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针对高职院校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项目化教学在《钢筋工程量计算》课程中的应用为例,从硬件建设、课程标准制定、学习材料建设、教学组织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具体实施方案,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Z33)。
教学改革背景
《钢筋工程量计算》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进行工程量清单计量计价、钢筋工程软件建模及从事工程造价岗位所需的必修课,其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该门课程的教学时,教与学方面都出现了诸多弊端。
1.教师“教”的方面
(1)技能训练缺乏系统性。钢筋工程量计算对象是经过系统设计的建筑物,各个构件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传统教学方法以课本为依据,以知识点学习为主,各个知识点互相关联性不够,无法达到学生能够系统计算工程量的教学目的。
(2)能力培养缺乏递进性。传统教学教师以课本内容为教学内容,知识点仅通过课堂学习、课后练习就完成内容的学习,没有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教学安排,无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从“知识点”到“精通技能”。
(3)教学条件缺乏情境性。传统课堂模式与造价工作岗位办公环境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都相距甚远,环境的差异,无法全面培养学生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对待任务的态度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2.学生“学”的方面
(1)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主动性较弱。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学习的热情不高。而以课本为主、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自己钻研、深入学习的能力不强。
(2)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较差。钢筋工程量计算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比较繁杂,课堂教学不可能涵盖所有相关知识,需要学生能在学习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规律、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书本为主,书本习题的训练强度和单一性都达不到这个要求。
(3)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学习主体,相互独立,在上课及做习题的过程中交流不多,学生的沟通意识、合作意识都很淡薄。面临较复杂的任务,无法形成比较高效的工作团队,这与工程造价岗位中强调团队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模式极不相符。
(4)系统完成工程造价工作的能力不足。传统教学的方式是以“答题”为主,每个知识点零散不成体系,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比较困难。而钢筋工程量计算涉及柱、梁、板等各种构件,每个构件都相互影响,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如何将知识点有效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是传统教学法比较难以实现的。[1]
项目化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1.建设“项目化教室”
工程造价专业建成项目化教室(见图1)6个,每个项目化教室都配置可随意组拼大小与形状的桌椅、可使用网络的电脑、装有专业书籍的资料柜、便于展示的移动展板和固定展板、便于多媒体展示的投影设备及音响设备等,从而满足团队分组、书籍及网络资料查询、多媒体教学、成果展示、成果汇报等多种功能。
2.岗位调研,制定课程标准
针对钢筋工程量计算这门课程,笔者走访企业和相关专家进行调研,根据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成为职业行动领域,从而确定该门课程需要培养的专业能力,最终制定了课程标准。本课程以一个真实的框架结构建筑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完成该项目钢筋工程量计算为整体目标,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平法图集计算框架结构钢筋工程量的能力。在教学安排上,将整个项目的钢筋量计算工作分解为基础、柱、梁、板等单个构件的计算任务,不同的任务间具有相同的计算规律,具有可重复性,但完成任务的难度设置由容易到复杂,每次完成任务都伴随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最终完成能力目标的培养。
3.建设“贯穿”于本课程的训练项目图纸库
建设了8套以真实工程为载体的课程训练项目图纸库,根据教学需求,选取2—3个难易程度不同的项目为学习任务载体,学习过程中从易到难对选取的项目依次进行基础、柱、梁、板构件的钢筋工程量计算,从而达到以下效果:
(1)将课本零散的知识点通过项目进行整合、贯穿,使得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2)学生完成的任务以整个工程项目构件钢筋工程量计算为内容,保证了学习成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3)选取的项目难易程度不同,保证了学生学习过程的递进性;
(4)选取工程的真实性,工程确保专业课程学习与实际岗位工作技能培养相吻合,凸显知识的应用性。
4.建设“学材”
“学材”即学习材料,学习材料建设是这次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重点及难点之一。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学习材料有区别的是:传统教学中学习材料的中心是教材(课本)内容及相关的习题练习;钢筋工程量计算学习材料的中心是完成施工图纸中钢筋量计算的任务。教师需要提前将任务进行分解成难易程度渐进、类型多样的小任务,编制成任务单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任务单就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性文件,以往的课本只是學习材料之一,这些学习材料还包括完成任务过程中需要查询的图集、规范、网络资料等。围绕丰富的学习材料来完成真实的任务,既获得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安排“项目化课表”
项目化教学中以工作任务驱动的授课方式,学生的练习需要较长时间,传统的2学时(两小节课)一次课的排课方式明显不能满足上课的需求。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都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前提下,经过本专业多次实践应用,先后经过了“单门课整周依次排课”“四节联排,多门课并行”等排课方式,最终得出了比较理想的项目化排课方式(见表1),该课表以3周为一个排课周期,2—3门课程并行,及时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灵活安排下一周期的课表。[2]
6.“任务驱动”的課堂教学
以设置好的项目为驱动,以分小组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作为任务布置者和引导者,在项目化教室里努力营造学生真实工作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参与也可以旁观,遇到有问题的学生也可给予解答。因为钢筋工程量计算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经笔者多次实践,发现每次完成任务后将任务中所包含的知识点给学生进行梳理和进一步分析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效率和深度。
7.考核方式改革
面对目前每个班级人数较多(40人以上)的现状,在团队合作学习的形势下,要做到每个学生都精确考核很难,难免有个别学生滥竽充数。经笔者多次实践,钢筋工程量计算课程目前比较可行的考核方式是“过程性考核”(见图2)与“结课考核”(见图3)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包含了对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各种学习成果和过程表现的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结课考核”则主要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试卷以实际图纸为载体,手工计算其钢筋工程量为内容,不再出现以往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单纯知识点考核的旧模式。
项目化教学法应用总结
1.改变课堂气氛,树立良好学风
以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为了完成任务可以交流、走动、翻资料、看手机,所有学生都能动起来,教师只需要适当的“巡查”。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和挫败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热爱学习”成为可能。
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递进性设置了形式多样的过程性任务,可分为:知识点任务、展板展示任务、PPT汇报任务、工程量计算书任务等。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
3.学生技能得到提升
(1)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①本门课程由于知识点比较繁杂,以往课程完成后,学生对知识很快地“遗忘殆尽”,而通过使用新的教学法后,“遗忘”的速度有所缓解、持续的时间明显变长,并且重新获得“遗忘”的知识也明显容易;②在本门课程完成后学生只是计算完成一个工程的钢筋工程量,应用的知识点有限,但在随后的实训课程和电算课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查询平法图集,举一反三地解决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③在“结课考试”中,在试卷难易程度相当的情况下,学生的成绩有大幅度提高,并且与课程任务的设计不断完善程度成正比。
(2)学生其他能力得到提升
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通过分析任务、查阅资料、制定方案、团队合作、展示成果一系列教学环节,其责任心、专注度、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明显加强,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这在以往的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
4.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以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方式,要求授课教师不仅仅要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钢筋工程量计算实践能力,从理论的掌握到实践的精通,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很快。
结语
项目化教学在工程造价专业其他课程中得到了推广,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比较大的差异,需要从理念上对传统教学下的学生教材、教室、教师、教学过程等各个教学元素作较大转变,需要较大的教学经费投入,只有在学校管理层的推动下,方能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学钢、赵淑敏、刘盛辉、李常茂等:《工程造价专业“贯穿式、系统化”教学模式的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7期,第26-28页。
[2]薛晓辉、赵淑敏、李常茂、刘盛辉等:《项目化教学情境下排课方式的探索》,《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25-26页。
作者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
【关键词】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Z33)。
教学改革背景
《钢筋工程量计算》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进行工程量清单计量计价、钢筋工程软件建模及从事工程造价岗位所需的必修课,其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该门课程的教学时,教与学方面都出现了诸多弊端。
1.教师“教”的方面
(1)技能训练缺乏系统性。钢筋工程量计算对象是经过系统设计的建筑物,各个构件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传统教学方法以课本为依据,以知识点学习为主,各个知识点互相关联性不够,无法达到学生能够系统计算工程量的教学目的。
(2)能力培养缺乏递进性。传统教学教师以课本内容为教学内容,知识点仅通过课堂学习、课后练习就完成内容的学习,没有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教学安排,无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从“知识点”到“精通技能”。
(3)教学条件缺乏情境性。传统课堂模式与造价工作岗位办公环境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都相距甚远,环境的差异,无法全面培养学生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对待任务的态度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2.学生“学”的方面
(1)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主动性较弱。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学习的热情不高。而以课本为主、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自己钻研、深入学习的能力不强。
(2)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较差。钢筋工程量计算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比较繁杂,课堂教学不可能涵盖所有相关知识,需要学生能在学习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规律、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书本为主,书本习题的训练强度和单一性都达不到这个要求。
(3)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学习主体,相互独立,在上课及做习题的过程中交流不多,学生的沟通意识、合作意识都很淡薄。面临较复杂的任务,无法形成比较高效的工作团队,这与工程造价岗位中强调团队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模式极不相符。
(4)系统完成工程造价工作的能力不足。传统教学的方式是以“答题”为主,每个知识点零散不成体系,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比较困难。而钢筋工程量计算涉及柱、梁、板等各种构件,每个构件都相互影响,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如何将知识点有效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是传统教学法比较难以实现的。[1]
项目化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1.建设“项目化教室”
工程造价专业建成项目化教室(见图1)6个,每个项目化教室都配置可随意组拼大小与形状的桌椅、可使用网络的电脑、装有专业书籍的资料柜、便于展示的移动展板和固定展板、便于多媒体展示的投影设备及音响设备等,从而满足团队分组、书籍及网络资料查询、多媒体教学、成果展示、成果汇报等多种功能。
2.岗位调研,制定课程标准
针对钢筋工程量计算这门课程,笔者走访企业和相关专家进行调研,根据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成为职业行动领域,从而确定该门课程需要培养的专业能力,最终制定了课程标准。本课程以一个真实的框架结构建筑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完成该项目钢筋工程量计算为整体目标,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平法图集计算框架结构钢筋工程量的能力。在教学安排上,将整个项目的钢筋量计算工作分解为基础、柱、梁、板等单个构件的计算任务,不同的任务间具有相同的计算规律,具有可重复性,但完成任务的难度设置由容易到复杂,每次完成任务都伴随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最终完成能力目标的培养。
3.建设“贯穿”于本课程的训练项目图纸库
建设了8套以真实工程为载体的课程训练项目图纸库,根据教学需求,选取2—3个难易程度不同的项目为学习任务载体,学习过程中从易到难对选取的项目依次进行基础、柱、梁、板构件的钢筋工程量计算,从而达到以下效果:
(1)将课本零散的知识点通过项目进行整合、贯穿,使得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2)学生完成的任务以整个工程项目构件钢筋工程量计算为内容,保证了学习成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3)选取的项目难易程度不同,保证了学生学习过程的递进性;
(4)选取工程的真实性,工程确保专业课程学习与实际岗位工作技能培养相吻合,凸显知识的应用性。
4.建设“学材”
“学材”即学习材料,学习材料建设是这次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重点及难点之一。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学习材料有区别的是:传统教学中学习材料的中心是教材(课本)内容及相关的习题练习;钢筋工程量计算学习材料的中心是完成施工图纸中钢筋量计算的任务。教师需要提前将任务进行分解成难易程度渐进、类型多样的小任务,编制成任务单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任务单就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性文件,以往的课本只是學习材料之一,这些学习材料还包括完成任务过程中需要查询的图集、规范、网络资料等。围绕丰富的学习材料来完成真实的任务,既获得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安排“项目化课表”
项目化教学中以工作任务驱动的授课方式,学生的练习需要较长时间,传统的2学时(两小节课)一次课的排课方式明显不能满足上课的需求。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都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前提下,经过本专业多次实践应用,先后经过了“单门课整周依次排课”“四节联排,多门课并行”等排课方式,最终得出了比较理想的项目化排课方式(见表1),该课表以3周为一个排课周期,2—3门课程并行,及时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灵活安排下一周期的课表。[2]
6.“任务驱动”的課堂教学
以设置好的项目为驱动,以分小组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作为任务布置者和引导者,在项目化教室里努力营造学生真实工作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参与也可以旁观,遇到有问题的学生也可给予解答。因为钢筋工程量计算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经笔者多次实践,发现每次完成任务后将任务中所包含的知识点给学生进行梳理和进一步分析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效率和深度。
7.考核方式改革
面对目前每个班级人数较多(40人以上)的现状,在团队合作学习的形势下,要做到每个学生都精确考核很难,难免有个别学生滥竽充数。经笔者多次实践,钢筋工程量计算课程目前比较可行的考核方式是“过程性考核”(见图2)与“结课考核”(见图3)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包含了对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各种学习成果和过程表现的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结课考核”则主要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试卷以实际图纸为载体,手工计算其钢筋工程量为内容,不再出现以往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单纯知识点考核的旧模式。
项目化教学法应用总结
1.改变课堂气氛,树立良好学风
以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为了完成任务可以交流、走动、翻资料、看手机,所有学生都能动起来,教师只需要适当的“巡查”。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和挫败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热爱学习”成为可能。
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递进性设置了形式多样的过程性任务,可分为:知识点任务、展板展示任务、PPT汇报任务、工程量计算书任务等。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
3.学生技能得到提升
(1)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①本门课程由于知识点比较繁杂,以往课程完成后,学生对知识很快地“遗忘殆尽”,而通过使用新的教学法后,“遗忘”的速度有所缓解、持续的时间明显变长,并且重新获得“遗忘”的知识也明显容易;②在本门课程完成后学生只是计算完成一个工程的钢筋工程量,应用的知识点有限,但在随后的实训课程和电算课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查询平法图集,举一反三地解决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③在“结课考试”中,在试卷难易程度相当的情况下,学生的成绩有大幅度提高,并且与课程任务的设计不断完善程度成正比。
(2)学生其他能力得到提升
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通过分析任务、查阅资料、制定方案、团队合作、展示成果一系列教学环节,其责任心、专注度、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明显加强,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这在以往的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
4.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以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方式,要求授课教师不仅仅要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钢筋工程量计算实践能力,从理论的掌握到实践的精通,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很快。
结语
项目化教学在工程造价专业其他课程中得到了推广,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比较大的差异,需要从理念上对传统教学下的学生教材、教室、教师、教学过程等各个教学元素作较大转变,需要较大的教学经费投入,只有在学校管理层的推动下,方能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学钢、赵淑敏、刘盛辉、李常茂等:《工程造价专业“贯穿式、系统化”教学模式的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7期,第26-28页。
[2]薛晓辉、赵淑敏、李常茂、刘盛辉等:《项目化教学情境下排课方式的探索》,《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25-26页。
作者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