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很多新手对“沉香”一知半解,觉得沉香就是沉香木,沉香木就是沉香。其实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说法,沉香跟沉香木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笔者先介绍一下沉香木,沉香木是指沉香的宿主,是一般的瑞香科乔木树。这种树在有些地方直接叫沉香树,有些地方叫风树等,这种树生长在亚热带,成长速度快,密度低,其经济价值不是很高,一般用来作中药配方和摆饰品,对于这种树中没有结成油脂的部分叫沉香木(图1、2)。再介绍一下沉香,沉香是沉香树受到昆虫咬伤、细菌侵蚀、雷击、动物碰伤或人为砍伐等伤害时,为了进行自我保护,发生组织病变或质变,因而分泌一种油脂聚集于伤口周围,当累积的树脂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将此部分油脂取下便为可使用的沉香。然而,伤口并不是树脂凝聚的唯一原因,沉香树脂亦会自然形成于树的内部及以腐朽的部位上,也似乎是天地万物之间一种微妙的均衡,这种融天地能量的精华油脂状统称为沉香(图3、4)。
沉香形成
沉香,被喻为植物中的钻石,因其身具备的香气,淡雅宜人,它汇集天地阴阳五行之气,是大自然中唯一能成为通三界的香品。无论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到可降万物,唯独沉香那种淡雅宜人的香气至今无法人工合成,因此十分珍贵。
人类关注沉香已有3000多年,在中国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始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502—566),被列为“上品”,在隋唐史料中有丰富的沉香记载,到晚唐及五代则又有了更高度的提升发展。在宋代,好沉香是“一两沉一两金”,被喻为“香中之王”。此后,用香风气长行发展到了顶峰,已经完全融入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中,至明代就已变为了“一寸沉一寸金”。
在国外,八世纪的印度传统医学就已有把沉香入药的记载,而圣经旧约则有把沉香提炼成香水的记载。13世纪沉香就已出现在国际贸易舞台上,那时印度是最早出口沉香的国家之一。
(图5、牙庄状沉香雕件;图6、叶子状沉香;图7、鸡骨状沉香;图8-1、光香如石状的沉香,图8-2、光香沉香的雕件;图9、水盘头沉香)
沉香文化
沉香文化是与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并存的四大文化之一。古时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沉香品位高雅,而且十分难得,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与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
沉香文化的性质与内涵不仅仅是闻闻香料味道和香席仪式的展示,它呈现的是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文化。比如香具的功能、造型、纹饰的本身,是历代人们对艺术与哲学的思考后形成的,这是沉香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超越香料出烟、出香的沉香文化延伸,概括起来说,沉香文化由香料、香具、香席(活动)三大内容构成。仅仅闻闻香味,其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的区别与文化含义是不同的,那么沉香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是——品香。因为“香”的底蕴深厚,“品”的本义是众多,“文”、“化”的释意是记录、分析。“品香”,是通过众多人对香进行评述,分析、挖掘出香的历史、内容和故事。这种由香料、香具、香席三大系列构成的品香延伸,因为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界定了文化的概念,让人们通过品香活动,领悟了香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造诣,真正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对人类带来的乐趣。
(图10、淸粉彩缠枝莲八宝纹沉香炉,图11、《博物馆馆藏》清代掐丝珐琅三足薰炉,图12、明代掐丝珐琅缠枝花卉龙纹象足薰炉)
沉香作品
沉香质地坚硬、油脂饱满,还是上等的雕刻材料。沉香雕刻品古朴浑厚,深沉润泽,别具风韵,极具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沉香对雕工的技艺要求很高,其难度远大于其他木材,因而好的沉香木雕显得极为稀罕珍贵,大多数作品都沉淀于京都宫殿、达官贵人、大收藏家等之手和被国家的博物馆、院等处馆藏。历朝历代留存下来的沉香雕刻作品,因为极为稀罕多数顶级品都被静置珍藏,只有为数不多的高级别和近现代的经典作品在各地博物馆、院,大型收藏博览会面世,今特精选几款各地馆藏的沉香雕刻件及沉香木雕作品与读者分享。欣赏这些选材优良、雕刻精致的作品,给人一种高雅意趣的艺术美感。
图13、沉香雕刻“大白菜”;产区:星洲系加里曼丹;原材:油脂丰富的沉水浮老料;尺寸:最长10.5厘米,最宽5.5厘米,最高4.5厘米,重量92.7克。
图14、沉香木雕“花果山美猴王”, 5只小猴围绕猴王嬉态各一,献桃子的,逗马玩耍的,依护耍娇的,整个作品造型呈现出生动活泼。
图15、沉香木雕“达摩坐像”,作品创意别出心裁,用材为沉香树生出的菌形结,制作时把菌茎向上雕刻成达摩盘腿立坐,这种视材形状的倒置法设计,确保了油脂结面的完整性,是一尊完美无缺又原汁原味的精品之作。
奇楠沉香
沉香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品类:奇楠。(“奇楠”是从梵语翻译的词,唐代的佛经中常写为“多伽罗”,后来又有“伽蓝”、“伽南”、“棋楠”等名称)。奇楠的成因与普通沉香基本相同,但两者的性状特征又有很多差异,所以习惯上让它单成一类,且列为沉香中的上品。有人曾说,要积了三辈子的阴德,才能闻得奇楠香,要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才可品或饮用奇楠香。奇楠沉香,历史上是皇室贵族所追求的通灵之香,朝官、军阀、富豪等都视之为难遇难得的奢侈品(图16、17)。
1、祖先在古书中记录,奇楠沉香有四大品种:生结、虫漏、熟结、脱落。生结品种——包含有青桂、皮结油、鸡舌、初结油栈、油结栈、生结结油、油结栈夹黄熟、生结膏乳、树心油结、树心膏乳、铁结、生结夹熟结。虫漏品种——包括虫漏结油、虫漏膏乳、虫漏之结。熟结品种——包括金丝结、糖结、蜜结、奇楠栈、鸡骨、伞竹格、侧鱼片、樱结糖结、樱结蜜结、蜜结软丝、樱结软丝、膏乳夹金丝结、膏乳夹糖结、膏乳夹蜜结、熟结膏乳。脱落品种——包括气结软丝、气结脱落、蚊足、黄熟桶。虽然奇楠只有四个品种,但繁殖醇化的脂膏分类较多,其中大多数只有书载而未见有遗物,现今收藏在日本东大寺正仓院的一熟结奇楠沉香摆件,它是由蜜香树演变之中的熟结之蜜结。 2、奇楠的特征是,不如沉香密实,上等沉香入水则沉,而很多上等奇楠却是半沉半浮;沉香大都质地坚硬,而奇楠则较为柔软,有黏韧性,指甲轻掐即会凹陷,刻刀削之,如削泥般轻软,其木屑会卷曲不断,削下的碎片甚至能圈团成香珠;舌尖触之,并非是辣,而是麻,麻的感觉会持续半个小时左右,其间食不知味,满口生津,奇楠香久久不退;木屑嚼之黏性如麦芽糖,反复咀嚼几次,木屑就会在口中消化无存;在显微镜下可发现,沉香中的油脂腺聚在一起,而奇楠的油脂腺则是粒粒分明;奇楠香的油脂含量一般高于沉香,香气也更为甘甜、浓郁,恒温加热闻其香,如兰花般的香气,馥郁持久;多数沉香不点燃时几乎没有香味,而奇楠不同,不燃时也能散发出清凉香甜的气息,而且奇楠的产量比沉香更少。由于这种种原因,使得奇楠沉香尤其珍贵,越南产的奇楠更是难得。
3、据有关资料记载:经与多种奇楠对比,极大多数的奇楠沉香都是动植物长时间醇化和油脂覆盖等因素沉积而成的。奇楠沉香的特性:奇异之沉香,真正是超然不群的品质,有如黄金之坚、美玉之润,若鹤骨之硬肘、若松结之俊挺。奇楠沉香是生则色如墨、熟则重如金、生结则之卷、熟结则似削年糕一样、生结沉水、熟结浮之,按其痕生、释之痕合是熟结。不用点燃自有清香、清凉之味是生结;辛香而气甜之味、入口嘴嚼轻麻、不唯辛辣麻、粘其牙(大牙)生津的是熟结。
沉香的行情
沉香不仅是世界中药史上的瑰宝,而且是天下人的稀世天然藏品,其价值誉满古今中外。如今太平盛事中的沉香,逐渐走入寻常百姓的家门,市场行情日新月异,在行内早已有“红木论吨卖,黄花梨论斤卖,沉香则论克卖”的行话。沉香价格一般按产地及结香的质量定价,就一般作为熏香用的普通沉香行情而言,价格一般为每克3000元至8000元,最贵的品种可能高达每克几万元,如果是工艺品的价格就更加惊人,一串越南的顶瑞奇楠香手链,仅30来克的售价则在120万元左右,即一克要4万元。
盛世收藏带动了投资市场,如今世间任何一物种,只要完成了它的转型,大胆地踏入艺术殿堂后,摇身一变即可成为投资热品,它的收藏之热与行情就会势如破竹。特别是沉香,在保利、嘉德等国际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屡创新高。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的一幅清乾隆·沉香雕仙山楼阁嵌西洋镜坐屏,成交价高达2070万元人民币,一举打破了国内沉香艺术品的拍卖纪录(图18)。早在2002年前,顶级沉香仅百十元一克,到今天的市场行情达万元一克,甚至还出现了极品沉香有价无市的盛况。当前一些供沉香配套用的早期熏香器具,如明末至清中期的紫檀青花、白玉玛瑙等香炉鼎具,近几年均以不菲的天价在拍卖会上争相竞拍。特别是沉香和沉香木雕刻工艺品及其早期的熏香器具,都以不可抑制的高势,独占艺术收藏品之鳌头。这种由沉香带动熏香器具开路的市场行情,在收藏界被称之为“多米诺骨牌效应”。
沉香质地鉴别
如何鉴别沉香好坏是最头痛的事。初接触沉香的人,常被一堆学术名词搞不清方向,什么“水沉”、“土沉”、“蚁沉”、“倒架”、“活沉”等,到底是哪个好呢?对于玩家来说,要一下子把专家学者们长期作为课题研讨获得的成果消化,自称为是天才者,也会是一种荒诞无稽的无稽之谈。笔者的观点是:不要拘泥于这些花巧的细节,只要不将沉香木与沉香弄混淆了就行,鉴别沉香主要是把握好它的含脂量和香味,只有通过在实践中多摸索多比对,并从中掌握一些容易记住的方法,那么熟能生巧便会水到渠成。相对而言,在业内虽然是“一个师公一道符”,各有各的观点和技巧,但科学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勿庸置疑的。当然对业内一些公开认可的方法,对初涉者也不失是一种鉴别沉香质地的基本知识。如:
一看,沉香的纹路(即油线)是否清晰,色泽是否雷同。沉香颜色较暗,多为黄褐色,斑点、纹理较为明显。纹路非常规则的,往往都是人造沉香。
二摸,用手去摸沉香表面,若是真的沉香,表面会带油粘感与冰凉感,假的沉香则不具备。再就是用手感觉它的重量,含油越高重量越重、含油越少则重量越轻。沉水的沉香一般都要比不沉水的沉香更好,但也有假造的沉香同样会沉水。
三闻,天然沉香是大自然给出最真至纯的香,现代科技无法复制。假沉香绝大多数是用沉香汁或化学香精加工而成,味道刺鼻而浓烈,多带药味与酒精所特有的“凉”味,远不及沉香的温和高雅。而且随便闻一下就能闻到很重香味的不是好沉香,好沉香在点燃前必须要用手指用力摩擦后才能在手指上留一些香味。
四烧,分辨沉香真假最重要的方法是直接点燃沉香,真的沉香散发的香味就像吃奶油时的味道。感觉非常甘甜,让人欲罢不能。假沉香往往带有化学香精味或香味浑浊。
沉香好不好不是看产地和品种,对懂行的人来说,只有味道好才是真好。对初学者来说,怎样的沉香才是好沉香?答案是不管什么沉,只要油脂好、香味好就是好沉香。
沉香真伪鉴定
沉香全身是宝,经济价值很高,在利益驱动下,目前市场上的沉香赝品越来越多,因此对沉香的真伪鉴定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对沉香的真伪鉴定只坚守一条研判的基本原则:真正的沉香味雅淡纯正,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香,而赝品沉香味道五花八门,而且香味刺鼻但不久就消失变淡。真沉香色泽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深,油脂线越来越多,假沉香则完全相反。至于对沉香真伪鉴定的方式和办法,网络上是应有尽有。为此,笔者特从本文开头渉及鉴定的沉香工艺品中选择几件,以实例对话的鉴析方式,示范本章标题“沉香真伪鉴定”。
第一件、一条从越南带回的手串(图19-1、19-2)
这串18颗的所谓“石头沉”手珠,是人工加工而成的假沉香。所谓石头沉的造假,多是以白木或者其他纹理油线木料与天然沉香类似的木头,进行高压注(泡)油等方式制作出来的,因为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假沉香密度高、外表紧密光滑,有重量很像石头,所以被造假者忽悠外行称之为“石头沉”。石头沉的制作是在高压时加入香精、香油,所以在加工做成后,其表面会形成大片大片的油斑,但是却难以看到油线和油脂凝结的结晶体,用肉眼看上去表面黯淡无光,触摸时也无任何油性光滑感,香味虽不刺鼻却缺乏沉香淡雅宜人的气息。
第二件、南无四臂观音吊牌(图20-1、20-2)
面对这块一眼货的真沉香佛牌,专家组一致意见,无论是从油脂纹线还是淡淡的郁雅香气,其质地上乘无可挑剔,并且是一块用越南老沉香料雕刻成形的佛牌,按其重量评估市场价格不菲!
第三件、这是一串沉香手珠吗?(图21-1、21-2)
这串18颗的手珠不是沉香,只是一种有油脂纹但未形成膏脂凝结的人工培植沉香木,18颗的手珠中只有15颗是沉香木,另外3颗是混在手串中的椰木珠(椰子树),两种不同材质的珠子,放大后的纹理很易识别,这种方法称之为假冒式夹带。
笔者先介绍一下沉香木,沉香木是指沉香的宿主,是一般的瑞香科乔木树。这种树在有些地方直接叫沉香树,有些地方叫风树等,这种树生长在亚热带,成长速度快,密度低,其经济价值不是很高,一般用来作中药配方和摆饰品,对于这种树中没有结成油脂的部分叫沉香木(图1、2)。再介绍一下沉香,沉香是沉香树受到昆虫咬伤、细菌侵蚀、雷击、动物碰伤或人为砍伐等伤害时,为了进行自我保护,发生组织病变或质变,因而分泌一种油脂聚集于伤口周围,当累积的树脂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将此部分油脂取下便为可使用的沉香。然而,伤口并不是树脂凝聚的唯一原因,沉香树脂亦会自然形成于树的内部及以腐朽的部位上,也似乎是天地万物之间一种微妙的均衡,这种融天地能量的精华油脂状统称为沉香(图3、4)。
沉香形成
沉香,被喻为植物中的钻石,因其身具备的香气,淡雅宜人,它汇集天地阴阳五行之气,是大自然中唯一能成为通三界的香品。无论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到可降万物,唯独沉香那种淡雅宜人的香气至今无法人工合成,因此十分珍贵。
人类关注沉香已有3000多年,在中国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始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502—566),被列为“上品”,在隋唐史料中有丰富的沉香记载,到晚唐及五代则又有了更高度的提升发展。在宋代,好沉香是“一两沉一两金”,被喻为“香中之王”。此后,用香风气长行发展到了顶峰,已经完全融入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中,至明代就已变为了“一寸沉一寸金”。
在国外,八世纪的印度传统医学就已有把沉香入药的记载,而圣经旧约则有把沉香提炼成香水的记载。13世纪沉香就已出现在国际贸易舞台上,那时印度是最早出口沉香的国家之一。
(图5、牙庄状沉香雕件;图6、叶子状沉香;图7、鸡骨状沉香;图8-1、光香如石状的沉香,图8-2、光香沉香的雕件;图9、水盘头沉香)
沉香文化
沉香文化是与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并存的四大文化之一。古时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沉香品位高雅,而且十分难得,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与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
沉香文化的性质与内涵不仅仅是闻闻香料味道和香席仪式的展示,它呈现的是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文化。比如香具的功能、造型、纹饰的本身,是历代人们对艺术与哲学的思考后形成的,这是沉香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超越香料出烟、出香的沉香文化延伸,概括起来说,沉香文化由香料、香具、香席(活动)三大内容构成。仅仅闻闻香味,其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的区别与文化含义是不同的,那么沉香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是——品香。因为“香”的底蕴深厚,“品”的本义是众多,“文”、“化”的释意是记录、分析。“品香”,是通过众多人对香进行评述,分析、挖掘出香的历史、内容和故事。这种由香料、香具、香席三大系列构成的品香延伸,因为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界定了文化的概念,让人们通过品香活动,领悟了香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造诣,真正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对人类带来的乐趣。
(图10、淸粉彩缠枝莲八宝纹沉香炉,图11、《博物馆馆藏》清代掐丝珐琅三足薰炉,图12、明代掐丝珐琅缠枝花卉龙纹象足薰炉)
沉香作品
沉香质地坚硬、油脂饱满,还是上等的雕刻材料。沉香雕刻品古朴浑厚,深沉润泽,别具风韵,极具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沉香对雕工的技艺要求很高,其难度远大于其他木材,因而好的沉香木雕显得极为稀罕珍贵,大多数作品都沉淀于京都宫殿、达官贵人、大收藏家等之手和被国家的博物馆、院等处馆藏。历朝历代留存下来的沉香雕刻作品,因为极为稀罕多数顶级品都被静置珍藏,只有为数不多的高级别和近现代的经典作品在各地博物馆、院,大型收藏博览会面世,今特精选几款各地馆藏的沉香雕刻件及沉香木雕作品与读者分享。欣赏这些选材优良、雕刻精致的作品,给人一种高雅意趣的艺术美感。
图13、沉香雕刻“大白菜”;产区:星洲系加里曼丹;原材:油脂丰富的沉水浮老料;尺寸:最长10.5厘米,最宽5.5厘米,最高4.5厘米,重量92.7克。
图14、沉香木雕“花果山美猴王”, 5只小猴围绕猴王嬉态各一,献桃子的,逗马玩耍的,依护耍娇的,整个作品造型呈现出生动活泼。
图15、沉香木雕“达摩坐像”,作品创意别出心裁,用材为沉香树生出的菌形结,制作时把菌茎向上雕刻成达摩盘腿立坐,这种视材形状的倒置法设计,确保了油脂结面的完整性,是一尊完美无缺又原汁原味的精品之作。
奇楠沉香
沉香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品类:奇楠。(“奇楠”是从梵语翻译的词,唐代的佛经中常写为“多伽罗”,后来又有“伽蓝”、“伽南”、“棋楠”等名称)。奇楠的成因与普通沉香基本相同,但两者的性状特征又有很多差异,所以习惯上让它单成一类,且列为沉香中的上品。有人曾说,要积了三辈子的阴德,才能闻得奇楠香,要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才可品或饮用奇楠香。奇楠沉香,历史上是皇室贵族所追求的通灵之香,朝官、军阀、富豪等都视之为难遇难得的奢侈品(图16、17)。
1、祖先在古书中记录,奇楠沉香有四大品种:生结、虫漏、熟结、脱落。生结品种——包含有青桂、皮结油、鸡舌、初结油栈、油结栈、生结结油、油结栈夹黄熟、生结膏乳、树心油结、树心膏乳、铁结、生结夹熟结。虫漏品种——包括虫漏结油、虫漏膏乳、虫漏之结。熟结品种——包括金丝结、糖结、蜜结、奇楠栈、鸡骨、伞竹格、侧鱼片、樱结糖结、樱结蜜结、蜜结软丝、樱结软丝、膏乳夹金丝结、膏乳夹糖结、膏乳夹蜜结、熟结膏乳。脱落品种——包括气结软丝、气结脱落、蚊足、黄熟桶。虽然奇楠只有四个品种,但繁殖醇化的脂膏分类较多,其中大多数只有书载而未见有遗物,现今收藏在日本东大寺正仓院的一熟结奇楠沉香摆件,它是由蜜香树演变之中的熟结之蜜结。 2、奇楠的特征是,不如沉香密实,上等沉香入水则沉,而很多上等奇楠却是半沉半浮;沉香大都质地坚硬,而奇楠则较为柔软,有黏韧性,指甲轻掐即会凹陷,刻刀削之,如削泥般轻软,其木屑会卷曲不断,削下的碎片甚至能圈团成香珠;舌尖触之,并非是辣,而是麻,麻的感觉会持续半个小时左右,其间食不知味,满口生津,奇楠香久久不退;木屑嚼之黏性如麦芽糖,反复咀嚼几次,木屑就会在口中消化无存;在显微镜下可发现,沉香中的油脂腺聚在一起,而奇楠的油脂腺则是粒粒分明;奇楠香的油脂含量一般高于沉香,香气也更为甘甜、浓郁,恒温加热闻其香,如兰花般的香气,馥郁持久;多数沉香不点燃时几乎没有香味,而奇楠不同,不燃时也能散发出清凉香甜的气息,而且奇楠的产量比沉香更少。由于这种种原因,使得奇楠沉香尤其珍贵,越南产的奇楠更是难得。
3、据有关资料记载:经与多种奇楠对比,极大多数的奇楠沉香都是动植物长时间醇化和油脂覆盖等因素沉积而成的。奇楠沉香的特性:奇异之沉香,真正是超然不群的品质,有如黄金之坚、美玉之润,若鹤骨之硬肘、若松结之俊挺。奇楠沉香是生则色如墨、熟则重如金、生结则之卷、熟结则似削年糕一样、生结沉水、熟结浮之,按其痕生、释之痕合是熟结。不用点燃自有清香、清凉之味是生结;辛香而气甜之味、入口嘴嚼轻麻、不唯辛辣麻、粘其牙(大牙)生津的是熟结。
沉香的行情
沉香不仅是世界中药史上的瑰宝,而且是天下人的稀世天然藏品,其价值誉满古今中外。如今太平盛事中的沉香,逐渐走入寻常百姓的家门,市场行情日新月异,在行内早已有“红木论吨卖,黄花梨论斤卖,沉香则论克卖”的行话。沉香价格一般按产地及结香的质量定价,就一般作为熏香用的普通沉香行情而言,价格一般为每克3000元至8000元,最贵的品种可能高达每克几万元,如果是工艺品的价格就更加惊人,一串越南的顶瑞奇楠香手链,仅30来克的售价则在120万元左右,即一克要4万元。
盛世收藏带动了投资市场,如今世间任何一物种,只要完成了它的转型,大胆地踏入艺术殿堂后,摇身一变即可成为投资热品,它的收藏之热与行情就会势如破竹。特别是沉香,在保利、嘉德等国际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屡创新高。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的一幅清乾隆·沉香雕仙山楼阁嵌西洋镜坐屏,成交价高达2070万元人民币,一举打破了国内沉香艺术品的拍卖纪录(图18)。早在2002年前,顶级沉香仅百十元一克,到今天的市场行情达万元一克,甚至还出现了极品沉香有价无市的盛况。当前一些供沉香配套用的早期熏香器具,如明末至清中期的紫檀青花、白玉玛瑙等香炉鼎具,近几年均以不菲的天价在拍卖会上争相竞拍。特别是沉香和沉香木雕刻工艺品及其早期的熏香器具,都以不可抑制的高势,独占艺术收藏品之鳌头。这种由沉香带动熏香器具开路的市场行情,在收藏界被称之为“多米诺骨牌效应”。
沉香质地鉴别
如何鉴别沉香好坏是最头痛的事。初接触沉香的人,常被一堆学术名词搞不清方向,什么“水沉”、“土沉”、“蚁沉”、“倒架”、“活沉”等,到底是哪个好呢?对于玩家来说,要一下子把专家学者们长期作为课题研讨获得的成果消化,自称为是天才者,也会是一种荒诞无稽的无稽之谈。笔者的观点是:不要拘泥于这些花巧的细节,只要不将沉香木与沉香弄混淆了就行,鉴别沉香主要是把握好它的含脂量和香味,只有通过在实践中多摸索多比对,并从中掌握一些容易记住的方法,那么熟能生巧便会水到渠成。相对而言,在业内虽然是“一个师公一道符”,各有各的观点和技巧,但科学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勿庸置疑的。当然对业内一些公开认可的方法,对初涉者也不失是一种鉴别沉香质地的基本知识。如:
一看,沉香的纹路(即油线)是否清晰,色泽是否雷同。沉香颜色较暗,多为黄褐色,斑点、纹理较为明显。纹路非常规则的,往往都是人造沉香。
二摸,用手去摸沉香表面,若是真的沉香,表面会带油粘感与冰凉感,假的沉香则不具备。再就是用手感觉它的重量,含油越高重量越重、含油越少则重量越轻。沉水的沉香一般都要比不沉水的沉香更好,但也有假造的沉香同样会沉水。
三闻,天然沉香是大自然给出最真至纯的香,现代科技无法复制。假沉香绝大多数是用沉香汁或化学香精加工而成,味道刺鼻而浓烈,多带药味与酒精所特有的“凉”味,远不及沉香的温和高雅。而且随便闻一下就能闻到很重香味的不是好沉香,好沉香在点燃前必须要用手指用力摩擦后才能在手指上留一些香味。
四烧,分辨沉香真假最重要的方法是直接点燃沉香,真的沉香散发的香味就像吃奶油时的味道。感觉非常甘甜,让人欲罢不能。假沉香往往带有化学香精味或香味浑浊。
沉香好不好不是看产地和品种,对懂行的人来说,只有味道好才是真好。对初学者来说,怎样的沉香才是好沉香?答案是不管什么沉,只要油脂好、香味好就是好沉香。
沉香真伪鉴定
沉香全身是宝,经济价值很高,在利益驱动下,目前市场上的沉香赝品越来越多,因此对沉香的真伪鉴定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对沉香的真伪鉴定只坚守一条研判的基本原则:真正的沉香味雅淡纯正,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香,而赝品沉香味道五花八门,而且香味刺鼻但不久就消失变淡。真沉香色泽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深,油脂线越来越多,假沉香则完全相反。至于对沉香真伪鉴定的方式和办法,网络上是应有尽有。为此,笔者特从本文开头渉及鉴定的沉香工艺品中选择几件,以实例对话的鉴析方式,示范本章标题“沉香真伪鉴定”。
第一件、一条从越南带回的手串(图19-1、19-2)
这串18颗的所谓“石头沉”手珠,是人工加工而成的假沉香。所谓石头沉的造假,多是以白木或者其他纹理油线木料与天然沉香类似的木头,进行高压注(泡)油等方式制作出来的,因为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假沉香密度高、外表紧密光滑,有重量很像石头,所以被造假者忽悠外行称之为“石头沉”。石头沉的制作是在高压时加入香精、香油,所以在加工做成后,其表面会形成大片大片的油斑,但是却难以看到油线和油脂凝结的结晶体,用肉眼看上去表面黯淡无光,触摸时也无任何油性光滑感,香味虽不刺鼻却缺乏沉香淡雅宜人的气息。
第二件、南无四臂观音吊牌(图20-1、20-2)
面对这块一眼货的真沉香佛牌,专家组一致意见,无论是从油脂纹线还是淡淡的郁雅香气,其质地上乘无可挑剔,并且是一块用越南老沉香料雕刻成形的佛牌,按其重量评估市场价格不菲!
第三件、这是一串沉香手珠吗?(图21-1、21-2)
这串18颗的手珠不是沉香,只是一种有油脂纹但未形成膏脂凝结的人工培植沉香木,18颗的手珠中只有15颗是沉香木,另外3颗是混在手串中的椰木珠(椰子树),两种不同材质的珠子,放大后的纹理很易识别,这种方法称之为假冒式夹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