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育苗及栽培两方面介绍了马林光的丰产栽培技术,旨在推广应用优良乡土树种和保护地方种质资源提供参考。关键词:马林光;栽培技术
前言:马林光(Cornus Wisoniana Wabger),常绿乔木,属山茱萸科梾木属,树皮白色带绿,斑块状剥落后形成明显斑纹。叶对生,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基部楔形,背面密被乳头状小突起及平贴的灰白色短柔毛。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花期5-6月。实生苗造林一般5—7年始果。果期10-11月,核果球形,紫黑色。果实千粒重高于70克。马林光是重庆市优良乡土树种之一,因其具有品种优良、常绿、树形美观、耐贫瘠、耐寒、萌芽力强、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虫能力强、寿命长等优点,且分布及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是园林绿化和荒山造林理想树种之一。2005年6月,马林光被市林业局审定为良种。其栽培技术在2010年纳入中央财政林业科技项目进行示范推广,并在大足建立的马林光良种基地于2012年2月批准为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通过这一系列县级、市级、国家马林光科技项目的研究探索,已获得了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总结出了马林光丰产栽培技术。
1 育苗技术
马林光比较普遍育苗方式是播种育苗。要达到丰产栽培目的,需要注重采种、育苗、造林、施肥、管护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环节。
1.1 种子采收
在每年10-11月,从15年生以上生长健壮的母树上采取已经呈现紫褐色或紫黑色完全成熟的果实,果实直径至少要达到0.6cm以上,成熟果实的千粒重大于等于120克。
1.2 种子处理
刚采下的种子要通过7天时间的自然堆沤,使果肉腐烂后才能获取种子,为了节省时间也可以将种子直接浸泡在2%-5%的氢氧化钙水(石灰水)溶液中浸泡大约24小时,既能加快果肉的腐烂,又达到消毒的目的。
1.3 种子储藏
在采收种子后到播种期间内种子不能失水。一旦失去水分,就会造成种子坏死,因此,必须对种子要进行沙藏。沙床宽1.5m左右,首先在沙床上铺10cm高度的细沙,将上面的杂物杂质清理干净;其次保持沙床40%-60%的湿度;然后抚平沙床的表面,将种子均匀的撒在沙床上;最后,再往上覆盖10cm左右同样湿度的细沙。保持40%-60%左右的湿度,经过3-4个月的沙藏,等到第二年2月份的时候,种子的种核会微微裂开,露出白色的胚根。将种子筛选出来后,就可以进行播种。
1.4 苗圃地的选择
一般苗圃地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PH值在5.5-7.5之间的土壤。在播种前将苗床上的杂物清除干净后,苗床宽度在1.2m左右,高度在15cm左右,
苗床之间留出一条15cm左右的作业道。
1.5 苗圃地的处理
基肥可选择氮磷钾比列在1.5:3:1的复合肥,施撒的时候要横向每隔10cm的距离,将复合肥施撒在苗床表面,每亩的用量大约在30-50kg左右。再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匀的喷洒在苗床上,彻底的消毒杀菌一遍,苗床经过施撒基肥和消毒后,第二天就可进行播种。
1.6 播种
由于种子不可与肥料直接接触,因此,在原先每两行的基肥中间挖出7cm深的小沟,然后均匀的将种子撒播在沟中,平均每亩地要播大约6-8kg的种子,播种时间,冬播或春播均可,冬播为好,可出苗早,生长快。播种后覆盖1-2厘米细沙填平,播完种子后在苗床上铺上一层薄薄的稻草,起到防晒、保墒、防止土壤板结的作用,提高种子的成活率。
1.7 除草与病虫害防治
在播种后2个月里,种子在不断的破土而出,当2月个后,将稻草全部掀开,种子的成活率可高达80%左右,将苗床上的杂草清除干净,同时,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来为幼苗全株喷洒一次,以预防有可能出现的真菌性病害。
1.8 间苗
当幼苗长出真叶2-4片,5-8厘米高时,利用阴雨天按照5×10厘米的株行距间苗补苗或每平方米保留80株~100株。间苗原则是“去弱留强、去劣留优、间密留稀”。在挖去幼苗的时候要保持幼嫩的根部,然后按照株行距10cm×10cm或者10cm×15cm的规格,将幼苗重新植入新的苗床内,栽植的深度要将根部全部掩埋。
1.9 追肥
间苗后1个月左右,在幼苗长出2-4片叶时开始松土施肥,以后每月1次。每次每亩施尿素2-4千克,施肥浓度为0.2%~0.3%。施肥原则是少施勤施。
1.10 出圃
当苗高达到了50cm以上,地径至少0.5cm时,就已经达到出圃要求。在取苗时,注意保护根部,如果不能保证及时定植,应将苗木上所有的叶片剪除干净,并用普通塑料袋包住苗木的根部,可暂时保湿,马林光幼苗在出土后应尽快在3天内定植。为提高成活率、最好当天起苗当天栽植,苗木要放置阴凉处,注意淋水保湿。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
马林光最适宜在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土壤疏松、透气性能好、PH值在5.5-7.5之间的酸性及石灰岩土壤生長。选择海拔在1000m以下,交通方便,坡度平缓,土层较深厚,疏松肥沃的宜林荒山地。
2.2 造林
定植前将土壤精耕细作,主要采用穴垦整地,环山水平带挖穴,穴的规格要达到60cm×60cm×60cm,然后在每个穴内施入氮磷钾比列为1:3:1.5的复合肥作为基肥,每个穴的用量大约在150-200g左右,然后回填一些表土与基肥搅拌均匀,为了避免苗木的根部与肥料直接接触,应当把表土与基肥与苗木隔开。栽植时苗木的深度大约在10cm左右,将根部全部掩埋。然后按照2m×3m或3m×3m的株行距,依次将苗木定植完毕,也可在栽植前用ABT-6号生根粉进行浸根,浸根时间0.5-2小时,以促进移栽苗木的根系恢复,提高造林苗木成活率。栽植时间以春季雨后造林最为适宜。栽植深度以刚好盖过苗木基部2—3厘米为宜,栽实后用手压实。如果在晴天土壤湿度不够时造林,种植后还要浇足定根水,以确保幼苗成活。定植后40天左右,可以判定成活的苗木已经重新萌发出叶片,而没有成活的苗木要重新进行补植。
2.3 追肥与防晒
定植工作完成后,要经历大约5年的时间马林光才可以开花结果。到5月份左右,在树冠投影处,挖两条深度在20cm左右的直沟,为每株追施0.1kg左右的尿素,然后覆土填平,以后每年每次用量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0.05kg,追施尿素一个月左右,随着夏季高温的来临,为了防晒、保湿,可适当的在幼树周围覆盖上一层茅草,而到了7月份左右,需要继续追施有机肥为幼树持续提供必要的养分,有机肥中的有机质必须要大于30%。追肥前将树冠投影处的茅草掀开,为每株追施0.25kg有机肥,回土填平后,再用用茅草盖好。往后每年有机肥的用量也要随着树体长势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增加0.1kg的用量。
2.4 幼树抚育
马林光栽植后要连续抚育3年,主要是松土、培蔸、施肥、控制杂草,防止病虫害,防止人畜危害。造林当年,注意控制周围杂草。一般在种植后2-3月内进行第一次抚育,一般在4、5月和9、10月内进行抚育,将林地内灌木、杂草全部铲除干净,堆放于行带中间。
2.5 整形修剪
马林光萌芽力强,必须及时修剪,以提高通风透光和结实性能,每个主枝留2-3个侧枝,冬季要剪去徒长枝、纤弱枝、病虫枝、过密枝和枯枝;对于当年采果的枝条可进行重截,以增加次年新枝,即增加第3年结果枝从而实现增产的目的。
2.6 病虫害防治
由于马林光抗病虫害能力强,很少发现病虫害,但在极少数地方发现有烟煤病、蛀干虫和卷叶蛾幼虫,因此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生物防治,选择高效低毒农药防治。
参考文献:
[1] 郑万均.中国树木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1985.
前言:马林光(Cornus Wisoniana Wabger),常绿乔木,属山茱萸科梾木属,树皮白色带绿,斑块状剥落后形成明显斑纹。叶对生,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基部楔形,背面密被乳头状小突起及平贴的灰白色短柔毛。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花期5-6月。实生苗造林一般5—7年始果。果期10-11月,核果球形,紫黑色。果实千粒重高于70克。马林光是重庆市优良乡土树种之一,因其具有品种优良、常绿、树形美观、耐贫瘠、耐寒、萌芽力强、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虫能力强、寿命长等优点,且分布及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是园林绿化和荒山造林理想树种之一。2005年6月,马林光被市林业局审定为良种。其栽培技术在2010年纳入中央财政林业科技项目进行示范推广,并在大足建立的马林光良种基地于2012年2月批准为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通过这一系列县级、市级、国家马林光科技项目的研究探索,已获得了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总结出了马林光丰产栽培技术。
1 育苗技术
马林光比较普遍育苗方式是播种育苗。要达到丰产栽培目的,需要注重采种、育苗、造林、施肥、管护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环节。
1.1 种子采收
在每年10-11月,从15年生以上生长健壮的母树上采取已经呈现紫褐色或紫黑色完全成熟的果实,果实直径至少要达到0.6cm以上,成熟果实的千粒重大于等于120克。
1.2 种子处理
刚采下的种子要通过7天时间的自然堆沤,使果肉腐烂后才能获取种子,为了节省时间也可以将种子直接浸泡在2%-5%的氢氧化钙水(石灰水)溶液中浸泡大约24小时,既能加快果肉的腐烂,又达到消毒的目的。
1.3 种子储藏
在采收种子后到播种期间内种子不能失水。一旦失去水分,就会造成种子坏死,因此,必须对种子要进行沙藏。沙床宽1.5m左右,首先在沙床上铺10cm高度的细沙,将上面的杂物杂质清理干净;其次保持沙床40%-60%的湿度;然后抚平沙床的表面,将种子均匀的撒在沙床上;最后,再往上覆盖10cm左右同样湿度的细沙。保持40%-60%左右的湿度,经过3-4个月的沙藏,等到第二年2月份的时候,种子的种核会微微裂开,露出白色的胚根。将种子筛选出来后,就可以进行播种。
1.4 苗圃地的选择
一般苗圃地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PH值在5.5-7.5之间的土壤。在播种前将苗床上的杂物清除干净后,苗床宽度在1.2m左右,高度在15cm左右,
苗床之间留出一条15cm左右的作业道。
1.5 苗圃地的处理
基肥可选择氮磷钾比列在1.5:3:1的复合肥,施撒的时候要横向每隔10cm的距离,将复合肥施撒在苗床表面,每亩的用量大约在30-50kg左右。再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匀的喷洒在苗床上,彻底的消毒杀菌一遍,苗床经过施撒基肥和消毒后,第二天就可进行播种。
1.6 播种
由于种子不可与肥料直接接触,因此,在原先每两行的基肥中间挖出7cm深的小沟,然后均匀的将种子撒播在沟中,平均每亩地要播大约6-8kg的种子,播种时间,冬播或春播均可,冬播为好,可出苗早,生长快。播种后覆盖1-2厘米细沙填平,播完种子后在苗床上铺上一层薄薄的稻草,起到防晒、保墒、防止土壤板结的作用,提高种子的成活率。
1.7 除草与病虫害防治
在播种后2个月里,种子在不断的破土而出,当2月个后,将稻草全部掀开,种子的成活率可高达80%左右,将苗床上的杂草清除干净,同时,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来为幼苗全株喷洒一次,以预防有可能出现的真菌性病害。
1.8 间苗
当幼苗长出真叶2-4片,5-8厘米高时,利用阴雨天按照5×10厘米的株行距间苗补苗或每平方米保留80株~100株。间苗原则是“去弱留强、去劣留优、间密留稀”。在挖去幼苗的时候要保持幼嫩的根部,然后按照株行距10cm×10cm或者10cm×15cm的规格,将幼苗重新植入新的苗床内,栽植的深度要将根部全部掩埋。
1.9 追肥
间苗后1个月左右,在幼苗长出2-4片叶时开始松土施肥,以后每月1次。每次每亩施尿素2-4千克,施肥浓度为0.2%~0.3%。施肥原则是少施勤施。
1.10 出圃
当苗高达到了50cm以上,地径至少0.5cm时,就已经达到出圃要求。在取苗时,注意保护根部,如果不能保证及时定植,应将苗木上所有的叶片剪除干净,并用普通塑料袋包住苗木的根部,可暂时保湿,马林光幼苗在出土后应尽快在3天内定植。为提高成活率、最好当天起苗当天栽植,苗木要放置阴凉处,注意淋水保湿。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
马林光最适宜在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土壤疏松、透气性能好、PH值在5.5-7.5之间的酸性及石灰岩土壤生長。选择海拔在1000m以下,交通方便,坡度平缓,土层较深厚,疏松肥沃的宜林荒山地。
2.2 造林
定植前将土壤精耕细作,主要采用穴垦整地,环山水平带挖穴,穴的规格要达到60cm×60cm×60cm,然后在每个穴内施入氮磷钾比列为1:3:1.5的复合肥作为基肥,每个穴的用量大约在150-200g左右,然后回填一些表土与基肥搅拌均匀,为了避免苗木的根部与肥料直接接触,应当把表土与基肥与苗木隔开。栽植时苗木的深度大约在10cm左右,将根部全部掩埋。然后按照2m×3m或3m×3m的株行距,依次将苗木定植完毕,也可在栽植前用ABT-6号生根粉进行浸根,浸根时间0.5-2小时,以促进移栽苗木的根系恢复,提高造林苗木成活率。栽植时间以春季雨后造林最为适宜。栽植深度以刚好盖过苗木基部2—3厘米为宜,栽实后用手压实。如果在晴天土壤湿度不够时造林,种植后还要浇足定根水,以确保幼苗成活。定植后40天左右,可以判定成活的苗木已经重新萌发出叶片,而没有成活的苗木要重新进行补植。
2.3 追肥与防晒
定植工作完成后,要经历大约5年的时间马林光才可以开花结果。到5月份左右,在树冠投影处,挖两条深度在20cm左右的直沟,为每株追施0.1kg左右的尿素,然后覆土填平,以后每年每次用量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0.05kg,追施尿素一个月左右,随着夏季高温的来临,为了防晒、保湿,可适当的在幼树周围覆盖上一层茅草,而到了7月份左右,需要继续追施有机肥为幼树持续提供必要的养分,有机肥中的有机质必须要大于30%。追肥前将树冠投影处的茅草掀开,为每株追施0.25kg有机肥,回土填平后,再用用茅草盖好。往后每年有机肥的用量也要随着树体长势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增加0.1kg的用量。
2.4 幼树抚育
马林光栽植后要连续抚育3年,主要是松土、培蔸、施肥、控制杂草,防止病虫害,防止人畜危害。造林当年,注意控制周围杂草。一般在种植后2-3月内进行第一次抚育,一般在4、5月和9、10月内进行抚育,将林地内灌木、杂草全部铲除干净,堆放于行带中间。
2.5 整形修剪
马林光萌芽力强,必须及时修剪,以提高通风透光和结实性能,每个主枝留2-3个侧枝,冬季要剪去徒长枝、纤弱枝、病虫枝、过密枝和枯枝;对于当年采果的枝条可进行重截,以增加次年新枝,即增加第3年结果枝从而实现增产的目的。
2.6 病虫害防治
由于马林光抗病虫害能力强,很少发现病虫害,但在极少数地方发现有烟煤病、蛀干虫和卷叶蛾幼虫,因此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生物防治,选择高效低毒农药防治。
参考文献:
[1] 郑万均.中国树木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