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好莱坞资深制片人迈克·麦德沃(Mike Medavoy)入行五十多年,参与制作了350多部影片,其中不乏《出租汽车司机》(Apocalypse Now)、《终结者》(The Terminator)和《现代启示录》(Raging Bull)等经典名片。
“做电影需要太多资金和资源,风险也很大”
麦德沃的职业生涯从环球公司起步,1974年进入联艺(United Artists)任副总裁,1975-1977年,该公司的电影连续3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 随后在1978年,麦德沃发起了Orion影业,发行了《野战排》(Platoon)、《莫扎特传》(Amadeus)、《机械战警》(Robocop)等影片。1990年出任哥伦比亚三星公司(TriStar)主席,期间运作的影片包括《终结者2》(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和《费城》(Philadelphia)等。麦德沃主管或监制的影片总共16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7次最获奖。1995年他创立了凤凰影业( Phoenix Pictures),近年来的监制作品包括《谍海风云》(Shanghai) 、《十二宫杀手》(Zodiac),以及去年的《黑天鹅》(Black Swan)与《禁闭岛》(Shutter Island)。麦德沃本人也是国际合作与合拍的积极推动者,1998年被戛纳电影节授予终身成就奖。
不同于其他海内外同行,这位履历辉煌的好莱坞制片人喜欢强调电影运作的变数,“我也希望能告诉你我能够未卜先知,但事实不是这样。”面对记者,出生在上海的麦德沃也谈到了他的电影经验和故事,他和中国的缘分和感情——其之前参与的中美合拍片《谍海风云》以及即将与上影集团合作的《魔咒钢琴》。
对话迈克·麦德沃
到中国拍片,是出于对未来的长远考虑
《综艺》:你对今年的上海电影节感觉如何?
迈克·麦德沃:十几年前我就参加过第一届上海电影节。相比之下,现在电影节的各方面,包括活动组织和参会嘉宾数量、影响力等均有很大进步。我第一次参加电影节是1966年的旧金山电影节,看到了很多样式新颖的影片,尤其是不同于好莱坞主流的风格,这也是国际电影节的魅力所在。此后我每年都参加很多电影节,也当过很多电影节的评委和顾问等。此次来上海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和上影集团要合作《魔咒钢琴》;另外也有感情方面的因素—— 我父母1923年在上海结婚,我就出生在这里。二战时这个城市救了我们全家人的命,多年来我一直想回来看看现在的上海。
《综艺》:近些年国际电影节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你觉得目前上海电影节应如何巩固其地位?
迈克·麦德沃:对电影节来说,有两点最重要:首先是市场,各国的电影人去电影节放片和卖片,买家也都会去买片;其次就是各种电影的放映和交流,电影节的选片和评委是很重要的,显示了活动的品牌和规格,这方面戛纳电影节是最强的,他们的历史也最久。上海电影节市场方面的情况我不太了解。我觉得上海电影节要想进一步提高,恐怕还是得要加强市场的开放度和电影交易方面的力度。
《综艺》:你和上影集团的合作,是单个项目的计划还是有长期的合作规划?
迈克·麦德沃:合作肯定是从一个项目开始的,双方需要在合作中磨合。我很希望能在中国制作更多的电影,因此这次的合作也算是一个探路石,看看运作的情况,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综艺》:为什么选择现在到中国尝试合拍?
迈克·麦德沃:因为我在好莱坞已经工作了很多年了,真的想尝试些新的东西。其实我和海外电影人合作有很多年了,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这些导演都是我的好朋友;捷克的米洛斯.福尔曼( Milos Forman)在美国最开始也是和我合作的。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觉得需要完成一个心愿:回到我诞生、最初观看这个世界的地方去拍摄想拍的电影。除了上海,我也准备在智利拍摄1-2部电影——我们全家离开上海后去了圣地亚哥,我在那里学会英语。当然电影运作的风险很大,变数也很多。和绘画等艺术不一样,电影需要太多资金和资源。我觉得在所有艺术门类中,电影处在一个中心的位置。
做电影有很多变数
《综艺》:之前《谍海风云》的剧本最初是你在做,为什么后来又把这个项目卖给了哈维·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
迈克·麦德沃:这是个很不错的剧本,但当时碰到了些问题,哈维找到我,开出了很好的价格和条件要买,我觉得他也能做得很好,就卖给他了。那时他还在迪斯尼,过了12年他也离开了,做了自己的公司后又把这个项目从迪斯尼手上买了回来。后来这个项目出现了很多问题,他搭进去了很多钱。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出在角色——《谍海风云》的男主角其实原定的是另一位大明星,我到现在都认为如果坚持按最初的规划,电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也不会是这个反应。但拍电影就是这样,变数很多。哈维确实很不走运,我们当时有过很多激烈的争吵,但我还是得肯定他的努力——他花费了很多精力和金钱试图把这部电影拍成一部史诗之作,虽然最后出来的效果和预期有很大差距,也赔了很多钱,但这种努力和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
现在回头看,我做过的350多部电影里有很多优秀作品,也有不少平庸之作,烂片也有。《谍海风云》至少不是一部烂片,在亚洲还有不少人喜欢这部影片,但北美观众现在对二战题材电影缺少兴趣。比如《珍珠港》(Pearl Harbour),从最后的情况看,可能也没赚到钱。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去年的《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还不错,但也说不上是多么优异的成绩。现在我们都有些拿不准的题材。
《综艺》:作为一个如此资深的制片人,你一再强调的是做电影的变数和拿不准?
迈克·麦德沃:因为事实是这样的。我也想跟你说我是个天才,未卜先知,但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没法预先知道。其实我经常说一句话:只有影片拍完,才可能知道到这个项目会不会成功。我面前一直有很多人来介绍他们的创意和的资源,但除非我能对这个东西真正有感觉,否则不会接,不然就是浪费彼此的时间。我也不只是为钱工作,希望拍摄一些能让自己感到骄傲的电影。那些与众不同、视角新鲜的东西总是能吸引我的注意。《卧虎藏龙》的成功就是因为其独特性,这是一个类型的开创者,但你说之前有多少人意识到该片会成功?决不可能。《卧虎藏龙》最开始是索尼经典(Sony Classics)要买的,但当他们接触到一个更接近主流的项目时,他们就跑了,最后是哥伦比亚接手了,花了很多心思去做这个项目,最后成功了。
我不认同一上来就谈市场
《综艺》:制片人还是应该相信自己的感受和直觉。
迈克·麦德沃:是的。我不认同一上来就谈市场。关键是电影整体的创意,应该是等作品出来之后,再面向不同的市场进行微调。现在有很多制片人一上来就考虑不同市场的口味需求,再迎合着攒些内容 ,老实说我觉得这是傻瓜才做的蠢事(fool's errand)。因为市场的变化太快了,就算你能千辛万苦地琢磨出明天的潮流是什么,但电影拍出来还要一年的时间。现在的社会什么都在变,跟是没法跟的。
现在的电影和以前不太一样了,现在的东西都只关心当下,只求15分钟的感觉。但能持续成功的还是那些真正聪明、敏感、富有才华并勇于尝试不同东西的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功夫片在海外还是有市场的,很多观众对其反应热烈,但我做合拍片还是想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新鲜的东西总是更吸引人,就好像电影里总是一些反派的角色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因为他们更不一样。我还记得当年拍《终结者》的时候,我去找阿诺(Arnold Schwarzenegger),他说你居然要我演个反派啊,我说这个片子叫终结者,你就是终结者啊!这是你的电影,想想鲍嘉吧(Humphrey Bogart),结果这个“反派”角色也成了他最经典的形象。做《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拍之前大家都觉得这是一部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的电影,谁能想到食人魔汉尼拔这个角色会那么成功。
《综艺》:在职业生涯中你既出任过大片厂的行政高层,也直接担任过很多影片的制片人,你怎么看这两种角色的微妙区别?
迈克·麦德沃:这两份工作我都很喜欢,我干了25年的行政,但后来我觉得多干了2年,其实我很早就有做制片人的机会,但我当时满足于行政工作——谁不会呢,做高层是很舒服的。相比而言,做行政管理必须衡量更多的因素:销售的潜力、成本、创意点等,他们一年可能得参与12-15部电影,但制片人一年能拍2-3部就很不错了。我自己的感觉是做制片人的视角会稍微窄些,更敢在创意上冒些险,做行政管理还是更谨慎保守些。其实我做制片人以后感觉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视角是有些调整,但当年纪越来越大,经验越来越多的时候,开始变得更了解一些事情,一些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比如刚才我说的为什么要回上海来拍电影,要是在10年前我可能对此就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
《综艺》:随着近年来市场和资本的增长,中国电影企业在合拍中会要求得更多,对此你怎么看?
迈克·麦德沃:现在的中国有自己的需要和意识,但美国、欧洲也有自己的意识和需要。中国的电影人需要真正理解中国合拍片在国际市场上的实际需求——投资永远是要求回报的。此外是文化层面上的问题,我还是要强调中美在文化上的差别。现在做合拍片项目,有很大难度。就我的经验而言,我认为在目前中国对于合拍的审查等规则、程序下,海外制片人和投资人需要三思而后行。不过话说回来,无论在哪里,合拍永远会出些问题和意外,事情也永远和设想得不一样。我们现在来到中国,也正是出于对未来的长远考虑。中美之间的相互理解或许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年轻人总是看得更多更远。我13岁的儿子可以同时做作业、听音乐和上网,我就只能一次做一样。中国真的是个很奇妙的地方,也正在发生很奇妙的事,你们其实都很幸运,能够身处其中。
电影要满足全年龄层的观众
《综艺》:你和上影合作的《魔咒钢琴》,观众定位是怎样的?
迈克·麦德沃:这个故事其实不是关于上海的犹太人,说到底还是一个爱情故事。这应该是一部史诗爱情片,我一直想拍一部大卫.林恩(David Lean)式的电影,就像《日瓦戈医生》(Doctor Zhivago)。如果能接近这个目标,至少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尝试了,我就会感到很满足。这样的电影我觉得是面向几乎所有成年观众的,电影的商业成功需要满足全年龄层的观众。当然我们这部电影小孩可能是不会看的,这也不是拍给小孩看的,但对于16-45岁、对爱情仍有感觉的观众,这样的电影应该是有吸引力的。但正如我所说,做电影的变数很多,是没法事先保证的。我现在压力很大,因为大家都希望我拍出一部了不起的电影。
《综艺》:这部电影改编自一本中国小说,编剧选择的是美国的编剧。未来项目的班底搭建和运作模式还有那些新的想法?
迈克·麦德沃:其实这个剧本只是松散地借鉴了小说。我们的合拍包括两块:一部电影和一套电视剧,我们的想法是尽量利用好资源,比如场景,电影拍了电视剧也可以用,因为是同时套拍的。我希望尽可能地使用更多的中国班底,但导演人选我现在还在考虑,因为正如我所说,这部电影的风格、定位和目标决定了对导演的要求很高——无论何时,能拍《日瓦戈医生》的导演永远只有那么几个。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件事:很久前曾有一个俄国导演跑到我办公室,跟我说他想拍成吉思汗,我当时就说能拍这个电影、且能拍出感觉的只有大卫.林恩,但他后来还是坚持去拍了,这就是前几年获奥斯卡提名的《蒙古王》(Mongol)。我后来看了影片,觉得还真拍出了些大卫.林恩的感觉。这部影片当时也面临很多困难,但只花了1900万美元,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所以说合拍片蕴含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是很大的。
“做电影需要太多资金和资源,风险也很大”
麦德沃的职业生涯从环球公司起步,1974年进入联艺(United Artists)任副总裁,1975-1977年,该公司的电影连续3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 随后在1978年,麦德沃发起了Orion影业,发行了《野战排》(Platoon)、《莫扎特传》(Amadeus)、《机械战警》(Robocop)等影片。1990年出任哥伦比亚三星公司(TriStar)主席,期间运作的影片包括《终结者2》(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和《费城》(Philadelphia)等。麦德沃主管或监制的影片总共16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7次最获奖。1995年他创立了凤凰影业( Phoenix Pictures),近年来的监制作品包括《谍海风云》(Shanghai) 、《十二宫杀手》(Zodiac),以及去年的《黑天鹅》(Black Swan)与《禁闭岛》(Shutter Island)。麦德沃本人也是国际合作与合拍的积极推动者,1998年被戛纳电影节授予终身成就奖。
不同于其他海内外同行,这位履历辉煌的好莱坞制片人喜欢强调电影运作的变数,“我也希望能告诉你我能够未卜先知,但事实不是这样。”面对记者,出生在上海的麦德沃也谈到了他的电影经验和故事,他和中国的缘分和感情——其之前参与的中美合拍片《谍海风云》以及即将与上影集团合作的《魔咒钢琴》。
对话迈克·麦德沃
到中国拍片,是出于对未来的长远考虑
《综艺》:你对今年的上海电影节感觉如何?
迈克·麦德沃:十几年前我就参加过第一届上海电影节。相比之下,现在电影节的各方面,包括活动组织和参会嘉宾数量、影响力等均有很大进步。我第一次参加电影节是1966年的旧金山电影节,看到了很多样式新颖的影片,尤其是不同于好莱坞主流的风格,这也是国际电影节的魅力所在。此后我每年都参加很多电影节,也当过很多电影节的评委和顾问等。此次来上海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和上影集团要合作《魔咒钢琴》;另外也有感情方面的因素—— 我父母1923年在上海结婚,我就出生在这里。二战时这个城市救了我们全家人的命,多年来我一直想回来看看现在的上海。
《综艺》:近些年国际电影节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你觉得目前上海电影节应如何巩固其地位?
迈克·麦德沃:对电影节来说,有两点最重要:首先是市场,各国的电影人去电影节放片和卖片,买家也都会去买片;其次就是各种电影的放映和交流,电影节的选片和评委是很重要的,显示了活动的品牌和规格,这方面戛纳电影节是最强的,他们的历史也最久。上海电影节市场方面的情况我不太了解。我觉得上海电影节要想进一步提高,恐怕还是得要加强市场的开放度和电影交易方面的力度。
《综艺》:你和上影集团的合作,是单个项目的计划还是有长期的合作规划?
迈克·麦德沃:合作肯定是从一个项目开始的,双方需要在合作中磨合。我很希望能在中国制作更多的电影,因此这次的合作也算是一个探路石,看看运作的情况,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综艺》:为什么选择现在到中国尝试合拍?
迈克·麦德沃:因为我在好莱坞已经工作了很多年了,真的想尝试些新的东西。其实我和海外电影人合作有很多年了,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这些导演都是我的好朋友;捷克的米洛斯.福尔曼( Milos Forman)在美国最开始也是和我合作的。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觉得需要完成一个心愿:回到我诞生、最初观看这个世界的地方去拍摄想拍的电影。除了上海,我也准备在智利拍摄1-2部电影——我们全家离开上海后去了圣地亚哥,我在那里学会英语。当然电影运作的风险很大,变数也很多。和绘画等艺术不一样,电影需要太多资金和资源。我觉得在所有艺术门类中,电影处在一个中心的位置。
做电影有很多变数
《综艺》:之前《谍海风云》的剧本最初是你在做,为什么后来又把这个项目卖给了哈维·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
迈克·麦德沃:这是个很不错的剧本,但当时碰到了些问题,哈维找到我,开出了很好的价格和条件要买,我觉得他也能做得很好,就卖给他了。那时他还在迪斯尼,过了12年他也离开了,做了自己的公司后又把这个项目从迪斯尼手上买了回来。后来这个项目出现了很多问题,他搭进去了很多钱。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出在角色——《谍海风云》的男主角其实原定的是另一位大明星,我到现在都认为如果坚持按最初的规划,电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也不会是这个反应。但拍电影就是这样,变数很多。哈维确实很不走运,我们当时有过很多激烈的争吵,但我还是得肯定他的努力——他花费了很多精力和金钱试图把这部电影拍成一部史诗之作,虽然最后出来的效果和预期有很大差距,也赔了很多钱,但这种努力和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
现在回头看,我做过的350多部电影里有很多优秀作品,也有不少平庸之作,烂片也有。《谍海风云》至少不是一部烂片,在亚洲还有不少人喜欢这部影片,但北美观众现在对二战题材电影缺少兴趣。比如《珍珠港》(Pearl Harbour),从最后的情况看,可能也没赚到钱。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去年的《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还不错,但也说不上是多么优异的成绩。现在我们都有些拿不准的题材。
《综艺》:作为一个如此资深的制片人,你一再强调的是做电影的变数和拿不准?
迈克·麦德沃:因为事实是这样的。我也想跟你说我是个天才,未卜先知,但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没法预先知道。其实我经常说一句话:只有影片拍完,才可能知道到这个项目会不会成功。我面前一直有很多人来介绍他们的创意和的资源,但除非我能对这个东西真正有感觉,否则不会接,不然就是浪费彼此的时间。我也不只是为钱工作,希望拍摄一些能让自己感到骄傲的电影。那些与众不同、视角新鲜的东西总是能吸引我的注意。《卧虎藏龙》的成功就是因为其独特性,这是一个类型的开创者,但你说之前有多少人意识到该片会成功?决不可能。《卧虎藏龙》最开始是索尼经典(Sony Classics)要买的,但当他们接触到一个更接近主流的项目时,他们就跑了,最后是哥伦比亚接手了,花了很多心思去做这个项目,最后成功了。
我不认同一上来就谈市场
《综艺》:制片人还是应该相信自己的感受和直觉。
迈克·麦德沃:是的。我不认同一上来就谈市场。关键是电影整体的创意,应该是等作品出来之后,再面向不同的市场进行微调。现在有很多制片人一上来就考虑不同市场的口味需求,再迎合着攒些内容 ,老实说我觉得这是傻瓜才做的蠢事(fool's errand)。因为市场的变化太快了,就算你能千辛万苦地琢磨出明天的潮流是什么,但电影拍出来还要一年的时间。现在的社会什么都在变,跟是没法跟的。
现在的电影和以前不太一样了,现在的东西都只关心当下,只求15分钟的感觉。但能持续成功的还是那些真正聪明、敏感、富有才华并勇于尝试不同东西的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功夫片在海外还是有市场的,很多观众对其反应热烈,但我做合拍片还是想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新鲜的东西总是更吸引人,就好像电影里总是一些反派的角色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因为他们更不一样。我还记得当年拍《终结者》的时候,我去找阿诺(Arnold Schwarzenegger),他说你居然要我演个反派啊,我说这个片子叫终结者,你就是终结者啊!这是你的电影,想想鲍嘉吧(Humphrey Bogart),结果这个“反派”角色也成了他最经典的形象。做《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拍之前大家都觉得这是一部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的电影,谁能想到食人魔汉尼拔这个角色会那么成功。
《综艺》:在职业生涯中你既出任过大片厂的行政高层,也直接担任过很多影片的制片人,你怎么看这两种角色的微妙区别?
迈克·麦德沃:这两份工作我都很喜欢,我干了25年的行政,但后来我觉得多干了2年,其实我很早就有做制片人的机会,但我当时满足于行政工作——谁不会呢,做高层是很舒服的。相比而言,做行政管理必须衡量更多的因素:销售的潜力、成本、创意点等,他们一年可能得参与12-15部电影,但制片人一年能拍2-3部就很不错了。我自己的感觉是做制片人的视角会稍微窄些,更敢在创意上冒些险,做行政管理还是更谨慎保守些。其实我做制片人以后感觉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视角是有些调整,但当年纪越来越大,经验越来越多的时候,开始变得更了解一些事情,一些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比如刚才我说的为什么要回上海来拍电影,要是在10年前我可能对此就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
《综艺》:随着近年来市场和资本的增长,中国电影企业在合拍中会要求得更多,对此你怎么看?
迈克·麦德沃:现在的中国有自己的需要和意识,但美国、欧洲也有自己的意识和需要。中国的电影人需要真正理解中国合拍片在国际市场上的实际需求——投资永远是要求回报的。此外是文化层面上的问题,我还是要强调中美在文化上的差别。现在做合拍片项目,有很大难度。就我的经验而言,我认为在目前中国对于合拍的审查等规则、程序下,海外制片人和投资人需要三思而后行。不过话说回来,无论在哪里,合拍永远会出些问题和意外,事情也永远和设想得不一样。我们现在来到中国,也正是出于对未来的长远考虑。中美之间的相互理解或许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年轻人总是看得更多更远。我13岁的儿子可以同时做作业、听音乐和上网,我就只能一次做一样。中国真的是个很奇妙的地方,也正在发生很奇妙的事,你们其实都很幸运,能够身处其中。
电影要满足全年龄层的观众
《综艺》:你和上影合作的《魔咒钢琴》,观众定位是怎样的?
迈克·麦德沃:这个故事其实不是关于上海的犹太人,说到底还是一个爱情故事。这应该是一部史诗爱情片,我一直想拍一部大卫.林恩(David Lean)式的电影,就像《日瓦戈医生》(Doctor Zhivago)。如果能接近这个目标,至少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尝试了,我就会感到很满足。这样的电影我觉得是面向几乎所有成年观众的,电影的商业成功需要满足全年龄层的观众。当然我们这部电影小孩可能是不会看的,这也不是拍给小孩看的,但对于16-45岁、对爱情仍有感觉的观众,这样的电影应该是有吸引力的。但正如我所说,做电影的变数很多,是没法事先保证的。我现在压力很大,因为大家都希望我拍出一部了不起的电影。
《综艺》:这部电影改编自一本中国小说,编剧选择的是美国的编剧。未来项目的班底搭建和运作模式还有那些新的想法?
迈克·麦德沃:其实这个剧本只是松散地借鉴了小说。我们的合拍包括两块:一部电影和一套电视剧,我们的想法是尽量利用好资源,比如场景,电影拍了电视剧也可以用,因为是同时套拍的。我希望尽可能地使用更多的中国班底,但导演人选我现在还在考虑,因为正如我所说,这部电影的风格、定位和目标决定了对导演的要求很高——无论何时,能拍《日瓦戈医生》的导演永远只有那么几个。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件事:很久前曾有一个俄国导演跑到我办公室,跟我说他想拍成吉思汗,我当时就说能拍这个电影、且能拍出感觉的只有大卫.林恩,但他后来还是坚持去拍了,这就是前几年获奥斯卡提名的《蒙古王》(Mongol)。我后来看了影片,觉得还真拍出了些大卫.林恩的感觉。这部影片当时也面临很多困难,但只花了1900万美元,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所以说合拍片蕴含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