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国内常规天然气产需之间的缺口,借鉴北美地区经验,页岩气有望成为天然气开发的下一站,而众多民间资本也将获得一条预期明朗的投资渠道。
2010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3元,提价幅度高达24.9%,同时进一步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完善相关价格政策。国内天然气资源匮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是此次提高天然气价格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9)》预计,2010年、2015年、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分别达到1100亿方、2000亿方和2500亿方,与此同时我国天然气产量则分别为900亿方、1400亿方和1500亿方。也就是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供需缺口分别高达200亿方、600亿方和1000亿方(附图),呈现持续扩大趋势。为了解决国内天然气供需矛盾,2008-2009年,我国分别进口液化天然气333.7万吨、553.2万吨,年度增长率达65.8%。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我国若不能提高国内自身天然气的供给,进口数量将会逐年增大,到2020年天然气净进口比重将达到40%。
反观美国,早在2007年初即被公认天然气供应紧张,可能需要大规模进口,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近三年来,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使美国大幅减少了天然气进口数量,未来不仅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甚至还能出口。美国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实践对于我国如何缓解油气资源供应压力,降低对进口天然气资源的依存度,无疑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能源巨头积极介入
页岩气是指附存于页岩系统中的天然气,它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泥岩、高碳泥岩、页岩及粉砂质岩类夹层中,属于新类型的能源资源。页岩气与致密砂岩气、煤层气构成当今世界三大非常规天然气(表1)。统计表明,全球页岩气资源量高达456.2万亿方,约占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一半。其中,北美地区页岩气资源量达108.7万亿方,占全球页岩气资源量的23.83%。目前,北美地区大多数常规天然气田处于开发中后期,勘探到高储量常规气田绝非易事,北美各大石油公司最近几年已将勘探开发重点逐渐转移到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上。
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已进入页岩气规模化生产阶段,页岩气资产交易也异常活跃。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美国与页岩气相关的并购交易总额高达500.33亿美元。其中较大的收购交易包括:2009年12月,埃克森美孚以410亿美元收购主要从事非常规天然气开采的美国克洛斯提伯能源公司(XTO Energy);紧随其后,法国道达尔公司以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切萨皮克公司位于北得克萨斯州的巴耐特页岩气项目25%股权,成为进入美国页岩天然气市场的又一国际石油巨头;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也出资34亿美元购入了切萨皮克公司在阿巴拉契亚地区的马塞勒斯页岩气资产32.5%的股份。
与风投资本不同,能源巨头的介入说明页岩气技术已趋成熟,大规模开采已成现实,事实也正是如此。资料显示,2007年,美国页岩气产量340亿方,2009年则跃升至878亿方,已经超过我国当年830亿方的常规天然气总产量。国际能源署在其2009年度《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称,美国2008年页岩气产量占到其国内天然气总产量的8%,预计到2020年会增加到20%。
政策先行
国外页岩气资源勘探开采速度如此之快,首先离不开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在《能源意外获利法》中规定,1980-1992年间钻探开采页岩气可享受3.5美分/方的税收补贴政策,得克萨斯州对页岩气开发的生产税全免。同时,美国还专门设立非常规油气资源研究基金,支持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项目。
而在中国,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页岩气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应用、评价测试等基本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表2)。初步估算显示,我国页岩气资源储量高达40万亿方(有美国学者估计为100万亿方),可采资源量约为30万亿方,约为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两倍。一旦出台有利的政策支持,无疑会大大降低开发成本,刺激页岩气的发展,而巨大的页岩气潜在产能的激发也会为我国自行解决天然气供需缺口形成强劲支撑。事实上,在此次天然气价格大幅上调之前,中国在页岩气开发上的相关政策已经开始启动。
2010年5月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结束,中美双方签署了《美国国务院和中国国家能源局关于中美页岩气资源工作行动计划》,将就页岩气资源评价、勘探开发技术及相关政策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中国页岩气资源开发。并且,我国已经划出辽宁、江苏两处实验区,在此区域内采用美国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和模式进行合作。
与此同时,2010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民革中央提交了《关于加快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提案》,建议在参照煤层气等气源开发利用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制定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政策。煤层气作为三大非常规天然气之一,我国目前对其执行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上,煤层气开采中央财政部补贴0.2元/方,山西省还追加省级财政补贴0.05元/方;税收政策上,煤层气开采作业的相关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增值税先征后退。据悉,国内比照煤层气执行的页岩气财政补贴政策基本成型,已进入报批阶段。
民间资本有望分羹
资料显示,美国本土有48个州广泛分布着有机页岩,载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随着相关政策的倾斜,参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企业也从2007年的64家增加到2009年的100多家。在页岩气开发的前期,勘探开发工作大多由中小型公司开展。然而,近些年来,由于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的不断成熟,其投资价值日益凸显,因此,当项目进展到一定程度,更具体的说,是进入可以大面积商业化开采的阶段,许多大公司通过收购方式积极介入,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建设。
壳牌接手伊斯特的例子即是这一路径的典型例证。2010年5月底,皇家荷兰壳牌公司宣布斥资47亿美元收购伊斯特资源公司(East Resources Inc.),作为一家私人持股的天然气开发商,后者是马塞勒斯州页岩气勘探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拥有当地大约125万英亩矿区的页岩气勘探开采权,从西弗吉尼亚州一直延伸至纽约州。
反观国内市场。2010年5月13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天然气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然而,事实是,常规天然气开发领域被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央企垄断的格局基本形成,民营资本进入其中极为困难。因此,对于还试图在前景广阔的天然气能源开发领域分得一杯羹的众多民间资本而言,投资参与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或将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2010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3元,提价幅度高达24.9%,同时进一步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完善相关价格政策。国内天然气资源匮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是此次提高天然气价格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9)》预计,2010年、2015年、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分别达到1100亿方、2000亿方和2500亿方,与此同时我国天然气产量则分别为900亿方、1400亿方和1500亿方。也就是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供需缺口分别高达200亿方、600亿方和1000亿方(附图),呈现持续扩大趋势。为了解决国内天然气供需矛盾,2008-2009年,我国分别进口液化天然气333.7万吨、553.2万吨,年度增长率达65.8%。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我国若不能提高国内自身天然气的供给,进口数量将会逐年增大,到2020年天然气净进口比重将达到40%。
反观美国,早在2007年初即被公认天然气供应紧张,可能需要大规模进口,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近三年来,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使美国大幅减少了天然气进口数量,未来不仅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甚至还能出口。美国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实践对于我国如何缓解油气资源供应压力,降低对进口天然气资源的依存度,无疑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能源巨头积极介入
页岩气是指附存于页岩系统中的天然气,它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泥岩、高碳泥岩、页岩及粉砂质岩类夹层中,属于新类型的能源资源。页岩气与致密砂岩气、煤层气构成当今世界三大非常规天然气(表1)。统计表明,全球页岩气资源量高达456.2万亿方,约占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一半。其中,北美地区页岩气资源量达108.7万亿方,占全球页岩气资源量的23.83%。目前,北美地区大多数常规天然气田处于开发中后期,勘探到高储量常规气田绝非易事,北美各大石油公司最近几年已将勘探开发重点逐渐转移到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上。
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已进入页岩气规模化生产阶段,页岩气资产交易也异常活跃。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美国与页岩气相关的并购交易总额高达500.33亿美元。其中较大的收购交易包括:2009年12月,埃克森美孚以410亿美元收购主要从事非常规天然气开采的美国克洛斯提伯能源公司(XTO Energy);紧随其后,法国道达尔公司以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切萨皮克公司位于北得克萨斯州的巴耐特页岩气项目25%股权,成为进入美国页岩天然气市场的又一国际石油巨头;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也出资34亿美元购入了切萨皮克公司在阿巴拉契亚地区的马塞勒斯页岩气资产32.5%的股份。
与风投资本不同,能源巨头的介入说明页岩气技术已趋成熟,大规模开采已成现实,事实也正是如此。资料显示,2007年,美国页岩气产量340亿方,2009年则跃升至878亿方,已经超过我国当年830亿方的常规天然气总产量。国际能源署在其2009年度《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称,美国2008年页岩气产量占到其国内天然气总产量的8%,预计到2020年会增加到20%。
政策先行
国外页岩气资源勘探开采速度如此之快,首先离不开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在《能源意外获利法》中规定,1980-1992年间钻探开采页岩气可享受3.5美分/方的税收补贴政策,得克萨斯州对页岩气开发的生产税全免。同时,美国还专门设立非常规油气资源研究基金,支持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项目。
而在中国,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页岩气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应用、评价测试等基本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表2)。初步估算显示,我国页岩气资源储量高达40万亿方(有美国学者估计为100万亿方),可采资源量约为30万亿方,约为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两倍。一旦出台有利的政策支持,无疑会大大降低开发成本,刺激页岩气的发展,而巨大的页岩气潜在产能的激发也会为我国自行解决天然气供需缺口形成强劲支撑。事实上,在此次天然气价格大幅上调之前,中国在页岩气开发上的相关政策已经开始启动。
2010年5月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结束,中美双方签署了《美国国务院和中国国家能源局关于中美页岩气资源工作行动计划》,将就页岩气资源评价、勘探开发技术及相关政策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中国页岩气资源开发。并且,我国已经划出辽宁、江苏两处实验区,在此区域内采用美国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和模式进行合作。
与此同时,2010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民革中央提交了《关于加快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提案》,建议在参照煤层气等气源开发利用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制定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政策。煤层气作为三大非常规天然气之一,我国目前对其执行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上,煤层气开采中央财政部补贴0.2元/方,山西省还追加省级财政补贴0.05元/方;税收政策上,煤层气开采作业的相关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增值税先征后退。据悉,国内比照煤层气执行的页岩气财政补贴政策基本成型,已进入报批阶段。
民间资本有望分羹
资料显示,美国本土有48个州广泛分布着有机页岩,载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随着相关政策的倾斜,参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企业也从2007年的64家增加到2009年的100多家。在页岩气开发的前期,勘探开发工作大多由中小型公司开展。然而,近些年来,由于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的不断成熟,其投资价值日益凸显,因此,当项目进展到一定程度,更具体的说,是进入可以大面积商业化开采的阶段,许多大公司通过收购方式积极介入,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建设。
壳牌接手伊斯特的例子即是这一路径的典型例证。2010年5月底,皇家荷兰壳牌公司宣布斥资47亿美元收购伊斯特资源公司(East Resources Inc.),作为一家私人持股的天然气开发商,后者是马塞勒斯州页岩气勘探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拥有当地大约125万英亩矿区的页岩气勘探开采权,从西弗吉尼亚州一直延伸至纽约州。
反观国内市场。2010年5月13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天然气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然而,事实是,常规天然气开发领域被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央企垄断的格局基本形成,民营资本进入其中极为困难。因此,对于还试图在前景广阔的天然气能源开发领域分得一杯羹的众多民间资本而言,投资参与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或将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