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己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论述了传统高等教育体制的弊端,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从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制;大学生就业;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特别是经济危机背景下的2009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关系,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主要应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学生的供给数量和市场需求数量是否匹配;二是大学生的能力结构是否和市场的需求相匹配;三是大学生供给和需求在数量、质量、结构上的匹配程度。在现阶段,要解决在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必须改进传统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发展的培养体制,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
1 现行高等教育培养体制的弊端
1.1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市场严重脱节。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特别是大学生“专业性”失业的出现,暴露了大学生所学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专业不对口的现象。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是高等学校教学的核心。但是由于我国缺乏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高等教育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能紧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步伐,有着很强的盲目性。近年来,一些高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追风,什么专业热门就办什么,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并且某些高校专业设置只重规模、数量,轻视质量建设。除了专业设置,高校的课程内容设置也与社会的需要相差甚远,传统课程设置的弊端已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发展。现在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一是课程体系单薄,结构失衡。二是教学内容陈旧、重复现象严重。因此,只有加快高校课程设置改革,才能使高校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相适应,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高素质大学生。
1.2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方式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发展仍然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一言堂、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大多数高校,许多课程仍然是以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完全忘记来完成知识的传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很难得以发挥,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当前的大学教育过分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人际交往、心理方面存在诸多缺陷,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1.3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严重滞后。目前,我国所有的高校都有就业指导中心,但在职能范围、师资队伍、教材内容及教学方式、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着种种缺陷与不足。
由于学校层次的差别及学校重视程度的不同,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发挥千差万别。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多停留在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手续办理上,或者仅仅为学生办理就业手续。有些学校在就业信息服务工作上流于形式,把就业信息的来源局限于报纸和网络,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们并未走出校园去开发就业市场,也并未根据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向学生提出不同的就业导向。
在师资队伍方面,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和培训,缺少就业指导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另外,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流动快,稳定性比较差,就业指导人员不足时,多为抽调行政人员或学科教师进行应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致使无法开展就业指导体系相关课程的指导与教学。
在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形成一项系统工程。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一些高校仅仅将之视为完成教学计划的一项任务,缺乏明确的课程目标和计划,课程内容随意性大。另外,一些学校仅将其列人选修课的范围,教学内容极不规范。
2 改变高等传统教育培养体制对策
传统的教育体系所培养的大学生已无法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因此改进高等教育培养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措施。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1 以市场为导向,开展高校教学改革。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这是高等学校改革的首要问题。高校的教学体系应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根据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岗位设置,科学预测人才需求结构,确定专业设置及办学规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行业、技术、学科的发展,合理修订教学计划,建立动态型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符合社会、行业需求。
其次,改革教学环节,突出实践性.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在实践环节的安排上,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行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我国在本科教育阶段,学生没有真正在产业实践的机会。虽然,大多数学校开设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但多数是观察性质的实习,根本没有进入企业进行实质性的产业实习。只有书本知识,没有技能知识的大学生很难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学校只有与企业加强合作,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能真正满足企业的需要。另外,高校应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通过企业的信息反馈、调研、分析等多种手段,适时调整教育培养结构。
再次,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不断补充学科的前沿知识,用先进的知识理念及企业实践知识充实课堂教学,克服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
2.2改革课程设置,建立专业特色,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等学校培养的“产品”以特色反映质量,以特色体现水平,以特色求发展。主要体现在鲜明的个性上,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努力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培养规格、运行机制等几个方面形成特色,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群,以此增强学校的市场竞争力和学校生命力。
建立专业特色,重要的是学校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在科学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学校本身在整个高教系统中的位置,主动适应外部环境,优化结构,形成一个独特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受市场欢迎的应用型、技术型、专业型的复合型人才。
2.3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2.3.1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列入高校的教学计划,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其它专业课程一样,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全面负责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制定与相关的教学工作。按照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和教案,对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通过教学研究,不断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与教学设施。
2.3.2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按照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要求,不断加强就业指导人员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改进就业教育方式、方法,提升就业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精通业务、熟悉市场、善于指导,具有强烈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专兼职结合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促进就业教育向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2.3.3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业指导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其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有其特殊性。不同的学生个体,其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素质能力、职业期望和职业取向都存在着差异,因而对就业教育的内容及方式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针对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是个体辅导,也可以是团体辅导,或两者相结合。
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建立网络课堂,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内容板块进行自由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和老师可通过网络课堂进行某些问题的交流探讨。另外可开展专题讨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每种方式都不要固定在一种模式上,要经过实际调查和科学的分析,设计一系列内容,采取灵括的、弹性的、自由的方式讲授,让学生自我选择所需要的内容,讲授的教师除专业教师外,也可聘用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企业家、实业家、个体老板,甚至是经历过多次择业的毕业生等等。
2.3.4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信息服务。高校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桥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是就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高校一方面应建立毕业生资源信息库,客观地反映学生生源、专业特长、就业意向等基本情况,便于用人单位了解。另一方面,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络,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学校应主动向社会搜集需求信息,及时掌握人才供求动态,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另外,要搞好毕业生就业的跟踪调查,掌握社会的需求趋势,做好人才需求的预测、分析,既为广大学生服务,更重要的是为高校制订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使得高校招生、培养、就业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综上所述,高校应该改变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课程、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形成专业特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和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研究,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制;大学生就业;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特别是经济危机背景下的2009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关系,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主要应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学生的供给数量和市场需求数量是否匹配;二是大学生的能力结构是否和市场的需求相匹配;三是大学生供给和需求在数量、质量、结构上的匹配程度。在现阶段,要解决在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必须改进传统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发展的培养体制,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
1 现行高等教育培养体制的弊端
1.1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市场严重脱节。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特别是大学生“专业性”失业的出现,暴露了大学生所学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专业不对口的现象。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是高等学校教学的核心。但是由于我国缺乏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高等教育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能紧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步伐,有着很强的盲目性。近年来,一些高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追风,什么专业热门就办什么,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并且某些高校专业设置只重规模、数量,轻视质量建设。除了专业设置,高校的课程内容设置也与社会的需要相差甚远,传统课程设置的弊端已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发展。现在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一是课程体系单薄,结构失衡。二是教学内容陈旧、重复现象严重。因此,只有加快高校课程设置改革,才能使高校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相适应,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高素质大学生。
1.2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方式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发展仍然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一言堂、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大多数高校,许多课程仍然是以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完全忘记来完成知识的传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很难得以发挥,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当前的大学教育过分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人际交往、心理方面存在诸多缺陷,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1.3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严重滞后。目前,我国所有的高校都有就业指导中心,但在职能范围、师资队伍、教材内容及教学方式、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着种种缺陷与不足。
由于学校层次的差别及学校重视程度的不同,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发挥千差万别。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多停留在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手续办理上,或者仅仅为学生办理就业手续。有些学校在就业信息服务工作上流于形式,把就业信息的来源局限于报纸和网络,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们并未走出校园去开发就业市场,也并未根据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向学生提出不同的就业导向。
在师资队伍方面,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和培训,缺少就业指导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另外,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流动快,稳定性比较差,就业指导人员不足时,多为抽调行政人员或学科教师进行应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致使无法开展就业指导体系相关课程的指导与教学。
在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形成一项系统工程。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一些高校仅仅将之视为完成教学计划的一项任务,缺乏明确的课程目标和计划,课程内容随意性大。另外,一些学校仅将其列人选修课的范围,教学内容极不规范。
2 改变高等传统教育培养体制对策
传统的教育体系所培养的大学生已无法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因此改进高等教育培养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措施。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1 以市场为导向,开展高校教学改革。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这是高等学校改革的首要问题。高校的教学体系应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根据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岗位设置,科学预测人才需求结构,确定专业设置及办学规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行业、技术、学科的发展,合理修订教学计划,建立动态型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符合社会、行业需求。
其次,改革教学环节,突出实践性.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在实践环节的安排上,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行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我国在本科教育阶段,学生没有真正在产业实践的机会。虽然,大多数学校开设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但多数是观察性质的实习,根本没有进入企业进行实质性的产业实习。只有书本知识,没有技能知识的大学生很难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学校只有与企业加强合作,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能真正满足企业的需要。另外,高校应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通过企业的信息反馈、调研、分析等多种手段,适时调整教育培养结构。
再次,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不断补充学科的前沿知识,用先进的知识理念及企业实践知识充实课堂教学,克服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
2.2改革课程设置,建立专业特色,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等学校培养的“产品”以特色反映质量,以特色体现水平,以特色求发展。主要体现在鲜明的个性上,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努力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培养规格、运行机制等几个方面形成特色,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群,以此增强学校的市场竞争力和学校生命力。
建立专业特色,重要的是学校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在科学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学校本身在整个高教系统中的位置,主动适应外部环境,优化结构,形成一个独特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受市场欢迎的应用型、技术型、专业型的复合型人才。
2.3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2.3.1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列入高校的教学计划,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其它专业课程一样,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全面负责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制定与相关的教学工作。按照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和教案,对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通过教学研究,不断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与教学设施。
2.3.2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按照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要求,不断加强就业指导人员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改进就业教育方式、方法,提升就业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精通业务、熟悉市场、善于指导,具有强烈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专兼职结合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促进就业教育向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2.3.3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业指导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其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有其特殊性。不同的学生个体,其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素质能力、职业期望和职业取向都存在着差异,因而对就业教育的内容及方式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针对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是个体辅导,也可以是团体辅导,或两者相结合。
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建立网络课堂,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内容板块进行自由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和老师可通过网络课堂进行某些问题的交流探讨。另外可开展专题讨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每种方式都不要固定在一种模式上,要经过实际调查和科学的分析,设计一系列内容,采取灵括的、弹性的、自由的方式讲授,让学生自我选择所需要的内容,讲授的教师除专业教师外,也可聘用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企业家、实业家、个体老板,甚至是经历过多次择业的毕业生等等。
2.3.4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信息服务。高校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桥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是就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高校一方面应建立毕业生资源信息库,客观地反映学生生源、专业特长、就业意向等基本情况,便于用人单位了解。另一方面,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络,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学校应主动向社会搜集需求信息,及时掌握人才供求动态,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另外,要搞好毕业生就业的跟踪调查,掌握社会的需求趋势,做好人才需求的预测、分析,既为广大学生服务,更重要的是为高校制订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使得高校招生、培养、就业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综上所述,高校应该改变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课程、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形成专业特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和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研究,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