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诠释的界限”?——从艾柯的文本诠释学到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

来源 :浙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uo2009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诠释学的发展历程看,诠释的界限问题一直是诠释学界难以回避的问题.艾柯首次使用“过度诠释”概念将此问题揭示出来,并给予论证.但艾柯认为,诠释学之前对于诠释的界限问题的认识存在局限性,从而提出“文本意图”试图对诠释的界限问题进行解决,但最终并未提供令人满意的方案.因此,文章试图通过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视角出发说明,“前见”“视域融合”“效果历史”等因素构成了“诠释的界限”,也决定了诠释学作为人文科学方法论的特殊性.
其他文献
尽管功利主义在过去受到各种诘难,但它仍然在事实上发挥着支配性影响.功利主义在公共行政领域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功利主义把公共利益规定为善,然后把增加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看
城镇化与乡村治理秩序变迁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对于中国城镇化这场人类史上最为壮观的历史事件,最为根本性的社会变迁就是农业中国、乡村
现代经济学各种理性选择理论都开始关注认知问题的研究,但它们的分析基础、研究路径、侧重点等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反映不同理论对偏好、认知和效用之间关联有不同解释的同时
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探讨产业地理集中如何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有利于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为此,本文通过拓展DO指数,借助微观企业数据识别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
期刊
数字经济不仅改变了劳动力的就业量,而且带来了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对劳动强度产生影响.本文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工过度劳动的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使人受益,但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人们要合理处理其中的问题,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个复杂的系
对于“康德法权原则与定言命令具有何种关系”这一学术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从属论和独立论两种观点,前者认为法权原则从属于定言命令,后者认为法权原则独立于定言命令,两者各自
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同时代人鲁道夫·施泰纳(Rudolf Steiner)创立的人智学(Anthropology)在学院内不受重视甚至名声不佳,但是在社会实践领域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施泰纳宣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