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人大会上殷切希望江苏在坚持科学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迈出新步伐。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就是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围绕劳有多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饮食有安全保障、出行有便捷交通、娱乐有健康文化的“八有”目标,着力提升群众富足感、安全感、幸福感,努力让阜宁人民早日过上宽裕安康的生活。
突出民富,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
收入水平决定群众生活水平,增加收入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根本。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群众增收致富为核心,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切实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一是发展高效农业富民。针对“一季稻一季麦,收入只有七八百”的传统种植模式难以致富群众的实际,大力推进农业种养方式变革,加快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四年规划工程,深入开展“人人学技能、户户忙调整、家家办实业”活动,重点发展高效种植业和生态养殖业,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全县流转土地68.4万亩,占总承包地面积的77.1%。发挥村组干部、返乡创业能人、种养大户示范带动作用,拓面积提升种植规模,拓品种提升科技含量,拓市场提升管理水平,高效农业面积达66.2万亩,近3.5万农民增加了收入。打破传统生猪饲养模式,采用发酵床养殖法,发展生态猪养殖,推行自繁、自养、自宰、自销“四自”模式,今年发酵床养殖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年出栏生态猪100万头。广大农民从高效农业中年增收入400多元。二是壮大新特产业富民。阜宁沿海不临海、资源禀赋不足,我们着力推进土地指标集中供给、重大项目集中进区、中小企业集中入园,大力发展光电光伏、风电装备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环保滤料、阀门机械等传统产业,推动新特产业蓬勃兴起,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几年来,已有650多家企业落户4个工业园区,486家企业实施技改,用工人数6万多人,县内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余人,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乡就业。三是推进全民创业富民。创业是立身之本,劳动是财富之源。县里出台全民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岗创业,大中专毕业生自主择业,在外能人大户回乡创业,个体私营企业谋求大业,带动本地群众共同致富。几年来,新增个体工商户27000多户、民营企业近3000家,个体私营从业人员7.2万人,全县5个中小企业园入园企业250家,今年新增个体私营企业总数力争较上年翻一番,带动更多群众在创业中走上致富之路。
化解民忧,解决事关百姓现实问题
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供水等问题一直是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让老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群众才会拥戴支持,才会上下同心,鱼水情深。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严把学校招生关、教师调配关、干部任用关,有效整合教育优质资源,县城组建四大教育集团校,一个镇建设一所中心初中、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让农村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推进了教育公平,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连年进步,今年确保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县验收。推进卫生事业发展,投入1.2亿元改造县医院、中医院病房大楼,引进外来投资1亿元建成新区医院,投资2.5亿元的县医院城南分院即将投入使用;324个村级卫生窒新农合全部达到省、市、县、镇、村五级联网、即时补偿;完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范围,将村居干部、乡村医生、残疾人员等纳入社保范围,圆满解决1.3万名大拆大建时期被拆迁企业未参保老职工生活保障问题和1.2万名困难和破产、倒闭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4000多名政改企、军转干、民办教工、“四统一”医生、环卫工人、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原小乡干部等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成26个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农村敬老院床位入住率超80%,4691名五保老人按标准供养,80岁以上老人普遍发放尊老金。重视城乡区域统一供水,投入3760多万元,设立县城供水第二取水口,把苏北灌溉总渠的水通过28.35公里管道直送至县城;投资5.5亿元,建设农村供水管网,确保今年内实现区域供水全覆盖,让全县69万农民吃上优质、安全、可靠的自来水。加强城乡公交一体发展,实施农村通达工程,完善农村路网,建成农村等级公路449公里,全县所有建制村都通了公路,今年实现客运班车到行政村通达率85%以上。
注重民享。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当前,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旺盛,对文化繁荣发展的需求越来越突出,文化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我们坚持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的理念,持续加大文化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淮剧会所、庙湾古城文化产业一条街,举办各类文艺晚会、灯展灯会、书画摄影作品展,各镇文化站全部通过省、市验收并发挥作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点实现城乡全覆盖,“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组织富有特色的“文艺下乡”、“欢乐进农家”等系列活动,淮剧团、杂技团、老年艺术团、童星艺术团和6个乡村文化艺术团常年免费送戏下乡,每年达600多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依托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载体,坚持科学创建、惠民创建、群众创建、合力创建,综合整治小区、市河、道路、市场和城郊接合部,推进文明创建小天使进家庭、文明创建志愿者进楼栋、文明创建督导员进小区、文明创建大讲堂进社区“四进”活动,使惠民、便民、利民成为阜宁文明创建的亮点,在成功跻身省级文明城市行列的同时,广大群众真正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文明创建的好处。结合地方实际,挖掘历史文化、培育特色文化、丰富乡土文化、扩展基层文化、开发旅游文化等多种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快发展。
保障民安,提升百姓安全感满意度
人民群众生活富足、精神充实的同时,更加注重安全感和幸福感,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结合阜宁实际,我们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阜宁特色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按照“试点先行、总结经验、边试边推、注重实效”的要求,实施“八项重点任务”60个社会管理创新项目,试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服务模式、“五层七色”人口管理模式(即对实有人口分五个层次进行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实有人口分色管理)、外来人口“三集中”模式、政法综治服务中心建设等新方法,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注重源头预防,推行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减少矛盾纠纷。强化矛盾化解,对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信访案件实行县四套班子成员包案处理,全县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75%,一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扎实推进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双强”带头人、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有“五好”标准的农民合作组织、强化村党组织领导责任的“六有一责”建设,提高基层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阜宁,注重科技防范,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覆盖全县的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始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确保生产安全,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用药安全。
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民生问题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很多领域和方面,同时民生问题也是动态的问题,有的民生问题解决了,可能新的民生问题又产生了。因此,重视民生,必须把着力当前与着眼长远结合起来,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改善人民生活。只有树立长期解决的思想,持之以恒地开展工作,任何时候都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实事求是地采取措施,民生问题才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群众才会满意我们的政府。
(作者系中共阜宁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忠
突出民富,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
收入水平决定群众生活水平,增加收入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根本。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群众增收致富为核心,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切实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一是发展高效农业富民。针对“一季稻一季麦,收入只有七八百”的传统种植模式难以致富群众的实际,大力推进农业种养方式变革,加快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四年规划工程,深入开展“人人学技能、户户忙调整、家家办实业”活动,重点发展高效种植业和生态养殖业,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全县流转土地68.4万亩,占总承包地面积的77.1%。发挥村组干部、返乡创业能人、种养大户示范带动作用,拓面积提升种植规模,拓品种提升科技含量,拓市场提升管理水平,高效农业面积达66.2万亩,近3.5万农民增加了收入。打破传统生猪饲养模式,采用发酵床养殖法,发展生态猪养殖,推行自繁、自养、自宰、自销“四自”模式,今年发酵床养殖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年出栏生态猪100万头。广大农民从高效农业中年增收入400多元。二是壮大新特产业富民。阜宁沿海不临海、资源禀赋不足,我们着力推进土地指标集中供给、重大项目集中进区、中小企业集中入园,大力发展光电光伏、风电装备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环保滤料、阀门机械等传统产业,推动新特产业蓬勃兴起,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几年来,已有650多家企业落户4个工业园区,486家企业实施技改,用工人数6万多人,县内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余人,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乡就业。三是推进全民创业富民。创业是立身之本,劳动是财富之源。县里出台全民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岗创业,大中专毕业生自主择业,在外能人大户回乡创业,个体私营企业谋求大业,带动本地群众共同致富。几年来,新增个体工商户27000多户、民营企业近3000家,个体私营从业人员7.2万人,全县5个中小企业园入园企业250家,今年新增个体私营企业总数力争较上年翻一番,带动更多群众在创业中走上致富之路。
化解民忧,解决事关百姓现实问题
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供水等问题一直是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让老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群众才会拥戴支持,才会上下同心,鱼水情深。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严把学校招生关、教师调配关、干部任用关,有效整合教育优质资源,县城组建四大教育集团校,一个镇建设一所中心初中、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让农村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推进了教育公平,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连年进步,今年确保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县验收。推进卫生事业发展,投入1.2亿元改造县医院、中医院病房大楼,引进外来投资1亿元建成新区医院,投资2.5亿元的县医院城南分院即将投入使用;324个村级卫生窒新农合全部达到省、市、县、镇、村五级联网、即时补偿;完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范围,将村居干部、乡村医生、残疾人员等纳入社保范围,圆满解决1.3万名大拆大建时期被拆迁企业未参保老职工生活保障问题和1.2万名困难和破产、倒闭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4000多名政改企、军转干、民办教工、“四统一”医生、环卫工人、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原小乡干部等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成26个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农村敬老院床位入住率超80%,4691名五保老人按标准供养,80岁以上老人普遍发放尊老金。重视城乡区域统一供水,投入3760多万元,设立县城供水第二取水口,把苏北灌溉总渠的水通过28.35公里管道直送至县城;投资5.5亿元,建设农村供水管网,确保今年内实现区域供水全覆盖,让全县69万农民吃上优质、安全、可靠的自来水。加强城乡公交一体发展,实施农村通达工程,完善农村路网,建成农村等级公路449公里,全县所有建制村都通了公路,今年实现客运班车到行政村通达率85%以上。
注重民享。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当前,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旺盛,对文化繁荣发展的需求越来越突出,文化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我们坚持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的理念,持续加大文化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淮剧会所、庙湾古城文化产业一条街,举办各类文艺晚会、灯展灯会、书画摄影作品展,各镇文化站全部通过省、市验收并发挥作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点实现城乡全覆盖,“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组织富有特色的“文艺下乡”、“欢乐进农家”等系列活动,淮剧团、杂技团、老年艺术团、童星艺术团和6个乡村文化艺术团常年免费送戏下乡,每年达600多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依托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载体,坚持科学创建、惠民创建、群众创建、合力创建,综合整治小区、市河、道路、市场和城郊接合部,推进文明创建小天使进家庭、文明创建志愿者进楼栋、文明创建督导员进小区、文明创建大讲堂进社区“四进”活动,使惠民、便民、利民成为阜宁文明创建的亮点,在成功跻身省级文明城市行列的同时,广大群众真正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文明创建的好处。结合地方实际,挖掘历史文化、培育特色文化、丰富乡土文化、扩展基层文化、开发旅游文化等多种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快发展。
保障民安,提升百姓安全感满意度
人民群众生活富足、精神充实的同时,更加注重安全感和幸福感,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结合阜宁实际,我们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阜宁特色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按照“试点先行、总结经验、边试边推、注重实效”的要求,实施“八项重点任务”60个社会管理创新项目,试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服务模式、“五层七色”人口管理模式(即对实有人口分五个层次进行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实有人口分色管理)、外来人口“三集中”模式、政法综治服务中心建设等新方法,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注重源头预防,推行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减少矛盾纠纷。强化矛盾化解,对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信访案件实行县四套班子成员包案处理,全县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75%,一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扎实推进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双强”带头人、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有“五好”标准的农民合作组织、强化村党组织领导责任的“六有一责”建设,提高基层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阜宁,注重科技防范,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覆盖全县的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始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确保生产安全,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用药安全。
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民生问题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很多领域和方面,同时民生问题也是动态的问题,有的民生问题解决了,可能新的民生问题又产生了。因此,重视民生,必须把着力当前与着眼长远结合起来,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改善人民生活。只有树立长期解决的思想,持之以恒地开展工作,任何时候都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实事求是地采取措施,民生问题才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群众才会满意我们的政府。
(作者系中共阜宁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