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控行业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教育界和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关注的热点,而数控专业又是当今职业教育的热门专业。如何培养出行业能手、企业需要的适用性技能型人才,则是我们数控专业课教师的职责。如何上好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则很重要。课笔者通过本校专业国示建设的实际情况,作者通过在一线的技能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数控车技能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数控加工;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教育界有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有多法、贵在得法。”的说法。教学方法随着时代对培养人才智力和能力的要求,总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中职业教育项目课程要求“基于工作任务”选取并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情景为载体,精心设计实训项目,突出“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能力实训”为核心的原则,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强调以“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载体、课程一体化设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程任务内容,根据学校实训实际设施条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运用科学有效的集合优势方法,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如合理地利用软件仿真与机床实际操作技能教学的整合,能激发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作实训能力的目的,综合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促使职业技术教学取得又快又好又省的绩效,这才是职业课程的目的和教学的本质。
1、兴趣引入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引入法是教师在课程导入时,根据专业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引入形式的方法,重在激发学生兴趣。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对学生作加工的产品进行及时批改指导,挑选出质量好的产品在课堂上与大家品评,力求让每位同学的产品机会得到展示。中职学校的学生在九年义务阶段里受到老师的赞扬比较少,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为提高对学生的表扬面,还从中筛选一些比较质量好的产品照片放到班级所建的qq群里以及校园网上,让更多的人浏览他们的优秀产品。每位学生都喜欢都到他人的关注,这些优秀产品的点击率与关注程度,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情绪,让他们乐此不彼,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后,学习的信心也就慢慢地提升了。职业技术课程教师导入方法更是各不相同,但宗旨就是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激活其思维的创造性。
2、案例法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会不实用,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而案例教学不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让你自己去思考,使得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案例教学还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可以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还能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如在《数控车床加工与编程》课程中,教师利用数控实训基地进行实际加工的机械产品,分析其加工工艺,确定加工工序、工步、切削参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项目驱动法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因此,我们根据“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思路,以项目为载体,搭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平台。项目驱动法不过多约束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相互协作来完成老师安排的教学项目,让学生具备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如在《数控车床加工与编程》课程中,教师准备多个以数控加工的工件为项目,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自己确定加工方案、分析加工工艺流程、确定工艺参数、编写加工程序,最后完成加工过程演示;让学生分析不同方案的结果、哪个方案更优化,由项目任务引发出教学内容,由点到面,砌砖式地演练整个项目的设计过程,通过项目设计过程来培养学生掌握工件加工工艺过程与数控编程的相关知识,实现整个教学内容。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发表意见,教师只加以引导、点评,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基于工作过程法
为了突出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工厂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实现学校实训和企业生产的无缝对接,我校采用了基于工厂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以《数控车床加工与编程》课程教学为例,其课程设置主要针对数控车床操作工和数控机床编程员。如数控车床操作工岗位作业流程为分析图纸、制定加工工藝、编写程序、刀具准备、工件安装、对刀操作、图形仿真、首件试切、零件加工和精度检验。教师根据生产工作过程调整教学内容,在实训中引进企业产品图纸,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零件加工工艺、各工步完成的内容及注意事项,并以企业产品检验标准衡量学生实训作品的质量。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懂得将来就企业需要做什么、怎样做,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5、仿真法
实训是数控技术应用这门专业教学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专业教学结果的质量。也就是说数控专业要办得好,必定要建立在充足的实训基础上。但学生实训若完全依赖数控机床来进行,危险系数高,投入大,消耗成本高,使专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同时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有限的机床数量难以保证每位学生有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学生在真实机床上操作很危险,因此我校采用了先在软件上先进行仿真教学,让学生对加工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进行现场实训方。
我校引进宇龙仿真软件,建立了专业仿真实训室,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数控车床实训课中,学生先在仿真软件中完成零件的仿真加工,这样不但能够检验加工程序的正确性,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实训的危险性。同时学生利用仿真软件能接触到FANUC0i、西门子、广州数控、华中世纪星、KND等多种数控系统,为学生适应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六种教学方法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专业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对教学知识的传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和睦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更加依赖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不同知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09月。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06月。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数控加工;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教育界有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有多法、贵在得法。”的说法。教学方法随着时代对培养人才智力和能力的要求,总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中职业教育项目课程要求“基于工作任务”选取并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情景为载体,精心设计实训项目,突出“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能力实训”为核心的原则,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强调以“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载体、课程一体化设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程任务内容,根据学校实训实际设施条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运用科学有效的集合优势方法,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如合理地利用软件仿真与机床实际操作技能教学的整合,能激发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作实训能力的目的,综合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促使职业技术教学取得又快又好又省的绩效,这才是职业课程的目的和教学的本质。
1、兴趣引入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引入法是教师在课程导入时,根据专业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引入形式的方法,重在激发学生兴趣。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对学生作加工的产品进行及时批改指导,挑选出质量好的产品在课堂上与大家品评,力求让每位同学的产品机会得到展示。中职学校的学生在九年义务阶段里受到老师的赞扬比较少,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为提高对学生的表扬面,还从中筛选一些比较质量好的产品照片放到班级所建的qq群里以及校园网上,让更多的人浏览他们的优秀产品。每位学生都喜欢都到他人的关注,这些优秀产品的点击率与关注程度,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情绪,让他们乐此不彼,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后,学习的信心也就慢慢地提升了。职业技术课程教师导入方法更是各不相同,但宗旨就是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激活其思维的创造性。
2、案例法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会不实用,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而案例教学不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让你自己去思考,使得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案例教学还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可以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还能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如在《数控车床加工与编程》课程中,教师利用数控实训基地进行实际加工的机械产品,分析其加工工艺,确定加工工序、工步、切削参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项目驱动法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因此,我们根据“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思路,以项目为载体,搭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平台。项目驱动法不过多约束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相互协作来完成老师安排的教学项目,让学生具备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如在《数控车床加工与编程》课程中,教师准备多个以数控加工的工件为项目,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自己确定加工方案、分析加工工艺流程、确定工艺参数、编写加工程序,最后完成加工过程演示;让学生分析不同方案的结果、哪个方案更优化,由项目任务引发出教学内容,由点到面,砌砖式地演练整个项目的设计过程,通过项目设计过程来培养学生掌握工件加工工艺过程与数控编程的相关知识,实现整个教学内容。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发表意见,教师只加以引导、点评,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基于工作过程法
为了突出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工厂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实现学校实训和企业生产的无缝对接,我校采用了基于工厂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以《数控车床加工与编程》课程教学为例,其课程设置主要针对数控车床操作工和数控机床编程员。如数控车床操作工岗位作业流程为分析图纸、制定加工工藝、编写程序、刀具准备、工件安装、对刀操作、图形仿真、首件试切、零件加工和精度检验。教师根据生产工作过程调整教学内容,在实训中引进企业产品图纸,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零件加工工艺、各工步完成的内容及注意事项,并以企业产品检验标准衡量学生实训作品的质量。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懂得将来就企业需要做什么、怎样做,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5、仿真法
实训是数控技术应用这门专业教学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专业教学结果的质量。也就是说数控专业要办得好,必定要建立在充足的实训基础上。但学生实训若完全依赖数控机床来进行,危险系数高,投入大,消耗成本高,使专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同时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有限的机床数量难以保证每位学生有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学生在真实机床上操作很危险,因此我校采用了先在软件上先进行仿真教学,让学生对加工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进行现场实训方。
我校引进宇龙仿真软件,建立了专业仿真实训室,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数控车床实训课中,学生先在仿真软件中完成零件的仿真加工,这样不但能够检验加工程序的正确性,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实训的危险性。同时学生利用仿真软件能接触到FANUC0i、西门子、广州数控、华中世纪星、KND等多种数控系统,为学生适应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六种教学方法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专业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对教学知识的传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和睦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更加依赖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不同知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09月。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