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书记!感谢你,感谢党委、政府,是你们把我们搬出大山,过上了祖祖辈辈做梦都想过的日子。”6月中旬,已迁居至巫溪县上磺镇的原巫山县庙堂乡姚世才代表9户乡亲,打通庙堂乡党委书记向兴浩的电话千恩万谢。
姚世才的感激缘于巫山县扶贫思路的重大调整——由“填鸭注入”到“整乡搬迁”。
■ “填鸭注入”:庙堂人越扶越穷
庙堂乡新园村农妇吴祖香,至今难忘十年前的一幕。
那天,她上山干活,不小心被毒蛇咬了右小腿,乡亲们想把她抬到临近的平河乡卫生院抢救,但没有公路出村,翻山越岭步行起码要一天。眼看吴祖香渐渐昏迷,不得已,乡亲们只好把吴祖香绑在一棵大树上,让村里的兽医用锯子活生生把她的大腿锯掉。没有麻药,吴祖香惨叫着昏过去好几次,最后舍了一条腿才保住了一条命。“如果住在离医院近的地方,我就不会遭那个罪了。”
蜗居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庙堂乡,距离巫山县城近200公里,一条穿越悬崖峭壁的乡村公路,成了连接山里山外的唯一通道。全乡635户2353人,特困户就有203户,特困户、特困人口比例将近1/3。庙堂,牢牢占据“中国十大贫困乡镇”的一个席位……“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是它的真实写照。
2002年,巫山县吹响扶贫攻坚的号角,6年时间,对庙堂乡投入扶贫公路建设资金近300万元,修通了庙堂乡文庙、庙堂、天桥和黄金四个村的村级主干道;修通了兴园村的骡马道;还修通了与竹贤乡连接的通乡公路。
同时,投资300多万元,解决了乡政府所在地、学校及庙堂村、文庙村、兴园村大半部分的人畜饮水问题,基本解决了全乡的通电、通电话和两个村的通广播、电视问题。
县扶贫办的全体干部职工,还结对帮扶该乡贫困群众,给他们送去种子、肥料、大米、食用油等。
然而,庙堂乡依然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2007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冲毁了那一面面挂坡地上村民们苦心耕种的庄稼,冲垮了近百户人家的土坯房。那是多少人多少年扶贫才结出的果实啊!庙堂乡人的心,痛啊。
山里一月,山外一年。无论政府怎么扶持,庙堂乡和外面的差距越拉越大。庙堂人开始悄悄地走出大山,或投亲靠友安家落户,或外出打工成为“候鸟”。
■ “整乡搬迁”:一个崭新的扶贫“梦想”
2007年10月25日,巫山县委书记管洪带着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带着一项特别的调研课题走进了庙堂乡,和群众代表促膝长谈。“庙堂乡扶贫攻坚搞了这么多年,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和日子在一天天变好,但和外面比起来变化的速度实在太慢了。我们能不能换一種方式去思考,干脆把庙堂乡群众全部搬到山外去居住、去发展?”经过调研,管洪把问题抛给在座的村民代表。
“整乡搬迁?”县委书记的新思路犹如一块巨石丢入水中,立即在狭小的会议室内引起一阵骚动。在座的村民代表先是惊喜地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接着便大着胆子把一个个担心的问题抛向书记:我们搬到哪里去?能不能集中居住?要出多少钱?搬出去了干什么?有没有田种?有没有饭吃?会不会受欺负……
显而易见,对于搬到山外,村民们热切盼望却又心存疑虑。围绕村民们提出的一大堆现实而具体的问题,管洪和村民们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详细听取村民们的搬迁意愿。身为县委书记,管洪深深理解村民们的复杂心态,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山里,和山外的交流、对山外的了解相当有限,真正要迈出这一步,实在需要胆量和勇气。
县长郑平和县分管领导几次深入庙堂乡深入调研,与村民们广泛座谈。县委常委会上,“整乡搬迁”思路得到县委决策者们一致认同,依照“政府引导、尊重自愿、分步推进、整乡搬迁”的十六字原则,很快,几种安置模式出台:县外安置、插花式分散安置、县城安置、农村集中安置。宣传发动、征求意愿、分类登记、组织协调、帮助搬迁……一个崭新的工程正拉开序幕。
■ “一新百新”:三笔账算服2000山里人
2008年初,庙堂乡整乡搬迁工作一启动,就遇到了重重困难。
李德龙是庙堂乡小学的校长,老婆和两个女儿是农村户口,家里还开了个酒厂,“整乡搬迁”宣传之初,老李并不乐意:生态扶贫搬迁补偿标准不高,自己投入建设的酒厂、房屋等固定资产无法变现,搬迁是喜是忧?
面对诸如李德龙一样的老百姓的困惑,县委、县政府算了“三笔账”。
庙堂乡基础条件太差,要扩宽、硬化通乡公路干道,让村组都通公路,投资不低于8000万元;要让村民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通电、供气、通程控电话、看上有线电视,总投资至少需要2亿元。而实施整乡搬迁,投资5000万元就可以让村民享受到相同的生活条件,还可节省上亿元的投入。一笔“投入账”算下来,改善庙堂乡基础设施的投入产出比一目了然。
庙堂乡山大坡陡,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恶劣,属典型的“粮猪型”二元经济结构,增收致富的路子难找。教育、医疗条件更为落后。实施整乡搬迁后,庙堂人可直接享受到迁入地的有利条件和配套政策。而退出来又适宜耕种的数千亩土地,则可以通过流转集中到大户或涉农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烤烟、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这样既可减少劳动成本、规避自然灾害,还可有效避免野兽抢食,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都将成倍增加。一笔“经济账”算下来,算出了农民生活和致富的新希望。
庙堂乡占地82平方公里,位于五里坡市级自然保护区,村民搬迁后退出的适用林地,总量高达数万亩,可以交由林业产业开发公司集约利用,大量栽植高寒经济林木,实行林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不仅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生态。一笔“生态账”算出了庙堂乡的新面貌。
三笔账,笔笔都算到了庙堂乡人的心坎里。
更重要的是,一些带头搬迁的庙堂乡人用他们的新生活说明了一切。
干部入村宣传整乡搬迁时,黄玉宝最先签下搬迁协议。黄玉宝祖居海拔1600多米的庙堂乡黄金村。五年前,妻子患病离开人世,一场暴雨又冲垮了房屋,他带着两个小孩艰难度日。整体搬迁的契机,使黄玉宝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在干部带领下来到骡坪镇,花4万元买下一楼一底的砖混房,外搭两亩多土地。当时虽然欠了1万多元的债,但他铆足了劲。请人种地,自己在附近的煤厂、石场务工,他每天可挣六七十元。不到几个月,他已经还了几千元的欠账。
2008年4月,庙堂村七组村民姚世才和另外8户人家举家外迁至巫溪县上磺镇安家落户。“新家交通方便,出门走的是平路,远了随时有车坐;不再烧柴,用上了煤炭,听说不久还要用天然气;不用再走几里山路去挑水,用水只需要拧一下自来水龙头……就连痛了多年的关节炎也没有再发了。”说起新家的好处,姚世才年过七旬的母亲笑得合不拢嘴。
几个月过去了,村民纷纷搬出大山。
听着隔三岔五传回的喜讯,李德龙坐不住了,4月中旬他和老婆、女儿商量后,筹资10万元到离县城不到20公里的两坪乡石龙村买下了230平米的砖混楼房,承包了2亩上等土地。
截至6月中旬,庙堂乡已有140户522人完善了搬迁手续,其中99户349人已经通过插花式安置,搬到了新家,过上了新生活。
姚世才的感激缘于巫山县扶贫思路的重大调整——由“填鸭注入”到“整乡搬迁”。
■ “填鸭注入”:庙堂人越扶越穷
庙堂乡新园村农妇吴祖香,至今难忘十年前的一幕。
那天,她上山干活,不小心被毒蛇咬了右小腿,乡亲们想把她抬到临近的平河乡卫生院抢救,但没有公路出村,翻山越岭步行起码要一天。眼看吴祖香渐渐昏迷,不得已,乡亲们只好把吴祖香绑在一棵大树上,让村里的兽医用锯子活生生把她的大腿锯掉。没有麻药,吴祖香惨叫着昏过去好几次,最后舍了一条腿才保住了一条命。“如果住在离医院近的地方,我就不会遭那个罪了。”
蜗居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庙堂乡,距离巫山县城近200公里,一条穿越悬崖峭壁的乡村公路,成了连接山里山外的唯一通道。全乡635户2353人,特困户就有203户,特困户、特困人口比例将近1/3。庙堂,牢牢占据“中国十大贫困乡镇”的一个席位……“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是它的真实写照。
2002年,巫山县吹响扶贫攻坚的号角,6年时间,对庙堂乡投入扶贫公路建设资金近300万元,修通了庙堂乡文庙、庙堂、天桥和黄金四个村的村级主干道;修通了兴园村的骡马道;还修通了与竹贤乡连接的通乡公路。
同时,投资300多万元,解决了乡政府所在地、学校及庙堂村、文庙村、兴园村大半部分的人畜饮水问题,基本解决了全乡的通电、通电话和两个村的通广播、电视问题。
县扶贫办的全体干部职工,还结对帮扶该乡贫困群众,给他们送去种子、肥料、大米、食用油等。
然而,庙堂乡依然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2007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冲毁了那一面面挂坡地上村民们苦心耕种的庄稼,冲垮了近百户人家的土坯房。那是多少人多少年扶贫才结出的果实啊!庙堂乡人的心,痛啊。
山里一月,山外一年。无论政府怎么扶持,庙堂乡和外面的差距越拉越大。庙堂人开始悄悄地走出大山,或投亲靠友安家落户,或外出打工成为“候鸟”。
■ “整乡搬迁”:一个崭新的扶贫“梦想”
2007年10月25日,巫山县委书记管洪带着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带着一项特别的调研课题走进了庙堂乡,和群众代表促膝长谈。“庙堂乡扶贫攻坚搞了这么多年,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和日子在一天天变好,但和外面比起来变化的速度实在太慢了。我们能不能换一種方式去思考,干脆把庙堂乡群众全部搬到山外去居住、去发展?”经过调研,管洪把问题抛给在座的村民代表。
“整乡搬迁?”县委书记的新思路犹如一块巨石丢入水中,立即在狭小的会议室内引起一阵骚动。在座的村民代表先是惊喜地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接着便大着胆子把一个个担心的问题抛向书记:我们搬到哪里去?能不能集中居住?要出多少钱?搬出去了干什么?有没有田种?有没有饭吃?会不会受欺负……
显而易见,对于搬到山外,村民们热切盼望却又心存疑虑。围绕村民们提出的一大堆现实而具体的问题,管洪和村民们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详细听取村民们的搬迁意愿。身为县委书记,管洪深深理解村民们的复杂心态,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山里,和山外的交流、对山外的了解相当有限,真正要迈出这一步,实在需要胆量和勇气。
县长郑平和县分管领导几次深入庙堂乡深入调研,与村民们广泛座谈。县委常委会上,“整乡搬迁”思路得到县委决策者们一致认同,依照“政府引导、尊重自愿、分步推进、整乡搬迁”的十六字原则,很快,几种安置模式出台:县外安置、插花式分散安置、县城安置、农村集中安置。宣传发动、征求意愿、分类登记、组织协调、帮助搬迁……一个崭新的工程正拉开序幕。
■ “一新百新”:三笔账算服2000山里人
2008年初,庙堂乡整乡搬迁工作一启动,就遇到了重重困难。
李德龙是庙堂乡小学的校长,老婆和两个女儿是农村户口,家里还开了个酒厂,“整乡搬迁”宣传之初,老李并不乐意:生态扶贫搬迁补偿标准不高,自己投入建设的酒厂、房屋等固定资产无法变现,搬迁是喜是忧?
面对诸如李德龙一样的老百姓的困惑,县委、县政府算了“三笔账”。
庙堂乡基础条件太差,要扩宽、硬化通乡公路干道,让村组都通公路,投资不低于8000万元;要让村民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通电、供气、通程控电话、看上有线电视,总投资至少需要2亿元。而实施整乡搬迁,投资5000万元就可以让村民享受到相同的生活条件,还可节省上亿元的投入。一笔“投入账”算下来,改善庙堂乡基础设施的投入产出比一目了然。
庙堂乡山大坡陡,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恶劣,属典型的“粮猪型”二元经济结构,增收致富的路子难找。教育、医疗条件更为落后。实施整乡搬迁后,庙堂人可直接享受到迁入地的有利条件和配套政策。而退出来又适宜耕种的数千亩土地,则可以通过流转集中到大户或涉农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烤烟、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这样既可减少劳动成本、规避自然灾害,还可有效避免野兽抢食,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都将成倍增加。一笔“经济账”算下来,算出了农民生活和致富的新希望。
庙堂乡占地82平方公里,位于五里坡市级自然保护区,村民搬迁后退出的适用林地,总量高达数万亩,可以交由林业产业开发公司集约利用,大量栽植高寒经济林木,实行林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不仅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生态。一笔“生态账”算出了庙堂乡的新面貌。
三笔账,笔笔都算到了庙堂乡人的心坎里。
更重要的是,一些带头搬迁的庙堂乡人用他们的新生活说明了一切。
干部入村宣传整乡搬迁时,黄玉宝最先签下搬迁协议。黄玉宝祖居海拔1600多米的庙堂乡黄金村。五年前,妻子患病离开人世,一场暴雨又冲垮了房屋,他带着两个小孩艰难度日。整体搬迁的契机,使黄玉宝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在干部带领下来到骡坪镇,花4万元买下一楼一底的砖混房,外搭两亩多土地。当时虽然欠了1万多元的债,但他铆足了劲。请人种地,自己在附近的煤厂、石场务工,他每天可挣六七十元。不到几个月,他已经还了几千元的欠账。
2008年4月,庙堂村七组村民姚世才和另外8户人家举家外迁至巫溪县上磺镇安家落户。“新家交通方便,出门走的是平路,远了随时有车坐;不再烧柴,用上了煤炭,听说不久还要用天然气;不用再走几里山路去挑水,用水只需要拧一下自来水龙头……就连痛了多年的关节炎也没有再发了。”说起新家的好处,姚世才年过七旬的母亲笑得合不拢嘴。
几个月过去了,村民纷纷搬出大山。
听着隔三岔五传回的喜讯,李德龙坐不住了,4月中旬他和老婆、女儿商量后,筹资10万元到离县城不到20公里的两坪乡石龙村买下了230平米的砖混楼房,承包了2亩上等土地。
截至6月中旬,庙堂乡已有140户522人完善了搬迁手续,其中99户349人已经通过插花式安置,搬到了新家,过上了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