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武平縣林业局武东林业工作站 364313
摘要: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对于林农生存、培养林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下经济发展工作,并注重预测和防范风险。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一、林下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情况
1.1 对林下资源底数认识不清,资源破坏严重。由于缺乏统一的林下资源开发规划,没有进行详细的资源清查,对经济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数量不甚清楚。缺乏对林下资源的科学认识,没有认识到林下资源和森林资源一样,必须经过严格保护、合理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经营。由于缺乏保护和经营利用理念,一些地方出现了哄抢资源、雇人强摘、乱采滥挖、掠青采摘、私收滥购、无序经营等问题,部分林区出现林产品产量下降,资源得不到应有的休养生息。
1.2 加工企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企业经营效益差。目前,大多数林下资源仍处在低层次的初级开发阶段,林下资源在开发利用上还停留在“三低一一少” 的较原始阶段,一般只是出售原果等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资源利用率低、精细加工水平低、品牌产品少,难以形成产业链,造成经济效益低。目前开发利用的林下资源品种中,只占整体资源的很小一部分,对大多数林下经济植物资源利用少,难以形成大的规模。
1.3 缺乏统一管理与科学技术指导,没有建立规范健全的交易市场。目前,林下资源开发利用还处在较原始的阶段,一股只是简单的采集、出售初级产品。这无形中造成盲目采集,一哄而上的情况。再加上没有统一管理,没有科学技术指导,从而导致掠夺式采集,使植物资源得不到休养生息,部分资源趋向枯竭。各地缺乏对经营市场的监管,还没有建立规范集中交易场所,收购企业或个人不按规定到当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没有工商营业执照或不办理工商、税务登记。收购环节的混乱秩序,势必导致了竟相压价,职工利益受损,也为非法采摘者提供了销赃场所。
1.4 不能有效落实林下资源保护利用主体和经营利用主体。从目前看,林下资源经营权有偿转让工作虽然开展的比较顺利,但仍不容乐观,在各地区域界限不清、以包代管、条款过粗、对资源的保护不力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此,野生经济动、植物资源经营权有偿转让工作仍有许多细节工作要做,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和艰巨。
二、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1 做好资源清查、科学规划,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全县要在林下经济植物资源储藏量调查的基础上,对林下资源进行清查,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资源到底分布在哪里,数量有多少,质量如何。设立资源储藏量监测标准地,组织专业部门每年开展一 次监测调查,用于预测年度产量、允采量,建立林下资源数据库。根据林下资源现状,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近期利用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从而实现林下资源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只有在搞清资源底数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市场需求择优开发。
2.2 加强管理,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全县必须切实加强对林下资源保护管理,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措施,要加强对采集、销售、加工等环节的管理,通过规范采集行为和经营市场,打击一切乱挖滥采、折枝掠青、私收滥购、盗抢他人资源等违法行为。在开发林下资源时,必须考虑对所利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才能避免出现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枯竭,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发展林区产业项目,应以资源能自行恢复为原则,植物资源开发应以叶、花、果为主,避免灭绝性开发。要在严格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开发程度应控制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2.3 与森林资源管护承包经营有效结合
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是有效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解决林区长期存在的资源消长失衡和国有林场人员分流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实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为林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环境,要充分利用管护经营提供的良好契机,结合立地条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往管护经营上,要进一步规范管护经营责任制,确保承包区责任制的落实,做到经营与管护协调一致。在实施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的同时,鼓励经营承包者利用林间空地通过种植、养殖、采集加工等产业发展林下经济。
2.4 合理规划种植、养殖基地和加工基地
福建省武平县林地面积21.8×104hm2,森林覆盖率77.4%,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区内物种资源丰富,加之远离城市和工矿区,受工业和现代农业影响较小,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大气环境质量好,具有发展绿色食品、天然中草药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条件。转变经营理念,发展绿色食品、中草药等,走产业化、规模化的路子。合理布局种植、养殖基地和加工基地,成立各种种植、养殖等专业合作社,同时形成基地加农户等形式,依托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较好的龙头企业,实行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生产。把“原”字号的商品转变为深加工商品,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加工深度。重点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对全局有牵动力的种植、养殖、采集、加工项目,以及有前途、有潜力、起带动作用的森林食品、药材、花卉等骨干项目,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5 建立规模发展的林下经济植物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原果不出区的奋斗目标
在林下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建设方面,必须打破现有的区域格局,要根据资源分布特点,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和发展规模。积极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建立原料基地,加工企业可以通过经营承包野生林下资源或辅以人工栽培等方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提高资源的储备。从根本上实现对野生资源的有效保护,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深入研究林下经济植物资源抚育经营技术,改善野生林下经济植物的生长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和产品的不断增加,逐渐实现原果不出县,延伸产业链条,增加林农收入和地方财税收入。
2.6 创品牌产品开拓市场
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集中资金扶持,加强宣传,依靠科技,创建品牌产品,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以品牌产品带动基地,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将林下资源优势转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更新营销策略,开拓市场,组建统一的销售网络,改变过去那种一局一厂单独跑市场的局面,统一价格,统一品牌,统一市场营销,形成一致对外、突出特色、宣传到位的营销格局。逐步在全国各相关产品批发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地位和份额。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给在林改过程中积极发展的林区带来一些助益,给有关部门处理林改后续问题带来一些新的思路,给林农带来一些实际的帮助和实惠。
参考文献:
[1]梁益彬.林下经济发展与存在问题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02.
[2]陈莉.发展林下经济成为促农增收新途径[J].科学种养.2013.06.
摘要: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对于林农生存、培养林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下经济发展工作,并注重预测和防范风险。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一、林下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情况
1.1 对林下资源底数认识不清,资源破坏严重。由于缺乏统一的林下资源开发规划,没有进行详细的资源清查,对经济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数量不甚清楚。缺乏对林下资源的科学认识,没有认识到林下资源和森林资源一样,必须经过严格保护、合理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经营。由于缺乏保护和经营利用理念,一些地方出现了哄抢资源、雇人强摘、乱采滥挖、掠青采摘、私收滥购、无序经营等问题,部分林区出现林产品产量下降,资源得不到应有的休养生息。
1.2 加工企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企业经营效益差。目前,大多数林下资源仍处在低层次的初级开发阶段,林下资源在开发利用上还停留在“三低一一少” 的较原始阶段,一般只是出售原果等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资源利用率低、精细加工水平低、品牌产品少,难以形成产业链,造成经济效益低。目前开发利用的林下资源品种中,只占整体资源的很小一部分,对大多数林下经济植物资源利用少,难以形成大的规模。
1.3 缺乏统一管理与科学技术指导,没有建立规范健全的交易市场。目前,林下资源开发利用还处在较原始的阶段,一股只是简单的采集、出售初级产品。这无形中造成盲目采集,一哄而上的情况。再加上没有统一管理,没有科学技术指导,从而导致掠夺式采集,使植物资源得不到休养生息,部分资源趋向枯竭。各地缺乏对经营市场的监管,还没有建立规范集中交易场所,收购企业或个人不按规定到当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没有工商营业执照或不办理工商、税务登记。收购环节的混乱秩序,势必导致了竟相压价,职工利益受损,也为非法采摘者提供了销赃场所。
1.4 不能有效落实林下资源保护利用主体和经营利用主体。从目前看,林下资源经营权有偿转让工作虽然开展的比较顺利,但仍不容乐观,在各地区域界限不清、以包代管、条款过粗、对资源的保护不力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此,野生经济动、植物资源经营权有偿转让工作仍有许多细节工作要做,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和艰巨。
二、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1 做好资源清查、科学规划,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全县要在林下经济植物资源储藏量调查的基础上,对林下资源进行清查,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资源到底分布在哪里,数量有多少,质量如何。设立资源储藏量监测标准地,组织专业部门每年开展一 次监测调查,用于预测年度产量、允采量,建立林下资源数据库。根据林下资源现状,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近期利用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从而实现林下资源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只有在搞清资源底数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市场需求择优开发。
2.2 加强管理,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全县必须切实加强对林下资源保护管理,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措施,要加强对采集、销售、加工等环节的管理,通过规范采集行为和经营市场,打击一切乱挖滥采、折枝掠青、私收滥购、盗抢他人资源等违法行为。在开发林下资源时,必须考虑对所利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才能避免出现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枯竭,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发展林区产业项目,应以资源能自行恢复为原则,植物资源开发应以叶、花、果为主,避免灭绝性开发。要在严格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开发程度应控制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2.3 与森林资源管护承包经营有效结合
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是有效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解决林区长期存在的资源消长失衡和国有林场人员分流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实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为林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环境,要充分利用管护经营提供的良好契机,结合立地条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往管护经营上,要进一步规范管护经营责任制,确保承包区责任制的落实,做到经营与管护协调一致。在实施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的同时,鼓励经营承包者利用林间空地通过种植、养殖、采集加工等产业发展林下经济。
2.4 合理规划种植、养殖基地和加工基地
福建省武平县林地面积21.8×104hm2,森林覆盖率77.4%,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区内物种资源丰富,加之远离城市和工矿区,受工业和现代农业影响较小,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大气环境质量好,具有发展绿色食品、天然中草药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条件。转变经营理念,发展绿色食品、中草药等,走产业化、规模化的路子。合理布局种植、养殖基地和加工基地,成立各种种植、养殖等专业合作社,同时形成基地加农户等形式,依托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较好的龙头企业,实行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生产。把“原”字号的商品转变为深加工商品,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加工深度。重点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对全局有牵动力的种植、养殖、采集、加工项目,以及有前途、有潜力、起带动作用的森林食品、药材、花卉等骨干项目,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5 建立规模发展的林下经济植物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原果不出区的奋斗目标
在林下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建设方面,必须打破现有的区域格局,要根据资源分布特点,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和发展规模。积极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建立原料基地,加工企业可以通过经营承包野生林下资源或辅以人工栽培等方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提高资源的储备。从根本上实现对野生资源的有效保护,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深入研究林下经济植物资源抚育经营技术,改善野生林下经济植物的生长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和产品的不断增加,逐渐实现原果不出县,延伸产业链条,增加林农收入和地方财税收入。
2.6 创品牌产品开拓市场
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集中资金扶持,加强宣传,依靠科技,创建品牌产品,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以品牌产品带动基地,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将林下资源优势转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更新营销策略,开拓市场,组建统一的销售网络,改变过去那种一局一厂单独跑市场的局面,统一价格,统一品牌,统一市场营销,形成一致对外、突出特色、宣传到位的营销格局。逐步在全国各相关产品批发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地位和份额。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给在林改过程中积极发展的林区带来一些助益,给有关部门处理林改后续问题带来一些新的思路,给林农带来一些实际的帮助和实惠。
参考文献:
[1]梁益彬.林下经济发展与存在问题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02.
[2]陈莉.发展林下经济成为促农增收新途径[J].科学种养.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