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CO2排放量急剧增加引发的温室效应、环境恶化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分析了全球及中国的CO2排放、利用现状及开发CO2捕集、封存、利用(CCUS)技术的必要性;概述了国内外CO2回收利用技术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与风险;探讨了CO2在制取高值化学品、处理含钙、含碱污水及煤气化制合成气等煤化工领域的应用及优势.
【机 构】
:
西北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1;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CO2排放量急剧增加引发的温室效应、环境恶化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分析了全球及中国的CO2排放、利用现状及开发CO2捕集、封存、利用(CCUS)技术的必要性;概述了国内外CO2回收利用技术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与风险;探讨了CO2在制取高值化学品、处理含钙、含碱污水及煤气化制合成气等煤化工领域的应用及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铁稳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根据贫血情况分为轻度贫血组33例、中度贫血组33例、重度贫血组32例,另选取3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的铁调素与血红蛋白水平,并分析血红蛋白与铁调素的关系.结果:轻度、中度、重度贫血组患者的铁调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铁调素水平逐渐升高,而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血红蛋白水平与铁调素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探讨了煤直接液化柴油、石脑油、汽油、航空煤油、白油和沥青等煤直接液化产品的结构和性质,重点分析了煤直接液化柴油、白油、沥青产品的市场应用、需求和发展趋势,其中,煤直接液化柴油依靠其低凝环保的产品特性已应用于军事领域和极寒地区,白油、沥青等新产品的开发延伸了煤直接液化产业链,煤液化沥青产品的开发将成为煤直接液化项目新的技术性突破和经济盈利点.最后,对煤直接液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现代煤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介绍了二氧化碳排放、回收利用市场和技术情况,重点介绍了我国煤化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现状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对现代煤化工的影响,明确二氧化碳减排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结合清洁能源技术、现代煤化工新型技术以及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现代煤化工减排需以减碳和固碳为着力点,从源头控制、过程减排及化工产品固碳相结合三方面构建循环体系,并对前景作出展望和建议.
目的:探讨CT靶扫描影像学征象对直径小于8mm的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行肺部CT靶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100例患者(共130枚结节)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比较分析良恶性结节的差异.结果:良恶性结节的患者性别构成存在差异(P<0.05),男性患者的恶性结节比例高于女性.结节平均直径与良恶性相关(r=0.288).良恶性结节的类型(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及磨玻璃结节)存在差异(P<0.05),部分实性结节中恶性比例高于实性结节及磨玻璃结节.良恶性结节的毛
针对水煤浆气化炉工艺烧嘴的使用寿命短制约气化系统的连续运行周期问题,从强化换热角度出发,基于烧嘴冷却水夹套的换热原理和计算方法,借鉴3D打印技术理念,设计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高效换热水冷夹套,将其与传统盘管式和夹套式冷却结构进行了换热效果计算对比,并在某工业化装置进行了工业试烧.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烟气温度2000 K下,新型夹套烧嘴端面内壁温度523 K,为三者中最低;工业试烧结果显示,运行80 d后,烧嘴端面无可见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