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宿石邑山中
韩 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赏析】
这首七绝以极简练的笔触,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
前两句写傍晚投宿所见山之景。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石邑一带为太行山余脉,山势逶迤,群峰错列,峻峭插天。那高空飘忽浮动的白云也飞升不到山的顶端,敢去与它比个高低。摩天的山峦连绵不断,飘荡的晚霞忽淡忽浓,忽明忽暗,给重峦叠嶂的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第一句是写仰望所见,第二句则是写远眺情景,两句是因果关系,正因为山高云绕,才使入山的游人产生“望转迷”的感觉。起句“浮云不共此山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写了石邑山直插云天的气势。“迷”字将沉浸在暮色中的群山幽深神秘、变幻莫测的气氛,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又暗示夜幕来临,诗人将在山中投宿。
后两句写晓行山中所见天之色,是这首七绝精妙传神之笔,在宁静的气氛中增加了丰富的层次和鲜明的动感。秋日拂晓,诗人踏上旅程,透过参天大树的缝隙窥见朗月高悬天中;当诗人缘着山径行进,随着峰回路转视角的变换,刚才还可以看到的明月突然隐藏到浓密的树中去了。读者从“暂”字中可以领悟到,随着山路的曲折回环,明月还会跃出树丛。由于曙色渐开,银河逐渐西流沉沦,又被群峰遮蔽,所以看不到了。这是一幅语意新鲜、有层次有节奏的活动画面,意境幽美,景色错落有致,令人产生无限遐想。这两句一详一略,一实一虚,把近景远景、明暗层次、时间空间安排得井然有序,将所描绘的景色熔铸在俊美流畅的对句中,给全诗增添了富有特色的艺术魅力与和谐悦耳的音乐效果。
诗人采用剪影式的写法,截取暮宿和晓行时自己感受最深的几个片段,来表现石邑山中之景,以隐含的“宿”字作为线索,把互不聯系的景物串联起来:因为至山中投宿,才目睹巍峨的山,迷漫的云;由于晓行,才有登程所见的晓月秋河。“宿”字使前后安排有轨辙可寻,脉断峰连,浑然一体。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呆板,显得既有波澜又生神韵。
韩 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赏析】
这首七绝以极简练的笔触,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
前两句写傍晚投宿所见山之景。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石邑一带为太行山余脉,山势逶迤,群峰错列,峻峭插天。那高空飘忽浮动的白云也飞升不到山的顶端,敢去与它比个高低。摩天的山峦连绵不断,飘荡的晚霞忽淡忽浓,忽明忽暗,给重峦叠嶂的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第一句是写仰望所见,第二句则是写远眺情景,两句是因果关系,正因为山高云绕,才使入山的游人产生“望转迷”的感觉。起句“浮云不共此山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写了石邑山直插云天的气势。“迷”字将沉浸在暮色中的群山幽深神秘、变幻莫测的气氛,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又暗示夜幕来临,诗人将在山中投宿。
后两句写晓行山中所见天之色,是这首七绝精妙传神之笔,在宁静的气氛中增加了丰富的层次和鲜明的动感。秋日拂晓,诗人踏上旅程,透过参天大树的缝隙窥见朗月高悬天中;当诗人缘着山径行进,随着峰回路转视角的变换,刚才还可以看到的明月突然隐藏到浓密的树中去了。读者从“暂”字中可以领悟到,随着山路的曲折回环,明月还会跃出树丛。由于曙色渐开,银河逐渐西流沉沦,又被群峰遮蔽,所以看不到了。这是一幅语意新鲜、有层次有节奏的活动画面,意境幽美,景色错落有致,令人产生无限遐想。这两句一详一略,一实一虚,把近景远景、明暗层次、时间空间安排得井然有序,将所描绘的景色熔铸在俊美流畅的对句中,给全诗增添了富有特色的艺术魅力与和谐悦耳的音乐效果。
诗人采用剪影式的写法,截取暮宿和晓行时自己感受最深的几个片段,来表现石邑山中之景,以隐含的“宿”字作为线索,把互不聯系的景物串联起来:因为至山中投宿,才目睹巍峨的山,迷漫的云;由于晓行,才有登程所见的晓月秋河。“宿”字使前后安排有轨辙可寻,脉断峰连,浑然一体。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呆板,显得既有波澜又生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