为隐藏于人类道德生活中的道德力量,道德记忆承载着集体道德承续的遗传基因,提供着个体道德建构的生活原型.在道德记忆的视角下,道德教育是道德记忆承续、建构与转化的过程,是人类道德具有持续生命力的重要保障,是个体形成道德认同、生成道德智慧的关键.然而,当下道德教育正面临集体道德记忆承续式微、个体道德记忆建构受阻、集体与个体道德记忆整合困难的危机.为此,道德教育应重塑道德记忆的教育价值,通过萃取传统道德文化精华、回归个体道德生活世界、播种道德智慧的逻辑路径,充分发挥道德记忆应有的道德力量.
越过儿童与教化之间的纠缠,儿童现象世界作为一种本真的存在,对哲学上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儿童是成人的根,童心是儿童存有的根,童心自然是成人的根,童心乃人类文化与自然历史之根.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童心”“赤子之心”是“善端”之发源地;在西方哲学中,善是理性自然进程中之“普遍原理”.因此,童心是善之奠基.只有首先护持先验之“童心”,个体与城邦之“善”才有可能.以“童心为善奠基”反思儿童研究的地位,儿童研究理应成为未来关于人的研究之中心学科.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不需要教育,教育学的理论逻
艺术面向人类心灵而存在,艺术教育则面向未来担当人类心灵的使者而存在.艺术以其绚烂多姿的文化形态,呈现出人类的历史性目的 ,即怡养性情,创新生活.在此意义上,艺术教育难以通过技与术的路径完成使命,其真正的实现要从文化路向上寻找可能性.艺术教育的路径逻辑特别强调重复性训练的艺术实操功能,重技法、重实术,容易淡化“艺”的本色,迷失“文”的价值;而路向逻辑则超越以技法为本质的路径逻辑,融合技、术、艺、文的整体能量,回归“心灵”的艺术原初本质.据此,艺术教育应基于技术的路径逻辑,不断探寻艺术教育的文化路向:艺术教育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避讳”所包含的“信息回避”机制难以直接套用以信息论为基础的传播模型进行解释.本文提出,“讳文化”包含“沉默”这一特殊传播机制,并分别从历时与共时维度进行了“符用论”解释:共时维度上,通过改进的格雷马斯符号矩阵分析“讳文化”的“语言、书写、行为”诸文本形态,可知其共通表意结构为“是-非似”(being&non-seeming);历时维度上,对“避讳”的“名-实”符号关系考察表明,“\'沉默\'传播”虽然缘起于特定社会历史语境,但对当今新媒体语境下的符号传播机制的分析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